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日本科技150年

有人说近代日本是从“黑船来航”开始的,这也是大众有所接触但是了解不深的一个话题,本书就从“黑船来航”带给日本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黑船带来能源革命,日本由此开始走向近代化。其后,由国家主导,科技振兴所带来的“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经济增长、国际竞争”等目标,使得国民团结一致的总动员体制持续了150年。其间,日本科技何以取得“井喷”式成就?为此又付出了哪些惨重的代价?成也科技,败也科技。从明治时代开始,日本的科学技术逐渐走向极端,露出破绽。这是想了解日本科技的必读之书,也是发人深省的一册书。

内容简介

1. 30年里非常有影响力的30本书作者之一——山本义隆。本书作者与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石黑一雄、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等一同荣获30年间影响日本的30本书作者的称号,日本平成30年(1989-2019)里非常有影响力的“30册书籍”可以说是平成30年日本文坛的缩影,阅读其中的任何一本书都能让你获益匪浅,本书位列第11名。

2. 岩波新书在日本被称为“教养之书”,是日本年轻人的必读书目之一!创刊于1938年的岩波新书以培养现代人的现代性文化修养为己任,致力于知识的普及与更新。丛书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精品书目,包括吉村武彦、高木仁三郎、三谷太一郎、佐藤文隆等高端学者的经典书籍。

3. 日本从战败国到世界第二,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从黑船来航到福岛事故,这期间,日本的经济、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而对于中国来说,如何避免步入日本的后尘、日本科技的发展史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呢?

4. 日本科技在高速发展期间遇到了什么问题?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震惊了世界,可以说这直接宣告了日本原子能“安全神话”的终结,其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呢?日本的四大公害诉讼事件(熊本县“水俣病诉讼”、富山县“痛痛病诉讼”、三重县“哮喘病诉讼”、新潟县“水俣病诉讼”)经历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得以“沉冤昭雪”,其中又有什么内幕?

一本又有史实又有料的科技史书!作者在引用史料的同时,也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了历史事件。本书是你了解日本、了解日本科技的必读之书,一本书为你讲透日本科技史!快来与作者共同探讨日本科技的历史与未来吧。

作者简介
山本义隆

1941年生于大阪。东京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毕业,就职于骏台预备学校,科学史专家。与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石黑一雄、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等一同荣获30年间影响日本的30本书作者的称号,2003年12月,获得日本文史类作品极高奖项“大佛次郎奖”。著有《知性的叛乱》《重力与力学的世界》《热学思想发展史》《古典力学的形成》《解析力学Ⅰ》《解析力学Ⅱ》《几何光学的规范理论》《磁力与重力的发现》《十六世纪文化革命》《改变对世界的看法》《关于福岛的核电事故》《原子、原子核、原子能》《我的1960年代》等。主要译作有《尼尔斯·玻尔论文集1》《尼尔斯·玻尔论文集2》《实体概念与函数概念》等。

译者简介

蒋奇武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史、中日关系史。多次赴日学习、进修。曾编著、翻译多本日语学习、考试和旅游等相关书籍。

精彩书评
★30年里极有影响力的30本书作者之一、2013年度“大佛次郎奖”得主山本义隆力作!

★日亚4.2星好评!

★山本义隆志向高远,富有人格魅力。——山形浩生(日本作家)

★我经常听同事和周围的人说,山本先生是个优秀的研究者。——石神纯子(日本美玲书房的编辑,曾编辑过本书作者的作品)

★骏台预备学校出版的山本义隆编写的物理学参考书人气骤升,一时间市场上还出现脱销的景象。再如,在“大佛次郎奖”的“获奖访谈”中,山本义隆盛赞大佛次郎的旧作《巴黎在燃烧》,结果这本书一夜之间成为畅销书。有专家指出,山本义隆做人,很低调很平静,但其影响却在无形中扩散。——人教网报道

精彩书摘
如果将 19 世纪中叶,具体来说也就是 1868 年,作为日本近代史开端的话,那么 2018 年正好是第 150 年。

自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经过工业革命,欧美各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实现了从家庭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 业革命中,欧美各国一方面在国内推动重化工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对外 以“强国”自居,不断拓展海外殖民地。日本被卷入这些国家的竞争中,对 西欧近代的民主主义思想(政治思想方面)和人权思想(社会思想方面)都 未能做出充分理解和尊重,却完成了天皇制国家的构建。然而,与此同时, 日本极其贪婪且高效地引进和吸收着西欧的科学技术,在政府的指导和军需 的拉动下完成了工业的近代化,并于 20 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俱乐部” 的一员。虽然上述历史进程曾因太平洋战争的失败而一度遭遇挫折,但是, 战后在新宪法之下,日本再次跻身世界经济大国之列。

一般认为日本近现代史是由大日本帝国宪法时代(从明治时期到太平洋 战争战败)和战后宪法时代两部分构成。但是,无论是明治时期,还是战前 战后,日本都在列强主义、大国主义思想的驱使下,不断追求以能源革命和 科技进步为支撑的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上,日本近现代史是一样的。美国海军提督马休·佩里

率领的美利坚合众国东印度舰队迫使德川幕府打开了日本的国门,即“黑船来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事件是,他在 1854 年第二次“来航”时,赠予幕府一座蒸汽机车模型和一台电报机。这 些当时最先进的高科技发明正是西欧近代能源革命的直接产物。

一直以来,人类只知道利用人力、畜力、水力、风力驱动和抬升物体, 将蒸汽动力用于机械的创举引发了人类的动力革命。水车和风车只能将一种 类型的动能转换为另一种类型的动能,与之不同,蒸汽机证明了以前仅用于 加热和烹饪的热能也具有驱动和抬升物体的能力。这又促使人们发现了能量 的概念——可以实现热能与动力相互转换的超级能力。电能不仅可以提供动 力,还可以用来照明、供暖和通信。随着人类对电能的认识不断加深,能量 的概念得以明确。因此,蒸汽和电力的使用与普及是超越动力革命的能源革 命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在 19 世纪中叶就已经完成了能源革命。

恰好在这一时期,已经打开国门的日本以实现能源革命为目标,开始了 近代化的进程。实际上,那时的日本人已经知道热能和电能可以在生产、运 输、通信、照明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日本在 1867 年开通了第一条连接新 桥和横滨的铁路,同年首座配备完整蒸汽动力的缫丝厂在群马县的富冈落成, 1869 年架设了第一条连接筑地和横滨的电报线,由此拉开了日本走向近代化 的帷幕。随后,以继承幕府末期的军需工业为形式,以绝对服从新政府的军 需优先为导向,日本的近代化在重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等各个领域正 式起步。此后,蒸汽机在运输和生产中普及,电能在工厂和家庭中广泛应用, 即通过热能和电能的普及实现了近代化的目标——“殖产兴业、富国强兵”。

能源革命的影响直接反映为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江户时代的 260 年间,日本的人口一直保持在 3000 万左右,几乎没有变化。然而,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人口迅速增长,至太平洋战争结束时,已接近 7200 万。之后,人口 增长势头不减,1970 年超过 1 亿,2010 年达到巅峰——1.28 亿,此后迅速 下降。这意味着,在 1870 年之后的 140 年间,除了战败后的复兴阶段,日 本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同时,能源消耗不断增加。21 世纪前十年,迎来转型, 目前正处于需对经济发展政策进行重新评估的关键时期。历史人口学家鬼头 宏指出:

少子化象征着依赖化石燃料和铀等矿产资源的工业文明已经走到尽 头,预示着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的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迎来了向可再生 能源社会转型的时期。 (《东京新闻》2017 年 3 月 25 日)

2011 年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是这一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它预示着一味追 求增加能源消耗的模式已经被打破。日本从江户时代末期开始关注欧美的科学技术,明治时期真正开始对其 进行大规模吸收借鉴,这成为日本近代化和经济增长的支柱。明治以来的日 本近代化进程中,通过中央政府、各行业、军方与帝国大学(为贯彻国家政 策而设立)之间的通力合作,在提高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发展,而科 学技术则一直被认为是实现振兴必不可少的。战后的复兴重建也是在这一价 值的推动下完成的。经历了旨在“建设高度国防国家”的战时“总体战体制” 之后,“殖产兴业、富国强兵”这一明治时期的国家目标,最终在战后被“促 进经济增长、增强国际竞争”的目标所继承。

日本这种“官产(军)学”一体化政策的思想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列 强的增长意识”把通过经济增长来提升国力作为第一要义。与此同时,还伴 随着对科技进步无条件地信任和不加批判地赞美。自明治以来,“新的科学 发现和技术进步可以带来生产和经济的增长,由此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促 进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这样的观念超越阶级立场和思想信仰,深入 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对此首次公开提出疑问是在明治维新 100 年后—— 20 世纪 60 年代。

1945 年的两颗原子弹导致大日本帝国彻底崩溃,日本社会也遭到战争的 毁灭性打击。战败后,日本的科学家随即表示要用科学重建日本,并称赞美 国开发的原子弹是“人类的伟业,科技的精华”。媒体也将原子能和宇宙开 发描绘成 20 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梦想。这一梦想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 期开始逐渐变为现实。1965 年发表的《经济白皮书》宣称“现在已不是战后 了”,日本的资本主义已经恢复,并预言未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以机械工业 和重化工业为核心。这也是对从水力发电到火力发电,再到原子能发电的能源更新需求的预言。其中,原子能发电尤为重要,它象征着战后世界大国的 地位,甚至象征着军事潜力,它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还具有政治和外交意义。 1954 年,日本首次将原子能的研发经费纳入预算;1955 年,制定《原子能 基本法》;1956 年,设立原子能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厅;1957 年 8 月,东海 村的核反应实验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

20 世纪,科学作为维持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受到国家层面的制度 性保障。这就是科学史专家广重彻提出的“科学的体制化”。从研究层面上讲, 这一体制实际是通过官(中央政府机关)、产(产业界)、学 (大学),抑 或官、产、学、军(军方)之间的通力合作完成的。虽然在研究经费的分配 上对前沿领域有所侧重,但是在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从根本上来说,科学的 发展取决于产业界和军方的需求以及政府的指导。

通过 1968 年、1969 年的东大学生运动,人们开始质疑那些被纳入国家 体系的大学教育和研究工作。

此外,20 世纪 60 年代末发起的四大公害诉讼(熊本县“水俣病诉讼”、 新潟县“水俣病诉讼”、富山县“痛痛病诉讼”、四日市“公害污染诉讼”), 再加上三里冢的农民为反对建设成田国际机场所做的抗争,都表明日本依靠 产业发展和研发而推进近代化是以农民和渔民的牺牲、社区的解体、自然环 境的破坏为代价的。这些事件也引发了对只顾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这一做法的批判。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出现的“理工热”是战后复兴的资本主义进入国际竞争行列的产物。与此同时,前所未有的科技热潮也在席卷全球。从 1957 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旅伴”,到 1969 年美国通过阿波罗计 划成功实现人类首次登月,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的航天航空竞赛在那个年 代似乎预示了科技无限进步的可能性。

这场竞赛看起来似乎是战后两大强国的科技之争,但实际上,它是以导 弹技术优劣之争为核心的军事竞争,同时也是国家尊严的激烈交锋。在 20 世纪后期,科技的强弱往往代表了一国工业和文化力量的强弱,同时还代表 了军事力量和政治话语权的强弱。正是因为这样,肯尼迪总统才下令执行阿波罗计划,无论耗资多少,美国必须在登月领域领先苏联。在辉煌的航天航 空竞赛的背后,由于苏联经济陷入停滞,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 大幅度下降;即便在美国,在投入巨资的阿波罗计划的背后,黑人被抛入了 遭受歧视和忍受贫困的深渊,频繁发起暴动。

与此同时,20 世纪 60 年代后半期,越南战争(美国侵略越南)愈演愈烈, 虽然没有使用原子弹,但美国在越南狭窄的土地上投下的炸弹相当于其在“二战”期间投放炸弹的好几倍。从大型凝固汽油弹、集束炸弹到枯叶剂,这些 尖端技术被用于摧毁越南贫困的村落、杀戮普通的平民。直至战争结束半个 世纪后的今天,被枯叶剂摧残的土地上,仍有畸形儿出生,这就是 20 世纪 化学技术催生出的剧毒—— 枯叶剂给人类带来的恐惧。从这个意义上讲,其 非人道性毫不逊色于核武器。枯叶剂最初是由一家美国化学品制造商于 1938 年开发的。它是用于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一种除草剂,但随着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被 转而用于军事研究。同样,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在 1938 年发现了核裂变。战争期间的这一发现被用于军事领域。 七年后,也就是 1945 年,原子弹被制造出来。战争期间,任何科学发现和 技术发明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军事用途的考虑对象。原子弹和枯叶剂的效果已 远远超出了强化战斗攻击力的层面,达到了摧毁人类生存条件的程度。

美国国内的反越战浪潮中,质疑和谴责的不仅仅是美国军队的侵略行径, 还有被纳入美国军事战略的美国科学界,以及让战争的破坏力更强、使受害 者更多的科技进步本身。1968 年至 1969 年,美国学生以静坐抗议和占领运 动的形式展开反越战斗争。他们斗争的对象是以哈佛大学为首的从事军事研 究的全国各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在反越战和民权斗争 运动中,美国国内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逐渐冲破禁锢,人们可以公开谈论这一话题了。

前言/序言
译者序

本书作者山本义隆曾就读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在 1968 年的日本学生运动中曾担任东京大学的学运领袖。因为这段经历,作者没有进入体制内的学术界,而是去了高考补习学校任职,成为一名物理教师。不过,他在教书之余坚持开展研究活动,不仅出版过多本物理学专著,还编写了不少科学史方面的著作。

正是基于这样的经历和学术背景,身为科学史专家的作者虽然无法获取档案馆里的第一手资料,但是通过广泛涉猎科学史、技术史、经济史以及政治史领域的诸多资料和文献,并以简洁精练的文笔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这本可读性极强的历史书。同时,他还提供了一种与一般历史教科书和科技史专著迥然不同的,以能源革命为主线来纵观日本近现代历史的崭新视角。

作者认为,迫使日本打开国门的黑船——美国海军提督佩里的军舰——带来的是一场能源革命,自此日本开启了由国家主导、全民参与的近代化之路。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拼命学习、吸收西方科技,也取得了与欧美相差无几的成果,却未曾重视引进西方的政治和社会思想,未能同步吸收自由民主和人权等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依然固执地片面追求并享受着能源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然而,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发生的核泄漏事故却暴露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破绽,直接宣告了日本原子能 “安全神话”的终结。

作者指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将战败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对美科技战的失败”,所以 “生产第一、增长第一”的价值观在战前和战后不仅没有任何改变,而且还导致了日本对败给中国的事实置若罔闻,进而无视侵略亚洲所应承担的政治和道德责任。另外,作者还指出,“面对欧美时所抱有的自卑感让日本想要尽可能地接近欧美,在那一刻,面对亚洲,这种自卑感就转换成了优越感”。作者在书中着重探讨并反思了科学技术以及科技研究人员在近现代日本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不断追问,在“殖产兴业,富国强兵”这一理念主导下对欧美科技的引进到底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作者首先讲述了日本引进欧美科技的背景,即以寻求真理为目的的“科学”与基于经验和知识而形成的“技术”,这两个概念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最初是以“为技术服务的科学”这种功利主义的形式而被引入和为人所接受的。然后,作者以战前、战时、战后的连续性,以及“总体战体制”这一经济的军事化视角,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说。作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产官学一体化”的社会构造依旧如故,至今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在政府层面的表现是,在战前和战时,从事军事技术研发的技术人员在战后被政府和大公司所重用,并在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经积极参与军事研究的大学教授,战后依然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军事研发。而这一体制导致的负面效果是,在日本各地爆发的公害污染事件中,政府和企业乃至部分大学教授都对事故极力遮掩;袒护肇事企业,故意拖延对被害者的救济行动。

江户时代打开国门之后,日本面对着十分严峻的东亚和世界局势。对日本来说,在这样的“乱世”中,如何避免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持东亚仅有的完全独立国地位的确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虽然历史证明,这一过程最终以日本的战败而告终,但是,日本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给人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深思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对于这段历史的挖掘颇有深意,为我们多角度地看待和评价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他山之石 , 可以攻玉。译者衷心地希望本书能给广大读者朋友们带来收获。

2019 年 8 月 16 日

蒋奇武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3.3 / 5. 投票数: 3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日本科技150年:从黑船来航到福岛事故
作者: [日]山本义隆
译者:蔣奇武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