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日本文学史

  本书是日本学者、评论家小西甚一的名著,以雅、俗为切入点并统领全书,完整论述了日本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阐幽显微,旁征博引,每每从世界文学的视角观照日本文学,颇多创见。本书译者为台湾翻译家郑清茂,译文准确,文辞典雅。

编辑推荐

  “日本学士院奖”得主小西甚一大家小书
日本学泰斗唐纳德·基恩叹服梦幻名著
《平家物语》译者郑清茂教授*佳译文
讲谈社学术文库扛鼎之作,十年间重印30次
告诉你:日本文学是什么,日本文学怎么读
日本究竟有没有自己的民族史诗吗?
和歌真的都是从汉诗中演化而来吗?
唐朝诗人里,日本文人为什么独爱白居易?
《蜻蜓日记》是日本私小说的鼻祖吗?
物语和小说真的不是同一种文学样式吗?
《源氏物语》其实并不是一部长篇作品?
为什么说《徒然草》的无结构性恰恰是日本文艺的特色?
松尾芭蕉学习杜甫诗歌*大的收获是什么?
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男》之后,日本才有了真正的小说?
西洋文化的输入,如何把和歌推下了日本文艺的王座?
为什么说昭和文艺的形成,有赖于川端康成的出现?……

作者简介

  小西甚一(1915—2007),生于日本三重县,1940年东京文理科大学毕业。历任东京教育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夏威夷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员、筑波大学副校长等。专攻日本文学史、文艺理论、东西比较文学、中日文学关系。1951年以《文镜秘府论考》获得日本学士院奖,1999年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劳者”称号。主要著作有《日本文艺史》、《梁尘秘抄考》、《能乐论研究》、《俳句世界》等。
译者郑清茂,1933年生,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博士,其间曾赴日研究。前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萨诸塞大学,台湾大学日文系及东华大学中文系,为专精中日文学之知名学者。著有《中国文学在日本》,译有吉川幸次郎《元杂剧研究》、《宋诗概要》、《元明诗概说》及松尾芭蕉《奥之细道》、《平家物语》(译林2017年版)等多种。

目录

版权信息

译者序
序说
第一章 古代
一、萌芽时代
二、古代国家的成立及其文艺
三、万叶世纪
四、古代拾遗
第二章 中世第一期
一、汉诗文的隆盛与和歌的新风
二、散文的发达
三、拾遗集时代与白诗
四、女流文学的全盛期
五、歌坛的分裂与统一
六、院政时期的散文作品
七、歌谣及演艺
第三章 中世第二期
一、歌坛的再分裂
二、传统散文与新兴散文
三、以能乐为中心的演艺
四、连歌的隆替
五、当期末叶的散文
第四章 中世第三期
一、俳谐的兴隆与芭蕉
二、浮世草子与西鹤
三、净琉璃的新风与近松
四、逃避精神
五、俳谐的现实游离
六、戏作文艺
七、歌舞伎的展开
第五章 近代
一、近代的历史地位
二、启蒙时代
三、拟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四、自然主义的流派
五、主智思潮及其支流
结语
年表索引
解说 导进文学核心的书

注释

媒体评论

  读了小西先生的《日本文学史》之后,那种只能寄望外国人来写日本文学史的自以为是的信心,就完全消失了。——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 唐纳德·基恩

前言

  序
小西甚一
要在这么小的小册子里,全面地论述日本文学史,绝对是兑现不了的要求。所以我几乎省略了所有文献的解说或传记的考证,而决定专就文艺现象本身试行考察。虽然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不是完全出于不得已,毋宁说这样的做法才能深入处理日本文学史的本题。至于有关古写本的传承、作品的完成或作家的生卒年代等,若能加以切实的说明,当然有用;唯其用处只在于追踪文艺现象本身时,提供基础的知识而已,不可与文学史的本题混为一谈。我所尝试的考察诚然贫弱不堪,不过将来在完成大规模的文艺现象研究的过程中,如能成为一个标志,将是无上的荣幸。
我在这本压缩的小书中,不揣冒昧,还进行了另类的尝试,就是采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我相信若把日本文学史仅囿于“日本”之内,肯定无法把握真正的形态;必须置之于“世界”的脉络中才能获致通盘的理解,因此腾出不少篇幅加以阐述。虽说是“世界”,对明治以前的日本而言,东洋——特别是中华——就是“世界”的全部。不过,对日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仍有待加强。明治以后与西洋文艺的关系,也是如此。比较文学毕竟是还在发展中的研究方法,我所提出的论述一定很不成熟。然而尽管不成熟,比起没有比较文学的观点来,总觉得一定更有意义。这就是我敢于尝试不成熟的比较研究的原因。
书名《日本文学史》是按照编辑部的意见所定。我原来预定题为《日本文艺史》。这是因为考虑到把Literatur译成“文学”,会引起与Literaturwissenschaft之间的混淆,但我在这本小书所处理的对象,其实有不少超出了狭义的Literatur的范围,所以觉得也不必固执于“文艺”一词。对照国语史,也想到国文史的名称,只因不是通用的熟语,未加采用。要之,目前既然没有更好的标题,还是决定依从世上通行的称法。将来如有更适合的名称出现,当从而采用之。

精彩书摘

  所谓日本文学史,大多依据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吉野时代、室町时代、桃山时代、江户时代之类的时代区分,进行叙述。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分法,仔细一想,却不甚了然。归根结底,恐怕是“为了方便”。说是为了方便,要言之,如果设有时代区划,在叙述或记忆时,的确比较容易进行,但不一定具有学术上的意义。至于像上古、中古、中世、近古、近世的区分,与依附政府所在地的分法,实质上并无大异,也只是为了方便而已。
然而,这类方便的区分法,在文学史上,却成为极为棘手的问题。有人说,对文学史而言,时代区分是“最初的问题也是最后的问题”。其所以成为最初的问题,是因为“关系到文学史家的世界观、意识形态,以及把握历史的客观表现形式”,所以若不加考虑,“便无法从文学史首要而正确的认识出发”。其所以成为最后的问题,是“为了达到绝对的正确,非有绝对完美的文学史研究法不可”。这是很负责任的见解。但如一开始就设定磐石般固定的时代区分,既无必要,也不可能。重要的是应该持有近似时代区分的看法,因为一个人的看法势将决定其文学史研究的特质。不过随着研究的进展,最初的看法可能会屡遭修正,毋宁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假如只因为觉得反正以后会有改动,就暂且设定方便的时代区分,则其文学史将成为方便之计的产物,难免招致永远受制而无法解脱的结果。我们对于这种结果必须戒慎恐惧,深加检讨。
依政权所在地来区分时代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文艺的开展往往受到政治动向的强烈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理应与政治史的区分相符。只是文艺之为文艺,本身也具有独自发展的必然性。为了方便,可把其间的“分歧”暂时放在括弧之内。对此,另有就文艺本身之发展试行时代区分的立场,即根据所谓叙事诗、抒情诗、物语、戏剧等文类的时代区分之说。这一立场虽然较比政治史的区分法大有进步,但仔细一查,就会发现在许多关节上,文类的兴替并不能正确指明文艺的开展情形。如果采用此说而遽下论断,非得无视不少事实不可。
我想站在一种表现理念的立场,根据内在于文艺本身而能制约文艺发展的本质,尝试不同的区分方式。即以“雅”与“俗”为文艺史的基本表现理念,考察二者因交错互动而形成的世代区分。为了让人理解这种立场,我必须说明一下我所设想的“雅”与“俗”的含义。
我们都憧憬着永恒的事物。虽然这种事物在我们的日常心中并不常有,但在日常心的深处,却有非日常的某些事物,像深渊一般萦怀其中;而当日常心与之碰撞时,日常性会在某处绽开,闪出永恒的亮光。在此意义上,我们的确与永恒有所联系,但我们自身却绝非永恒。当我们自觉到我们并非永恒时,对于永恒的憧憬也许更会加深。然而,憧憬终归是憧憬;对永恒的憧憬毕竟只是永恒的憧憬而已。那样的憧憬,具体言之,都以宗教、艺术或科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许可以说,我们以宗教、艺术或科学为媒介,有可能与永恒连在一起。
不过,对于永恒的憧憬却含有两极,恰如北极与南极。其一是“完美”,另一是“无限”。就艺术世界而言,倾向“完美之极”所追求的是千锤百炼、无法再高的境界;反之,趋于“无限之极”所面对的则含有动向难测的问题。我决定称前者为“雅”,后者为“俗”。
雅的表现是追摹全然完成的形态所形成,所以总是希望永远依傍典范形态而存在。不喜欢为别的形式所替代。譬如说,所品赏的是摹本或翻译,则只能享受到劣于原著的价值。又从创作方面而言,雅代表向往既成形式的态度,认为只有追随且调和“既存的表现”,才有美感的意识。就歌的咏法而言,必须使用已有先例可征的语词,才能创出具有美感的表现。这样的表现对享受者一方而言,就非有相当的预备知识不可;因为如果不知某一表现所师法的是什么先例,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美感可言。因此,雅的表现通常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拥有熟悉先例的享受阶层,进而创作者与享受者联成共同族群。从事创作的人自己一方面累积足供享受的作品,同时形成了只有此类作品才算真正艺术的意识。其表现的质地当然是端正、精巧、微妙,正是雅的构成基础。这对于初出茅庐或粗枝大叶的人,无论在创作或享受上,都是难于掌握的表现技术。
对比之下,俗的表现指尚未开拓的世界。其中没有所谓完美。因而没有固定的存在形态。有的看来异样而粗暴,有的显得质朴而可亲。或黯淡恐怖,或轻薄惊奇,或血雨腥风;无所谓定型,不知伊于胡底。这就是俗的形态。其中杂有美玉,同时也有许多不值一哂的庸俗。尽管如此,通常都以后者来解释俗的意义。要是有人评论说:你的衣服很俗,必定会被理解为否定的批判。但这并不是俗的全部属性。俗含有泼辣健康、新鲜纯粹、无限自由等丰富的意义。其实,这个俗字在其故乡中华的用法里,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含义。俗虽然带有易于沦落粗俗颓废的倾向,却不可认为只有颓废之俗才是俗。雅也常会颓废。不过,不能不承认的是俗比雅不稳定得多。
若把这种雅俗的性格套用于日本文学的表现世代,我想可以大致分为三世,各有其中心理念:古代是俗,中世是雅,近代是别种的俗。若以年代言之,则古代相当于五世纪到八世纪,中世是自九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近代指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后。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前半叶,实质上是朝向近代的过渡期,但其基调却仍属中世。这个过渡期以俗雅混合为中心理念。我把这种俗雅混合的状态叫作“俳谐”,是以这一时期或可称为俳谐世代,另外当然也可称之为近世。不过俳谐性终究含有可能还原成雅与俗的两种契机,总觉得难以主张其自身的独立存在,而且因为有过渡的意味,所以姑且以中世第三期称之。在这个意义上,这一期其实也包括在中世之中。
然而这样的区分,并不意味着各世代之间截然而断。毋宁说,中世之中仍然暂时拖着古代的尾巴,近代的端倪已经见于广义的中世末叶。代代都有深邃的交叉互动,才是世代的真正形态。自纪元某年至某年为中世——这样的切割法是根本行不通的。那种时代的区分方式,在本质上,与明治或昭和的年号并无多大的差别。我之所以特别使用“世代”一词,就是有意表示不同于那种区分态度。一般所谓世代常与生物学有关,用于标示较短的期间。请暂时原谅我对这个词的不同用法。
我以为古代的俗的表现是纯粹日本固有的表现。不管文艺潮流经过多少次变化,俗总是潜伏在潮流底下,繁生如海藻;遇到上层的文艺罹患动脉硬化的症状时,就会从深处涌上表面,成为文艺新生的契机。然而到了中世,雅牢牢控制了文艺的中枢,使俗无法浮上表面来。那种雅的表现是我们祖先接受了大陆的——主要是中华的——表现意识的结果,所以应该与日本式的表现有所区别。有些初看好像只有日本才有的表现,其表现意识的核心却非日本原先所有。这是因为不但在文艺方面,甚至在社会制度上,无不追求典范于中华的结果。到了近代,西洋取代了中华。换句话说,依傍西洋而产生了近代。简言之,就是:
古代——日本式
中世——中华式
近代——西洋式
当然,这只指出各世代的中心原型,而实际上在其深层里,各个世代都在不断进行着交错或互动。譬如中华式雅的表现,在古代已经存在,而且相当浓厚,但那毕竟还属于周边的存在,尚未渗入表现意识的核心,因此才界定古代性格为日本式。每一世代各具独立的核心,而又与周边互动交错。这种情况可说是日本文学史有趣的特色。在中华并无如此意义的世代。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1 / 5. 投票数: 1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日本文学史
作者:[日]小西甚一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1817
豆瓣评分:8.1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