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三联讲坛丛书(套装共5册)

内容简介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增订版)(三卷本)
初编:视野·角度与方法
本书的主题是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本卷的几讲主要讨论现代西方新理论和新方法如何运用到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包括年鉴学派、福柯和后现代历史学;并讨论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包括考古发现、图像,甚至地图。作者以此提供了一套不同于以往哲学史、思想史研究的新方法,希望青年学生们借此对习以为常的观念进行“陌生化”的再思考,并由此走入一个离开思想史研究套路的新空间。
二编:在思想史的周围
思想史不只是要讨论思想,还要讨论思想的历史背景、知识基础以及成为制度的过程,所以,它总是和政治、社会、生活的大千世界相关联,它无法画地为牢,也无法限制自己的边界。本卷的几讲把思想史研究的视野横着放大到文化史、知识史、法律史等各个方面,还竖着放入不同的研究时段。在不同的研究视域中,思想史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图景。这正是“无边的思想史”的题中之义,因为,思想恰恰就是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语境中的。
三编:博士生的四堂讨论课
本卷的几讲围绕一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专著的阅读展开,通过对包弼德、余英时、沟口雄三、本杰明·艾尔曼等几位学者有关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著作的讲解,介绍海外中国研究的方法,并通过几个案例,分析了海外中国研究的特别背景和理论。据听过这门课的同学们说,这样的阅读和讨论对他们很有用,通过对这些论著的批评性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界的不足和长处,并将对自我的审视放入更广阔的学术坐标系中,做了解“国际行情”的“中国学问”。
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
《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是钱理群在告别北大讲坛之前的“最后一次演讲”的现场录音整理讲稿。钱理群试图把鲁迅还原到历史现场和时代氛围之中,对其生命足迹、思想脉络和文学作品一并进行“文本细读”。隐约回荡在这纸面和文字间的钱理群的苍老而喑哑的声音,在春日阳光漫漫的课堂中,把不再是神话人物和历史雕像的鲁迅与年轻学子们维系在一起。时在2001年,钱理群的“天鹅绝唱”。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第三版)
“哲学史方法论”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三十余年来的经典课程,由哲学系老前辈萧萐父、陈修斋、杨祖陶等人创立。该课程的学术信念是,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把哲学史和哲学看作是一致的(即历史和逻辑的一致)。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一古典哲学传统与西方现代哲学,特别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新思路进行了融合,并致力于使学生们意识到,现代西方哲学并未与“古典”哲学脱离,而恰恰是它的存在使古典哲学中的精华得以展现自身生命的全部潜能。本次再版,作者对全书进行了整体修订,并补全了原“第十三讲”中未完成部分,使讲稿拥有了更完整的面貌。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问题与方法》初版于2002年,是作者在北大课堂的讲稿。当时正值新旧世纪之交,人们充满世纪末的反思与困惑、憧憬与展望。十几年来,虽然文学界又发生许多大事,当我们阅读此书,重新审视今天的当代文学时,会发现这部讲稿持久的生命力,依然可以助益我们的研究与思考。
本书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思潮变迁轨迹为考察对象,从当代文学体制、生产、资源等观察视角,关注当代作家生存和文学生长的环境;并从学科的建构和生成等问题出发,把当代文学纳入相关学科的研究序列中加以探讨。通过对一批海内外卓有影响的文学史家研究状况的考察,提供了自己的思索和见解,既有书斋专著严谨务实、思路清晰的特点,又保留了课堂的轻松氛围和亲切的口语风格。
钱理群中学讲鲁迅
2002年,钱理群教授在北京大学讲完最后一轮鲁迅研究,整理出版了《与鲁迅相遇》,但这并非他的“天鹅绝唱”,退休后,他于2004年回到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中,为中学生开起了一门选修课。大学教授为中学生开选修课,这成为当年的新闻事件。接下来,钱理群又在2005年为北京大学附中、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分别开设了一学期“鲁迅作品选讲”的选修课。2009年又到台湾清华大学讲授了这门课,台湾学生对鲁迅作品更本原的精神共鸣和对鲁迅的独体体认,使作者对鲁迅思想的普遍性、超越性和超前性有了更深切的体认:鲁迅属于中故宫,属于华文社会,属于世界,属于未来。《钱理群中学讲鲁迅》就是四轮开课的录音整理和优秀作业、调查摘录的汇编。

作者简介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0;韩文本,2013;英文本,2014,2018)、《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六世纪到十世纪》(1995,2007)、《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韩文本,2013;英文本,2017;日文本,2019)等。
邓晓芒,1948年生,初中毕业即下乡插队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上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被评为教授。2009年转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2018年被聘为湖北大学资深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杂志主编,专攻德国哲学,同时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
钱理群,1939年3月生于重庆,祖籍杭州。1960年毕业于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贵州任中专语文教员18年。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为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近年关注中学语文教育问题。2002年8月退休。
主要著述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心灵的探寻》、《20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周作人传》、《周作人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绘图本中国文学史》(合著)、《名作重读》、《压在心上的坟》、《1948:天地玄黄》、《学魂重铸》、《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合著)、《话说周氏兄弟》、《走进当代的鲁迅》、《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与鲁迅相遇》、《生命的沉湖》等。
洪子诚,生于1939年,广东揭阳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着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人合着)、《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人合着)、《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在北大课堂读诗》、《材料与注释》、《文学的阅读》等。

目录

总目录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增订版)
版权信息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初编)
作者简介
插图
小引·2018年修订新版序言
2005年版自序
引言 近年来文史研究领域的新变
开场白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变化
二 常识的变化:关于重建学术研究的基础
三 基础的动摇与瓦解:以国家、传统、现代为例
四 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中的实例
五 文史领域:关注重心与使用资料的变化
六 小结
【建议阅读文献】
第一讲 法国年鉴学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 年鉴学派的来龙去脉
二 年鉴学派的主要倾向及对中国史学的启发
三 对年鉴学派的批评及60年代后年鉴学派的变化
四 个案介绍:以《国王神迹》为例
【建议阅读文献】
第二讲 福柯的理论与中国思想史研究
一 知识考古学与思想史研究
二 关于思想史的重新考察
三 知识考古学视野中的思想史资料
四 思想史可以这样写:疯癫、刑法与监狱的背后
五 小结
【建议阅读文献】
第三讲 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不见
一 关于《怀柔远人》和《白银资本》在中国的争论
二 什么是后现代历史学的主要观念?
三 历史是虚构文本、是散文作品吗?
四 历史文本真伪问题的另类观察
五 历史的写法与读法
六 后现代历史学的不见或局限
【建议阅读文献】
第四讲 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
一 思想史研究如何感到资料的局限和局促?
二 不在过去思想史视野范围里面的各种资料
三 思想史怎样才能充分运用这些资料?
【建议阅读文献】
第五讲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思想史研究
一 历来的考古发现对学术史之影响
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发现和思想史的再认识
三 思想史的观念如何改变才能回应不断出现的考古发现
【建议阅读文献】
第六讲 关于图像的思想史研究
一 关于图像研究的一般思路
二 古代中国图像的举例分析
三 图像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议阅读文献】
第七讲 作为思想史资料的古舆图
一 边缘与中央(欧洲古代世界地图中的东方想象)
二 从天下到万国:古代中国华夷、舆地、禹迹图中的观念世界
三 佛教地图:另类世界的想象
四 内诸夏而外诸夷:以明代海防地图为例
五 大“公”无“私”:以明代地方志地图为例
六 小结
【建议阅读文献】
附录 思想史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如此重要?[1]
引言
一 思想史在中国为何很重要?
二 思想史为何在当下中国特别重要?
三 思想史研究在将来的中国为什么还很重要?——兼谈当下中国思想状况
结语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二编)
作者简介
插图
引言 在思想史的周围开拓
第一讲 文化史、文明史与思想史 ——以宋代中国的历史为例
一 从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说到文化史与文明史的差异
二 什么是“文明史”研究的内容?
三 一个文明史研究的案例:宋代文明同一性的生成
【建议阅读文献】
第二讲 知识史与思想史 ——以西洋天学进入中国及其对传统思想的影响为例
一 问题之一:为什么我们要讨论西洋天学
二 问题之二:思想史是否需要讨论有关知识史背景
三 西方天学知识传入中国的历史
四 在“体”“用”“道”“器”之间
【建议阅读文献】
第三讲 在法律史、社会史与思想史之间 ——以传统社会中白天与黑夜的时间分配为例
一 关于古代中国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
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的日常生活秩序
三 月黑风高与杀人放火
四 夜聚晓散与图谋不轨
五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元夜观灯的意义
六 城市生活与乡村秩序之间:传统日夜秩序的瓦解
【建议阅读文献】
第四讲 观念史的研究方法 ——以陆九渊的“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为例
一 什么是观念史的研究?
二 中国古代观念史的研究范例
三 陆九渊的“心同理同”论:三个意义重心
四 强调“理”和“心”超越一切:南宋时期陆九渊这段话的重心所在
五 明清之际:作为接受异域新知前提的“东海西海”论
六 “东西南北之分,不过就人所居立名,初无定准”
七 晚清以来:追求“同”是全面接受西方吗?
【建议阅读文献】
第五讲 文化史与思想史研究的“视域”转换 ——以“唐宋”“宋明”两个不同研究范式为例
一 唐宋作为一个时段的理由
二 创造性思想与妥协性思想:两个不同的研究重心
三 把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的关注领域,从精英与经典转向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四 思想史与文化史可能有另一个脉络
五 拓展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的资料范围
六 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七 小结
【建议阅读文献】
第六讲 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
一 一个疑问:思想史是否仅仅是描述新思想的历史
二 被历史减去的:一些实例
三 思想史,如何做加法和减法?
四 加法和减法:是重写思想史的途径之一吗?
【建议阅读文献】
第七讲 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变化 ——以日本学者研究日本近代思想史为例
一 丸山真男的日本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二 丸山真男思想史学的思路和方法
三 丸山真男之后:近年来日本思想史界的批评
四 他山之石:另一种思想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五 切记日本与中国在近代思想史的历史差异
六 谁的思想史?为谁写的思想史?
【建议阅读文献】
附录 想象的边界 ——关于文史研究的学术规范
一 中国学术界的规范和底线崩溃了吗?
二 历史研究中必要的体验和想象
三 常识是否可以成为常识?关于学术规范的基本原则
四 学术评价的标准何在?
五 结束语
【建议阅读文献】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三编)
作者简介
插图
2012年版自序
引言
一 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应当有多宽?
二 文献、学术史、国际学界:为什么三面应战?
三 从实招来:关于这门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内容
小结 一点感慨
第一讲 从“唐宋变革论”说到宋代思想史与文化史研究
引言 借包弼德《斯文》一书讨论唐宋思想史与文化史的问题
一 从“假说”到“学说”:什么是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
二 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形成的资源、背景与心情
三 欧美学者对“唐宋变革”的修订,及其对宋代社会、思想与文化的新解释
四 关于包弼德《斯文》一书的介绍
五 文学批评史取代思想文化史,是方向吗?对包弼德《斯文》的一些意见
小结 文化和思想领域中的唐宋变革的再思考
【建议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
第二讲 历史学意义上的新思想史
引言 宋代理学史脉络的来源
一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的内容介绍
二 如何理解“遗失的环节”:朱熹入朝与孝宗晚年部署
三 《朱熹的历史世界》的典范性意义
四 对《朱熹的历史世界》具体论述的一些讨论
小结 打通思想、学术、政治和社会史领域的“新思想史”
【建议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
【有关朱熹研究的基本文献与论著】
第三讲 “前近代”“亚洲出发思考”与“作为方法的中国”[1]
引言 日本的思想史研究传统及其影响
一 “前近代”:重新命名,意义何在?
二 亚洲:为什么要这样一个历史空间单位?
三 什么是“作为方法的中国”?
小结 他山之石,终究是他山的
【建议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
第四讲 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
引言 清代学术和思想研究的意义在哪里?
一 清代学术史的学术史
二 艾尔曼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
三 关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一书的讨论
小结 作为思想史资源的学术史
【建议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 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的写法
引言 为什么要和博士生讨论“学术书评”?
一 学术书评的意义
二 学术书评写作的基本条件
三 书评的具体方法
四 从书评到综述:如何写博士学位论文的首章?
2012年版后记
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三联讲坛)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缘起
开场白 与鲁迅生命的相遇
第一讲 人间至爱者为死亡所捕获 ——1936年的鲁迅





第二讲 以“立人”为中心 ——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逻辑起点




第三讲 十年沉默的鲁迅


第四讲 “为人生”的文学 ——关于《呐喊》与《彷徨》的写作







第五讲 关于“现在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思考 ——1918—1925年间的鲁迅杂文




一,“人肉的筵宴”
二,“活埋庵”
三,“染缸”

第六讲 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 ——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







第七讲 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第八讲 《朝花夕拾》和《野草》
《影的告别》
《求乞者》
《希望》
《复仇》、《复仇(其二)》
《死火》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第九讲 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战



后记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版权信息
第三版序言
第一讲 绪论
第二讲 哲学史方法论新探
第三讲 论历史感——现代解释学的启示
第四讲 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
第五讲 中西辩证法的生存论差异
第六讲 辩证逻辑的本质
第七讲 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第八讲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义和非实体主义
第九讲 胡塞尔现象学导引
第十讲 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
第十一讲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
第十二讲 让哲学说汉语——从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说起
第十三讲 对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实用主义偏向的检讨
第十四讲 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的十大文化错位
后记
再版后记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版权信息
缘起
增订版序
初版自序
前言 课程介绍
第一讲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研究“滞后”的原因
寻找新的“学科话语”
第二讲 立场和方法
文学史的“写作”
阐释对象和阐释主体
“历史的偶然”
“叙事形式”和“真实性”
“时间”与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的关注点
历史“碎片”的整理
“对抗性”的线索
概念和叙述的“清理”
“内部研究”
第三讲 断裂与承续
“断裂”:作为一种现象
当代文学面临的压力
为问题寻找“参照”
“进化”的文学观
对“转折”的研究
第四讲 “当代文学”的生成
40年代文学的“可能性”
“文学共生”的想像
“独立的”文学传统
缠绕不清的问题
“一体化”和“价值多元”
文坛派别的类型划分
类型分析的目标
第五讲 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
当代的文学机构
出版业和文学报刊
“自由表达”的可能
作家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身份”的几个问题
第六讲 当代的文学“经典”
可供观察的方面(一)
有关的题外话
可供观察的方面(二)
当代“经典”的若干问题
对西方经典的“自主姿态”
对于“现代派”的策略
第七讲 当代文学的“资源”
“左翼文学”等概念
《夜读偶记》和卢卡契
激烈拒绝的态度
“异化”问题
革命文学的“宿命”
革命文学的“驯化”
批判性失去之后
参考书目
钱理群中学讲鲁迅
版权信息
缘起
开场白 聊聊这门课
附:课前调查 我对鲁迅的最初印象
第一讲 且说父亲和儿子(上)
附:学生作业 我和我的父亲
一、感受“周伯宜——周树人——周海婴”
二、我和我的父亲
三、台湾学生笔下的父子、母女情
第二讲 且说父亲和儿子(下)
第三讲 儿时故乡的蛊惑
附:学生作业 我读《我的第一个师父》
第四讲 鲁迅与动物
第五讲 鲁迅笔下的鬼和神
附:学生作业 我读《铸剑》
第六讲 生命元素的想象
附:学生作业中的多样解读和发挥
在“烧”与“冻”之间徘徊
火与生命
死火和死水
一点联想
《死火》新解
我读《雪》
我的“雪”
我读《腊叶》
我高声朗读,身躯和心灵一起颤动
台湾学生对《死火》的解读
第七讲 作为艺术家的鲁迅
第八讲 睁了眼看
第九讲 要有会看夜的眼睛
一、往深处看,仔细看,看出隐蔽的内情(板书)
二、换一个角度看(板书)
三、正面文章反面看(板书)
四、看几乎无事的悲剧和喜剧(板书)
第十讲 另一种看
第十一讲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一、主奴互换(板书)
二、奴才造反(板书)
三、奴才的破坏
四、奴才的残暴(板书)
五、聪明人的特殊功能(板书)
六、追问奴性形成的原因(板书)
第十二讲 生命的路:鲁迅的期待与嘱咐
一、鲁迅先生对你们有怎样的期待与嘱咐?
二、你们应该和鲁迅有着怎样的关系?
三、我们怎样才不辜负鲁迅对我们的期待?
附录
一、学生考试作业 我之鲁迅观
二、课程总结调查
问题一:上了这门课,你有什么收获、感想,对鲁迅有什么新的认识?
问题二:哪一篇文章,哪一堂课,给你印象最深?
问题三: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
三、关于大学教授到中学上课的思考
四、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 ——2004年5月21日在上海建平中学的报告
缘起
准备与设想
授课之一:感受鲁迅
授课之二:阅读鲁迅
授课之三:研究鲁迅
授课之四:言说鲁迅
后话
五、部分台湾学生对鲁迅的接受
一、“与鲁迅重新见面”
二、心有戚戚焉:鲁迅与我们
三、“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鲁迅与台湾、华文世界
后记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8 / 5. 投票数: 4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三联讲坛丛书(套装共5册)
作者:葛兆光, 钱理群, 邓晓芒, 洪子诚
出版社:新知三联书店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