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寒,中国文学家欧发伟认为,韩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韩寒现象”是中国民主进步的体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伟大而正确的。
内容简介
十四年,五种语言,十八个版本,千万册销量,《三重门》堪称为中国新文学的始点。
学校之门,家庭之门,社会之门,重重艰难;三重门后,是不知通往何方的道路。
——十四年过去了,请试着/再读一次《三重门》,致我们正在经历/曾迷惘走过,永不再来/却从未后悔的青春。
作者简介
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
1997年在《少年文艺》发表作品;
1999年凭借《杯中窥人》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次年蝉联;
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
2001年出版文集《零下一度》;
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
2003年出版杂文集《通稿2003》,同年开始职业赛车生涯;
2004年出版《五年文集》、长篇小说《长安乱》;
2005年出版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
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一座城池》;
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光荣日》;
2008年出版《杂的文》;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他的国》、文集《可爱的洪水猛兽》;
2009年拿下场地赛和拉力赛的双料年度总冠军;
2010年4月被评为”全球影响力一百人”之一,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2010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2011年出版文集《三重门》;
2013年出版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
2014年拍摄电影《后会无期》;
2016年拍摄电影《乘风破浪》;
2018年拍摄电影《飞驰人生》。
精彩书评
他的经历和作品都颇受争议。因为他的作品中毫不保留地谈到社会中的各种现实,并透露出对某些现象的愤慨与讥讽,鲜明体现出其独立的思想。他的文学作品曾获得中国大陆许多奖项,并受到许多文学专家的关注,但他也因为其不佳的学习成绩和特立独行的作风而被遭许多非议。由韩寒引发的相关社会现象被媒体称为”韩寒现象”。
关于韩寒,中国文学家欧发伟认为,韩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韩寒现象”是中国民主进步的体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伟大而正确的。
路金波(韩寒的出版商)和梁文道(总部设在香港的凤凰卫视的评论员)赞同韩寒将成为下一个鲁迅。(鲁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以强有力的批判文章而被读者喜爱。)
《时尚先生》杂志总监马一木说,”韩寒只是个普通的年轻人。他像正常人一样喜欢美女并且对他不喜欢的东西说’不’,如果中国还有更多韩寒,这个国家将会更正常。”
2007年同姚明王宝强薄瓜瓜刘亦菲释小龙等被评为中国80后十大杰出代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一月杂志入选”2009中国魅力榜”排行,被称为”天性之魅”。
2010年04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影响力100人”之一
2010年06月入围中国网络形象代言人候选人
目录
三重门
初版后记
精彩书摘
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就一个学校,这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的奖项全给了它,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这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消息传来,小镇沸腾得差点蒸发掉,学校领导的面子也顿时增大了好几倍,当即把学校定格在培养理科人才的位置上,语文课立马像闪电战时的波兰城市,守也守不住,一个礼拜只剩下四节。学校有个借口,说语文老师都转业当秘书去了,不得已才……林雨翔对此很有意见,因为他文科强于理科–好比两个侏儒比身高,文科侏儒胜了一厘米–所以他坚决抗议。
林雨翔这人与生俱来反叛的功能,什么都想批判–“想”而已,他胆子小,把不满放在肚子里,仅供五脏之间做交流。
小镇还有一个和林雨翔性格雷同的人,他叫马德保。马德保培育成功这性格比林雨翔多花了三十年,可见走了不少冤枉路。马德保没在大学里念过书,高中毕业就打工,打工之余,雅兴大发,涂几篇打工文学,寄了出去,不料编辑部里的雅兴发得更厉害,过几个月就发表了出来。马德保自己吓了一跳,小镇文化站也吓了一跳,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文人,便把他招到文化站工作。马德保身高一米八五,人又瘦,站着让人担心会散架,天生一块写散文的料。他在文化站读了一些书,颇有心得,笔耕几十年,*的梦想是出一本书。*近,他整理出散文集书稿,寄出去后梦想更是鼓胀得像怀胎十月的女人肚子,理想中的书也呼之欲出。后来不幸收到出版社的退稿信函,信中先说了一些安慰话,再点题道:”然觉大作与今人之阅读口味有所出入,患无销路,兹决定暂不出版。”马德保经历了胎死的痛苦,只怪主刀大夫手艺不精,暗骂编辑驽钝未开没有悟性,决心自费出书,印了两百本,到处送人。小镇又被轰动,马德保托书的福,被镇上学校借去当语文老师。
有人说当今学文史的找不到工作,这话也许正确,但绝不代表教文史的也找不到工作。那几个出走的语文老师一踏入社会便像新股上市,要的单位排队,顿时学校十个语文老师只剩六个。师范刚毕业的学生大多瞧不起教师职业,偶有几个瞧得起教师职业的也瞧不起这所学校,唯有马德保这种躲在书堆里不谙世道的人才会一脸光荣地去任职。他到学校*天,校领导都与他亲切会面,足见学校的饥渴程度。
马德保任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和文学社社长。他以为现在学生的语文水平差,把屠格涅夫教成涅格屠夫都不会有人发现,所以草草备课。*天教书的人都会紧张,这是常理,马德保不知道,以为自己著作等身,见多识广,没理由紧张。不料一踏进教室门,紧张就探头探脑要冒出来,马德保一想到自己在紧张,紧张便又扩大多倍,还没说话脚就在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