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内容简介: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诞生于东方和西方相遇之处,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当战争和冲突到来,关闭的欧洲之门成为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屏障,而当欧洲之门开启,乌克兰就成为连接欧洲与亚洲、东方与西方的枢纽。从希罗多德时代开始,乌克兰大地见证了两千年来帝国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世界秩序的多次变更。定居和游牧、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文明在此接触,塑造出乌克兰独特的边境身份。它是欧洲的面包篮,也一度成为杀戮的战场。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甚至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每个帝国都索求乌克兰的土地与财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直到今日,乌克兰仍是东西方力量冲突的焦点。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牵动世界的动荡。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浦洛基以同情的理解,写下欧洲之门所经历、所见证的两千年,为理解东方与西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补足了拼图上缺失的一块。《强权与铁腕:普京传》内容简介:《强权与铁腕:普京传》是对普京个人经历及其执政生涯的全面记录。《强权与铁腕:普京传》揭开了普京不为人知的多面个性和运用自如的政治铁腕,同时也公开了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领导人的交往内幕。本书对于了解俄罗斯政治和普京,以及理解中俄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普京的前新闻顾问,作者得以采访到100多位政府高官和外交人员,以及跟普京私交甚密的各色人等,获得了大量资料,全面记录这位曾服务于克格勃的俄罗斯领导者,如何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如何从任职初期的向西方“求爱”到以越来越强硬的姿态让西方人心生畏惧;如何通过经济改革恢复国力,让俄罗斯人重新找回大国自信;如何用铁腕打压国内寡头、整肃新闻媒体,构建起行之有效的国家统治机器。《俄罗斯之路30年:国家变革与制度选择》内容简介: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世界性事件,这面社会主义阵营的旗帜在西方新自由主义和美式“休克疗法”指引下,改旗易帜、红旗落地、社会主义公有制迅速消亡。俄罗斯亲历“思想自由化”“经济私有化”“政治民主化”的痛苦变革和反思历程,进行着新的制度选择……《民族的重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1569—1999》内容简介:20世纪末,原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核心地区已经分裂为四个以民族命名的现代国家: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早期的一种民族观念如何演变为四种现代民族观念?维尔纽斯、维尔尼亚、维尔纳,在本书中,这些指涉着同一座城市的区别微妙的名字,以看似不动声色的方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两端。它们是本书所述故事的背景音符,指示着一整套有关“我是谁”“我的祖国在哪里”“什么是民族”的记忆、理念和话语。跨越四个世纪,四个国家,通过将目光落在这片有着复杂民族混居背景、经历过极其多元的政体模式,被几度撕裂乃至摧毁的土地上,斯奈德试图为我们揭示民族理念转变的奥秘,追踪概念如何被解释、扭曲、发明和滥用,如何在与更为复杂的外部力量相互衍生的过程中酿成深重苦难,又焕发出崭新光辉。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试图为有关通往国家的路径的终极问题寻找回答: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条路上的苦痛经验?《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见识丛书43)》内容简介:“谁代表欧洲讲话?”“德意志问题又来了?”“英国脱欧将带来什么?”“欧盟会崩溃吗?”“美国将向何处去?”在这样的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历史学家温克勒带读者回到欧盟肇兴之初,或是美国建国之时,为每一个当下的问题寻找埋藏在历史线索中的源头。西方仍是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理解欧洲,需要深度理解其历史、思想。接续前作《西方通史》,在本书中,温克勒深刻描摹了近年来西方遇到的挑战和困境,专注于近十年发生在西方的各类重大事件,但他的眼光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将自己毕生研究的西方历史之趋势与正在发生的历史相结合,为每个问题寻得答案,并做出了自己的分析预测。《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内容简介:在灿若繁星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为什么是欧洲文明造就了今日世界,由此问题出发,必须先回答,欧洲在过去,尤其是近几个世纪发生了什么?哪些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能够解释今日人类社会现状?当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来自哪里?本书百科全书式地讲述了欧洲近5个世纪以来历史事件,从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到殖民帝国建立,从工业革命到社会革命,从思想复兴到经济发展从政治变革到建立全球霸权,事无巨细、抽丝剥茧。一方面,详实地记叙了欧洲在发现世界、主导世界的历程中经历的自身变革。另一方面,又站在“世界”的视角审视美洲、非洲、亚洲在欧洲的冲击之下经历的变革与挣扎。从历史事实来看,欧洲人创造了迄今为止最能释放人类创造力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人类解决诸多复杂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就是说,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看,我们不可否认——欧洲人塑造了今日世界。过去,关于欧洲霸权时代的著述和视角多局限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之下,能跨越国族界限从全欧洲的角度做讨论的著作并不多,尤其是对比欧洲各殖民帝国的崛起,向世界扩张的历史过程有何不同,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萌生的,对现代欧盟的诞生,区域化世界组织的形成有何影响。作者在这本书中对这些前人未能很好触及的问题做了阐释,对欧洲人的身份认同的形成,和欧洲各国历史间的复杂关系做了比较分析。从这一角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欧洲国家给世界其他地区文明带来的不同影响。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一直是世界文明的领军者,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在欧洲近500年的扩张史中,每个欧洲帝国都对其殖民地造成了深刻影响,包括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等等,民族国家、市场经济、民主制度、共产主义等源自欧洲的社会制度与思想观念影响了全世界,也使得实现民族独立的后殖民社会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也在后殖民时代带来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今日世界秩序的主体结构仍然是欧洲国家在百年前建构的,这些殖民扩张时代遗留的问题也一直充斥其间。欧洲的国家、民族间,欧洲文明与其他传统文明和新兴文明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和张力,这正是我们今日所处的世界。至少到今天为止,国际秩序的核心要素和架构都来自欧洲,也仍没有哪种文化具有足够的优势去挑战欧洲文明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欧洲国家、欧洲社会仍是众多后发国家发展的参照。虽然目前世界历史正处在一个新的关口,世界整体格局也许面临重构,但在走向新模式和未来以前,我们需要对过去几百年来的历史,对人类为何走到今天做一个全面的回顾与总结。本书的可贵之处即在于此,在详书历史的基础上,作者在后半部分非常尖锐的指出了现代欧洲文明的存在的弊病,而这些弊病在欧洲过去500年辉煌的历史中也可以在找到诸多端倪,辉煌与没落,胜利与悲歌,自始自终都在欧洲文明迅速发展的几个世纪中相互纠缠,彼此角力。过去,世界历史给了欧洲那些具有好奇心和征服欲的水手、帝王们机会,今天,在历史的下一个关口,欧洲文明还会是全球未来发展的支柱吗?相信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欧洲文明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更加清醒地认识现代社会从何而来,找到关于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答案。《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内容简介:今天的欧洲,国家间互动频繁,生活方式大致相近,人口在各地流动,移民改变着所到之处,自己也被周遭改变。这样的格局,其实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现代欧洲的起源,要追溯到一场千年大转型。1世纪初,亚欧大陆西部划分为两个世界。一边是拥有职业军队、银行、哲学、文学乃至垃圾收集系统的罗马帝国,地中海是它的中心;另一边是农业技术落后、几乎无人识文断字的蛮族欧洲,主导它的是讲日耳曼语的族群。而到了11世纪,在从大西洋延伸到乌拉尔山的广阔区域内,地中海的霸权早已失落,蛮族欧洲不再“野蛮”,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合成了一个欧洲。其间的一千年里,匈人帝国横空出世又骤然衰落,西罗马陨落,法兰克人建起了头一个基地在欧洲北部的帝国,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使东罗马沦为地区性势力……随着一个个帝国的起落,讲日耳曼语的哥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兰克人,游牧的匈人、阿瓦尔人、马扎尔人,跨海而来的维京人,取代日耳曼人统治中欧和东欧的斯拉夫人在欧洲大地上来来往往。这些移民觊觎帝国的财富,也惧怕帝国的暴力,他们沿着陆路、海路、河道网,或是拖家带口寻找新的家园,或是组成小型战队劫掠,或是贩卖奴隶、毛皮取利。从罗马到欧洲,这是个移民改变世界的故事。一千年的迁徙终结了罗马帝国主导的秩序,罗马人眼中的蛮族重绘了亚欧大陆西部的人文地理和政治版图,在帝国与蛮族的角力中,现代欧洲的雏形逐渐浮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