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主权债务简史

主权债务简史

欧洲债务危机重新点燃了有关金融力量的长期争论,以及全球化世界中资本主义与民主之间令人担忧的关系。本书回答了这些争论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尽管危机频频发生,偿还成本高昂,那么多债台高筑的国家仍然继续偿还国际债务?

在本书中,作者对主权债务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危机管理展开了全面的调查。从现代欧洲早期兴起的公共债务,到19世纪末的高度帝国主义及炮舰外交时代,再到大萧条时期导致国际资本市场崩溃的主权违约潮,本书生动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各个国家的债务危机情况,并对欧元区内部的动荡——包括希腊短暂的反紧缩政府在2015年对其欧洲债权人的戏剧性屈服——给出了新的解释。本书通过深入研究国际政府财政的长期历史事件,并基于当代重要的三次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入案例研究,让人们对近期的全球资本主义变革和全球金融架构中根深蒂固的债务履约与执行机制有了新的认识。

本书描绘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全球金融图景,展示了过去40多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深刻变革如何赋予私人和官方债权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权力,使他们能够在危机时期施加紧缩措施,并强制借款人不间断地还本付息,这给民主带来了破坏性的社会后果和深远影响。

编辑推荐

通过对主权债务的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危机管理的广泛历史比较调查,回答了经济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回答的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债务累累的国家即使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时期仍然会继续偿还外债?我们如何解释大萧条之后如此高的债务人履约程度?为什么金融市场是一个“全球超政府”?通过什么方式摆脱债务负担直至解除负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三驾马车中的尴尬角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危机中不断演变的作用?

本书意在发展在主权债务危机中金融结构性权力的一种动态理论,解释债务人的抵制和社会及政治结果的变化,揭示私人债权人和官方债权人权力实际运作的确切机制,以及这种权力产生效力和失效的确切条件。同时作者提出了债务人履约的三种执行机制,识别了新自由主义时代的三个具体发展特征,之后回顾和复盘了各主权国家的偿债和违约历史,最后重点介绍了墨西哥、阿根廷和希腊的特殊案例。作者在书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观点:主权债务问题有社会和政治属性,“金融的结构性权力”发挥了重大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富人获得贷款,穷人获得债务”。

作者简介

伦敦经济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的LSE研究员。他经常为各种国际媒体提供有关世界政治和时事的评论。它为我们提供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债务危机的全新视角,展示了全球经济的转型如何导致国际和国内权力关系的重新配置,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主权债务之谜

第二节  主权债务违约简史

第三节  为什么政府要偿还债务

第四节  债务人履约的三种执行机制

第五节  国际危机管理的结果

第一部分  主权债务理论

第一章  为何各国要偿还债务

第一节  声誉:长期市场排斥的威胁

第二节  制裁:资产扣押、贸易禁运和炮舰外交

第四节  溢出成本:银行挤兑、私人借贷和产出损失

第二章  至关重要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第一节  关于单一代理人假设的问题

第二节  区分偿付意愿和偿付能力

第三节  走向违约的政治类型

第三章  金融的结构性权力

第一节  企业权力与现代国家

第二节  国家的结构性依赖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金融化

第四章  三种执行机制

第一节  债权人卡特尔施加的市场规则

第二节  官方债权人的有条件贷款

第三节  国内精英的桥梁作用

第二部分  主权违约简史

第五章  负债国的形成

第一节  公共债务的兴起

第二节  有争议的偿债政治

第三节  国际贷款的出现

第六章  金融国际化

第一节  19世纪20年代的国际债务危机

第二节  高度帝国主义时代的主权违约

第三节  20世纪转向炮舰外交

第四节  大金融集团的结构性权力

第七章  从大萧条到金融抑制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单边暂停偿债

第二节  三种执行机制的失效

第三节  主权债务与违约史的启示

第三部分 失去的十年:墨西哥

(1982—1989年)

第八章  银团贷款与债权人卡特尔

第一节  集中和相互关联的借贷结构

第二节  债权人卡特尔的可信威胁

第九章 20世纪8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凯旋”

第一节  局势失控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集体债权人”和市场规则执行者

第十章  银行家联盟的崛起

第一节  对于外债的对立立场

第二节  银行家联盟的反击

第十一章  富人获得贷款,穷人获得债务

第一节  回旋余地大幅减少

第二节  布雷迪协议和债务危机的解决

第三节  “富人获得贷款,穷人获得债务”

第四部分  重大违约:阿根廷

( 1999—2005年)

第十二章  常规中的例外

第一节  危机爆发前的国际贷款

第二节  集体行动问题的回归

第十三章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模范儿童到任性的学生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危机中不断演变的作用

第二节  接受违约的必然性

第十四章  金融国度的兴衰

第一节  金融国度的特权地位

第二节  合法性危机和反紧缩抗议

第三节  “他们都必须走!”

第十五章  “即使在违约时依然有钱可赚”

第一节  为政治开辟一个难以想象的空间

第二节  内斯托尔·基什内尔和2005年的债务重组

第三节  “即使在违约时依然有钱可赚”

第五部分  梭伦的幽灵:希腊

(2010—2015年)

第十六章  欧元区金融的权力

第一节  金融市场是一个“全球超级政府”

第二节 信贷终端的可信威胁

第十七章  “临时措施”剖析

第一节  2010年希腊第一次救助计划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三驾马车”中的尴尬地位

第三节  危机的第二阶段和欧洲央行的作用

第十八章  当权者开始插手

第一节  政治和金融精英的纠葛

第二节  内部“三驾马车”的地位强化

第十九章  希腊债务的社会化

第一节  希腊债权人构成的转变

第二节  私营部门参与债务重组的赢家和输家

第三节  极度不平等的调整成本分配

第二十章  雅典之春的失败

第一节  开场白:第三种机制失效

第二节  僵局:被排除在外国融资之外

第三节  分歧:激进左翼联盟在债务问题上的内部冲突

第四节  高潮:“我们低估了他们的力量”

结论

第一节  摆脱负担

第二节  扼杀民主

第三节  解除负担

第四节  咬紧牙关

第五节  “收回控制权”

附录  关于方法学

注释

致谢

精彩书摘

富人获得贷款,穷人获得债务。

墨西哥穷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而成功避免了单边违约和早期多边债务重组的国际债权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基本上毫发无损,甚至获得了巨大收益。有一个广泛的共识:国际上对债务危机的反应并非为拉丁美洲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而是主要为债权人和主要的华尔街货币中心银行的利益服务。的确,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期间,全球南部作为一个整体,稳步向全球北部进行资本净输出,发展中国家向国外支付的还本付息费用比它们从新的外国贷款和投资获得的回报多 520 亿美元。与此同时,拉丁美洲的外债比率和还本付息费用总额在 20 世纪 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实际上都有所上升,尽管认真偿还债务和布雷迪协议的影响结合在一起最终将使这些数值在 1987 年后 下降。

除了高度不对称的国际维度外,债务国内部调整成本的分配也非常不均衡,因为国内精英阶层和富裕公民成功地将偿还债务的负担转移到社会中特权较少的阶层身上。在墨西哥,工人、农民和城市贫民在连续的结构调整方案下付出了特别沉重的代价,而富裕的国内精英阶层通过将资金转移到国外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摆脱了通货膨胀、连续贬值和高税收的影响。1983—1987年,年均通货膨胀率为93.1%,1988年达到177%,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工资控制、大幅削减公共开支,这使得平均生活水平在过去的十年里急剧下降。1983—1988年,人均收入平均每年下降 5%,而实际工资则下降 40%~50%。因此,劳动收入份额从 1982年的35.9%下降到 1987年的 26.6%。

这种对穷人生计的侵蚀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结构调整项目中普遍存在的偏见。例如,曼纽尔·帕斯特找到了证据,表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备用安排和基金扩容的过程中,“劳动收入份额的绝对值和相对值持续大幅下降”。后来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

策条件对再分配的影响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虽然墨西哥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危机开始前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但最低工资的购买力在危机期间下降了 66%。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一个四口之家需要 4.8 倍的最低工资才能满足基本需求,但现在 80% 的家庭必须靠 2.5 倍的最低工资或更低的收入生活。因此,营养不良的现象在穷人中蔓延开来。官方债权人最终认识到了危机带来的不公平结果:例如,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承认,“大部分负担是由债务国的工薪阶层承担的”。一项评估世界银行明确提出的减贫目标的内部研究得出结论:“贫困问题很少在这类对话中作为突出问题,对结构调整方案的分析也很少考虑谁将承担最沉重的调整负担。”

与此同时,这场危机对墨西哥的穷人来说代价高昂,但对富人来说是恩惠。1982年银行国有化失败实际上有效地将银行家的“负债”社会化了。到1988年,收入前10%的人群设法向国外转移了640亿~ 800亿美元(或更多)资金,其中大部分资金在外国投资(如股票、债券和存款利息)中获得了利润。这允许墨西哥富人“在频繁的货币贬值最大化精英阶层的购买力时,利用这些资产的收入将资金转换回墨西哥比索来获益”。根据一项估计,回流到当地富裕精英手中的资本外逃的利息约占债务总额的40%,这些私人利润不用被墨西哥政府征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坚持资本账户自由化作为贷款先决条件非但无助于阻止资本外逃,反而使情况变得更糟糕。随着工资的下降,私人利润猛增,而对外汇市场的控制和危机中期异常的股市繁荣为精英阶层提供了充足的投机机会。最后,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负责人所总结的那样,“富人获得贷款,穷人获得债务——这并不是太过简单的 说法”。

因此,墨西哥债务危机的结果与20 世纪 30 年代的危机形成鲜明对比。首先,战前债券融资较低的债务集中度和分散的贷款结构使债权人协调困难,削弱了市场规则的力量。债券融资被债务集中度高、信贷结构相互关联的银团贷款所取代,从而降低了债权人的协调难度,使信贷中断的威胁更加可信、更具破坏性。其结果是促成一个协调一致的国际债权人卡特尔,并大幅增强市场规则的权力。其次,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时期没有国际官方债权人和积极的国家干预,取而代之的是美国政府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进行了积极的

干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履行了国际官方债权人、财政规则执行者和债权人卡特尔协调员的职能,使债务人保持偿债能力,同时迫使它们采取最大限度偿还债务的政策。最后,来自底层的压力和大萧条时期相对自给自足的经济——后者曾鼓舞民族民粹联盟,使大都市银行家联盟边缘化——被政府对信贷的日益依赖和 20 世纪 80 年代相对温和的反紧缩对抗所取代,加强了银行家联盟及其技术官僚盟友的权力,他们被认为对外国债权人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能够以更好的条件吸引信贷,从而在经济决策中获得特权地位,将规则内化至国家机 构中。

20 世纪 30 年代的普遍条件增加债务人在全球金融中的自主权,最终导致单边违约,以及紧随其后的债务人主导的激进重组。而 20 世纪 80 年代的条件则减少了债务人的回旋余地,导致债权人主导的软重组,从而使调整成本的分配更加不均。因此,20 世纪 80 年代墨西哥债务危机的结果表明,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国际权力平衡(赋予货币中心银行、国际金融机构和占主导地位的债权国相对于外围债务国的权力)以及金融精英和劳动人民之间的国内权力平衡(赋予债务国中对外国债权人起桥梁作用的社会群体以权力)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这种潜在权力关系的转变解释了为何 20 世纪 80 年代没有显著的单方违约,而不像 20 世纪 30年代那样普遍单方违约。正如曼纽尔·帕斯特在拉丁美洲失去的十年结束时总结的那样,“如果不重新分配政治权力,任何更激进的提议(全部或部分拒绝偿还债务,限制债务偿还,或动用当地精英的外国财富)都不会被采纳”。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现在来看看权力重新分配显然确实发生过的一个案例,权力的重新分配对该国偿还外国债券持有人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债务的意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主权债务简史
作者:[荷] 杰罗姆·鲁斯(Jerome Roos)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21721850
豆瓣评分:8.0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