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邓广铭治史丛稿

  作者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宋辽金史学家,他的学问并非只限于狭义的史学领域,而是把文史哲打通,对宋辽金史的各个方面都有贡献。《邓广铭治史丛稿》的篇目由作者亲自选定,依照文章的内容,大体上以制度史、政治史、理学、词学、史料、人物等为序,把作者有关宋辽金史的一些有独到见解和最见具体考索功力的文章,经细心修订后呈现。其中既有如《北宋的募兵制度及其与当时积弱积贫和农业生产的关系》的长篇论文,也有如《<宋史职官志考正>自序与凡例》和《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北宋文化史述论稿>序引》等序例文字。

作者简介

  邓广铭,当代著名历史学家。1907年3月生于山东临邑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历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级助教,复旦大学史地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宋史学会会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宋辽金史。代表著作有《中国史纲要·宋辽金史》、《王安石》、《岳飞传》、《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等。

目录

《辽史·兵卫志》中《御帐亲军》《大首领部
族军》两事目考源辨误
杨若薇《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序言
《宋史·职官志》抉原匡谬
《(宋史·职官志)考正》自序与凡例
附录:陈寅恪先生所作《(宋史-职官志)考正》序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序言
《(宋史·刑法志)考正》序
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
——《北宋文化史述论稿》序引
北宋的募兵制度及其与当时积弱积贫和农业生产的
关系
王安石对北宋兵制的改革措施及其设想
陈傅良的《历代兵制》卷八与王至的《枢廷备检》
——为纪念陈援庵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作
宋朝的家法和北宋的政治改革运动
南宋初年对金斗争中的几个问题
略谈宋学
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
——附说理学家的开山祖问题
关于周敦颐的师承和传授
朱陈论辩中陈亮王霸义利观的确解
陈亮反儒问题辨析
略论辛稼轩及其词
辛稼轩归附南宋的初衷和奏进《美芹十论》的主旨
——纪念辛稼轩诞辰850周年
略论辛稼轩作于立春日的《汉宫春》词的写作年份和地点
——读郑骞教授《辛稼轩与韩伲胄》书后
辛稼轩“书东流村壁”的《念奴娇》的写作时、地问题
——与陈志昂君商榷
略论有关《涑水记闻》的几个问题
《辨奸论》真伪问题的重提与再判
对有关《太平治迹统类》诸问题的新考索
校点本《宋诸臣奏议》弁言
再论《大金国志》和《金人南迁录》的真伪问题
——与崔文印君商榷
三十卷本《陈龙川文集》补阙订误发覆
《辛稼轩年谱》及《稼轩词疏证》总辨正
书诸家跋四卷本《稼轩词》后
论赵匡胤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考释
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辨析
试破宋太宗即位大赦诏书之谜
关于王安石的居里茔墓及其他诸问题
不需要为沈括锦上添花
——万春圩并非沈括兴建小考
关于宋江的投降与征方腊问题
读《漫谈辛稼轩的经济生活》书后
——与罗亢烈教授商榷
《稼轩词甲集》序文作者范开家世小考
《宋史》岳飞、张宪、牛皋、杨再兴传考源
“黄龙痛饮”考释
有关“拐子马”的诸问题的考释
《鄂王行实编年》中所记朱仙镇之捷及有关
岳飞奉诏班师诸事考辨
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
附录:臧克家与作者关于岳飞《满江红》词的通信
陈龙川狱事考
朱唐交忤中的陈同甫
辨陈龙川之不得令终
邓广铭与二十世纪的宋代史学
邓广铭学术年表

精彩书摘

  在明代汪海、朱润的脑海中,大概只铸定了一个儒术定于一尊的模式,也许根本不知道刘邦斥责郦生的那段故实,看到“用儒辄败人事”一句,便不免觉得有些刺眼,且可能认为此言出自陈亮之口也不是光彩的事,于是又逞肆其卤莽灭裂之技,把这句话改为“而用儒以致太平”。所改虽仅四字,意义却有霄壤之别了:原文说宋朝以儒立国,所以曾出现过“儒道之振优于前代”的情况;前汉以军吏立国,对儒生的意见大多拒不采纳,也就是说,在前汉前期的七八十年内,是不曾依靠儒术以为治的。把“辄败人事”改为“以致太平”,岂不是北宋与前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家法”,竟尔殊途同归,获致了全然相同的效果了吗?此其一。前汉到武帝统治之时,虽曾有董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献策,但汉宣帝告诫他儿子时却还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何曾有“用儒以致太平”的事?四个字的篡改,竟把陈亮诬陷为毫无历史常识的人了。此其二。陈亮与朱熹进行王霸义利之辨时,在其致朱熹的信中曾说道:“汉唐之君,本领非不洪大开廓,故能以其国与天地并立,而人物赖以生存。”这就是说,汉唐的“家法”虽都不奉行儒道,然而也照样都能立国久长,这与“用儒辄败人事”的论点正是互相贯通的;既将此数字进行涂改,则相隔仅仅数年,而陈亮的议论竞前后判若两人了。此其三。据此三者,可知汪海、朱润的这一卤莽灭裂行径所造成的后果是如何荒谬,如何恶劣!世有“明人刻书而书亡”之说,虽或有过甚其词之处,从上举一些例证看来,却也不是无因而发的。
成化间辑刻的三十卷本《龙川文集》,竟被此后所有刊刻《龙川文集》者奉为祖本,不但对它的一些脱漏错误之处少所订正,即对其有意窜乱窜改之处,也都沿讹袭谬,懵然不察。以致五百年来的学者,对《龙川文集》传诵称引,为汪海、朱润所愚所欺而无所觉知。故今不惮烦琐,胪举例证,写成此文,以补五百年来阙佚之文,以正五百年来未正之谬,以发五百年来未发之覆,我想,这也还是一桩具有深远意义的事。

前言/序言

  宋代的职官制度,就其部门与层次来说是错综复杂的,就其相互间的关系来说,又是胶葛混淆的。因此,它自来被宋史的研究者们视为畏途,望望然去之,避之唯恐不远。然而照实说来,在宋史研究领域里,它却是一个最具关键性的问题。我们似乎可以说,对于宋代职官制度了解的多少,是会在质的方面,决定一个宋史研究者研究成果的水平高低的,尽管其研究课题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我的朋友当中就曾有人说:“职官制度方面的事,即使你不去管它,它也要来管你,不管你研究的是哪一类问题。”这些话,都是正得我心之所同然的。
在宋代职官制度中,其最为通常出现的,关系到绝大多数官员的升迁、黜降事件的,一个是有关铨选的问题,另一个则是有关磨勘的问题。前一个,虽是从前代沿袭而来的一种制度,到宋代却又具有了与前代大不相同的一些特点;后一个,虽也是属于前代已有的考核制度之一种,但不仅这一名称为宋朝所首创,其所实施的种种细则,也是前代所不曾有过的。因此,我们似又不妨说,对于铨选、磨勘等问题如缺乏清晰的概念和透彻的理解,对于宋代的职官制度也就会随时随地遇到一些扦格难通之处,从而也就无法真正领悟。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邓广铭治史丛稿
作者:邓广铭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71288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