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敖德萨的历史

敖德萨是俄国通往中东的门户,是它大的商业港口,也是整个欧洲地区最有生机的犹太人社区。

马克·吐温前来访问时,发现了民族和宗教的混杂性——犹太人和俄国人、乌克兰人和希腊人、意大利人和德国人——活像一个微缩版的美国。被叶卡捷琳娜大帝打造成启蒙的范例,在形形色色的冒险家,如格里高利·波将金、何塞·德里巴斯和阿尔芒·伊曼纽尔·黎塞留手里得到发展后,敖德萨最终成为艺术家和野心家——既有亚历山大·普希金和伊萨克·巴别尔,也有犹太复国主义者弗拉基米尔·亚博廷斯基和免疫学家埃黎耶·梅契尼可夫——的落脚之地。

能同时滋养出精力充沛的异见者、诡计多端的健谈者和本质善良的作恶者,这一声誉让敖德萨稳居欧洲大城市之列。但在二十世纪,大屠杀摧毁了犹太人的家园;苏联内战带来了难民和新的统治者布尔什维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占领者屠杀数十万犹太人,成了大屠杀中一个无人提及的片段。

历史学家查尔斯·金依据大量原始资料,透过天才和恶棍的生活,为敖德萨绘制生动素描,揭示了一座多元化国际大都市在大屠杀期间如何与自己对立——与此同时,在犹太人向布鲁克林布莱顿海滩一路离散的过程中,敖德萨的梦想如何得以保留。

编辑推荐

一座城市两百年间经历四国统治,见证俄罗斯帝国、罗马尼亚、苏联和乌克兰的兴衰变化。它的历史既是一场梦想与自由的庆典,也是一首挽歌。

从鞑靼人到苏联人,再到今天的乌克兰人,从一座伟大的黑海港口到俄国边境最富传奇的城市,敖德萨走过了一条崛起—衰落之路。天才创造了这座黑海之滨的世界主义自由之城。瘟疫、世界大战、犹太人大屠杀与俄国革命则让它坠入毁灭的深渊。

这是一部流动的世界史,以平易生动的叙事、翔实严谨的实地考察和优美流畅的文字,探索从俄罗斯帝国、苏联、罗马尼亚到今天的乌克兰,这座“梦想之城”如何在犹太人和俄国人、乌克兰人和希腊人、意大利人和德国人的交融影响下,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精神特质。

这是一部丰富的人物史,书中既有敖德萨的建立者叶卡捷琳娜大帝、发展者格里高利•波将金、何塞•德里巴斯和阿尔芒•伊曼纽尔•黎塞留,亚历山大•普希金、伊萨克•巴别尔、弗拉基米尔•亚博廷斯基、谢尔盖·爱森斯坦等艺术家和野心家,也有市井街头、藉藉无名的平民百姓。这些天才与凡人共同勾勒出了敖德萨两百年的全景图。

这是一部美妙的城市史,波将金石阶、普里莫尔斯基林荫道、波光粼粼的黑海,熙熙攘攘的街道、剧院和市场,这座世界性的梦想之城,虽由俄罗斯帝国打造,在表层的俄罗斯文化之下,却包裹了犹太文化、希腊文化、意大利文化的核心。这不是一座“生存之城”,而是一座“生活之城”,文化上东方与西方交融、地理上海洋与草原交界,差异性造就了这座城市的世界性和多元化。

作者简介

查尔斯·金(Charles King),美国学者,乔治敦大学国际事务和政府学教授。出版著作有《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敖德萨的历史》《佩拉宫的午夜:现代伊斯坦布尔的诞生》《自由灵魂:高加索史》《黑海史》。

译者简介

李雪顺,1969年出生于四川省武隆县,教授,译者;主要译著有《寻路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江城》(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大河恋》(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2月)、《写作这门手艺》(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8月)等;译著荣获“文津图书奖”“南国书香节南方阅读盛典金南方2011最受读者关注年度引进图书”“新浪中国好书榜第一名”“新京报年度畅销好书”“重庆翻译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乌江文艺奖”等荣誉;译著可读性强,深受读者好评。

精彩书评

就其光荣史和罗马尼亚人随后对敖德萨犹太人的屠杀做了一段宏伟而极其动人的描述……《敖德萨的历史》既是一场庆典,也是一首挽歌,二者都十分感人。

——哈罗德·布鲁姆

从鞑靼人到苏联人,再到今天的乌克兰人,从一座伟大的黑海港口到俄国边疆最富传奇的城市,敖德萨走过了一条崛起—衰落之路。其历史相当丰富——但很少有西方人像查尔斯·金那样灵巧地巡游过这座令人陶醉的中转港。

——《黑色地球:解体后的俄罗斯之旅》作者安德鲁·迈尔

这是一部美丽而抒情的城市史,这里不仅诞生天赋之人,更将天赋蕴含在街道、剧院和市场之中……查尔斯·金的研究成果无懈可击,他的写作风格充满纯粹的欢乐。这是一本值得品尝的书。

——《舞在敖德萨》作者伊利亚·卡明斯基

这是一本非凡之作,讲述了史诗般的勇气、令人仰慕的博学,以及对神话与事实的精明区分。在查尔斯·金精心而响亮的引导之下,敖德萨敢于自嘲的勇气和坚定的怀疑态度,是值得了解其命运的原因之一。

——《布拉格的黑色和金色》作者彼得·德米兹

凭着出色的写作和全面的研究,查尔斯·金的《敖德萨的历史》通过人民的生活讲述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他在讲述他们那些充满戏剧性,且不时以悲剧收场的故事时所带有的乐观主义,正是这座“梦想之城”几代人以来所具有的精神特征。

——哈佛大学俄罗斯和乌克兰史教授沙希利·浦洛基

金巧妙地将神话与事实剥离开来……他的写作优美而不肤浅,博学而不高傲。阅读他的书就像一场旅行,带着广博的知识、世俗的练达,以最好的自我状态完成的一场旅行。

——蒂莫西·斯奈德,《威尔逊季刊》

目录

前言 / 001

第一部 梦想之城

第一章 凶险的海滨 / 003

第二章 波将金与雇佣兵 / 017

第三章 灯塔 / 033

第四章 总督与诗人 / 050

第五章 “敖德萨没有民族色彩” / 076

第二部 残酷居所

第六章 阴谋与阴影 / 105

第七章 血腥与复仇 / 128

第八章 新天地 / 155

第九章 德涅斯特河畔的田野 / 179

第十章 “我希望您能关注以下事项” / 205

第三部 怀旧与纪念

第十一章 英雄之城 / 227

第十二章 黎明 / 245

前言/序言

摘自本书前言部分

1867年夏末,敖德萨让来访的马克·吐温产生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在《傻子出国记》里,他讲述了自己横跨近东的一趟短途旅程,即乘坐世界上第一艘长途观光邮轮来到这个俄国港口城市。马克· 吐温乘坐“奎克城号”美国汽轮,在黑海上航行24个小时后,一到岸边就看到了敖德萨那段层层堆叠的石阶。这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石阶之一, 引导着他从港区来到了上半城。在石阶的顶部,黎塞留公爵的小型雕像看上去就像一个打量着港口的普通游客。身为这座城市的早期建设者之一,他伸出一只手表示欢迎。吐温喘着气,径直爬到高处,俯瞰下边的谷仓和港口。他的身后耸立着城市的中心区,到处是嘈杂的买卖声、送货声和交易声。

一条条十字交叉的街道宽阔整洁。林荫道两侧,两三层的低矮房屋鳞次栉比。朴实的墙面涂着蓝色和黄色,映照着风平浪静的黑海反射到岸上的阳光。刺槐树伸出枝叶遮盖着人行道,呼吸着夏日空气的行人摩肩接踵, 每过一辆马车都会卷起一阵灰尘。“街道这头,街道那头,左边看,右边看,”马克·吐温写道,“我们的眼里全是美国景象!”

就看待事物而言,这种方式真是别出心裁。吐温脚下的城市,曾经受到那不勒斯雇佣兵的窥探,被一位俄国女沙皇改过名字,受到她那位秘密的独眼情人的管辖,完工于两位遭到流放的法国贵族之手, 在一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伯爵手里实现现代化,并由他妻子的俄国情人举办了庆典仪式。它是俄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帝国最著名的商业港口,尽管它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距离,超过了它到维也纳和雅典的距离。犹太人占了将近1/4 。

马克·吐温那趟旅程之后不久,这座城市见证了俄国历史上最为恐怖的几个反犹暴力场景。毫不夸张地说,在一次次充满仇恨和恐惧的宣泄之中, 满大街的犹太人遭到杀戮。又过了很久,在敖德萨的人口中已经占到1/3 的犹太群体,在战时屠杀计划中几乎被赶尽杀绝;这是大屠杀计划中被人遗忘的一个章节,屠杀者不是纳粹德国,而是与纳粹德国结盟的罗马尼亚。马克·吐温在敖德萨的街道上和院落里所看到的城市, 一如他自己的家乡,孕育了非凡的能力,让一代又一代人实现了民族团结和自我重塑。他所没有看到的,是这座城市容易出现致命的规律性,让自己陷入自我毁灭的绝境。

他前来拜访的时候,敖德萨仍然在孕育着一种身份特征——喜好才智与荒诞,让褒扬者开怀拥抱,让贬低者大加诋毁;俄国文化这层薄薄的表象之下,包裹的是犹太文化、希腊文化和意大利文化核心; 经济上繁荣与萧条并行;男人爱臭美,女人拼胆大;音乐和写作风格既有放荡自弃,也有控制试验;政治在激进和保守之间剧烈摇摆。这些习惯和价值观终将因它而传播到一个个新的地方,近至列宁格勒的爵士乐俱乐部,远至犹太人在卡茨基尔山和布莱顿海滩上的宴会厅。在过去的俄罗斯帝国、苏联、罗马尼亚(占领国)和现在的乌克兰四个国家统治期间,敖德萨明显既是一个混杂和纷乱的城市,又是一座介于大海和草原之间的差异之岛,但同时还是一个不断遭到自身复杂性格威胁的地方。“敖德萨没有任何传统,因此它不惧怕任何新型的生活和运动,”犹太复国主义者、敖德萨人弗拉基米尔·亚博廷斯基(Vladimir Jabotinsky)回忆说,“ 这在我们身上形成的气质多于感情,让我们更加愤世嫉俗,但也更少了些五味杂陈。”

从1794年奠基开建直到现在,敖德萨就一直在成功和自毁之间不断挣扎求生。与许多充满生机的海港和文化多元的城市空间一样,这座城市一直试图解放那些心地较善的恶魔、作为都市生活重要灵感的顽皮捣蛋鬼,以及躁动不安的文学艺术创造者。但它解开的往往是更邪恶的恶魔身上的锁链,他们蛰伏在偏僻小巷里,低声嘟哝着宗教憎恨、阶层嫉妒和种族复仇。如果心想事成,敖德萨会孕育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这些人的才能将会点亮整个世界。如果事与愿违,这座城市的名字将会变成狂热、反犹主义和顽固民族主义的代名词。

本书顺着敖德萨的故事这条弧线,起于帝国时的初创期,穿插描写20世纪那几段时断时续的悲剧经历,直至通向神话和渴望的王国。本书追溯了敖德萨世世代代的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是如何抱持独特而至死不渝的态度,把它建设成俄国最具雄心的港口城市,从而为亚历山大·普希金和伊萨克·巴别尔等作家提供了灵感。本书还交织描写了一些普通人的生活,有的人享誉四方,有的人籍籍无名,由此让这座城市成为犹太人、俄国人、乌克兰人和众多其他族裔挚爱的传奇故土。

一座城市如何兴旺发达?怎样才能让它独具声誉,也就是让它具有一种精神或者特性,从而把外来居民变成本地拥趸?一处房产如何才能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处生存之地?诸多城市,尤其是新奥尔良、那不勒斯、拉斯维加斯与利物浦等港口城市和新兴城市都享有盛名,并由此让自己轻易获得了让人耳熟能详的身份标签, 但只有部分城市成为生活方式和行事模式。现在,人们稍不注意就会对敖德萨一直试图大胆表现出来的都市田园气息充满留念。敖德萨人自己却对这一点直言不讳。但更为残忍的事实是,与堪称具有某种伟大意义的其他所有城市一样,这座城市带给人多少灵感,就会带给人多少失望。往往一如自身的高尚特性,它畸形的一面最终占了上风,而且比以往的“羞羞答答”更甚。最终,敖德萨的发展历程既代表着创造力量,也昭示着多元化给普通生活带来了种种不易。就城市发展的艰难过程而言,介于创造和毁灭之间的摇摆也许是一种正常状态。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5 / 5. 投票数: 1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敖德萨的历史
作者:查尔斯·金(Charles King)
译者:李雪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62920
豆瓣评分:8.5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