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陈嘉映教授的学术随笔集。收在这个集子里的文章分成五组:第一组两篇带点儿回忆的性质。第二组是学术论文,是这个集子的主体,其中“万德勒《哲学中的语言学》导论”是为作者翻译的《哲学中的语言学》所做的长篇前言。第三组是评论和访谈。第四组是一些零星的小议论。第五组的后两篇谈论艺术。
我们这代人有过什么呢?我们这代人还有什么呢?我们只有精神。于是我们在这里相会了。
读一本新书,不再像是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蹦出一个新想法,不再像是彻照整个心灵的令人狂喜的日出。一本书,是千千万万本书中的一本,不过增长一点点知识,一个想法,不过是融入思想海洋的涓滴。一叶小舟,在狭窄蜿蜒的河道里,感到自己疾行。河道渐宽,徐徐融入海洋。在这茫茫大海上,不再感到自己前行,甚至不再有前行的方向,四顾茫然,所谓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我开始感到生之有涯知之无涯,开始感到一个人只能学到一点点东西,只能思考一点点问题,那种尽收世间学问、独立于天下至道之巅的期许,不知不觉中显露其虚妄,尽管还要很多年,这种感觉才逐渐变成默默的体会,还要很多年,这种体会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克服青年时期的理性骄狂。
随之而去的,Shade!还有青年时期对理性光明的无界激情。幸与不幸,思想的青春结束了。今后是这为伊憔悴的工作。越到观念的深处,论证的理据就越发内在于论证过程的本身。在观念深处,我们较少谈论对错,更多谈论不同、差异,更多谈论深度和道性。
作者简介
陈嘉映,1952年生,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其学术贯通欧陆现象学与英美分析哲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价值的理由》等;译有二十世纪极重要的两部哲学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目录
初识哲学
他的歌声带着思索
万德勒《哲学中的语言学》导论
日常语言与哲学
施指与符号
从作品到文本
何为理论
经验科学?
社会生物学与道德问题
无法还原的象
我们怎么假装
真理掌握我们
也谈哲学的中国方式
思想坐落在欲望、快乐和沮丧里面
哲学与汉语思维
漫谈中国大学
《精神》序
梦想的中国
以“历史”的名义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废话
变异还是进化
现代政治文化小词典摘录
艺术札记
沪申画廊落成感言
后记
注释
他的歌声带着思索
万德勒《哲学中的语言学》导论
日常语言与哲学
施指与符号
从作品到文本
何为理论
经验科学?
社会生物学与道德问题
无法还原的象
我们怎么假装
真理掌握我们
也谈哲学的中国方式
思想坐落在欲望、快乐和沮丧里面
哲学与汉语思维
漫谈中国大学
《精神》序
梦想的中国
以“历史”的名义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废话
变异还是进化
现代政治文化小词典摘录
艺术札记
沪申画廊落成感言
后记
注释
资源下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