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

为什么我们会有痛苦?

当尼采看到一位受挫的车夫鞭打着一匹不愿动的马时,尼采内心的某种东西断裂了。当汉娜·阿伦特看到犹太集中营的资料时,她痛苦地质问,为什么这些事会发生?而面对最爱的弟子的早逝,孔子只能向天哀叹不公。拉奥孔的雕像在静默中痛苦的哀号,仿佛在替我们所有人无声的质问。

人类用几千年的时间,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质问着、体验着、拥抱着、逃避着痛苦,于是我们自痛苦中诞生了艺术、音乐与哲学。而最终,痛苦的意义由你自己赋予。

思考痛苦,面对苦难,是你与哲学的第一次照面。

编辑推荐

1.对抗苦难的哲学自助手册:面对未知的天灾人祸,痛苦随时可能迎面而来,需要我们在思想上有所准备。从古到今,东西方的哲学家是如何面对痛苦、思考痛苦的?究竟改面对苦难,还是逃避苦难,苦难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2.社会文明的通识教育读本:痛苦带来社会反思,不理解痛苦的社会,不配谈论文明。如果埃涅阿斯没有逃离特洛伊城,罗马就不会建立。因此,如果无辜的拉奥孔没有受难,罗马就不会存在。没有悲剧,就不会有文明。没有无意义的痛苦,就不会有人性。

3.具权威性的哲学入门书:从哲学层次看:思考痛苦是我们与哲学的初次会晤,也是哲学最后的自留地。作者塞缪尔森出身哲学专业,长期在社区和监狱机构为服刑人员普及哲学,在教学一线反复锤炼,他充满表达力与关怀的教学方法,使他在读者和学生中大受欢迎。

作者简介

斯科特·塞缪尔森(Scott Samuelson)

哲学教师、影评人、电视主持人,埃默里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在爱荷华州的柯克伍德社区学院教哲学,也曾在爱荷华州奥克戴尔监狱为服刑犯人上哲学课。2014,他的第一本书《最深刻的人生:写给大家的哲学导论》一出版便受到读者和哲学界一致好评,荣获2015年“人文学希特奖(Hiett Prize in the Humanities)”。他还有过许多公开演讲和讲座,包括TED演讲《哲学如何救了你一命》。另外,他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旗下电视台KCRG主持了一档周日脱口秀节目《新闻道德视角》。在写作、演讲和教学之余,他还是柯克伍德的一家法国餐厅的副主厨。

精彩书评

1.有见识、信息量大、充满人性光辉……赛缪尔森的书优点颇多,其中之一是读者常不知不觉就成了他的学生。他那种自嘲又带忏悔的风格,既严肃,又很风趣,同时流露真诚。这本书除了内容丰富、具有人性化以外还有一个优点:它能提供一种阅读乐趣,也是给读者最后的挑战:读完后我们必须合上书,回到生活中,依靠新的决心和勇气去实践它。

——《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

2.作者的热情和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充斥着每一页,让探求和欢乐之声轮番奏响,让沉思和鼓舞始终伴随我们。

——原版五星好评

目录

引言 无意义痛苦的悖论

第一部分 看待痛苦的三种现代方式

第一堂 根除痛苦 :约翰·穆勒及其功利主义悖论

第二堂 拥抱痛苦 :尼采与永恒轮回

第三堂 为痛苦负责 :汉娜·阿伦特与平庸之恶

插曲 :罪恶问题

第二部分 看待痛苦的四种古典方式

第四堂 痛苦展露无知 :论《约伯记》与自由的意义

第五堂 痛苦用自然弥补我们 :爱比克泰德与感恩存在

插曲 :天堂与地狱

第六堂 痛苦唤醒我们的人性 :孔子的仁与礼

第七堂 痛苦激发艺术灵感 :悉尼·贝谢和蓝调音乐

结论 饱含人性地受苦

悲伤的尾曲

致谢

注释

精彩书摘

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

第二部分  看待痛苦的四种古典方式

这是个钻石般珍贵而稀有的礼物。——安娜·斯沃尔

1506年,教皇尤里乌斯二世(Pope Julius II)被告知在圣玛丽亚马焦雷(Santa Maria Maggiore)附近的一座葡萄园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雕像。他派出了两位据他所知对古代世界有浓厚兴趣的人前往,这两个人是建筑师朱利亚诺·达圣加洛(Giuliano da Sangallo)和艺术家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当他们来到出土雕像的坑时,朱利亚诺气喘吁吁地说:“是《拉奥孔》(Laocoön)!普林尼提到的那座雕像!”米开朗琪罗已经开始动画笔了。

这座《拉奥孔》雕像一直在梵蒂冈博物馆的雕塑庭院中展出,它自文艺复兴时期被发现以来,基本上一直是人类难忘的关于痛苦的形象。拉奥孔是一位祭司,当希腊人试图使用特洛伊木马的诡计时,他告诉他的同伴们:“不管那只木马是什么,不要相信它:即使希腊人手捧礼物前来,我也对他们不放心。”然后,他将手中的长矛投向挖空的木头上。可是,希腊人打败特洛伊人已经被预先安排好了,诸神不希望一位能够预言的祭司破坏计划。所以,密涅瓦(Minerva)派出两条巨大的海蛇,不仅杀死了疑心重重的拉奥孔,还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

朱利亚诺和米开朗琪罗非常兴奋,因为普林尼称《拉奥孔》是“一件比任何绘画或青铜雕塑都要优秀的作品”。它确实没有令人失望,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此。在这尊大理石雕像里,蛇与人物的四肢纠缠着,其表现力如此强烈,仿佛如果你伸手去碰,它就会扭动。拉奥孔的一个儿子被巨蛇咬了,几乎一命呜呼。另一个儿子仍在拼命地与蛇搏斗,他望着父亲,脸上带着失望和愤怒。拉奥孔在中间,他身体展开与蛇搏斗,陷入了痛苦的私人世界。

这座雕像其中一个吸引人之处在于拉奥孔的体格。正是那些肌肉的完美线条给了米开朗琪罗灵感:他对男性身体之美的感受非常强烈。根据普林尼的说法,三位雕刻家合力完成了这座雕塑:阿格桑德(Agesander)、波吕多罗斯(Polydorus)和阿瑟诺多罗斯(Athenodorus)。据我所知,他们选择极度的痛苦作为主体,只是因为,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展示每块肌肉同时活动时的模样。毕竟,痛苦是众多雕琢美丽的凿子之一。

这座雕像的另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呈现出了人类处境的根本方面。它所讲述的故事是痛苦毫无意义。雕像中的男人正遭受痛苦和死亡,因为他具有德行!而且,受惩罚的不仅是拉奥孔,连他的孩子都必须受苦并且死亡!雕像中刻画的人物是如何面对这一宇宙残酷事实的呢?一个孩子体现出人类理性最初的态度,他反叛。另一个孩子代表人类理性最终的挫败,他被剥夺了反叛的奢侈,脸上“为什么偏偏是我”的表情,逐渐变成对不可避免的死亡的无力的接受。而拉奥孔综合了左右两种态度。一方面,他强大的身体在尽其所能地击退巨蛇;另一方面,他的脸上没有对自己命运愤怒的拒绝。他只是在受苦,只是在呐喊。他的苦痛让他回归了动物的天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尊雕塑呼应了维吉尔(Virgil)在《埃涅阿斯纪》(Aeneid)中的诗句(抑或维吉尔的诗句呼应了这尊雕像——《拉奥孔》的确切完成日期尚不清楚):

与此同时,他的手撕扯着绳结,

他的腰上沾满唾液和黑色毒液

与此同时,他可怕的尖叫声刺破天空,

仿佛一头受了伤的公牛逃出祭坛,

试图抖落脖子上没有瞄准的斧头。

“与此同时”的重复至关重要,强调了人类的复杂处境。我们必须使用我们的理性与我们似乎被没有瞄准的斧头砍了一刀的境况抗争;相悖的是,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以无知生物的身份生活,以维持和毁灭我们的秩序。在与巨蛇搏斗之前,拉奥孔向神明献祭了一头公牛。而现在,他就是牺牲品。

维吉尔描述的悖论更为尖锐。如果拉奥孔成功警告了特洛伊人,让他们免于中希腊人的诡计,希腊人就不会征服特洛伊。如果希腊人没有征服特洛伊,埃涅阿斯(Aeneas)就不会逃离这座城邦。如果埃涅阿斯没有逃离特洛伊城,他就不会去拉丁姆(Latium),罗马就不会建立。因此,如果无辜的拉奥孔没有受难,罗马就不会存在。没有悲剧,就不会有文明。没有无意义的痛苦,就不会有人性。这是否赋予无意义痛苦以某种意义?是,也不是。在《拉奥孔》和十字架两个基本形象中,无辜者的痛苦都是那么强烈、那么过分,因而蕴含着zuida的意义。

前言/序言

引言 无意义痛苦的悖论

人从自身的视角,只能从矛盾中看到现实。他越忠于自己所见的矛盾,就越愿意接受现实。——艾尔弗雷德·卡津

我想起我儿时的伙伴马特·考夫曼(Matt Kaufman),那时他上五年级,一头金色卷发,顽皮捣蛋,生命充满各种可能性。一天,他正在小镇边缘玩自行车后轮支撑,突然,一个高中生开着车从山上呼啸而下。马特被撞飞,落在了旁边的操场上,他的身体肿胀到原来的两倍大。当时学校刚放学,一个小孩目睹了这一场景,他站在马特一动不动血淋淋的身体旁,等待救援直升机到来。在去医院的路上,马特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我才上四年级,事发后,我在楼梯上摆弄着玩具人偶,心中有些不安,我的母亲过来告诉我,我的小伙伴去世了。刹那间,一个问题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我的全身——“为什么?”玩具从我手中掉落,歪歪扭扭地躺在台阶上。

孩子们的不幸遭遇,一针见血地指明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它和我们以为的样子有多么不同。除非具有足够的想象力,相信前世今生或是父债子偿,才能从大多数这样的惨剧中瞥见一丝丝正义的影子。想一想:此时此刻,在某个地方,就有孩子在父母的打骂下瑟瑟发抖,有的在沿街乞讨,有的在去学校的路上胆战心惊,有的咳出鲜血,有的先天畸形、痛苦不已,还有的早早夭折。就在此刻,某处不知又有哪个马特·考夫曼在痛苦中扭动着身体。美国国家犯罪受害者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Victims of Crime)的调查显示,每5个女孩和每20个男孩中,就有一个遭受过性虐待。这些孩子正在遭受什么样的折磨?我不忍细想。

然而,逃到成年人的世界也没有多大帮助。世界上每分钟都有人在遭遇性侵犯,每分钟都有人还没来得及发挥潜能就死了。每一秒,每一瞬间,我们都在承受莫名而来的痛苦。这些痛苦看起来没有任何意义:歇斯底里的状况、不公的待遇、孤独或丧恸的境遇、恐怖主义的威胁、独裁的暴政、酷刑的折磨,还有无聊、沮丧、羞辱、压抑、绝望、单相思以及恋爱的痛苦。罗伯特·伯顿(Robert Burton)在《忧郁的解剖》一书中这样说:

人这一生,没有哪种状态是令人满意的。无论什么年纪,都是如此:小的时候,仿佛在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之下,只有无尽的服从;长大了,就得工作,为生活操碎了心……等老了,骨头酸痛、内脏绞痛、身体抽搐,成了丧宴(拉丁语:silicernia)的常客,听觉迟钝、视觉模糊、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声音嘶哑,老得不认识镜中的自己,对于别人和自己都是种负担;人到古稀,就像《圣经》中大卫所说的那样:“无所不悲。”他们不是活着,只是苟延残喘。

正如伯顿四百多年前的这本老书所言,无意义痛苦并非新鲜事物。这些惯常的苦痛,我们的祖先也不能幸免。此外,他们还要被迫应对那些恐怖的灾难:私刑、瘟疫、广岛原子弹爆炸、三十年战争、斩首、运输奴隶的航路,还有特雷布林卡(Treblinka)集中营。他们常常会染上各种疾病:小儿麻痹症、黄热病、钩虫病、疟疾、麻疹、腮腺炎、风疹和天花,饱受折磨直至死去。那么,这些疾病的消除(至少在它们已经被消除的地方),是否造成了一些正义与善良的缺失呢?换句话说,是否有心智健全的人希望我们更广泛地重新引入这些疾病?这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意味着什么?

动物界的情况又怎样呢?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曾说:“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快乐比痛苦重要……如果读者想快速判断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可以想象一只动物在吃另一只动物,然后比较一下两只动物各自的感受。”所有生命的代价都是死亡,任何有神经系统的生物,从最低级的甲壳类到进化链上的高级生物,都会遭受生理的痛苦。达尔文在一封信中坦言:“我无法相信一个仁慈全能的主会刻意创造出姬蜂这种生物,让它们寄生在毛毛虫活体内吸食养分,或刻意创造出猫这样的动物,让它们肆意折磨老鼠。”姬蜂科的一种,会在活着的毛毛虫体内产卵。当卵孵化后,姬蜂幼虫会从宿主的体内吃出去。一位动物学家发现:“对于达尔文所研究的寄生姬蜂而言,宿主被吃的时候是活的,吸收的养分才新鲜,才更利于姬蜂的基因,尽管这会使宿主极度痛苦。”或许 C. S. 刘易斯(C. S. Lewis)的《痛苦的奥秘》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倒数第二章“动物的痛苦”(在下一章“天堂”之前),他在此章中承认,他对人类痛苦所做的细致的神学解释并不适用于其他生物。对于为什么动物只能被迫遭受痛苦,却无法解释并超越痛苦,他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我们无从得知。”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编写者的说法,“evil”(恶)一词的词源,是指“超出适当程度”或“逾越适当限度”。痛苦是我们对超过限度的表达方式,所以“恶”原本指一切产生了伤害的事物。我们可以从《牛津英语词典》几页有趣的解释中挑两个例子来说明:1480年,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抱怨“被称作黄疸病的黄色邪恶(euyll)”。1655年,卡尔佩珀告诫说:“头痛发作时,手脚冰冷是种邪恶(evil)。”

尽管我们厌恶黄疸病和偏头痛,在脚冷时尤其如此,但我们现在很少会说这些疾病是“恶”的,至少不会正儿八经地这样说。对我们来说,“恶”主要指故意施加不必要的痛苦。“恶”是纳粹分子那样的人做的事,我们神话中的恶魔是希特勒那样的人。然而现代性发生了一种有趣的转变,我们随后会讨论。由于这种转变,“恶”的概念从自然事件中被抽离出来,局限于人类行为的领域。黄疸病和地震是自然而然的不幸,不是人为加诸的恶。不幸之事无可避免,只能任其发生。就像现代人所说的那样,人生倒霉之事十之八九。

为了让我们回到更宽泛的“恶”的概念上来——这一概念既包括人类的恶行,又包括自然发生的苦难与死亡,我选择使用“无意义痛苦”(pointless suffering)一词。我承认这个词有点奇怪,因为本书大部分内容是关于人们如何在痛苦中找到意义:艺术家在痛苦中找到创造出重要艺术作品的灵感;精神的寻求者在苦难中找到通向上帝的道路;哲学家在苦难中找到本质的救赎以及对人类基本美德的锤炼。但我认为,“无意义痛苦”一词说得通,原因有二。

首先,我认为一些痛苦确实显得毫无意义,至少乍看如此。尽管我们都知道,人生中有些苦难是好事,作为人,我们不可能不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苦难,但这些苦难似乎不符合任何通常的善良或意义。或许,我们要做的就是看穿痛苦的无意义表象,并最终获取其意义;又或许,我们需要忍受这种看似无意义的痛苦,并且坚信,虽然我们看不到其意义,但它确实存在。不过,对宇宙而言,痛苦或许真的没有意义,而我们必须找到其他方式来应对,或干脆缴械投降。不管怎样,无意义痛苦都是创造意义的旅程的开始。

其次,在痛苦的伟大哲学中,我们的痛苦经历的核心总是存在一种悖论、一种辛酸的矛盾——痛苦确实是创造意义的核心,然而,即便我们竭尽全力,一些苦痛还是令人难以忍受、无法理解。所以,我们用来对抗“恶”的主要概念——上帝、自然、人性、艺术,都散发着浓烈的神秘气息。这些概念及其相关的做法,帮助我们理解并接受痛苦。它们蕴含一种突如其来、令人惊讶的崇高感,让我们的理性难以合理地处理其反矛盾性。如果我们的大脑足够活跃,能够体会一些苦难的奥秘,我们便会称其“不公”(有意义但不公),而不是“无意义”(有一定的意义,但在某些层面上仍毫无意义)。但是,我认为有必要强调,我们要探讨的最重要的苦难的例子,不管它多么有意义,都无法摆脱无意义。比如,我在最后一堂会讲到,蓝调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奴隶制及其遗留问题做出的妥协。奴隶制所带来的苦难在蓝调音乐中获得了意义,这是一种强大的意义,可是奴隶制的苦难依然是毫无意义的——这不仅错,而且大错特错。当我们在痛苦中找到一种意义时,我们千辛万苦形成的理解总是包含一些我们既不明白又不能接受的内容,至少从人的角度来看是如此。无意义痛苦是创造意义的旅程开始的地方,也是它结束的地方。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
作者:[美] 斯科特·塞缪尔森
译者:张佩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7477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