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摩灭之赋

从三岛由纪夫到普鲁斯特,从达芬奇到当代艺术,从吴哥窟的废墟,到逐渐脱落的古罗马壁画……作者以“摩灭”这一美学视角来重新观看世界、解读经典、追溯历史、认识生命,进而探索“摩灭”和日本美学传统的关联,还原出一种日本独有的审美观与生命观。

他的行走踪迹遍及东西方著名建筑与艺术场域,并以诗性之眼深入微观次元,以哲人之心直面事物的退化与衰亡,进而洞穿万物的宿命与岁月的本质,创造出一种兼跨随笔、游记、美学、文化研究和艺术批评的无界书写,也造就了这一部带有独特东方气质的时间诗学。他提到曾旅经中、韩、泰国的古寺庙,大多会重新上漆,唯独在日本京都、奈良,人们却任由它们褪色,“当宝贵的事象或物体产生阙乏或毁损,反而能发掘出其中的美”,这样带有时间推移、万物无常的美感,反而受到日本人所偏爱。

所以,观照摩灭,就是观照自己和事物之间横亘着的时间,就是包容衰败,接受消亡,理解无常。“天地自然,是人眼看不见的巨大石磨,我们的身体,是时间缝隙里的短暂存在。”

内容简介

★沧桑是美,凋敝是美,破灭也是美。

摩灭,就是将时间的残酷化为艺术。

★从记忆到触觉,从圣殿到废墟,从普鲁斯特到三岛由纪夫,

跨越文学、艺术与时空存在的迷人书写,献给岁月痕迹的温柔颂歌。

★继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后,日本幽微美学代表作。

日本文艺批评大师四方田犬彦从废墟出发,思考天地万物的哲思录。

★ 一部重新思考毁坏与消逝的哲思录,并从美学回归人间,直面岁月流逝,体味世间无常。

★特别收录四方田犬彦写给中国读者的序言,讲述摩灭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源头,回归东方传统美学。

摩灭是——

时间的艺术

万物的宿命

宇宙的永恒命题

岁月流淌漫溢的洪水

人伸出的摩挲之手

文字时断时续、最终慢慢溶化

作者简介

四方田犬彦

1953年生。日本知名比较文学学者、电影研究者、随笔作家、诗人。东京大学宗教学专业毕业,后于东大研究生院专攻比较文学。研究与批评涉猎领域广泛,长期关注比较文学、电影、漫画、戏剧、都市文化等领域。历获伊藤整文学奖、桑原武夫学艺奖、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等多个奖项,已出版著作达140余部。

精彩书摘

摩灭之赋

吴哥窟深藏在一片树海里。

所谓摩灭,是人造物在大自然面前彻底败北的痕迹。

“树木花草的威严与哀愁”,多么精彩的一句。当我看到庄严的浮雕遭受人为毁坏和自然风化之后又被巨大的榕树根干庞杂缠绕时,感动之下不禁脱口而出的也是这句话。

异样的光景,就像是浮雕把热带树木旺盛的生命力背后隐藏着的无限哀愁化作了自身命运的一部分。虽然已经倾颓,但在古代高棉都城壮丽威严的背景下,那些在十九世纪近代国家援助下进行的局部修缮与其相比,无可奈何地展现了拙劣和刻意。

在历史进程中,不仅是雕像经历了岁月洗礼,将岁月痕迹当作一种美来鉴赏的美学意识本身,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躯体完美无缺、充满着人性光辉的雕像相比,身体上显露缩减和缺失的雕像更令人共鸣,更激发思考和想象。我们对抽象艺术的偏爱,是因为那些欠缺、那些裂痕中和了雕像上强烈的人的要素,让我们心生爱意。

在费里尼的电影《罗马风情画》里,有一场戏演绎出了更大型的瞬间褪色。修建罗马地铁的工人无意中挖到一处古代遗址,发现了色彩鲜艳的古代壁画,四方墙壁上描绘着神话人物和生活场景。当鉴定人员和考古学者匆匆赶到时,壁画就因为疾风般流入的空气和阳光的射入,瞬间失去了色彩,变成了平淡无奇的土墙。这一幕,就像在嘲笑“艺术是永恒的”的观念。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5 / 5. 投票数: 2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摩灭之赋
作者:[日] 四方田犬彦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37871
豆瓣评分:8.2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