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钱理群作品(共8册)

  《1948:天地玄黄》:本书选取1948这个典型年度作为切入点,从历史细节和个体生命感受入手,通过勾陈梳理大量时人日记、著作、报刊资料、后人回忆等,细腻还原了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及胡适、冯至、朱自清、沈从文、萧军、胡风、丁玲、赵树理等个体的处境和心理。
《精神梦乡:北大与学者篇》在钱理群的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度求学经历中,北大是极其重要的地方,在他心目中可谓“精神圣地”与“心灵净土”,并由此形成了他的大学观与学者观。在钱理群看来,大学应该有两个功能,一是思想文化、学术精神传统的传递和坚守,二是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创造。因此,理想的大学应该成为民族文化的堡垒,精神的圣地,新文化的发源地,理想主义者的聚集地,坚持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的大学精神。真正的学者追求的是精神的存在意义,对于自我,学术与民族、人类都有自觉的承担,并且是心灵纯净,充满生活情趣的,是为“赤子之心,星斗其文”。
《周作人论》是钱理群的第二本专著,是他对周作人各个面向较为全面的评述。钱理群先是将周作人置于鲁迅的视野里,讨论“周作人道路及其意义”,把周作人的思想道路做了很完整的描述,并揭示他是如何“走向深渊”的;进而探讨周作人的学术文化足迹,将他各种杂学和新文学创作做了分门别类的评述;最后又比较“周作人与同时代者”,在宏观中进行个体的品评、对比,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和群体性。
《世纪心路》共28篇文章,涉及作家33人,对“五四”到解放前的“现代作家”做了典型分析。钱理群通过散见各书的个案汇编入《世纪心路》之内,理出了一条知识分子在1949年以前的心灵线索。在钱理群看来,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感情,心理,都更复杂,更敏感,也更脆弱”,“他们是民族的思想者,永远的精神的,文学的探索者,具有更丰富的,自由无羁的想象力”,他们身上所显示的“心路历程”就更具感性,蕴含着更为复杂、丰富的生命内容,也更能融入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
《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从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德国的海涅,俄国的屠格涅夫,到中国的鲁迅,以及他们周围的一大群作家连接在一起,从而反映了从17世纪到20世纪人类精神发展、世界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某一个侧面。而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他们与世界知识分子的内在精神联系,也是这部书考察与描述的重点。
《情系教育:教师与青年篇》,“教师”和“青年”大概可以算是我的生命中的两个关键词。当我面对当下中国的全面危机,感到绝望的时候,我发现了“真正的教师”和“新一代的青年理想主义者”,他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凭着自己的良知和理想,进行着静悄悄的存在变革。我感到自己找到了鲁迅说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又有了微茫的希望。—— 钱理群
《我的精神自传》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心灵的探寻》可以说是钱理群自己的“鲁迅观”。在他的笔下,鲁迅许多原先不为人们熟知的魏晋风骨、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都得到了展示,在80年代极大地丰富了鲁迅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对“鲁迅”进行着投射。钱理群曾经说过:“我研究他,不是在学院中把他当作研究对象,而是把他当作引导者,首先学会怎样做人,然后有体会,写成书。至于人们承认与否是无所谓的。”《心灵的探寻》并不求在学院体制内得到承认,更在意与公众分享“我之鲁迅观”,进而让大家从“鲁迅”中受益。而三十年来,此书在思想界、知识界,也包括学术界,都得到了应有的好评与重视。

作者简介

  钱理群是当代思想学术界的杰出代表,他的研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思想创造的欲求,在思想史、文化史的视野下,充分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审思,并经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生命体验的碰撞后,呈现出对时代风云与思想脉搏的把握,他的写作也得到了学界内外的普遍认可。

目录

总目录
我的精神自传
版权信息
总序: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上篇 我的回顾与反思
引言 “以不切题为宗旨”
一 我的人生之路与治学之路(上)
我的家庭
我和青年
我一生中不堪回首的记忆和隐痛
学术动力:精神自省、自赎与自救
另一个动力:圆梦、好奇心和发现的冲动
二 我的人生之路与治学之路(中)
我对“文革”的预感
第一次当“右派”,以及第一次获得“解放”
第二次被逐出“革命队伍”,第二次“解放”
第三次成为“反革命”,并再也不被“解放”
终生难忘的“逃亡”
死里逃生
精神的迷误
“民间思想村落”困惑中的艰难探索
终于走上了学者的道路
三 我的人生之路与治学之路(下)
80年代北大校园风景:两代人的相遇
我理解的王瑶传统
一个小结:走“学者”和“精神界战士”相结合之路
四 知识分子自我独立性与主体性问题
八九十年代中国思想学术的一个个案
“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与主体性”问题
鲁迅、周作人、曹禺:我的三大知识分子研究
我们遮蔽了什么
中国改革道路的历史反思
知识分子精英集团的形成,自身的分化:90年代的新问题
思考中心的转移:对知识分子自身问题的拷问
80年代末的批判:知识分子的专制
知识分子的三重状态
“我们还能做什么?”
警惕“否定知识分子”思潮的再度泛起
五 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关系问题
80年代初的问题:
精神的迷乱是怎样产生的
被遮蔽的另一面
一个小结:真的知识阶级
六 关于启蒙主义的反思
80年代的启蒙主义和90年代初的反思
罗亭:启蒙者的魅力
启蒙者从“英雄”向“戏子”的转化
启蒙的专横:“专制主义的浪漫主义者”、
“独裁政治的堂吉诃德”
女性堂吉诃德
我的自省与自警
“知识分子想、说、写的困惑”十问
质疑启蒙主义,又坚持启蒙主义
90年代以后的新问题:民族精神、道德的危机
新的教育启蒙
我只是真理的探讨者
话语方式的选择
七 关于理想主义的反思
反思的两个背景
“红卫兵”中的理想主义及其命运
青春是可怕的
我的“五大反思”
专制的狂信导致对道德底线的突破
理想主义向虚无主义的转化
90年代以后的状况
八 关于思想与行动的关系问题
80年代:对于行动、实践的呼唤
被遮蔽的问题:
理论批判与创造的缺失,实用主义泛滥
启蒙思想者的困惑
90年代初思考重心的转移:
思想和行动的矛盾
“行动的后果”:
“思想的实现即思想和思想者的毁灭”
“还思想于思想者”:我的自我定位
这又遮蔽了什么:我的反思
90年代中期以后的问题和我的矛盾
采取多种方式建立思想
与行动、实践的有机联系
九 自然人性论与个人主义问题
自然人性论问题
个人主义问题
十 最后的话题:关于大学教育与北大传统
第一个问题:关于大学的理念
第二个问题:关于北大的传统
第三个问题:我对北大的期待
我与北大的关系
下篇 我的精神自传
引言
一 历史的中间物
一代人的精神特征与学术特点
历史的追问:自我独立性是怎么丧失的?
自我审问:
知识分子在体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
时代巨变对知识分子所提出的问题
时代问题转化为自我追问:
“我是堂吉诃德”,“我和哈姆雷特”
现实问题如何转化为学术问题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审视与调整
对乌托邦理想的反省:
划清“此岸”与“彼岸”的界限
对道德理想主义的反省:
人的“圣人”化即人的“工具”化
对政治浪漫主义和经济浪漫主义的反省:
拒绝做梦,回到常识
对民粹主义的反省
对启蒙主义的反省
对精神皈依的反省
对“斗争哲学”的反省:堂吉诃德和他的“发疯的徒弟”
对追求“历史合题”的哲学观、世界观的反省:
拒绝一切精神避难所,反抗绝望
一个重要的提醒:区分“真假堂吉诃德”
三 幸存者
我的问题:为谁写作?为何写作?
我的研究一:追问背后的原因和教训
我的研究二:“看地底下”的“中国的脊梁”
四 学者、教师、精神界战士
选择的困惑
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学院派的价值与危机
学者的生命形态与魅力
学术研究对我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
教育的诱惑
无法回避的内心的疑虑,以至恐惧
自我学术遭遇引发的心灵风暴
北大与学术“失精神”引发的危机感
鲁迅“精神界之战士”传统的再发现
社会角色的重心转移
又陷入了新的困境
渴望回到生命的沉潜状态
五 真的知识阶级
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的危机
我应负什么责任?
反省我和体制的关系:“在”与“不在”的尴尬
面对现实,应该确立怎样的价值理想?
对鲁迅“立人”思想的重新发现
对革命的再认识
“真的知识阶级”,批判的知识分子:我的选择与命运
六 思想者与实践者
质疑“实践至上”,“还思想于思想者”
以“思想者”的立场,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
由思想者转向实践者:角色的转换
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存在着,努力着,彼此搀扶着
七 漂泊者与困守者
“离去—归来—离去”:一个文学模式的发现
漂泊与困守:我的基本生命命题、精神命题
自觉建立两个精神基地
“沉入于国民中”
追寻生存之根,重建精神家园
和青年志愿者的相遇
“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后记
1948:天地玄黄
版权信息
总序: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楔子
一、面对转折——1948年1、2月
叶圣陶1948年1、2月日记(摘抄)
二、南方大出击——1948年3月
叶圣陶1948年3月日记(摘抄)
三、校园风暴——1948年4、5、6月
叶圣陶1948年4、5、6月日记(摘抄)
四、诗人的分化——1948年6、7月
叶圣陶1948年7月日记(摘抄)
五、批判萧军——1948年8月(一)
叶圣陶1948年8月日记(摘抄)
六、朱自清逝世前后——1948年8月(二)
七、胡风的回答——1948年9月(一)
叶圣陶1948年9月日记(摘抄)
八、“新的小说的诞生”——1948年9月(二)
九、战地歌声——1948年10月
叶圣陶1948年10月日记(摘抄)
十、北方教授的抉择——1948年11月
叶圣陶1948年11月日记(摘抄)
十一、南下与北上——1948年12月
叶圣陶1948年12月日记(摘抄)
不算尾声
年表
参考文献
我怎样想与写这本书——代后记
再版后记
精神梦乡:北大与学者篇
版权信息
总序: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前言
辑一 精神圣地
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走近北大》序
漫谈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
校园风景中的永恒
“永远的北大人”的历史聚会——《我们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序
周氏兄弟与北大精神——1996年10月25日对北大新生的演讲
1957年校园民主运动:不容抹杀的思想遗产——重读《北京大学右派分子反动言论汇集》
燕园的三个学生刊物
80年代校园竞选运动:不能遗忘的历史——重读《开拓——北大学运文献》
1997年北京大学的历史纪事
想起了七十六年前的纪念
另一种民间纪念——《我们心目中的蔡元培》序
我的告别词——在北大最后一次讲课
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关于北大改革的一次发言
寻找失去了的大学精神——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民间纪念会上的讲话
辑二 心灵净土
承担,独立,自由,创造——谈谈民国那些人
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我心目中的林庚先生
永不停息的探索者、创造者——追怀吴组缃先生
“挣扎”的意义——读《王瑶文集》
从麻木中挤出的回忆——王瑶师逝世一周年祭
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以及我们那个时代所受的教育
高举“鲁迅‘五四’”旗帜的学者——李何林先生的学术贡献
一个“人”的标尺——从小说创作看贾植芳先生
有承担的一代学人,有承担的学术——纪念田仲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读钱谷融先生
樊骏参与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
周作人论
版权信息
总序: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第一编 “周作人道路”及其意义
一、20世纪中国大变革中的历史抉择——周作人、鲁迅思想发展道路的比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二、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道路——周作人、鲁迅文学观的比较
(一)
(二)
(三)
(四)
(五)
三、动荡时代人生路的追寻与困惑——周作人、鲁迅人生哲学的比较
(一)
(二)
(三)
(四)
(五)
四、两大文化撞击中的选择与归宿——周作人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考察
(一)
(二)
五、走向深渊之路——周作人后期思想研究
(一)
(二)
(三)
第二编 开拓者的足迹
六、周作人及其同代人的知识结构
(一)
(二)
(三)
七、性心理研究与自然人性的追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八、儿童学、童话学、神话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一)
(二)
(三)
(四)
九、民俗学研究与国民性的考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十、周作人的散文艺术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一、周作人的文艺批评
(一)
(二)
(三)
十二、周作人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
(二)
(三)
(四)
十三、周作人与五四文学语言的变革
(一)
(二)
(三)
(四)
(五)
十四、周作人对现代小说、散文理论的历史贡献
(一)
(二)
十五、周作人与五四诗歌艺术思维的变迁
(一)
(二)
第三编 周作人与同时代人
十六、周作人与章太炎——“谢本师”及其他
(一)
(二)
(三)
十七、周作人与蔡元培——“兼容并包主义”及其他
(一)
(二)
(三)
(四)
十八、周作人与李大钊——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及其他
(一)
(二)
十九、周作人与陈独秀——“宗教问题”论争及其他
(一)
(二)
(三)
二十、周作人与胡适——两位自由主义学者之间
(一)
(二)
(三)
(四)
二十一、周作人与钱玄同、刘半农——“复古”、“欧化”及其他
(一)
(二)
(三)
(四)
(五)
二十二、周作人与文研会、创造社同人——“自然主义”、“浪漫派”及其他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二十三、周作人与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诸君子——“绅士”、“流氓”及其他
(一)
(二)
二十四、周作人与湖畔诗人——良师益友及其他
二十五、周作人与俞平伯、废名——师生之间
(一)
(二)
(三)
附录:当代部分青年眼里的周作人
前言
(一)
(二)
(三)
(四)
(五)
后记
情系教育:教师与青年篇
版权信息
总序 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前言
上编 默默播种
教师在学生心中留下的永恒记忆
曾有过自由做梦的年代
愿老师与母校青春常在
我还感觉得到他的手温
语文教师与鲁迅的结缘
读书人的语文经验和语文教育、教师观
这才是个合格的、真正的教师
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
附录 老马和他的学生黄素珍的对话
作为思想者的教师
直面中学教育的深层次问题
有这样一位农村教师
他在进行一场决定中国教育命运的“静悄悄的变革”
共同营造扬善抑恶、宽容、宽松的教育环境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日常教学的琐细中隐含着深长的教育意义
坚守,需要韧性与智慧
重新认识打工子弟教育
打工子弟教育对于中国教育的意义与启示
“现代教师”的几个基本理念
做教师真难
我的教师梦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和中小学教师
我的农村教育的理念和理想
我为什么“屡战屡挫,屡挫屡战”
相濡以沫
下编 漫漫寻路
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人
附录 北京大学团校主办“生于80年代”征文比赛评语
漫说大学之大
“我们”是谁
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
老石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
关于新一代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问题
乡村文化、教育重建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我的两个提醒
和青年志愿者谈鲁迅
保留一块精神流浪汉的圣地
北大“拉丁区”的“精神流浪汉”
京城精神流浪汉的写作
“文学时代”凄婉、美丽的回响
和青年朋友的通信
附录 关于草根公益组织志愿者管理的一些想法
心灵的探寻
版权信息
总序: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引言
思维篇
第一章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
第二章 “于天上看见深渊”
第三章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第四章 “多疑”、“尖刻”中的现代智慧
心境篇
第五章 先觉者与群众之间
第六章 改革者与对手之间
第七章 叛逆的猛士与爱我者之间
第八章 生与死之间
第九章 先驱者的寂寞感
情感篇
第十章 冷与热
第十一章 爱与憎
第十二章 沉默与开口
艺术篇
第十三章 人·神·鬼
第十四章 人与兽
第十五章 梦
第十六章 变革时代的悲剧意识与喜剧意识
后记
附录:写在前面
再版后记
世纪心路:现在作家篇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总序: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前言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空间位置的选择与移动(代序)
辑一 谁主沉浮(1915—1949)
陈独秀开启历史新一页:《青年杂志》创刊
胡适出场:文学革命的发动
蔡元培三顾茅庐:“一校一刊”格局的形成
钱玄同、刘半农反戈一击
周氏兄弟:《新青年》中独立、独特的存在
郭沫若的狂飙突降
文学研究会成立
创造社“异军苍头突起”
创造社时期的郁达夫和张资平
闻一多如何出现在中国新诗坛
《语丝》内外
《现代评论》: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聚集
舒庆春——老舍:一个文学新人的出现
《幻灭》:小说家“茅盾”亮相
开明人的选择与开明风格
文化生活出版社人的信仰与精神
附:和当代大学生谈巴金和他们那一代人
战争爆发时中国作家的反应
抗敌宣传队的活动
郁达夫在南洋
茅盾在新疆
“文章入伍”:抗战初期的战地文化活动
救援贫病作家运动
“流亡者文学”的心理指归
路翎:走向地狱之门
芦焚:知识者的漂泊之旅
辑二 精神炼狱
曹禺的生命历程
沈从文的选择与命运
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
版权信息
总序: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前言
上编 从英国、西班牙到德国再到俄国(17—19世纪)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下编 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在中国(20世纪:20—40年代)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钱理群作品(共8册)
作者:钱理群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