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文明的边界

  《望春风》出版后,引发的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的困惑与忧虑,余波犹在。218年至22年,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小说叙事研究”课上,将这些问题带入现代小说史的脉络中思考,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小说家里精选出三个案例,讨论一百多年来社会、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变革,由此形成这卷生动的文学讲稿——《文明的边界》。
本书聚焦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日本作家志贺直哉与美国作家麦尔维尔。从《没有个性的人》、《暗夜行路》至《白鲸》,格非带读者穿梭于文学的森林,去拜访这三位不安的现代隐士。
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强烈质疑和反思,是19世纪以来所有伟大小说的共同特征。这卷文学讲稿,以传统自然过渡到现代文明的居间者之视角,发出叩问:究竟什么是现代文明的边界?它到底要将我们带向何方?

编辑推荐

  格非首部清华文学讲稿,三年“小说叙事研究”课精华

218年至22年,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小说叙事研究”课上,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小说家里精选出三个案例,讨论一百多年来社会、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变革。在课程录音与讲义的基础上,整理成这卷珍贵的文学讲稿。

三位不安的现代隐士,三种带预言性质的伟大作品

《没有个性的人》|穆齐尔:被二战的炮火惊醒,流亡瑞士
《暗夜行路》|志贺直哉:一生搬家多达26次
《白鲸》|麦尔维尔:一直在海洋与陆地、城市与孤岛的生活之间摇摆

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引发的问题,尝试作答

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强烈质疑和反思,是19世纪以来所有伟大小说的共同特征。本书所选的三位小说家,皆是由传统自然过渡到现代文明的居间者。格非条分缕析其作品,尝试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引发的问题,做出理性回答。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日危机并未消除。在他们向未来眺望的目光中,我们身处其间。

作者简介

  格非,1964年生,江苏丹徒人。中国当代作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望春风》、《月落荒寺》等,中短篇小说《褐色鸟群》《迷舟》《相遇》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博尔赫斯的面孔》《小说叙事研究》《文学的邀约》等。

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主编序
作者序
辑一 罗伯特·穆齐尔
没有生平的作家
最伟大的现实小说
群英会
憧憬“和平和爱”的人
一本思想性随笔
寻找“另一个地方”
辑二 志贺直哉
从《矢岛柳堂》谈起
褒贬不一的“小说之神”
志贺笔下的“社会世界”
独树一帜的“写实主义”
自我意识过剩
死亡与虚无
婚姻与性爱
唯一者及其自然
志贺笔下的事物
辑三 麦尔维尔
《白鲸》
麦尔维尔的其他作品
注释

前言

  在整个世界疫情蔓延的时代,文学应该用大写的人性来书写人类的生活。我们和明哲文化公司策划的“大家读大家”丛书自第一辑出版始,有效促进了文学领域的“全民阅读”。第一辑中最早出版的毕飞宇的《小说课》,以及随后陆续出版的李欧梵、张炜、马原、苏童、叶兆言、王家新等诸位大家的作品成为二〇一七年一道引人瞩目的阅读风景线。在这非凡气象之后,我们又紧锣密鼓地策划了“大家读大家”丛书第二辑和第三辑。
“大家读大家”丛书的策划包含着这样两层含义:邀请当今的人文大家(包括著名作家、某个领域内的专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外大家的名作;让大家(指普通阅读者)来共同分享大家的阅读经验。前一个“大家”放下身段,为后一个“大家”做普及与解惑的工作,这种互动交流的目的,就是想让两个“大家”来合力推动当下的“全民阅读”,使其朝着一个既生动有趣,又使读者能轻松愉悦地获得人文核心素养的轨道前行。
在我们儿时并不丰富的阅读记忆中,《十万个为什么》或许是最重要的一套书。我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获得了一些科普常识,萌生了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潜移默化地养成了看世界的视角。这是曾经的“大家”读“大家”的历史。我们常与一些作家、批评家同人闲聊,谈起为科普知识,一些科学家绞尽脑汁地为非专业读者写书但并不成功的例子,很是感慨。究其缘由,我们猜度,或许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培养的科学家缺少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写作技巧的训练,理性思维发达,感性思维欠缺,甚而缺少感性的表达方式。没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无法表达自己,是很大范围的文化危机。多年来文学教育的缺失是原因之一,没有诗和远方,国民整体文学素养凝滞,全社会人文素质缺失,这是当下亟待解决的文化危机。

精彩书摘

  我们今天开始讲罗伯特·穆齐尔。穆齐尔1880年出生于奥地利,1942年在瑞士去世。他被称为“没有生平的作家”。也就是说,在他的生活经历中,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除了不多的几部作品之外,他很少有其他的言论、演讲、文章问世。我们研究穆齐尔所能参考的基本材料,除了他早期的几部作品以及大部头的《没有个性的人》(未完成)之外,剩下的也许就是他的日记了。这些日记自从被整理出版以来,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穆齐尔的一个重要文献。研读它们,可以了解穆齐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日常生活、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的一些基本见解。穆齐尔的日记有一部分已被译成了英文,但中文译本(除了一些零散的节译之外)在国内还没有出版。德语或英语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去找来看看。虽然说穆齐尔是“没有生平的作家”,但是我们作为研究者,作为读者,却不能简单地用这句话将他的生存经验一笔抹掉,而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搜寻一些材料,以了解这个人一生的大致经历。我以前讲过,对于文学研究而言,知人论事很重要。在研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作者的基本生活状况。
关于穆齐尔,有几个方面的情况,我这里给大家稍微说一下。穆齐尔本人是奥地利人,出生在奥地利卡林西亚州一个叫克拉根福的地方。与弗兰茨·卡夫卡一样,穆齐尔也是一位生活在奥匈帝国版图内用德语写作的伟大作家。我希望大家在研读穆齐尔的作品之前,对奥匈帝国的历史与地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我们在阅读《没有个性的人》时,就会产生很多困惑。比如说,德意志民族、斯拉夫民族,当然也包括捷克和匈牙利,与传统的奥匈帝国到底是什么关系。而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德国和奥地利的关系。因为在《没有个性的人》中,德国和奥地利的复杂关系一直是情节发展的中心问题。关于这一点,我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自己去做功课。我仅仅强调一点,穆齐尔虽然是奥地利人,但他一直崇尚德国文化,对奥地利多少有一点轻视。尽管在文化上,人们常常德、奥并称,但穆齐尔不认为奥地利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文化特色和自主性。穆齐尔在作品中讨论的“历史文化”这个概念,基本上是以德国文化史为蓝本的,与奥地利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文明的边界
作者:格非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7062
豆瓣评分:9.0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