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孤独是21世纪的流行病。我们想方设法摆脱孤独,它却依然如影随形。孤独从何而来?人类注定与孤独相伴吗?
历史学家费伊·邦德·艾伯蒂认为,孤独是一种现代情感。从宗教的衰落到工业革命,再到数字革命以来社交媒体与线上社区的蓬勃兴起,孤独观念的演变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理解孤独如何“被发明”,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如今孤独盛行。
《孤独传》融合了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等,力图还原孤独的隐秘历史与复杂意涵。本书的每一章聚焦孤独的某种形态,探究孤独与个人和社会、情感和身体之间的关联。在书中,艾伯蒂旁征博引,梳理了19世纪至今的信件与日记、哲学文本、政治论述、医学文献等,研究了包括西尔维娅·普拉斯、维多利亚女王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的经历,并分别探寻青少年、独居者、老年人、无家可归者等不同人群的孤独体验。
孤独不仅是一种个体感受,它还与婚恋、医疗、教育、养老、社会福利等议题息息相关。从更宏观的角度,《孤独传》审视现代社会如何被孤独改变,帮助人们学会与孤独共存,以平和澄明之心面对自我与世界。
编辑推荐
1.寻访孤独背后的隐秘历史,重现文明之疾的前世今生。在19世纪以前,孤独并不存在,它是一种被发明的现代情感。一开始,孤独指“孤身一人”的客观状态,现代人却逐渐将其视为负面疾病。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孤独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孤独的人不可耻,学会与孤独共处,度过值得一过的人生。世界越来越小,交流越来越便捷,为何现代人越发疏离?试图通过购物、线上社交、追寻浪漫爱情等方式逃离孤独,为何往往是徒劳?如何理解孤独,才是关键。《孤独传》认为,孤独是一种信号,倾听孤独传达的讯息,才能理解此时此刻的身心状态,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3.叩问人人心中的隐痛,直击当下真实的生存困境,这本书还打动了这些学者与作家!特里·伊格尔顿盛赞,梁永安、李洱、金雯、蔡崇达、文珍、包慧怡等一致推荐《孤独传》。
2.孤独的人不可耻,学会与孤独共处,度过值得一过的人生。世界越来越小,交流越来越便捷,为何现代人越发疏离?试图通过购物、线上社交、追寻浪漫爱情等方式逃离孤独,为何往往是徒劳?如何理解孤独,才是关键。《孤独传》认为,孤独是一种信号,倾听孤独传达的讯息,才能理解此时此刻的身心状态,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3.叩问人人心中的隐痛,直击当下真实的生存困境,这本书还打动了这些学者与作家!特里·伊格尔顿盛赞,梁永安、李洱、金雯、蔡崇达、文珍、包慧怡等一致推荐《孤独传》。
目录
题记1
献给
序言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题记2
导论 孤独,一种“现代流行病”
第一章 当“孤身一人”变成“孤独”:一种现代情感的诞生
第二章 一种“血液病”?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长期孤独
第三章 孤独与缺失:浪漫之爱,从《呼啸山庄》到《暮光之城》
第四章 丧偶与丧失:从托马斯·特纳到温莎的寡妇
第五章 晒图焦虑症?社交媒体与线上社区的形成
第六章 一颗“嘀嗒作响的定时炸弹”?反思老年孤独
第七章 无家可归与漂泊无根:没有一个能叫“家”的地方
第八章 喂养饥饿:物质与我们孤独的身体
第九章 孤独的流云与空荡荡的容器:如果孤独是件礼物
结语 在新自由主义时代重构孤独
延伸阅读
注释
献给
序言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题记2
导论 孤独,一种“现代流行病”
第一章 当“孤身一人”变成“孤独”:一种现代情感的诞生
第二章 一种“血液病”?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长期孤独
第三章 孤独与缺失:浪漫之爱,从《呼啸山庄》到《暮光之城》
第四章 丧偶与丧失:从托马斯·特纳到温莎的寡妇
第五章 晒图焦虑症?社交媒体与线上社区的形成
第六章 一颗“嘀嗒作响的定时炸弹”?反思老年孤独
第七章 无家可归与漂泊无根:没有一个能叫“家”的地方
第八章 喂养饥饿:物质与我们孤独的身体
第九章 孤独的流云与空荡荡的容器:如果孤独是件礼物
结语 在新自由主义时代重构孤独
延伸阅读
注释
前言
为什么要写孤独?每当我和人说起要写这么一本书的时候,对方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个问题。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问。那些从来不曾与孤独为伴的人,可能也从未在黑暗之中体尝过孤独的边界。仅仅在一年的时间里,孤独就似乎不再是一个奇怪的话题了,它变得无处不在。报纸和广播节目在讨论它;它成了全国性的流行病,我们有了“孤独部长”。在21世纪之初,我们发觉自己置身于“孤独流行病”之中,同时对孤独的担忧让这场流行病更加防不胜防。我们谈论着如传染病一般肆意蔓延的孤独,直到它成为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诚然,它已经成为某种方便我们将一连串不满悬挂于其上的挂钩。孤独有时会成为一个情绪的收纳箱:一种表达快乐缺乏、断裂感、抑郁与疏离,以及社交孤立的简称。也有例外情况。人们偶尔也寻觅与渴望孤独;不光是自有其历史的独处(solitude),同样还有孤独(loneliness)——这种痛苦的感受可以是身体上的、情感上的、象征意义上的、感官和态度上的断裂感。
那什么是孤独呢?为什么孤独看上去似乎无所不在?作为一名文化史学者,我耗费了大量时间去思考情感化的身体。我感兴趣的是:一种人们能够感知到但并未精准定义的情感状态能以多快的速度引起这样的文化恐慌?和其他诸如愤怒、爱、害怕、悲伤的情感状态类似,孤独是如何依据不同的语境而呈现出不同的意涵?孤独在多大程度上关乎身体,又在多大程度上关乎精神?以及,作为一种个体体验,孤独如何反映了更宏大的社会问题,比如性别、种族、年龄、环境、宗教、科学甚至经济,并被这些问题所塑造?
为什么孤独和经济有关?孤独的成本不菲,这就是它引起政府密切关注的原因。在西方,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孤独相关的健康与社会保险需求不断上涨。尤其是在西方,人们并不怎么关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没有留意孤独是如何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或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孤独会呈现怎样不同的样貌。假设孤独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境况的一部分,那就意味着无人需要对此负责,无论社会剥夺是如何普遍。因此,孤独同样也关乎政治。
我所关注的不单单是历史学意义上的孤独。我也曾亲身感受过孤独,以不同的方式体尝孤独,从一个孩童到青年时期,从一名作家到一名母亲,从为人妻到离婚后。无论我们怎样定义自身所处的生命阶段,我们都终将与孤独为伍。这也为我这本书的书名提供了灵感。孤独应当有一部传记。孤独并非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灵物。从历史上来看,孤独是作为一种“现代”情感产生的,同时也是一个有多层含义的概念。《孤独传》所讲述的,即历史上出现的有关孤独的观念,以及孤独与思想、身体、物品及地点发生关联的不同方式。
地点和人都会影响孤独的体验。我在威尔士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丘上长大。20世纪80年代,那里没有网络。在我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连一部电话也没有;距离我们家最近的邻居在一英里之外。我对于家庭的感受是贫瘠,不快乐,创伤满满。我们家的英式作风将我们同说威尔士语的村民区隔开来。我们就像是嬉皮士,绝对是他们眼中的“他者”。我当时孑然一身,与众人隔绝。即便如此,我也没有觉得自己在忍受孤独。我甘之如饴。作为一个天生内向的人,我终日独自待在森林里,编故事,暗自构想着不一样的人生。我自己创建的社区里居住着一群虚构的人物。这样就足够了吧?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这的确足矣,但年龄渐长后就不尽然了。我们的需求随我们自身而变,我们对于孤独的体验亦是如此。年轻时的孤独会成为老年的习惯,所以或许我们对于老年人孤独的干预时间需要大大提前。孤独,尤其是丧失引起的慢性孤独伤害极大。当一个人在社会和情感上与他人隔绝,他可能就会得病;被剥夺了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羁绊和接触,他甚至有可能死去。慢性孤独可不会挑三拣四,它常常栖身于那些饱经折磨的人身上,他们患有精神或心理的健康问题,长期成瘾,遭受虐待。
那什么是孤独呢?为什么孤独看上去似乎无所不在?作为一名文化史学者,我耗费了大量时间去思考情感化的身体。我感兴趣的是:一种人们能够感知到但并未精准定义的情感状态能以多快的速度引起这样的文化恐慌?和其他诸如愤怒、爱、害怕、悲伤的情感状态类似,孤独是如何依据不同的语境而呈现出不同的意涵?孤独在多大程度上关乎身体,又在多大程度上关乎精神?以及,作为一种个体体验,孤独如何反映了更宏大的社会问题,比如性别、种族、年龄、环境、宗教、科学甚至经济,并被这些问题所塑造?
为什么孤独和经济有关?孤独的成本不菲,这就是它引起政府密切关注的原因。在西方,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孤独相关的健康与社会保险需求不断上涨。尤其是在西方,人们并不怎么关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没有留意孤独是如何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或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孤独会呈现怎样不同的样貌。假设孤独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境况的一部分,那就意味着无人需要对此负责,无论社会剥夺是如何普遍。因此,孤独同样也关乎政治。
我所关注的不单单是历史学意义上的孤独。我也曾亲身感受过孤独,以不同的方式体尝孤独,从一个孩童到青年时期,从一名作家到一名母亲,从为人妻到离婚后。无论我们怎样定义自身所处的生命阶段,我们都终将与孤独为伍。这也为我这本书的书名提供了灵感。孤独应当有一部传记。孤独并非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灵物。从历史上来看,孤独是作为一种“现代”情感产生的,同时也是一个有多层含义的概念。《孤独传》所讲述的,即历史上出现的有关孤独的观念,以及孤独与思想、身体、物品及地点发生关联的不同方式。
地点和人都会影响孤独的体验。我在威尔士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丘上长大。20世纪80年代,那里没有网络。在我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连一部电话也没有;距离我们家最近的邻居在一英里之外。我对于家庭的感受是贫瘠,不快乐,创伤满满。我们家的英式作风将我们同说威尔士语的村民区隔开来。我们就像是嬉皮士,绝对是他们眼中的“他者”。我当时孑然一身,与众人隔绝。即便如此,我也没有觉得自己在忍受孤独。我甘之如饴。作为一个天生内向的人,我终日独自待在森林里,编故事,暗自构想着不一样的人生。我自己创建的社区里居住着一群虚构的人物。这样就足够了吧?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这的确足矣,但年龄渐长后就不尽然了。我们的需求随我们自身而变,我们对于孤独的体验亦是如此。年轻时的孤独会成为老年的习惯,所以或许我们对于老年人孤独的干预时间需要大大提前。孤独,尤其是丧失引起的慢性孤独伤害极大。当一个人在社会和情感上与他人隔绝,他可能就会得病;被剥夺了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羁绊和接触,他甚至有可能死去。慢性孤独可不会挑三拣四,它常常栖身于那些饱经折磨的人身上,他们患有精神或心理的健康问题,长期成瘾,遭受虐待。
精彩书摘
孤独是如何被发明的?
18世纪末以前,公开发表的英文文本中很少提及“孤独”。的确,“孤独”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大约从1800年起,“孤独”一词开始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直到在20世纪末达到高峰。
孤独的意涵在这段时间里也发生了改变。在16和17世纪,孤独并不像今天这样在思想和心理上具有如此分量;它仅仅表示“孤身一人”,相较于心理或情感体验,它更多地是一种身体体验;“孤身一人”(oneliness)从“孤独的”(lonely)一词衍生而来,仅仅是指一个人独处的状态。“孤身一人”常被用在与宗教体验有关的语境中,因为这种状态意味着一个人得以与永远在场的上帝共融。
1656年,文物研究专家、词典编纂家托马斯·布朗特出版了《难词详解》一书,又名《一本解释现在用于我们文雅英语中的各种语言的难词的词典》。该书历经数个版本,是早期词典中最大部头的一部。在1661年版中,布朗特将孤独解释为:“一个人[原文];独自,或孤独,独身。”英国词典编纂者、速记员以利沙·高斯于1676年出版了自己的《英语词典》。在这本词典中,他将“孤独”定义为“独处”或“独自游荡”,并没有现代的“孤独”所具有的负面情感内涵。
虽然在19世纪以前的印刷文本中,“孤独”(loneliness)一词的含义没有那么丰富,“孤独的”(lonely)则不然。然而,后者更多地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状态,而非针对情感状态的描述。这一点不仅在批评当今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孤独的本质方面至关重要,还挑战了认为过去之“孤独”与今日等同的观点。这些观念之所以值得推敲,是因为它们暗示了情感是静态的,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然而,在莎士比亚的研究中,这类观念却司空见惯,例如,哈姆雷特的独白就表达了人类的孤绝处境所带来的永恒影响。
如果我们不拘泥于词源上的用法,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孤独的”(lonely)一词有以下两种解释:“1.由于没有朋友或无人陪伴而感到悲伤。无人陪伴;独自一人……2.(某地)人迹罕至、偏远荒僻。”约在1800年以前,只有第二种释义——“人迹罕至、偏远荒僻”之地——被频繁使用。而在这之前关于孤独的叙述中,充满了宗教启示和对人类愚蠢行为的道德叙述,以及对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偏远之地的物理描述。比如《圣经》中的孤独通常表示,由于耶稣“返回孤独之地祈祷”,弥赛亚与其他人在肉体上分离(《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五章第十六节)。就连塞缪尔·约翰逊的《英语大词典》也将“孤独的”(lonely)这个形容词单纯地解释为落单的状态(“孤独的狐狸”),或是荒僻之地(“孤独的岩石”)。这个词并不一定带有任何情感意义。
独处为何重要?
在现代早期,如果一个人有意选择了孤独——身体性的独处——可能就是为了和上帝交流;而到了18世纪,人们选择孤独则多半是为了与自然共处。大量的文学作品都与发现新土地和“原始人”有关,在这些作品中,独处是难免的,但不一定是个问题。事实上,在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1719)中,主人公遭遇海难后在偏远的热带小岛上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孤独并不是这部小说的特色,不仅仅因为鲁滨孙·克鲁索和星期五形成了主仆关系。小说中没有一处提到主人公感到“孤独”或是经历了“孤独”。克鲁索虽孤身一人,但他从未将自己的处境定义为“孤独”,这大概是现代读者难以理解的现象和体验。
与此相对照,21世纪福克斯的电影《荒岛余生》(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2000)取材自《鲁滨孙漂流记》,讲述的是美国联邦快递员查克(汤姆·汉克斯饰)流落荒岛。因为没人说话,查克就在排球上画了一个笑脸,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威尔逊”。(威尔逊是美国一家运动设备制造商,该公司现在在其网站上销售这种排球的仿制品。)现代的观众或许更能理解这个情节的意义:它与人类对陪伴的内在需求有关,也与认为独处对心理健康有着毁灭性影响这一观念有关。
但在笛福所处的时代,独处未必有什么可指摘的。我们再来看约翰逊的《英语大词典》对“独处”(solitude)的定义:“孤独的生活;一个人的状态。”1550至1800年间,“独处”时不时会以近似于“孤独”的形态出现。到了21世纪,“独处”一词已经不再风靡,但曾一度被广为使用。“独处”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olitudo,意思是:“1.一个人的状态或情形;2.偏僻或无人居住的地方。”和“孤独”一样,“独处”未必与情感体验相关;两者都仅仅指“孤身一人”的身体经验。
18世纪末以前,公开发表的英文文本中很少提及“孤独”。的确,“孤独”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大约从1800年起,“孤独”一词开始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直到在20世纪末达到高峰。
孤独的意涵在这段时间里也发生了改变。在16和17世纪,孤独并不像今天这样在思想和心理上具有如此分量;它仅仅表示“孤身一人”,相较于心理或情感体验,它更多地是一种身体体验;“孤身一人”(oneliness)从“孤独的”(lonely)一词衍生而来,仅仅是指一个人独处的状态。“孤身一人”常被用在与宗教体验有关的语境中,因为这种状态意味着一个人得以与永远在场的上帝共融。
1656年,文物研究专家、词典编纂家托马斯·布朗特出版了《难词详解》一书,又名《一本解释现在用于我们文雅英语中的各种语言的难词的词典》。该书历经数个版本,是早期词典中最大部头的一部。在1661年版中,布朗特将孤独解释为:“一个人[原文];独自,或孤独,独身。”英国词典编纂者、速记员以利沙·高斯于1676年出版了自己的《英语词典》。在这本词典中,他将“孤独”定义为“独处”或“独自游荡”,并没有现代的“孤独”所具有的负面情感内涵。
虽然在19世纪以前的印刷文本中,“孤独”(loneliness)一词的含义没有那么丰富,“孤独的”(lonely)则不然。然而,后者更多地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状态,而非针对情感状态的描述。这一点不仅在批评当今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孤独的本质方面至关重要,还挑战了认为过去之“孤独”与今日等同的观点。这些观念之所以值得推敲,是因为它们暗示了情感是静态的,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然而,在莎士比亚的研究中,这类观念却司空见惯,例如,哈姆雷特的独白就表达了人类的孤绝处境所带来的永恒影响。
如果我们不拘泥于词源上的用法,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孤独的”(lonely)一词有以下两种解释:“1.由于没有朋友或无人陪伴而感到悲伤。无人陪伴;独自一人……2.(某地)人迹罕至、偏远荒僻。”约在1800年以前,只有第二种释义——“人迹罕至、偏远荒僻”之地——被频繁使用。而在这之前关于孤独的叙述中,充满了宗教启示和对人类愚蠢行为的道德叙述,以及对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偏远之地的物理描述。比如《圣经》中的孤独通常表示,由于耶稣“返回孤独之地祈祷”,弥赛亚与其他人在肉体上分离(《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五章第十六节)。就连塞缪尔·约翰逊的《英语大词典》也将“孤独的”(lonely)这个形容词单纯地解释为落单的状态(“孤独的狐狸”),或是荒僻之地(“孤独的岩石”)。这个词并不一定带有任何情感意义。
独处为何重要?
在现代早期,如果一个人有意选择了孤独——身体性的独处——可能就是为了和上帝交流;而到了18世纪,人们选择孤独则多半是为了与自然共处。大量的文学作品都与发现新土地和“原始人”有关,在这些作品中,独处是难免的,但不一定是个问题。事实上,在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1719)中,主人公遭遇海难后在偏远的热带小岛上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孤独并不是这部小说的特色,不仅仅因为鲁滨孙·克鲁索和星期五形成了主仆关系。小说中没有一处提到主人公感到“孤独”或是经历了“孤独”。克鲁索虽孤身一人,但他从未将自己的处境定义为“孤独”,这大概是现代读者难以理解的现象和体验。
与此相对照,21世纪福克斯的电影《荒岛余生》(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2000)取材自《鲁滨孙漂流记》,讲述的是美国联邦快递员查克(汤姆·汉克斯饰)流落荒岛。因为没人说话,查克就在排球上画了一个笑脸,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威尔逊”。(威尔逊是美国一家运动设备制造商,该公司现在在其网站上销售这种排球的仿制品。)现代的观众或许更能理解这个情节的意义:它与人类对陪伴的内在需求有关,也与认为独处对心理健康有着毁灭性影响这一观念有关。
但在笛福所处的时代,独处未必有什么可指摘的。我们再来看约翰逊的《英语大词典》对“独处”(solitude)的定义:“孤独的生活;一个人的状态。”1550至1800年间,“独处”时不时会以近似于“孤独”的形态出现。到了21世纪,“独处”一词已经不再风靡,但曾一度被广为使用。“独处”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olitudo,意思是:“1.一个人的状态或情形;2.偏僻或无人居住的地方。”和“孤独”一样,“独处”未必与情感体验相关;两者都仅仅指“孤身一人”的身体经验。
资源下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