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未来病史

  《未来病史》共收录陈楸帆近年来的科幻短篇小说力作16则。其中,《沙嘴之花》入围第三届科幻奇幻翻译奖短篇奖;《动物观察者》获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短篇科幻小说银奖;《G代表女神》登顶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短篇金奖;《犹在镜中》获2013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造像者》获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短篇科幻小说银奖;《无尽的告别》获2011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优秀奖。这些故事迷幻、荒诞,具有魔力般的新鲜感。植物人与蠕虫的意识互相融合;女孩的父亲变成一只白毛蓝眼的波斯猫;天生生理缺陷的女孩却成为G女神;世界上买彩票获得冬眠权限的人在300年后醒来;男人在女友去世后换上她的眼睛,看她曾经看过的世界;仿生学测试极大地满足了人的动物性需求,达到感官的致极体验;一场诡谲的人鼠大战,人类虽胜犹败,鼠军却步伐统一地跌落海面……陈楸帆善于用科幻想象来隐喻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和心灵困境,他在感性和理性、想象和现实中达到了诗意的平衡。

编辑推荐

  继黑暗狂想曲《荒潮》之后,陈楸帆的新短篇力作,十六个故事,题材迥异,主题多样,风格迷幻惊人,时而如史诗般宏大,时而潜入精微的意识隧道。每个短篇都像一个优雅的舞者,用迷幻音乐般的语言创造致极的感官盛宴,又以冷静的哲思探求有限与无限的奥秘,在空灵的科幻想象与沉重的现实之间取得平衡,在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上达到高度统一。小说集整体风格鲜明,作者用绚丽奇诡的想象隐喻世界的荒诞,用锐利深刻的目光洞察人生的本质,预言机器时代的冰冷、未来人类的异化,同时在美好回忆的感伤中呼唤人之所以为人的爱和同理心。

作者简介

    陈楸帆,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作者,北京大学文学/艺术双学士,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整合营销传播(IMC)研究生,游走于商业、技术与文字的边界,热爱创造与自由的O型射手。他的文字犹如带着镣铐起舞,从坚实大地以最诡奇的姿态,跃升至不可思议的高度,故事兼备逻辑的严谨与想象的超脱,极具代入感与视觉冲击力,被誉为中国新一代科幻作者中最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的新锐人物。作品曾被翻译为英文、日文、波兰文、西班牙文及意大利文,并在国内外屡获大奖。  作者所获奖项:  2006年台湾奇幻艺术奖“青龙奖”首奖  2011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优秀奖  2012年第二届世界科幻奇幻翻译奖短篇类奖  2012年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新锐科幻作家银奖、最佳短篇科幻小说金奖  2013年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新锐作家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2014年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银奖,花地文学榜年度类型文学一等奖

精彩书评

  ★衡量文明进步与否的标准应该是同理心,是能否站在他人的价值观立场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其他被物化的尺度。
——陈楸帆★这里展现了一个个色彩斑斓而迷乱的世界,人在未来技术的迷宫中挣扎,从生理到心理都发生着奇诡而深刻的异化,也寻找着升华的机会。在陈楸帆的作品中,空灵的诗意和可触摸的真实感都同样强烈,无论在文学内涵还是科幻想象上,都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
——《三体》作者刘慈欣

★我从每个新故事中见证了陈楸帆的变化,声音与众不同,视野更趋远见。他在世界科幻中是一个独特的人才,用锐利目光看透我们的弱点,用敏感手指号准我们作为科技物种的进化脉搏。这些故事黑暗、有力、优美、有趣——正是科幻所应有的样子。
——雨果奖、星云奖、世界奇幻奖得主,《三体》英文版译者
美籍华裔作家刘字昆

目录

开光
沙嘴之花
鼠年
动物观察者
愿你在此
3G代表女神
犹在镜中
5未来病史
造像者
万物归其所是
开窍
天使之油
过时的人
巴鳞
猫的灵魂
无尽的告别
后记

精彩书摘

  《未来病史》:
每天寺里的钟敲过五响,我就得起床开始扫地,从新修的藏经阁一路沿着木长廊,扫到石台阶,再从石台阶,扫到寺门口那棵张牙舞爪的千年老槐树。
至于扫地过程中默诵的是《楞严经》《法华经》还是《金刚经》,得看当天的空气PM2.5数值落在哪个区间,我咽喉肿痛,我心无旁骛。
随便哪个香客都能看出,我并非佛门中人,我出现在此处,只不过与其他周末研修班的俗家弟子一样,为了逃避。
就像那些在雍和官外佛具商店里购买电子佛盒的人,摆在家里,按动按钮,它便会开始诵读经文,每逢正点或者设定好时间,还会发出跟庙里敲钟—羊空旷幽远的“duang”一声,仿佛这样便能消除业障,净化罪孽。我时常想象着在罐头般拥挤的2号线地铁里,所有的电子佛盒同时响起的情景,所谓的“禅”或许便是这一瞬间与现实生活的抽离感。
就像吃素,我怀念北新桥那家老汤卤煮。
我注销了手机号,删除了所有社交网络上的数据,媳妇儿回了老家,甚至改名法号“尘无”。我只是希望那些疯狂的人不会再找到我。
我受够了。
一切都是从那个夜晚,从那个貌似无厘头的疯狂点子开始。
万总买了账,连夜召集产品技术进行开发,老徐布置市场创意和策略,而项目最最核心的部分,便义不容辞地交到了我手里。
去找一个愿意为这款APP开光的大师。
老徐要求,全程跟拍,做一个病毒视频进行传播。我开始万般推脱,一会儿说家里三辈基督徒,一会儿说媳妇儿在待孕期间,禁止接触生冷食品动物毛发及一切灵异事件。
老徐只回我一句话,你的主意,你不做,就滚,耶。
我开始求爷爷告奶奶地遍访名刹古寺高僧,包括隐居在皇城根各个角落的仁波切们,可每次把价钱谈妥后只要一掏出摄像机,高僧大师们便脸色一沉,阿弥陀佛几句,掩面而逃。我们也曾试过偷拍,但香火缭绕外加镜头抖动,效果实在堪忧。
眼看死期将近,我彻夜难眠,在床板上翻来覆去,媳妇儿问我干啥呢。我说烙饼呢。她给了我一脚,要烙地板上烙去,别跟老娘这儿演擀面杖。
这一脚踹得我神清气爽茅塞顿开,我顿时有了主意。
万总的新版APP如期推出上架,老徐像他那辆路虎,开足马力把所有人的弦绷得紧紧的,连轴转似的推视频、出创意、上campaign,很快地,一段表现高僧为一款手机做法开光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紧接着,来自“爱Fo图”的图片便攻占了朋友圈和微博,下载量和日活跃用户量曲线节节攀升,像疯狂的火箭以逃逸速度冲上云霄。
别问我这样做究竟对产品品牌有什么帮助,也别问我数字水印技术的后续开发及应用,那是万总要解决的问题,我只是一家三流野鸡营销公司的不入流策略的负责人,我只能用我的方式,解决我能解决的问题。
我还是低估了网友们的创造力,打上数字水印后的图片,只需要发送极低分辨率版本,或者部分图片,便可通过APP恢复成接近原图质量的文件,省流量,省时间。我们乘胜追击,又推出了一系列主打这一功能点的传播广告。
曲线上又出现一个小小的峰值。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最开始是一张用“爱Fo图”拍摄的苹果照片,Po主在一周后又发了一张同一个苹果的照片。他发现,用“爱Fo图”拍摄的苹果比其他苹果腐败的速度明显要慢一些。
紧接着,是用APP拍摄的宠物猫狗奇迹般恢复健康的故事。
然后,有一位老太太说用“爱Fo图”自拍后,逃过了一场车祸,大难不死。
越来越多的传言甚嚣尘上,每一条听起来都像是愚人节笑话,但每一条笑话背后都站着一位言之凿凿的证人,以及滚雪球般飞速增长的信徒。
消息越传越离奇,晚期癌症患者每日自拍肿瘤显著缩小,不孕不育夫妇拍摄艳照喜得贵子,打工青年合影后彩票中大奖,诸如此类只有在地铁小报上才能刊发的耸人听闻的消息,在社交网络上铺天盖地。它们都打着≠≠爱Fo图≠≠的标签,而我们都以为是公司内部花钱雇的水军。
我们都以为错了。
据说万总的电话被投资人打爆了。除了追加投资,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究竟那个给APP开光的大师是谁。
……

前言/序言

  通往后人类的七十亿条道路
陈楸帆
有一种幻觉近来愈加强烈地缠绕着我,也许也缠绕着这个时代每一个敏感的人。
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基因编程、生物打印、脑神经网络……这些原本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词语如今寻常得就像街边的招贴小广告,每天撞击着我们的耳膜和视野。人人都在谈论技术进步与创新,乐观得仿佛大淘金时代的美国西部,每个人都拿着两根L型金属棒,小心翼翼地注视着脚下的泥地,生怕错过一丝一毫不自然的摆动。
我们真的是在奇点临近的前夜吗?
借用阿玛拉定律(Amara’sLaw)来表达我的观点:我们往往高估一项技术带来的短期影响,但又低估它的长期影响。
而对于一些已经在生活中潜移默化,暗中发生改变的事实又熟视无睹。
比如,“人类”的概念。
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
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他们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
我时常在想,如果让一个原始人类来观察现代人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这些毛发稀少、苍白柔弱的生物,无时无刻地注视着一块发光的屏幕,同时用滑动手指的方式来释放囚禁其中的精灵。
他们会将随身物品放在一块移动的黑色苔藓上,被一头张开大嘴的怪物吞噬,然后他们会穿过一道奇怪的门,随着一声刺耳的怪叫,怪物排泄出他们的物品(奇怪的是似乎并没有被消化),同时一名女子会用闪光长棍,在他们身上来回挥舞。
所有的人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会向主人询问一串混乱而没有规律的字符,输入他们发光的屏幕,如果得不到,就会变得异常焦躁和沮丧。
我不认为原始人会觉得,这些所谓的现代人跟自己属于同一个物种。哪怕他们在DNA上是100%的吻合。同样的,现代人也越来越迷惘,对于科技与人类的共生关系,以及所导致的种种副作用。时不时会有这样的念头闪过——“这样做真的符合人性吗?”
我有一个朋友叫AdiRobertson,她是康奈尔的毕业生,生活在纽约。我们认识的时候,她还只是个狂热的科幻迷,后来她切开了自己右手无名指指尖,植入了向日葵籽大小的磁铁,她爱上了那种体内磁铁被吸引时的颤动感。
一年半后她决定在体内植入NFC芯片,这是一块无需电源的芯片,通过注射器进入她的身体。Adi认为这很酷,除了在手机锁屏时用它打开Snapchat真的很快以外,它还能在迷路时迅速告诉朋友她的位置,当然,她还可以通过NFC编程实现开锁、刷卡,等等功能,只要她想。Adi已经变成了科幻小说和电影里经常描绘的Cyborg,人与机器的混合体。在医疗植入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这其实并不耸人听闻,植入心律调节器、机器义肢或者是人工耳蜗的人,都可以算是Cyborg。问题在于界限何在,如果一个人的机器部分超过了51%,那么我们应该将其定义为人还是机器?如果说我们以意识作为决定个体属性的评判标准,那么一个通过了图灵测试的程序是否可以被称为人类?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入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会成为一项日常议题。旧世界习以为常的种种概念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基因工程将会改变我们对于血缘与平等的认知,而克隆甚至会挑战永生的界限。当人处于虚拟现实环境中时,我们可以随意改变外貌、性别甚至物种,人类关于自我与身体的认知都将面临全新的改写。我们按照对于人类思维模式的经验来想象人工智能,但当它真正出现时,是否真的会像人类那样去思考,或者是,完全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去处理信息,推演逻辑,作出判断和决策?它会否认为人类是一种毫无存在价值的生物?它会否已经悄无声息地通过大数据来操控人类的进化方向?此刻,我并不是以一个科幻作者的身份来探讨这些问题,更是以一个深度参与到这一科技演化进程中的实践者来提请所有人的思考,究竟在人类与后人类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将面对着这样的事实,即,终有一天,我们所爱之人,甚至我们自己,都将成为与以往千百万年来根深蒂固的人类定义截然不同的个体,我们该以何种姿态和表情去面对这一切。而这本《未来病史》,就是为了那一瞬间在脑海中提前预演的种种戏码。大幕刚刚拉开,好戏还在后头,只要你活得够久。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5 / 5. 投票数: 1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未来病史
作者:陈楸帆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81160
豆瓣评分:7.7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