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科比自传:曼巴精神 The Mamba Mentality

The Mamba Mentality: How I Play
中文名:曼巴精神:科比自传(中文版+英文原版)
The Mamba Mentality: How I Play is Kobe Bryant’s personal perspective of his life and career on the basketball court and his exceptional, insightful style of playing the game—a fitting legacy from the late Los Angeles Laker superstar.

精彩书评
一开始,“曼巴精神”只是我在推特上发起的一个标签,它激励人心,饱含智慧,令人过目难忘。但随后它从那里流行开来,开始有了更多象征意义。
“曼巴精神”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不在于寻求结果,而在于如何做才能取得结果,在于从现实到目标的这个过程。它是一段旅程,一种方法,一种生活方式。我真心认为,在所有努力之中,拥有这种心态尤其重要。
——科比-布莱恩特
警告:请准备好参加一场高水平篮球大冒险……这本书是一扇窗,从中可以窥见一位篮球大师的心灵。
——菲尔-杰克逊
科比知道,要想成为伟大球员,必须不走寻常路……愿你享受这部了不起的著作,毫无疑问,它一定会让你备受启发。

——保罗-加索尔

目录
序一:保罗·加索尔

序二:菲尔·杰克逊

PART 1 方法

事关篮球,我无所畏惧 / 我恪守的训练哲学 / 我的午夜特训已成传奇 / 研究比赛录像,重在细节 / 我不只训练身体,也训练精神 / 局势不同,精神准备也随之不同 / 例行训练,我总是从篮下投射开始 / 我可以跑上一整天 / 我提过的问题不计其数 / 只管去做 / 善始善终 / 泡澡时间 / 冰与火之歌 / 治标与治本 / 身体调教 / 我也曾年轻过 / 我的双手疼痛依旧 / 训练安排与时俱进,内在动力始终如一 / 备战之道,各显神通 / 朱迪·赛托永伴我左右 / 加里·维蒂对我的事业至关重要 / 绷带大师 / 我的脚踝受伤了,非常严重 / NBA 2K / 杰里·韦斯特 / “魔术师”约翰逊 / 卡里姆·阿卜杜-贾巴尔 / 穆罕默德·阿里 / 比尔·拉塞尔 / 拜伦·斯科特 / 好教练的重要性无与伦比 / 菲尔·杰克逊远不只是教练——他是梦想家 / 泰克斯·温特是个篮球天才 / 我总是说,卢克·沃顿注定要成为一名教练 / 技术犯规困扰 / 裁判是个苦差事 / 阅读是基本功 / 带伤作战 / 我被迫改变投篮手型 / 跟腱断裂 / 阿克琉斯之踵,珠穆朗玛之巅 / 我对签名球鞋的设计一丝不苟 / 进化与蜕变 / 保持真实 / 重大未知 / 从高中时代起,我与“老K教练”就已熟识 / 克敌制胜,我心所向 / 为国出战时,我得偿所愿 / 国家队里,我是大哥 / 我在美国男篮的赛前准备,与其他所有人迥然不同 / 我的领导风格,多年来始终如一 / 湖人队是个大家庭 / 曼巴精神

PART 2 技艺

教学时刻 / 压力 / 总有些时候你必须把球队扛在肩上 / 关键一投,只是另一次出手 / 步法之妙,在乎效率 / 天赐双手,必有所用 / 我从不惧怕身体对抗 / 妙不可言 / 最有统治力球员,毋庸置疑 / 拉紧钢丝绳 / 你必须让他疲于奔命 / 不再基本的基本功 / 小狗步法 / KG是个防守天才 / 我会全力过掉他 / KG绝不朝我喷垃圾话 / “黏合剂”奥多姆 / 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 / 2003年,所有人的世界末日 / “答案”虽小,其志凌云 / “破案”之道,只在时机 / 科比终结者? / 扣篮就是统治力 / 注意奥拉朱旺的左手 / 文斯·卡特激发出最强的我 / 你不得不应付的大麻烦 / 蒂姆·邓肯是个聪明的防守者 / 我的NBA重大时刻之一 / 我准备接管比赛 / 麦蒂的比赛充满神奇 / 快手麦蒂 /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 防过的所有对手中,最强硬者当属皮尔斯 / 托尼·阿伦绝不屈服,绝不 / 雷· 阿伦的球风转变 / 与大个子卡位肉搏,其乐无穷 / 伊戈达拉曾给我制造过很多麻烦 / 双手即武器 / 步法至上 / 迅速评估防守,重中之重 / 卡梅隆是头熊 / 当克里斯·保罗走右侧,他会非常特别 / 保罗精于防守之道 / 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 少年阿杜,羽翼未丰 / 詹姆斯·哈登的天赋肉眼可见 / 受伤之后, 我从不胡思乱想 / 我享受身体接触 / 大道至简 / 初生牛犊不怕虎 / 威少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 费舍尔天生领袖 / 篮筐岿然不动 / 慈世平知道,我们与众不同 / 双人包夹 / 是队友,更是兄弟 / 除了冠军,别无他求 / 胜利的喜悦有多美,失败的痛苦就有多深 / 我的比赛无懈可击 / 我忘记了时间 / 篮球带我无所不至

事实与数据

年表

后记:安德鲁·D.伯恩斯坦

译后记:黄祎(阿鱼)

精彩书摘
事关篮球,我无所畏惧
我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想掌握什么新招数,就会把它弄懂,马上付诸实践。投丢、动作难看、出洋相,全都无所谓。我心里一直都明白,比赛的最终结果才最重要。我始终专注于这一事实:为了掌握新技能,必须大胆尝试,一旦能熟练应用,武器库就得以丰富。如果代价是大量工作和几次投丢,我没意见。
孩提时代,为了掌握新招数,我刻苦训练,不知疲倦。如果有什么新动作引起我的注意,不管是亲眼看见,还是从录像中看到,我都马上投入练习,第二天继续加倍苦练,然后直接用到比赛中。刚进联盟时,我学什么都很快。看到什么新动作,马上“下载”下来,把它彻底弄明白。
从一开始,我就渴望成为最伟大的球员之一。日益精进、成就伟大,这是我持之以恒的内在渴望,从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刺激。新秀赛季,一开始有球探报告说我不够强硬。比赛中的第一次上篮,我就遭到强力冲撞,对手都以为已经将我摆平。然而,我会在紧接着的下一回合卷土重来,宁可领到进攻犯规,也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为了成就伟大,我并不需要额外的推动力。从第一天起,我就渴望统治一切。我的心态是:我要把对手琢磨透,不管你是艾弗森、麦蒂还是卡特—或者,用现在的球员来类比,不管你是詹姆斯、威斯布鲁克还是库里—我的目标都是吃透你。为了做到这一点,为了能破解难题,我愿意比其他人做得更多。
这对我来说其乐无穷。
曼巴精神
一开始,“曼巴精神”只是我在推特上发起的一个话题标签,它激励人心,饱含智慧,令人过目难忘。但随后它从那里流行开来,开始有了更多象征意义。
“曼巴精神”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不在于寻求结果,而在于如何做才能取得结果,在于从现实到目标的这个过程。它是一段旅程、一种方法、一种生活方式。我真心认为,在所有努力之中,拥有这种心态最为重要。
每当我听到有人提起“曼巴精神”,无论他是一位精英大学球员、一位NBA球星,还是一位《财富》500强公司的CEO,我都感到意义非凡。每当有人谈到他们从“曼巴精神”中获得了激励,我都会觉得所有的辛勤工作、所有的汗水、所有的凌晨3∶00早起没有白费。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书中的每一页都饱含着我的经验教训,不仅仅关于篮球,更关于“曼巴精神”。
我忘记了时间
NBA生涯的最后一天从办公室工作开始,我在打磨一些故事,为一些令人兴奋的未来项目做准备,全身心沉浸在工作中。抬头一看,才意识到该上场打球了。
对我自己来说,这一趟去斯台普斯中心的旅程,与以往毫无差别。虽说这是我第1346场,也是最后一场常规赛,但一切都没什么两样。尽管如此,球馆里的气氛显然有所不同。当我走进球馆,明显感觉到那里充斥着一种忧郁的能量,有点悲伤,这当然不是我所想要的。我希望这是欢庆的一晚,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我意识到只有自己能改变这种氛围,我必须挺身而出。
等我穿戴整齐,步入球场,能感觉到双腿都不再属于自己。在那一刻我心知肚明:这要么将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表演之一,要么就是最糟糕的一次。我有点嘲笑自己的这种想法,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我早就习惯拖着沉重的双腿去比赛,于是我别无他念,投入比赛。
比赛开始后,我变得异常专注。所有“这是最后一战”的小念头全都不翼而飞,我只是活在当下。比赛最终回归到比赛本身。20年来,我几乎每晚都在打这种职业比赛,它是我最擅长最拿手的战略游戏,就像是国际象棋,只关乎对位、位置、优势和劣势。对于这种比赛,我从来都是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篮球带我无所不至
我曾梦寐以求的每一个机会,篮球都如数奉上。在这段旅程中,它让我受益良多。收益远不止在球场之内,球场之外的收获更是难以估量。如果没有篮球,我不会懂得该如何去创造,去书写,不可能理解人性,也不可能明白该如何去领导。
本质上讲,比赛教会我讲故事的艺术。如果没有篮球,我既拿不到艾美奖,也得不到奥斯卡奖,更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拥有那些创造力十足的梦想和愿景,渴望能在未来展示给你们看。
没错,篮球带我无所不至。如今,我也要把篮球带到世界各地。
……

前言/序言
警告:如果你打算花时间读这本书,请务必做好准备,
这是一场高水平篮球大冒险!
本书必定能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科比·布莱恩特那细致入微和专心致志的比赛之道。有天赋是一回事,有动力去深究细微之处却是另一回事。詹姆斯·奈史密斯曾有一句名言:“篮球比赛易学难精。”这本书就是一扇窗,从中可以窥见一位篮球大师的心灵。如果你愿意,科比的真知灼见,搭配安迪·伯恩斯坦大师级的摄影作品,足以让你成为更好的球员。
科比带着天赋与梦想踏入联盟,他渴望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之一。通过忘我努力和长久坚持,他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有幸为湖人队这种历史级别的伟大球队效力,给他创造出足够的施展空间和表现平台,但他的巨大成功完全源于他的内在。
1999年,我被正式任命为湖人队主教练的那天,与科比在贝弗利山希尔顿酒店初次见面。下楼到大厅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之前,我们在一间套房碰头。科比展示了自己对三角进攻体系的兴奋和熟悉,想以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当时已然是一名“篮球学者”,研究过进攻战术的方方面面。年仅20岁的他,听上去就像已经打过十数年职业篮球。
本质上讲,三角进攻意味着限制和纪律,球员随性发挥的空间很小。这是一种周密规划、按套路执行的比赛之道。把球快速推进到前场,寻找速战速决的机会,如果受阻,就构建起三角,阅读对手在防守端的反应,以己之所长攻彼之所短。我的双胞胎儿子只比科比小一岁,所以在那时,我对年轻人和他们的精神专注程度了然于心。任职芝加哥公牛队期间,我也有幸执教过一批说过类似言论的球员。但即便当时年纪尚轻,科比依然能说到做到,不折不扣地成为一名“篮球学者”。
那年季前赛首场比赛,科比手腕骨折,错过新赛季前14场比赛。在他因伤缺阵的情况下,我们取得良好开局。我原本担心,他可能需要一些磨合时间才能融入全队,但事实证明我多虑了。他始终把球队胜利当作首要目标,我们继续高歌猛进。
他复出一个多月后,杰里·韦斯特给我打电话,转述了他跟科比之间的一次谈话。科比曾打电话向他请教,20世纪60年代,他和埃尔金·贝勒同在一支球队效力,却能分别场均砍下30多分,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韦斯特试探之下,科比承认担心自己拿不到足够的得分,这样就无法成为“NBA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之一”。这引起我的注意,作为教练,我不关心某个球员的个人得分,只在乎记分牌上的全队得分。但科比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觉得被体系所束缚。这个意见分歧成为我们之间的隐患。当然,他的得分能力货真价实—职业生涯总得分达到33643分,超过迈克尔·乔丹,仅次于卡尔·马龙和卡里姆·阿卜杜-贾巴尔。
第一个赛季,科比与罗恩·哈珀搭档,组建出一套双能卫体系。他们负责“摆桌布局”,意思是说,如果快攻失败,无法转入二次进攻,就是时候启动三角进攻体系了。当然,总会出现一些快刀斩乱麻的诱惑,科比有时会自作主张。他会打破原计划,为自己创造机会,结果扰乱全队的进攻节奏。于是我们进行了沟通,告诫他不要试图一个人接管比赛。我们还一起看了比赛录像,重点研究那些使后卫成为进攻发动机的具体技术。我们相互包容,他逐渐理解到,为了夺取那梦寐以求的总冠军,全队必须严守纪律。尽管科比天生热爱得分,他依然凭直觉知道,对球队来说,什么才是最正确的事。
过去两个赛季,湖人队的角色都是“陪太子读书”,赢了一大堆比赛,却总在季后赛被横扫出局。
在球队辉煌历史的压力之下,不出所料,科比开始了他的表演。湖人队克服了“功亏一篑”的毛病,一举完成三连冠。三年中的每一年都充满戏剧性,难忘的比赛和瞬间不计其数。科比是全队的动力来源,而“大柴油机”沙奎尔·奥尼尔则是进攻核心—如我们所说,“把球给大个子”。湖人队5年内4次杀入总决赛,事实上缔造了一个王朝。职业生涯的下一个阶段,科比逐渐成熟。随着“OK组合”的分道扬镳,球队除他之外的先发球员都远走高飞,要么退役,要么被交易,他成了“光杆司令”,是这支球队仅剩的王牌和公认的领袖。然而,精通领导艺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在总冠军目标远非球队实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引领全队更是困难重重。
科比和我在湖人队共事的早些年间,我们常会在训练之前并肩而站,一起看另外5名球员展开投篮比赛。规则有点像模仿秀,必须一模一样地镜像模仿前一个人的投篮动作,否则就被淘汰。他们会请我推迟全队训练,因为这个投篮比赛需要用到球场的各个角落,从两个底角到两翼再到弧顶。我问科比,你的竞争心这么强,为什么不参加这个比赛?他回答说自己的三分球不够好。然而就在下一年,他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整个休赛期,他都有意苦练三分球,细心打磨每一个细节。到了2005/2006赛季,科比全面爆发,场均得分超过35分,在全联盟独占鳌头,成为真正的得分机器。
谈到科比的得分爆炸力,我可以持续列举各种数据纪录和比赛实例,但这终归只是他球员进化历程上的一个小注脚。训练或比赛当天,教练团队通常会在上午8:30到球馆碰面,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一般而言,当我驱车抵达球馆,科比的座驾已经停在我的车位旁,他正在车里小憩。他一定早就来了,也许凌晨6∶00,在其他人都没出现前,他就完成了全队训练前的个人特训。这成了他职业生涯后10年的标志性行为,他用实际行动为队友设立了榜样,尽管他们确实跟不上,但多少总会被他的以身作则所感染。
2007年,我跟科比聊起即将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这支美国男篮国家队众星云集,那个夏天正在为下一年的比赛集中训练,对金牌志在必得。我郑重告诫科比:“如果你要在休赛期做更多额外训练,必须明白自己双腿的活力已经时日无多。训练从来都不是我所担心的事,你对体系有足够了解。如果你需要通过亲身参与来发挥领导力,在比赛与比赛之间,我会给你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休养生息。”
球队开始合练,训练强度陡然提升的时候,他可以去做理疗。他为球队加油打气,有时会充当第二阵容的教练角色。科比总是在准备比赛的时候倾尽全力,看着他持续不断地进行魔鬼训练,我原本以为他最多只剩下五六年时间可打,但他又一次改变了我的认知,用尽可能延长身体巅峰期的决心打破了我的成见。他随后在最高强度的对抗下多打了十多个赛季,这充分证明了他的个性。
本书中的照片印证了科比对待比赛的态度。事实上,科比的比赛之道也为他下一个人生阶段做好了充分准备。像他漫长而辉煌的湖人生涯一样,这个全新的人生阶段也必将妙趣横生、精彩纷呈。
——菲尔-杰克逊
教练(1999—2004年,2005—2011年)

In the wake of his retirement from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Kobe “The Black Mamba” Bryant decided to share his vast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game to take readers on an unprecedented journey to the core of the legendary “Mamba mentality.” Citing an obligation and an opportunity to teach young players, hardcore fans, and devoted students of the game how to play it “the right way,” The Mamba Mentality takes us inside the mind of one of the most intelligent, analytical, and creative basketball players ever.

In his own words, Bryant reveals his famously detailed approach and the steps he took to prepare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to not just succeed at the game, but to excel. Readers will learn how Bryant studied an opponent, how he channeled his passion for the game, how he played through injuries. They’ll also get fascinating granular detail as he breaks down specific plays and match-ups from throughout his career.

Bryant’s detailed accounts are paired with stunning photographs by the Hall of Fame photographer Andrew D. Bernstein. Bernstein, long the Lakers and NBA official photographer, captured Bryant’s very first NBA photo in 1996 and his last in 2016—and hundreds of thousands in between, the record of a unique, twenty-y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one athlete and one photographer.

The combination of Bryant’s narrative and Bernstein’s photos make The Mamba Mentality an unprecedented look behind the curtain at the career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celebrated and fascinating athletes.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7 / 5. 投票数: 8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曼巴精神 The Mamba Mentality: How I Play [英文原版+中文版]
作者:Kobe Bryant
译者:Pau Gasol (序言), Phil Jackson (导言), Andrew D. Bernstein (摄影者)
出版社:MCD
ISBN:9780374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