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也是一个凸显个人能力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无比闪耀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塑造出个人的品牌,打造自己在聚光灯下的完美人设。
在这个时代,每天有无限的机遇和挑战等待着我们去采撷,《重构》就是一本写给互联网时代每个年轻人的精进指南。
为什么要重构?
如果想实现跃迁、突围、摆脱现状,都需要重构现有的认知和观念。
为什么要精进?
我们的敌人有很多:贫穷、懒惰、安于现状……这些敌人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把我们围在一个狭小逼仄的空间里,进退不得。很多人都不想再过千篇一律的生活,也不想年纪轻轻就看到自己的人生天花板。不断精进,是我们摆脱这些阻碍的办法。而打败一个个敌人的过程,就是我们的精进之路。
想要一个不一样的未来,你就要为自己确定一条该走的路了,这本书就是你走向未来的起点。
编辑推荐
互联网的属性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的血脉中,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彰显个性、个人容易抓住机遇的时代。
互联网为每个人都提供了登上舞台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互联网的舞台上,任何人都可以塑造自己的品牌,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在这个时代,每天有无限的机遇和挑战等待着我们去采撷,《重构》就是一本写给互联网时代每个年轻人的精进指南。
去你的未来,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作者简介
村西边老王
在深圳的北方人
作家
诗人
广告人
互联网从业者
哲学青年,藏学爱好者
叛逆青年,文艺“少”年
戴上眼镜很腼腆,不戴眼镜很狂野
只喝啤酒
微博@村西边王寡妇
精彩书评
俺刚到北京,举目无亲。该怎么出人头地,就全靠寡妇这本书了
——水库论坛版主@yevon_ou
没有从事媒体行业的他,却让我看到的少见的传媒洞察天赋。
——知名自媒体@兽爷
老王一个有实力还有巨大潜力的人,期待他能帮助更多的年轻人找到自己的路。
——知名演员黄璐
目录
第一章 我和环境是什么关系
不同城市的职场生态 / 002
不同人群的时空区隔 / 012
人和环境的关系 / 018
人生的七次机遇 / 023
满足感的提前和延迟 / 029
IP的力量 / 036
第二章 我该对老板感恩吗
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这是个问题 / 046
工作是第一生产力,兴趣是第二生产力 / 052
职场转型的机遇和瓶颈 / 059
HR和猎头的套路 / 068
我该对老板感恩吗 / 077
组织文化和人才机遇 / 083
第三章 我该如何选大学
我该如何选大学 / 092
“曲线救国”,从一线到二线 / 102
区域型行业和行业集中度 / 111
放开你的视野:全球化择业的时代 / 118
外语技能的优势和误区 / 125
教育的浪费和过度投资 / 133
第四章 行业视角
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144
资本、产业链、业务升级 / 152
互联网的新趋势(一):B2B和线下扩张 / 160
互联网的新趋势(二):变现和存量战争 / 168
传统零售业的迷茫 / 177
4A广告业的沉浮 / 186
珠宝行业的面子和里子 / 195
第五章 审美就是生产力
空巢青年经济学 / 204
新经济,新财富 / 211
出名要趁早 / 219
审美就是生产力 / 224
在中庸和个性之间 / 231
精彩书摘
不同城市的职场生态
虽然一个生活在沿海城市的年轻人和一个生活在边远山区的年轻人都处于同一国度,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一生中所能够获得的财富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是一样的,甚至他们面对的生活状态和面临的情感环境,都因他们所处的地域不同而有质的不同。
产业生态导致的职场机会
在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首要表现就是产业分布不平衡,这直接导致了不同地区的人所面临的就业机会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人生境遇和职场机遇,也将因此不同。通过图1-1我们可以看到,各省市在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有着巨大的悬殊。
当我们把数据从省份再聚焦到城市,就会发现产业分布不平衡变得更加明显。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城市在沪深两市中的上市公司数量遥遥领先,上市公司市值占据了A股总市值的51%。
图1-1 各省市的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17年。
经常会听人说“越小的地方越靠关系”,按照产业分布的原理,这句话几乎是对的。因为越小的城市、越偏远的地区,其支柱产业越少,经济资源越少,商品贸易和市场经济越不发达,那么靠市场空间赚钱的可能性就越低,难度也越大。所以,基本上在中小城市的赚钱生态相对大城市来说会更加残酷,因为资源太少,个人能力就显得无足轻重,资源会向权力集中。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听同学和朋友说,一线城市是“有关系的人”去的。其实他们完全说反了,小地方才是“有关系的人”去的。
图1-2 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及其在中国十大城市的总值
数据来源:财富号网站。左侧纵坐标体现的是不同城市上市公司的数量。而右侧纵坐标体现的是对应城市上市公司占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的比例。
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更低等级的城镇,由于人口较少且分散,商业效率低下,本地产业很难发展为大型民营企业,而外来企业一般也是以制造业和销售业为主。在旅游区可能投资更多的是酒店、景区和房地产,适合招聘大量服务业从业者,那么其他专业的人才呢?总不可能读了国际注册会计师去做酒店服务员,读了法律硕士去工厂里做质检吧?
当然,在三、四线城市,也不是说没有本地大型企业,只是在相当多的地区,这种大型企业可能更多的是依托当地土地、矿产、能源等资源所建立起来的国有或私营企业,或依附于政治资源所成立的企事业单位,比如城投公司。总之,这类公司的竞争优势体现出强烈的“资源属性”。在三、四线城市,即使可能存在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利润高的大都也是和资源有关的生意。比如承包市政的花花草草、节假日的城市装扮,给某大型国企单位印刷物料、广告,给矿业、石油等垄断国企做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等,从获得业务到获得贷款支持,甚至到成本控制,如水电费、税费优惠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关系资源属性。一线城市当然也有大量关系生意、审批生意和资源型国企,但这只是一线城市经济组成和行业构成的一部分,因为市场的发达和人口的集中,已经足以支撑大量市场性行业产生出大型的、实力强劲的民营公司。
美的、格力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也都是民营企业,总部基地在珠海、佛山这样的地级市里,但和其他地级市相比,珠海、佛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它们都处于珠三角经济圈,拥有良好的周边市场优势,拥有外贸型海外市场优势,还占据了产业先发优势。
超大型民营经济体,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三、四线城市并不少见,但在其他内陆地区就较为少见,并且在我看来这个趋势将是长久的。
互联网产业在不同城市的生态
“互联网填补了信息鸿沟,因此在三、四线城市可以学到在一线城市互联网企业里学到的东西。”时常听到朋友表达出和上面这句话类似的观点,但很遗憾,这是错误的观点。
互联网一直都是全世界、全社会范围内平权化的有力工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互联网确实是以填补信息鸿沟为己任的,但互联网不是以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尤其是一线互联网公司从业者为己任的。事实上,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不仅没有填补三、四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之间的产业鸿沟,甚至一直都是充当着拉大城市之间产业鸿沟的角色。
互联网已经证明了其本身是一个不同以往的、具有诸多全新特性的伟大行业,其中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这是一个行业集中度远超于传统行业和线下实体行业的行业,甚至说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都不过分。
此特性意味着这个行业的资源是高度集中于几家头部公司的,而这些头部公司,无一例外都在北、上、广、深和杭州,这导致如果身在其他城市,想要进入到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学习和工作的概率非常低,即使有幸进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某些二、三线城市设置的分公司或工作室,你就会发现,它们要么是销售性质的分公司,要么是人数很少的一个小型工作室,完全无法承载一个城市专业人才的工作需求。
身处一个资源高度集中的行业,你只有进入互联网头部公司学习和工作,才能够接触到头部的商业资源、头部的人才配置和头部的商业模式,才能有机会学到领先的东西,有机会做出领先的成绩,甚至当你决定自己创业的时候,也只有拥有头部背景的背书,才能更容易拿到头部的投资资源和创业团队支持。
而这些资源,由于互联网头部公司高度集中于北、上、广、深和杭州,使得其他城市的人虽然每天都在用互联网,但却只是作为产品的应用者和消费者的身份去使用的,既不是产业的建设者,也很难分享产业的发展红利。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其他大多数地方的人,事实上成了“互联网产业无关者”。
图1-3 2017年中国新晋独角兽公司地点分布
数据来源:itjuzi.com,IT桔子;数据截至2017年12月1日。
不同城市的职场生态
由于产业格局的不同,一线城市的职场生态和二、三、四线城市的职场生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中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承接了绝大部分行业中绝大部分领先公司的总部职能,这包括了绝大部分央企总部、外企中国区总部和绝大部分热门行业的强势民营企业总部。虽然部分二线城市也有部分总部功能,但大都是行业内区域性而不是全国性的公司,或者是全国性公司的区域性总部而不是全国性总部。
总部职能分布的格局,造成了二、三、四线城市的职场生态普遍是分公司职场生态或区域型公司的职场生态,这意味着职场的纵深空间比较小,也就是天花板比较低。毕竟在任何一个行业,当全国性大企业CEO的难度肯定远高于当一个区域型小公司的老板或分公司总经理。
这种总部职能的格局和职场纵深空间的区别,直接决定了工作本身的纵深度和你在职场上的价值。比如同样是做营销,在同一家公司,总部的营销人员会从更高的视角审视和把控集团整体的营销费用及创意思路,分公司的人则往往是以总部意志的承接者和落地者的身份来参与工作的,而做决策的人和执行决策的人在职场上的价值肯定是不同的,这就好比大脑和四肢。
除了总部职能的格局之外,影响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职场生态区别的更深刻的原因,其实是社会原因—陌生人生态和熟人生态之间的区别。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成为一线城市,就在于人口的增长方式主要来自外来人口迁入的机械增长。外地人或非户籍人口比例等于甚至超过本地人口,这使得一线城市的整体人际生态和职场生态处于陌生人生态之中,加之不论是城市本身还是在职场中,流动性很大,大家会更关注职业的发展空间和未来的提升,当然也更关注现实的收益,整体风格都会更加透明、务实和高效。
二、三、四线城市则不是这样,虽然个别二线城市的外来人口在加速流入,但还是以熟人生态为主。在这种人情社会中,二、三、四线城市的职场生态,更多的是作为本地人对本地生活的补充,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少有开疆拓土、引领行业和改变世界等诸如此类颇具鸡血感的上进心态。
当然,无论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的产业格局有什么不同,职场的生态有什么不同,或者互联网行业生态有什么不同,聚焦到个人的话,我并不建议人们都从二、三、四线城市拥到一线城市去,我也不认为每个去一线城市的人都会获得预期的收益。事实上,个体命运本身是不能用概率论的思维模式去判断的,即使是百分之一的概率,聚焦到一个个体的身上,对这个人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命运。
但一个人确实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背景、个人能力、个人性格和职业的发展目标,并同时对产业格局和城市优势综合考虑,匹配自己的选择。
不同人群的时空区隔
身份的焦虑感
前段时间,针对“如果清华的学生都买不起学区房了,那么,学区房是否还值这么多钱?”这个话题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虽然这个话题有开玩笑的成分,但也引出另一个问题:有钱人买学区房真的是为了让孩子考清华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或许这是原因之一,但是还有更深刻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推动着这些超额的消费场景,这就需要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这类问题,因为经济学对于理解人类行为的动力和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解释框架和动因分析。
之所以会存在不同档次的消费场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本身就处于不同的收入水平上,收入高的人群不想和收入低的人群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人们又希望其他和自己收入水平相当的人能一眼辨识出自己,这样既能产生身份上的心理认同,又可以降低互信成本,以期快速获取友谊、情报和同等水平的互惠互利。这种心理状态既简单又深刻,为我们解释很多现象提供了模型。
在教育行业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永远把生源质量排在第一位。因为生源质量好,教学成绩就会好,学生未来的成就就会更高,所以,全世界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在争夺优质生源。而优质生源主要分为几方面,比如理工科里学习顶尖的学生,比如各国政商领袖的子女,比如体育、文艺明星……总之,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显然,学区房筛选出来的不一定是优质的生源,而是家庭条件更好的生源。而且中国有那么多学区房,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考上清华,甚至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考上重点学校。所以很明显,学区房的溢价,是有钱的父母为了让子女能和更多优秀的孩子一起上学,从而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付出的溢价。
另外,买学区房本身也是一种投资。教育,尤其是好的教育资源,在中国一直都被视为一种刚性高端消费,无论是为了学习环境的溢价,还是为了可能存在的更好的投资机会,都支撑了“学区房”这一概念,而当这个概念被支撑起来的时候,它本身也就成为一种身份的标签。这种标签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富足的标志,是关心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标志;而对于一个未婚单身青年来说,则是收入和未来财富的极好背书,可以让其在婚恋市场中获得更大的“议价权”。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与优秀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为了获得可能存在的潜在的投资机会,为了获得个人财富的身份标签,这些都成为购买学区房的理由,同时也都指向了身份焦虑—对子女未来的焦虑,对自身财富的焦虑,对自己社会身份的焦虑。而这种身份焦虑的认同感,最终却都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呈现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向更上层靠拢,也更加迫不及待地想宣示自己已经脱离并远离了之前的阶层。
人群的时空区隔
如果你不是富豪,而且不是身处在专门为高净值人群服务的行业里,如知名医生、银行VIP客户经理等,你可能很难和富豪相识,更不要提深入交往了。
在房地产行业,尤其是别墅、大平层一类的高端物业的销售圈里,有个很出名的词叫“圈层营销”,它大概的意思是,在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下,越往上人越少。而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房地产业态高端到一定程度,就很可能意味着潜在的买家互相都认识。
不在一个圈层里,就意味着和这个圈层有区隔,离得越远,区隔越大,这种区隔既是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物理区隔,更是消费价格的成本区隔。
消费成本的不同,造就了不同人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区隔屏障。这种区隔屏障,意味着不同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意味着不同的安全系数和医疗教育水平……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生活在一座城市,你很难跨越区隔认识你想认识的那些人。因为走同样的一条路,你坐在公交车里,人家则坐在豪车里;同样去一家饭店吃饭,你坐在大堂里,人家则坐在VIP包间里;同样是在一个区居住,你住在城中村里,人家则住在大平层里。
“认识想认识的人”这一终极社交需求是比消费体验成本更高的成本,你可以通过一两次的跨越消费体验到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但次数过少意味着场景社交成功的概率被无限压低,而次数过多,你又无法承担高昂的成本。
由于消费场景的成本无法通过一两次的跨越消费覆盖,所以考上好大学和进入好公司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自身生存资源得到改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和不同人群长期生活、接触的机会。
这种生活场景的接触,可以为你提供更长的时间、更高的频率和更容易取得互信的认识场景,让你更有可能认识到你想认识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升入好大学,不仅为普通家庭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认识到“贵人”的社交生活场景。
所以,想和任何人建立长久而富有成效的人际关系,不管是想谈什么样的恋爱,想让什么样的老板欣赏自己,想结交什么样的朋友,都是一个挑战,需要彼此欣赏且相互需求,需要机遇和运气。
而阻隔了你想拥有的人脉关系的障碍,正是你和你想结交的人中间的消费成本所带来的时空区隔。不仅如此,彼此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的缺失,使得你们难以形成长效的人际关系博弈,也就无法建立起牢靠的感情。
不知道男生有没有这种经验,如果你在网上或相亲时认识一个女生,你非常喜欢她,但是她和你没有共同的工作和生活圈,甚至连共同的朋友都没有,你就会发现你们自认识以后如果不能快速进入恋人关系状态,你们的感情将会非常脆弱。因为缺乏生活和工作场景的支持,既增加了你们互信的成本,还增加了面对面了解和增进感情的成本。但是,如果你们是在学校或公司相识的,物理距离的靠近和职业背景的相同都会降低互信门槛,而且很容易让你们形成长效
博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