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爱与依恋的力量

  在21世纪的育儿理论中,哈利·哈洛与依恋理论是一定无法绕开的。本书揭秘了哈利·哈洛在20世纪进行一系列以恒河猴实验(代母实验)为代表的惊心动魄的心理学实验。这一系列实验虐猴无数,却为一代婴儿夺回了父母之爱。正是这一系列实验,颠覆了以约翰·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育儿理论的垄断,改变了“母爱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拥抱和关爱对孩子毫无益处”这些盛行于20世纪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与教养观点,助推依恋理论的诞生与发展,明确社会联系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为当代的育儿理论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哈利·哈洛是一位非常富传奇色彩的一位心理学家:有人说他的理念至少提前30年,他的研究改变了世界;有人说他是用猴子做实验的残忍的心理学家;有人说他对女性的态度是大错特错的;也有人说如果没有他,还会有很多孩子悲惨长大。围绕着哈利·哈洛的争议从来都很多,而本书就为我们呈现了这位传奇心理学家精彩的一生。
如果你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这本书如同教材一样,是你不可错过的学业补充读物;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那一定不要错过这本由普利策奖得主撰写的精准还原20世纪颠覆性心理学实验的书籍;如果你是父母或儿童教育从业者,这本书会告诉你依恋力量在亲子关系、儿童教育中的强大作用。

编辑推荐

  ●20世纪惊心动魄的心理学实验,超越时代的研究,助推依恋理论的诞生与发展,改变几代人的教养理念!心理学人应该读,儿童教育从业者更应该读的一本书!
●推翻了以约翰·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的垄断,颠覆20世纪初的育儿理念。
颠覆“母婴关系发展的动力是喂养行为所导致的强化”这一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早在1958年,哈利·哈洛就提出“成功养育的关键是接触安慰”,而不仅仅是母乳,父亲同样能在养育婴儿的过程中起到母亲的作用,为育儿领域带来了一场飓风般的革命,并且入选“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十七项。
●哈利·哈洛是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心理学大师,本书揭秘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他带来的心理学领域的世纪之争!
有人说哈利·哈洛的理念至少提前30年,有人说哈利·哈洛是位用猴子做残忍的实验的心理学家,有人说哈利·哈洛是一位站在真理对立面的科学家,也有人说哈利·哈洛在两性问题上站错了立场,也有人说哈利·哈洛是一位改变了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关于哈利·哈洛,从来没有缺少过争议,但不可置疑的是,他改变了心理学领域,为我们留下了丰厚且宝贵的知识遗产。本书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心理学家的一生,揭秘了他一生研究的始末。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德博拉·布卢姆(Deborah Blum)
普利策专题报道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奈特科学新闻项目(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 Program)主任、全美科普作家协会前主席。
1976年在佐治亚大学获得新闻学学位,之后在报业工作多年,并在1992年因为一系列关于灵长类动物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的调查获得了普利策专题报道奖。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担任新闻学教授15年之久。2015年,布卢姆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奈特科学新闻项目的第四任主任,其工作主要是培养和提高记者撰写具有人文情怀的科学报道的能力。
作为一名科普作家,布卢姆出版过多部作品且广受欢迎。其中《猴子战争》(The Monkey Wars)被美国《图书馆杂志》评为“年度科技图书”,《大脑中的性》(Sex on the Brain)、《投毒者手册》(The Poisoner’s Handbook)均在出版当年就成为《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

目录

中文版序 一场旧梦唤醒多少爱
序言 让心理学开始研究爱与依恋
引言 踏上探索爱与依恋的旅程
测一测 关于爱与依恋的心理学知识,你了解多少?
第1章 哈利·哈洛的“发明”
写诗画画的少年,出人头地的梦想
斯坦福大学与动物研究
从哈利·伊斯雷尔到哈利·哈洛
第2章 在爱等于毒药的时代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跟他保持距离
约翰·B.华生,针对母爱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
给孩子维多利亚式的严格的爱
孩子们的孤独王国
向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把母亲还给孩子!
第3章 行为主义的阴影:爱与依恋被无视
一个没有老鼠的动物心理学家
老鼠真的可以替代人类吗
从研究老鼠到研究猴子
如果要选择一种动物,那猴子一定比老鼠合适
史上第一个灵长类实验室的建立
第4章 猴子的智力:爱究竟是不是一种实质的力量
桑代克的猫:动物真的没有智力吗
测试猴子的智商
猴子的好奇心
第5章 爱与依恋:究竟是什么在影响人的智力
是爱的缺乏导致了智力下降吗
事业的发展是孤独的开始
爱在“暴力公园”
第6章 完美母亲:依恋理论的突破性发展
从猴子饲养窥见情感科学的脉络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恒河猴实验
安全感与依恋理论
第7章 如何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革命席卷而来——婴儿变成了真正的人
依恋关系的双面性:挑战性经历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支持网络,快乐成长的必要条件
想要让孩子学会自立,就要先让他们学会依赖
第一关系不是一切,却可以影响一切
第8章 探索爱与痛苦的复杂国度
只有在集体中,母爱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
孤独的地狱:爱能剥夺什么
绝望之井实验
如何治疗猴子的抑郁症
第9章 母爱与女权的博弈
站在“真理”对立面的科学家
警报信号已经响起
最后的时光
第10章 哈利·哈洛带给世界的改变
亲子互动产生的魔力
爱与社会联系,是一个人成为自己的根基
最好的生活,要有一个安全基地
强调父亲的作用是一个好的方法
不良的早期经验会让人的脑回路更加敏感
重要的不是每次都做对,而是对错误的修正
后记 极端的研究,极端的爱
致谢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延伸阅读

媒体评论

  对于好几代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关于该专业的一个难以磨灭的记忆就是用布娃娃哄小猴子的画面。然而,即便是大多数的心理学家,他们对于这些实验背后那个聪明、滑稽,又时而会暴跳如雷的实验者也所知甚少。有关实验的背景,有关社会科学中爱的观念的起伏兴衰的历史,普通人更是一无所知。德博拉·布卢姆成功地把科学报道与写作中的人文关怀结合在一起,用智慧、温暖又华丽的文笔完成了这本动人心弦的传记。
史蒂芬·平克
(Steven Pinker)
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当下的启蒙》(Enlightenment Now)作者
该书让人觉得难以置信。半个世纪以前,主流心理学家都排斥这样的观点——爱对于婴儿的茁壮成长至关重要。德博拉·布卢姆带我们重回这一令人心寒的年代,回忆起那位以其颇具争议的实验来证实爱的重要性的科学家。《爱与依恋的力量》一书是科学发展史的见证。
约翰·霍根
(John Horgan)
《科学的终结》(The End of Science)作者
本书是有关人类对爱的需求的故事。德博拉·布卢姆讲述的关于哈利·哈洛的生平及其开拓性的研究,为我们证实了人类对社会关系的根本需求。这本书不仅科学探索部分写得严谨,故事更令人回味无穷。
梅雷迪思·斯莫尔
(Meredith Small)
《我们的婴儿,我们自己》(Our Babies, Ourselves)作者
德博拉·布卢姆为心理学学习者撰写了一本无价之书。她展示了科学研究的进行、完成,结果的使用以及被误用的全过程。科学发现不仅是从假设到实验再到完善的不懈努力的必然结果,更是科研人员的个性和激情以及幸运降临的偶然事件。科学发现还依赖于知道何时应跟随直觉,何时需改变方向,以及了解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即将撞南墙之间的区别。在哈利·哈洛的故事里,布卢姆将上述所有元素都写得通俗易懂,精彩绝伦。
《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

前言

  序言
让心理学开始研究爱与依恋
一个白色的房间里,两个人正谈论有关爱的内容。其中一个身材挺拔,穿着裁剪考究的西装;另外一个看起来没那么优雅,他身材瘦削,有一头黑色的头发,稍微有一点驼背,穿着一身宽大的实验室工作服。周围的光线有些昏暗,两个人的声音听起来也有些空洞。房间里冷得连说话时的哈气都清晰可见,旁边的工作台擦得干干净净,闪烁着冷冷的光泽。在荧光灯的照耀下,金属与玻璃器具都闪着淡淡的蓝光。在这种以实验室的寒冷为主基调的背景下,这两个人好似超越了时空,在他们“荒唐”的对白中,柔柔地充满了诗歌、情歌、星夜以及白日梦等内容。
或者可以这么说,他们超越了自己所处的时代。此时正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没有哪个人会在实验室里谈论爱。即使是那些终生研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家,也不想把这些脉脉的温情与那些图表以及测量工具放在一起。实验心理学家多年以来一直拒绝把爱的概念作为研究题材,而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也清楚地表明了立场,认为含混不清、多愁善感的情绪只能充当小说的素材,在科研报告中没有它们的容身之地。研究人际关系的科研人员也极力避免使用“爱”一类的字眼儿。如果翻开由斯坦福大学欧内斯特·希尔加德(Ernest Hilgrad)编撰的颇负盛名的《美国心理学》(Psychology in America),我们就可以发现整部书的主题索引当中并没有“爱”这个词。
由此看来,这个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的小个子男人敢谈论这种东西,真的不啻拿职业做一场赌博。他确实是一位实验心理学家,是一位固执的、不修边幅的中年研究人员,他的名字叫哈利·哈洛。他认为当时心理学界通行的理论是错误的,也不惮于告诉别人他的观点,说起话来还出人意料的直率。已经有人告诉哈利,他需要使用正确的词汇来表示亲密关系。为什么他就不能像其他人一样,用“亲近”这个词呢?可也不知怎么回事,每当谈论亲情、友谊和伙伴关系,“爱”这个字眼儿就会不由自主地从他的嘴里蹦出来。
人到底需要离得多近才能与他人建立起人际关系呢?哈利喜欢问这个问题。问的时候,他会拖长声音,带着善意的调侃。7厘米还是10厘米?15厘米可以吗?他的同行已经告诉过他,这样的嘲弄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他不喜欢“亲近”这个词,他大可选择其他的科学名词。表示亲密关系的科学词汇还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用“爱”呢?
实验室里的那段对话出现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 CBS)电视台一档的节目中。那个穿着考究西装的人名叫查尔斯·科林斯伍德(Charles Collingswood),他是CBS的资深记者。
在音乐声中,哈利肯定地说,以往我们总认为情感是“无法定义、无法测量”的,但现在可以了。节目开始的时候,科林斯伍德抱着一只猴子站在那儿。这是一只大眼睛的猴崽儿,窝在科林斯伍德微握的手里,爪子扒着他的手掌边缘。不管怎么说,哈利是一位灵长类研究者,在新兴的以研究猴子的行为来了解人类的科学研究中,哈利是位先驱。科林斯伍德做了个手势说:“这个实验室里大约有120只猴子,用于研究孩子对母亲的爱。”
“请想象一下,科林斯伍德先生,如果你吓唬一个小孩,他跑去找妈妈,妈妈安慰了他,他的恐惧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全的安全感。这个时候,难道你还不承认孩子爱妈妈吗?”哈利用那种很有诱惑力的声音问道。
“肯定爱。”科林斯伍德漫不经心地答道。肯定爱,当然了。当家长用手臂把孩子搂过来,心贴心抱着的时候,难道还有人会不相信爱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充当避风港吗?但在哈利那个时代,不知有多少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反对这样的观点。在心理学领域,爱就是烟雾,是镜子里的影像,当时的确每个人都跟哈利这么说。实际上,在镜头下挑战当时心理学流行的专业标准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许比CBS电视台所有人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节目播放了一段威斯康星大学的实验录像。科学家放出来一个机械怪物,高约20厘米,看起来像是外星人与恶龙杂交的后代。“它看起来像个恶魔。”科林斯伍德说。“小猴子也是这么认为的。”哈利回答。刚说完话,那些小猴子看到了这个吓人的家伙,马上一跃而起。
它们一跃而起的样子就像导弹,划出了一条孩子扑向母亲的完美的弧形路线。一只小猴子紧紧地贴着妈妈,愤怒地冲着怪物吼叫,好像在说:“快走开!我妈妈在这儿呢。”哈利不需要做任何补充,便能让这种关系的本质显露出来。孩子奔向母亲的动作,就像射向心脏的箭。这信息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威力,能够让人明白,为什么挑战拥有50多年历史的科学教条是一件十分值得做的事情。
在这场有关爱的对话中,双方的目的不同。科林斯伍德是想展示一场非同寻常的实验并制作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而哈利·哈洛是想给科林斯伍德帮忙。不过,哈利也意图煽动一场小型革命,从而引发一场辩论。
哈利直视着电视镜头说,我们的生活从爱开始,我们先在家里学习人与人的交流互动。这是我们开始生活的基石,或者说应当是我们开始生活的基石。无论是猴子还是人,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学会去爱,那么“永远也别想学会爱了”。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脸上的神情是那样自信,就好像根本无须激烈地争辩一番,就好像他就是心理学的专业代言人一样。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代表那种不太可能、不太可靠而又难以捉摸的叫作“爱”的情感,盯着摄像机镜头说:“听我说,我有你们想要听的东西。”

精彩书摘

  从结果来看,哈利实验室里这些小猴子的行为,与俄亥俄州的年轻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所做的一些鼓舞人心的研究几乎完全一致。安斯沃思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学位后,在威廉·布拉茨(William Blatz)手下受训。布拉茨的“安全感理论”有一部分就是论述孩子通过跟父母的接近而获得安全感的。
安斯沃思非常喜欢这个理论,所以她的博士论文就在探讨该理论。1950年,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把她和鲍尔比联系在了一起。她丈夫在英国找到一份工作,于是他们一起过去,她也开始找工作。当时,鲍尔比在报纸上登广告招人,于是安斯沃思就应征了这份工作。她和鲍尔比、罗伯逊(就是那位拍摄医院儿童生活状况的研究人员)一起工作了三年多的时间。后来,由于丈夫工作的变动,他们去了乌干达。
安斯沃思决定利用她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做点什么。和鲍尔比一起工作的时候,她仍然觉得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孩子可能会单纯地和喂养他的人建立起紧密的关系,而且这个关系会因为持续喂养而加强。但是在那个叫干达村(Ganda village)的地方,她改变了立场。“妈妈抱起孩子,孩子就不再哭泣,但如果是其他人抱他,孩子还会持续哭下去。”安斯沃思说。村里人会互相帮忙承担喂孩子以及摇孩子睡觉的工作,但孩子总是知道谁才是他的妈妈。
婴儿对母亲的笑也与对其他人的笑有所不同。鲍尔比的理论有一个中心论点,依恋和某种密切关系相关,而且这种关系一定是相互的。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婴儿利用这种方式希望妈妈跟他的关系能更亲密一点。
孩子可以通过与父母的接近获得安全感,而安全感,让孩子可以安心走出去,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在干达村,安斯沃思看到了跟哈利及其学生在实验室里观察到的一模一样的行为。安斯沃思是这样表述的:“妈妈好像是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可以安心地做些短暂的探索。”从哈利的研究当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拥抱和安抚是建造安全基地的基础性材料。因此,尽管铁丝妈妈能够提供食物,永远不会拒绝孩子,但这些都不重要,它的金属身体已经决定了它无法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如果我们将铁丝妈妈的特征——冷漠、公事公办,转换成人的特征,又会是什么样呢?哈利曾经提过这么一位妈妈,她在听说了哈利的研究内容之后,自我诊断说,自己就是一个铁丝妈妈。她说,抱着孩子让她觉得不舒服,她也不喜欢孩子紧紧抓着自己的手。铁丝妈妈不仅是实验室的产物,也代表着某种类型的母亲。而且,也许因为心理学过度执着于喂养与条件反射,所以研究人员根本没有体会到这种冷漠、保持距离的教养方式错得有多离谱。
如果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没有双亲愿意或有能力提供安全感,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如果孩子无法和父母心连心,那么当他开始探索外面广阔、未知的世界时,什么能给他提供安全感?如果一个孩子没人爱,没人愿意拥抱他,他能有正常的好奇心吗?
几年之后,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初,安斯沃思开始在孩子身上测试这类反应。那时,她已经离开了非洲以及丈夫,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工作。她的“陌生情境”测试,本质上与开放地带实验没有什么区别。
陌生情境测试被沿用至今,它是这样进行的:妈妈和孩子一起进入实验室,然后停留在一个游戏室里。一名友善的研究人员会来欢迎他们,并在房间的角落里安静地坐下。这个令人愉快的房间里到处是玩具和游戏用品,孩子可以在房间里四处爬动,到处摸一摸。接下来就是研究的重点了。几分钟之后,妈妈会离开房间,让孩子独自待在这个美妙但很陌生的地方,当然,那个不认识的研究人员并未离开。然后,再过几分钟,妈妈就回来了。
还记得幼猴是如何扑过去,紧紧抓住被送回实验室的布妈妈的吗?几乎所有孩子也是一样,会冲向回来的妈妈。他们微笑着,紧紧地抓住妈妈。虽然还不清楚妈妈为何离开,但这些孩子好像在测试妈妈对自己的反应。他们想得到更多的安慰:他们很高兴看到妈妈回来,但妈妈是否也一样高兴呢?
妈妈不在的时候,很多孩子会立即停止游戏,有的还会开始哭。他们两眼满含泪水地四处张望,环顾房间,跌跌撞撞地走到门口,寻找消失的妈妈。没有一个孩子会认为房间里的研究人员能让他们安心,他们顶多会疑惑地看看她。她是个陌生人,她的存在与否和自己的安全感没有任何关系。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5 / 5. 投票数: 1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爱与依恋的力量: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作者:德博拉·布卢姆(DeborahBlum)
译者:江水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8083824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