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非线性成长

  本书是影响数百万人的新职业教育创业者、《运营之光》作者黄有璨关于职业发展、商业认知和个人成长的最新力作。 这本书最大的不同是其提出的个人成长底层逻辑和方法论,能指导读者自主地解决每个具体困难,而不是生搬硬套作者的过往经验。 全书以作者总结出来的个人成长范式“非线性成长”为主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身边高手的例子,帮助大家梳理在不确定环境下个人成长的三大阶段——“培养技能”阶段、“提升商业认知/系统思考能力”阶段和“锻造心性”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理性和感性在书中交替呈现。主线条围绕三大阶段,充满了条分缕析的理性思辨色彩;辅线条作者结合自身经历,既有纠结、自省,又有热情和坚信,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同时欣喜地发现认知和思维得以提升。

编辑推荐

  1.如果你是新时代的职场人士、创业者,这本书值得你阅读100遍。特别推荐工作0~15年的读者多次阅读。2.这是一个平凡个体15年持续加速成长后的坦诚自白与总结;一位影响了数百万人的思考者,对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个人成长展开的深刻思考;也是一位创业者在行进途中对自己、对成长发出的终极拷问及回答。3.作者黄有璨,从高中辍学到影响数百万人的新职业教育创业者,互联网在线教育公司“三节课”联合创始人,畅销书《运营之光》的作者,关于职业发展、商业认知和个人成长的最新力作。4.全书以作者总结出来的个人成长范式“非线性成长”为主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身边高手的例子,帮助大家梳理在个人成长的三大阶段:“培养技能”阶段、“提升商业认知/系统思考能力”阶段和“锻造心性”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的方法。

作者简介

  黄有璨
畅销书《运营之光》《运营之光2.0》作者。
同时为36氪、百度百家、虎嗅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知乎互联网领域优秀回答者。多篇关于互联网、职业发展的文章被疯转,个人文章仅2016年累计线上浏览量就超2000万。同时担任小饭桌创业课堂、36氪氪空间、创业黑马高管营创业导师。
现任互联网新职业大学三节课(sanjieke.cn)联合创始人,累计帮助上百万互联网人实现职业成长和提升。
互联网从业十余年,曾先后就职于美国About.com、第九课堂、新浪微米、周伯通招聘等互联网公司,历任运营经理、COO助理、COO等职。

目录

推荐语
推荐序
自序
前言
01 我的非线性成长之路
1.1 第一阶段(2005—2006年):拥有一份靠谱的工作
1.2 第二阶段(2006—2008年):从草根到销冠,第一次快速“超车”
1.3 第三阶段(2009—2011年):互联网下的加速成长和运营职业生涯
1.4 第四阶段(2012—2014年):第一次创业——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转折
1.5 第五阶段(2015年—至今):以成熟创业者的身份加速成长
02 非线性世界的真相与基本规律
2.1 重塑自己的职业发展观
2.2 “S型曲线”与“第二曲线”出现的必然
2.3 头部效应——在每一段职业经历上跃迁的秘诀
2.4 成长赛道、线性竞争和非线性竞争
2.5 两条“一级成长曲线”与N条“次级成长曲线”
03 扫清你“蜕变之路”上的一切障碍
3.1 职业生涯早期,如何应对“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3.2 职业生涯早期,如何应对“转行难”
3.3 工作0~5年,面对多个职业机会如何选择
3.4 如何超越那些早期职业起点远高于你的人
3.5 成为一个顶级专家或优秀商业操盘手的具体路径
3.6 如果在某个职业成长赛道中“失败”
04 向顶级高手学习商业认知/系统思考和竞争策略的制定
4.1 系统思考能力的价值与习得
4.2 商业世界中的两种高质量思考习惯
4.3 商业环境中的“竞争策略三级思考法”
4.4 如何向顶尖高手学习,提升制定策略的能力
4.5 如何预见未来,面对极度激烈的竞争环境做出高质量决策
4.6 顶级高手进行复杂思考和决策背后的简单法则
4.7 通过系统思考“向外”寻求成长
05 第三条“一级成长曲线”——心性成长
5.1 解读所谓“心性成长曲线”
5.2 一个人的内在成长——打破边界和建立边界
5.3 心性成长曲线下的终极命题与3种修炼
5.4 我的心性曲线成长之路
5.5 关于心性成长曲线的本质与总结
06 如何与这个注定不确定、不可控的世界共舞?
6.1 应对不确定性的两种武器
6.2 以“系统思考+专业主义”应对不确定性
6.3 以“内在坚守和热爱”对抗不确定性
6.4 假如你注定无法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尾声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一个诚恳的福利

媒体评论

  这本书是一个助人成长的企业的创始人的自我成长复盘。
有璨的成长故事堪称励志,高中辍学,经历过仓库搬运工、推销员、外企销售、互联网运营、职业经理人、自由职业者、创业者等多重职业身份,跨越多个社会阶层。
部分幸运儿的成长,来自上了名校,进了大公司,跟了好领导, 赶上牛项目。
而有璨的成长,是在现实生活的碰撞和挣扎里,一点点学习、蜕变得来的。
——梁宁 著名产品战略专家
和十年二十年前的传统企业不同,商业模式的不断迭代,组织的有序升级和创始人的持续成长是今天任何一个优秀的创新企业所必需的三个重要因子。
作为一个平凡出身成长起来的创业者,有璨以他的亲身经历和很好的总结告诉我们如何在职场中做一个不断“进化”的人。
——杨浩涌 车好多集团CEO,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
黑天鹅频出的随机时代,非线性的成长思维不仅是个体需要习得的“斜杠技能”,对于一个公司、一个领域也莫不如是。始终理解新场景的复杂与机遇并存,打造动态稳定的商业模式与方法,才是真正应对不确定的自我确定性。
——吴声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兼CEO
中国在zui近的几十年,一直是全球经济成长zui快的国家之一。但和国外相比,中国的职场人在职业成长方面,一直缺乏体系化的研究和理论。
看到有璨这本新书,能够给大家在职业成长方面,有清晰的分阶段的指导,而且书中的线性、非线性成长的观点,和脉脉产品在服务1 亿职场白领中沉淀的“工作和学习量变成长,人脉和机遇质变成长”的方法论不谋而合。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帮助职场人更好地职业成长而共同努力。
——林凡 脉脉创始人兼CEO
这是一本我要郑重推荐给我自己的书,五年前我就应该遇到这样的书,如果五年后我能说它是对我zui重要的一本书,那毫无疑问是我的幸运。
——黄章晋 大象公会创始人兼CEO
成长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希冀的,但能够做到不断成长的人却少之又少。有璨的《非线性成长》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思维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系统性思考能力,推荐大家阅读。
——陈向东 跟谁学创始人兼CEO
有璨与我共事、相识多年,我亲眼见证了他在将近10年里,从一个平凡、普通、空有一腔热血冲劲的年轻人,一路成长为业内有些知名度+影响力的所谓“大咖”和一名有了更大责任担当的创业者。他的经历,既真实又鼓舞人心。
如今,他决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这一路的所有思考、总结和心路历程和盘托出,这十分可贵。他在这一路旅程上的所有思考和总结,也充满真诚,极为深刻和富有价值。
我相信,这是一本值得诸多创业者、职场人不断阅读思考,常读常新的书,我想诚意向你推荐。
——小马宋 著名战略营销专家
拨开迷雾前路,找到属于自己的、坚定地立于大地之上的内核力量,我想这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必须突破的关卡。我的朋友黄有璨通过这本书告诉你,即使以Hard模式开局,只要不甘平庸,向上成长,依然有心法,有方法。你也可以!
——鲍艾乐 拉勾招聘联合创始人
不放过自己,不放过机会,不放弃行动,不放弃思考与总结。这就是黄有璨可以从一个平凡个体走到今天、成为一个估值几十亿元公司联合创始人的基本原因。对年轻读者来说,与其称之“黄老师”,不如叫一声“黄师兄”来得亲切。
现在,师兄捧出他的成长方法论,用心良苦。我不怀疑它对那些渴望成长的年轻人的价值,但我略微怀疑到底有多少年轻人会读以致用,翻书完毕如收一枚利刃藏身。
但师者兄者即是这样,哪怕zui终只能改变少数人的命运,也孜孜不倦。除了书里的成长方法论,我鼓励年轻读者能更多地感染到黄有璨对成长、价值的那种追求与热情,其皆发自内心。
——李岷 虎嗅网创始人兼CEO
我跟有璨认识多年,我们同样对于教育和成长抱有热情和执着, 也一路陪伴见证了彼此创业历程中的各种成长变化。
这一本书,是他自己过去十几年“成长”的毫无保留的自白+系统总结,也一如既往充满了真诚和深刻洞见,我相信对于诸多创业者、职场人的成长都充满指导和借鉴意义,值得多次阅读思考。我愿诚意向你推荐。
——梅初九 芥末堆创始人
《非线性成长》为大变局时代仍然努力向上的人们在“技能成长”“商业认知和系统思维成长”之上又打开一扇“心性成长”的大门。有璨把创业者成长领域的重要理念“心性成长”普及给大众,独chuang出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通俗易懂而且有切实可行的行动建议,值得一读!
——宁柏宇 蓝象资本创始合伙人
有璨的职业经历当属传奇,他的成长速度远超常人。他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的商业环境被互联网一点点颠覆和改变的过程,他从nobody 变成了somebody,他用自身的非线性思维收获了属于他自己的非线性成长。
有璨总结的三条成长曲线——如何快速找到立足于世界的生存技能、如何提升自我的认知、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如何提升自我的心力去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一个人如果能够成功越过这三个阶段,必将获得非线性成长。这本书非常值得当下的年轻人学习。
——罗浛予 创业黑马执行总裁
有璨十五年的成长经历,是新一代职场人突破自我、自由成长的典型案例。《非线性成长》这本书从有璨的个人经验出发,结合个人与社会共同演化的理论,与你分享“只有跳出职场看职场,才能获得非线性成长;只有超越自我看自我,才能实现非常规发展”。相信每位新一代职场人在整个职业生命周期中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
——路江涌 北京大学教授,《共演战略》作者
“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让自己面对更大的场面,承受更大的压力,做出更艰难重大的决策。在每一次经历类似的压力和场面后都进行复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努力让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这是唯yi的应对之道,全无捷径。”有幸提前试读《非线性成长》书稿,这句话引起我深深的共鸣。在今天多变的职场环境中,唯有如此,才能适应变化,保持精进。
——徐志斌 见实科技CEO,《社交红利》《小群效应》作者
从拆墙,到跃迁,到非线性,好比人生修炼场的“打怪升级三部曲”。有璨老师将个人非凡的实践,精炼成对每个社会人都有所启发的成长指南,难能可贵,是一本值得列入终身学习必读书目的经典之作!
—— 上官芸 中国国jia品牌网高级副总裁
黄有璨老师是个传奇人物,他的底子比很多人差,但他的努力程度以及进步的速度远非常人可比。读他的书,你可以得到非常好用的方法论,你还可以收获巨大的力量。
——剽悍一只猫 社群商业战略顾问,《一年顶十年》作者
大多数人习惯线性思维,它符合人们看似合理的预期和推测,足够简单,易于理解,又方便使用。但我们身处的却是一个个非线性系统,输出常常不与输入成正比,叠加原理常常不成立。非线性处处体现为随机性和不可知性,但又并非没有规律可言,黄有璨老师找到了某些在非线性世界中使用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可以帮你加速成长。黄老师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非线性成长的jue佳案例。
——粥左罗 向上生长学院创始人,《学会成长》作者
黄有璨老师创造性地将“非线性”与“成长”结合起来,使他的运营方法论更为惊艳。同时,也改变了我,一位视听艺术创作人员和教育者的观念。此前,对我而言,“非线性”相对传统的线性编辑, 意味着密集的视频和音频的数字化剪辑平台,而阅读黄老师的著作之后,“非线性”有了更为人性化和个体性的力量。“非线性成长”不仅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运营的观念,更提供了身份切换、运营自我的进阶指南。
——郭春宁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
如何在模糊、变化又混沌的职场环境中快速颠覆自我认知和成长,是当前每个人的命题,也是我每天的思考,更是当下管理者需要为团队成长思考的问题。
老黄的这本书用他的亲身体验和他特色的系统性思维给了我们一个答案:非线性成长。从单点技能思维到商业思维,再到心性成长思维,适用于工作0~15年的职场人,更适于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90后。
——刀姐doris “女子刀法”创始人兼CEO
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无论是谁,怎样的背景或怎样的经历,我们都不完美,都会有一段悠长而黑暗的隧道需要自己穿越,但假若这时前端有一丝微渺的光,对你就是个安慰和鼓励。希望这本书就是那丝微渺的光,带给你一些肯定和鼓励。生命之路、创业之路虽然艰辛,但你一定会成长,不要太在乎姿势。
——亚平 刺猬CIWEI 创始人
“成长”这个词儿,其实可大可小。找到一份新工作,职场路径清晰可见,是成长;开一个公司,和创始团队相爱相杀,也是成长;突然发现心之所爱,从而断舍离曾经的执念,也是成长。成长,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段漩涡,还可以是一片森林,漫入山长水阔。有璨的这本书,就让我读到了那些点、那些漩涡和那片森林。在他勾勒的三条曲线上,你是否好奇过,此刻的你,停留在哪里?愿意去往何处?是否有勇气自我颠覆和坚守?——那么,我邀请你,一起探索有璨的“非线性成长”之旅,在许多拐点和升华中,你将体会一个人成长的断裂和连贯、碎片和格局、单一和系统之间的关系,你也将看到,zui终的开阔和自由。
——王宁昕 罗德传播集团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裁
有璨提出的三条成长曲线让人耳目一新,我相信这本书能击中很多人的思维盲区,撬开他们成长之路上的障碍。
——采铜 心理学博士,畅销书《精进》系列作者
在本书中,有璨洞察了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解析了包括他本人在内,在这个时代与挑战共舞的人们的成长之路——从技能的精进到建立商业认知和系统思维,再到zui后走上心性成长之路,找到真我。读书的过程犹如有璨坐在我身边,在一个沙龙分享会上跟我娓娓道来。
——齐恬田 现任中国欧盟商会高级经理
成长是个复杂的课题。我们很难理解,也很难把握它——尽管我们都很想做到。
探索“成长”这个课题需要很多的勇气、智慧和耐心,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选择直面它。
但有璨不同。他不仅用自己的生活“实践”着成长,更把对成长的探索当作了自己的事业。他帮我们梳理了这个我们无暇或者不敢认真探索的重大课题,并用这本书把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呈现给我们。
为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应当感谢他。
——许可 清单创始人兼CEO
有幸提前拿到了有璨新书的样稿,打开之后就停不下来,干货满满,饱含深情,令人感动不已;有璨在15年亲身成长经历、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总结出个人成长必经的三个阶段,并给出了实现非线性成长的具体解决方案,值得每个期待向上进阶者用心研读。
——雷文涛 有书创始人兼CEO
过去10年,互联网从一个陌生的名词衍生出一系列职业,演变成一个和每个人发生关系的行业。而我们的作者黄有璨,也从一名电子城的销售,成为估值数十亿元的教育公司联合创始人,完成了人生的跨越式成长。他把自己的理念和对于成长的思考,整理在这本书里。当然,故事再精彩,也只是他的故事。
未来10年,你身边将有无数机会迅速升起,什么是你跨越式成长的路径?读完这本书,发现你的答案。
——古典 新精英创始人,职业生涯规划师,《跃迁》作者
黄有璨的文章,一贯的特点是“有温度”:很少进行枯燥的说理,而是带着浓浓的善意和坦诚分享他的成长历程背后的规律,带给我们启发。每个人成长的路上,都希望有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师在前面领路,而有璨兄在这本书和三节课中都不辞辛苦地承担了这样的责任——良师益友。
——成甲 得到说书人,《好好学习》《好好思考》作者

前言

  自序
我拥有一个跟绝大多数人相比都不太寻常的职业生涯。
2020年,我的主要职业身份是一名创业者和一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这一年,距离我和Luke、布棉一起创办致力于培养互联网时代核心人才的新职业大学——三节课(sanjieke.cn)已有5年。这一年的三节课,已是一家估值数十亿人民币、不大也不小的公司,它虽然还算不上是一家多么成功的公司,但已经有了一些微小的成绩,还在持续发展和生长着。
这时候的我,在互联网业内已经成为还算有点名气的所谓“大咖”和运营专家,操盘过一些经典的案例,写出了运营类书籍业内销量及豆瓣评分最高的《运营之光》,也讲过很多课程——到2020年,听过我课程的用户累计已逾数百万人,包括BAT、TMD[1]在内的几乎所有顶级互联网公司,都有不少人曾经参与过我的课程。
总之,此时的我,虽然还远远算不上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但也算有了个差可告慰的职业生涯,不再需要为生计发愁,在自己所处的领域内也有了些许微薄的成就。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如果把时间倒推十几年,我的职业生涯起点,其实低得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2002年,出于对应试教育的反感,我在高二时选择从一所省重点高中辍学,因此失去了如许多正常的年轻人一样参加高考、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甚至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到。因为这个选择,我的职业生涯起点,几乎是从你见到的社会最底层起步的。
2003年,我跟随家人来到北京,并在此后几年里慢慢步入职场。在最初两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在中关村给人扛过服务器,做过在路边站街揽客的店面销售,在一家不靠谱的骗子公司干过专门忽悠人的工作……
那个阶段,我挣着每月1000元出头的薪水,租住在城乡结合部最简陋、最便宜的床铺,每3~5个月更换一次工作,一直到2006年,我才第一次为自己找到了一份靠谱的工作——进入一家日企做销售。
你可以看到,我职业生涯的头两年,看起来千疮百孔,渺无希望。
但是,2020年的今天,我的身份和职业形象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样的转变,发生在差不多15年间。
在这15年里,我从社会的最底层起步,经过1~2年磨砺后以一名普通销售的角色进入当时还算有点光鲜的外企,2008年在互联网行业连什么是运营都没搞明白的情况下开始从事运营工作,之后又逐渐成为一名创业者,再一点点在业界积累沉淀,有了些许成绩。
这15年里,我依次经历过仓库搬运工、推销员、外企销售、互联网运营、职业经理人、自由职业者、创业者等多重职业身份,跨越多个社会阶层,实现了个人的极快速成长,也得以在整个过程中与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对话、交流,向他们请教,了解他们是如何学习和成长的。
而这15年,也是我作为一名参与者,亲身经历并见证了整个中国的商业和职业环境被互联网一点点颠覆和重构的15年。
在2005年前后,互联网还仅仅是一个很多人都看不太懂的新兴事物,我曾经见证过一个场景——一帮朋友在一起聚会,其中一个人说自己当前正在做互联网,旋即就迎来了其他人无尽的疑惑:那是干吗的?是给人修电脑吗?
而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技术革新,它重塑和改变了许多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一些旧有的职业逐渐消亡,而许多新的职业层出不穷地涌现。
这15年里,我也见证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时代背景下,依靠与过往完全不同的路径实现了个人的极快速成长。
他们当中,有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名普通柜台销售员和一个小店经营者跻身成为中国顶级带货主播的李佳琦和薇娅;
有阿柴哥,他原本是一名婚庆主持人,2020年,已经是“快手”APP上最知名的数学老师,依靠给无数中小学生讲解数学成为快手上最受人关注的教育类IP之一;
有沈鹏,我还记得,2012年我们初识之时,他操着有些沙哑的嗓音,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撸串。当时他还是美团早期的员工,充满了激情,话里话外还带着几分尚未完全褪下的学生气。如今,他已经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保险保障平台——水滴公司的CEO;
有我的好朋友成甲,我们同样在2012年认识,那时他才刚刚大学毕业,但对学习、对外分享和知识管理等话题满怀热情。如今,他不仅创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也是“得到”APP上最知名的说书人之一,并且出版了两本畅销书《好好学习》和《好好思考》;
当然,还有无数三节课的学员和用户,从2015年至今,我至少见证过不下20位三节课的用户,他们原本是文员、线下导游、不知名的媒体记者或是汽车修理厂的车间工人,但在短短4~5年时间里,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选择与一些机遇,实现了个人的跃迁式成长,成为一些知名公司的总监、高管或核心业务骨干。
毫无疑问,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变化越来越迅速,同时充斥着无尽的挑战与机会。很大程度上,我个人的快速成长,也必须感谢这个时代。
同时,身为这个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也能强烈地感受到,倘若试图寻找某些可依赖的规律和法则以指导自己的职业成长和个人成长,我们今天关注和思考的许多问题,与十多年前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有些人还没意识到这些不同,于是他们在各种变化面前显得无所适从、满怀焦虑。
而有些人深刻理解了这些不同,于是他们总是更能够抓住一些机会,实现个人极快速的成长——在我看来,这背后有一些东西,一定是可以复制和借鉴学习的。
因为我独特的职业经历,加上创办新职业大学三节课,本身就需要思考如何帮助用户解决职业和发展的问题,因此“成长”自然而然就成为一个我特别关注的话题,我也总被很多用户和朋友问起——
? 你究竟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快速的成长?
? 我们今天所处的职业环境和过去有怎样的不同?
? 如何看待和应对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种种职业成长困境和难题?
在长期的思索、对外讨教和自我沉淀中,也伴随着创业中经历的种种挑战和自我突破,我渐渐发现,我对“职业成长”乃至更大范围的“成长”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跟很多人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我同样能感受到,虽然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个体和目前还不算特别成功的一名创业者,但我一路走来的各种得失与思考,能够为一部分身处迷茫疑惑中的职场人士和创业者们带来些许启发,抑或帮他们找到方向。
更重要的是,我也特别相信,身为一个极为平凡的个体,一路从社会底层上行,经历过N种职业角色,并最终在互联网浪潮中选择投身创业征程的独特经历,也让我更能看到所谓“成长”的全貌,更能够理解身处各种职业阶段和困境的人。无论是求职迷茫的大学生,还是职业生涯早期对于各类规则知之尚少,既渴望更快地成长又谨小慎微、生怕踏错一步的年轻人,抑或是正在经历“30岁危机”或是“35岁危机”的职场精英,乃至一部分更多时候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诸多压力、迷茫、纠结的创业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我对他们在成长上的诉求以及面临的障碍、困惑和内心起伏都感同身受。
所有这些,让我在2019—2020年有了点念想,想要系统地结合自己的经历,把我对于“成长”的所有思考与感悟完整地分享出来,期望它们能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带给更多人一些帮助。
我在《运营之光》一书中曾提到过,我有一个基本的人生信条——
是什么拯救过你,你就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
这句话,是我选择投身教育事业,跟Luke、布棉一起创办三节课的最早动因。
在当下,它也成为我想要写作这本书的初衷。
这本书想要回答和探讨的核心主题——
在一个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时代,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成长和个人成长,又该如何获得更快的成长?
这个问题又可以一拆为二,变成如下两个分支——
(1)如何才能在变化越来越快的职业和商业环境中,在世俗层面获得更快速的成长,赢得更大的回报?
(2)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成长”到底是什么?倘若外部环境始终在不断变化,则每一个人不断努力奋斗,在个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将会面临的问题与所追求的答案又会是什么?
关于问题(1),我给出的答案正是本书的书名——非线性成长。
回顾过去15年,我发现,在我职业生涯的多个阶段,我的成长速度是远超他人的,这很可能是因为我做对了一些事——相比身边的大多数人,我始终处于一种非线性成长中。
而关于在当前这个时代的职业环境中,如何才能获得更快速的“非线性成长”,我也找到了一些可依赖的规律。
在这本书中,我将结合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真实经历具体介绍什么是“线性成长”和“非线性成长”,以及如何才能依赖“非线性成长”背后的诸多规律进行思考和行动,让自己获得更快的成长加速度。
而关于问题(2),则是一个更大、也更有趣的话题。关于它的探讨,让这本书看起来充满浓厚的个人色彩,也许这正是此书不同于其他许多职业成长类书籍的地方。
结合过去十几年的所见所闻,我认为,一个成年人的“成长”,也许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成长阶段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并学会依靠规则去赢得基本竞争。
某种意义上,当任何一个成年人走入职场与社会,必然开始面对各种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存活下来,并能洞悉竞争中的各种规则和规律,利用和依赖它们在竞争中获胜,是绝大多数人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阶段,很多人都需要从掌握少数特定技能做起,不断学习和经历多种选择,并逐步让自己在一个领域内站稳脚跟。
当然,对不同人而言,他们在竞争过程中所信奉的规则可能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你选择信奉什么样的规则,决定了你会有怎样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非线性成长”,其实是一种我个人所深信,并认为它广泛适用于目前这个时代的基本规律。
第二个成长阶段是:如何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
我们都知道,人总会有欲望。一旦一个人在职业和商业环境中具备了生存能力,并赢得竞争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期待——打破自身边界,不断上行去看到更大的世界,了解更多顶尖高手在关注什么、如何思考,以及如何才能成为那样的高手,而非偏安一隅。
很多身处这个阶段的人,他们的成长会逐渐从技能转向认知或是系统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他们会开始思考和理解,什么是商业竞争,这个世界遵循怎样的规律运转,不同行业、职业之间的差异在哪里,以及如何才能在一类问题上把各种元素、信息关联起来,让自己的思考变得更加全面和系统。
而第三个成长阶段则是:如何在看到更大的世界后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赢得更大的荣耀和认可,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很大程度上,当一个人逐渐有了赢得竞争的能力和经验,在成长方面,他将面对的可能是另一类不同的选择——他选择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决定了这个世界会对他拥有怎样的期待和要求,也决定了他将有机会获得怎样的荣耀和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成长,已经不仅仅是外显的,同时也会伴随许多内生的元素。
而到了最后,假设一个人能够成功越过以上3个阶段,将面临一个更加本质和深刻的自我拷问。
这样的拷问,当前的我也正在亲历,对于它的种种思考和解读,我认为是本书最为精彩动人的篇章。
关于这个更加本质和深刻的自我拷问到底是什么,请原谅我在此保留一些悬念,先不对它进行过多描述,你将看到它的面纱在书中被一点点掀开。
本书的章节结构,也围绕着我对上述问题的理解而展开。
本书的核心内容,共有1篇前言、6个章节。
本书名为《非线性成长》,在内容中也无数次提到“线性成长模式”“非线性成长模式”“S型曲线”等概念,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想要表达的理念,我在前言里对上述3个基本概念进行了基本的解释。在书末的附录A中也对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
本书的第1章《我的非线性成长之路》,主要讲述了我在过去15年内的职业成长经历。
就像我所说的,本书的很多内容和思考,都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关,为了让你对我所有的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我决定在本书开篇让你对于我在15年里,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实现个人的“非线性成长”的,先有一个比较具象的了解。
本书的第2章是《非线性世界的真相与基本规律》,在这一章里,我对“职业成长最终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如何找到赢得竞争的关键路径”以及“该遵循哪些基本规律为自己寻求非线性成长的机会和空间”这样3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进行回答,并在本章中描绘出职业成长的全貌——它由3条“一级成长曲线”构成,我会具体介绍它们是什么。
本书的第3章是《扫清你“蜕变之路”上的一切障碍》,这一章的主要受众是那些身处职业生涯早期的朋友。我深刻知道,在职业生涯早期,每一个人都面临无数具体的困惑和障碍,例如如何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面对多个职业机会该如何选择,如何才能成功转行并拿到心仪的Offer,等等。
对一个身处职业生涯早期的人,倘若这些具体的困惑无法得到解答,那么更大范畴的成长也将无从谈起。
因此,这一章里,我对如何解决这样的诸多具体问题,给出了一系列建议。
可以说,本书的第2、3两章,希望帮你解决好“如何生存,并学会依靠规则赢得基本竞争”的问题。
第4章是《向顶级高手学习商业认知/系统思考和竞争策略的制定》,这是非常重要而有价值的一章。
在我看来,职业环境中,普通人与高手的一大区别,就在于系统思考和制定高质量竞争策略的能力,而这一章里,关于什么是系统思考,如何才能具备系统思考能力,以及如何依靠策略而非简单执行来赢得竞争,甚至顶级高手会有什么样的思考习惯和方法,我都进行了诠释。
如果你工作了四五年,在个人发展和成长上遇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瓶颈,相信这一章对你尤其具有价值。
某种意义上,这一章试着帮你重点解决的,正是“如何看到、理解更大的世界”的问题。
第5章和第6章分别是《第三条“一级成长曲线”——心性成长》和《如何与这个注定不确定性、不可控的世界共舞?》,在这两章里,我将结合创业5年来经历的一切,跟你具体探讨更大层面的“个人成长”到底是什么,以及你需要面对怎样的挑战。
这两章所要回答的问题,正是我前面提到的“如何在看到更大的世界后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赢得更大的荣耀和认可”的问题,以及之后那个更加本质的自我拷问。
我认为这两章内容可能是本书最动人的篇章,我相信它对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人会带来不一样的触动和启发。
如果你也经历过创业,或者已经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相信这两章更容易让你产生共鸣。
和《运营之光》一样,这本书仍然带有一些浓厚的个人色彩——它并不是一本对职业成长和商业竞争进行科学考证、引经据典论述的书,反而有点像是“一个平凡个体跨越多个成长阶梯后总结的自我成长方法论与个人自白”。
很难说这样的写作表达是否是好的,但它确实更契合我的内心——如果我要写一本有关成长的书,我特别不希望它变成一本简单的工具书,或者是空洞无用的“纯鸡汤”,又或者是那种快消品式的、读完一遍后再也没有二次翻阅兴趣的畅销书。
在我的内心深处,对于成长的基本认知是这样的——
每一个成年人都会经历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在旅途中,你需要经历生存考验,变得强大,然后遭遇方向迷茫和内心归属的困扰,最后再返璞归真,满血归来。
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践行起来,你会遇到无穷的障碍和挑战。我有幸能够在过去15年里从社会最底层一路上行,如今有点接近能够看到这个过程的全貌。目前的我,在成长这样的课题面前,算得上是特别坚定的。
而走过这个“英雄之旅”的全过程,对我而言,也异常动人。
我希望,围绕着我在职业生涯中的种种亲历,这本书能够为你呈现这个“成长”过程的全貌,也能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为你提供指引,带给更多人一些笃定的力量,直面或走完这个并不轻松的旅程。
我希望,这本书的内核中,保有一些深刻的思考和力量,可以让你身处职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时,都愿意反复翻阅它,并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悟。
当然,因为个人水平和认知所限,这本书也一定有它的局限。
事实上,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有许多自我质疑。
其中最大的自我质疑来自——我的当下,还远说不上有多么成功。
我想要谈论的主题是成长。而任何一个有资格站到大众面前谈论成长的人,必然需要在个人成就上赢得最基本的大众认可。而身为一名创业者,我和伙伴们所创办的企业目前只是一家发展中的创业公司,仍然面临各种挑战,尚难言结局如何。有时这也让我感到些许惶恐,怀疑自己是否具备这个资格。
此外,身处创业状态中,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们,在与他们交谈讨教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自己在很多问题上的思考和理解仍然是浅薄的,仍然因为自己的一些认知局限而感到汗颜。
但最终我选择鼓起勇气写作本书,一来,我相信以我独特的职业经历,我或许是一个“对”的人选来思考和讨论这个话题,且我也有足够的念想和动力;二来,我也相信,以输出来带动输入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方式,即便我的思考没有那么严谨和完整,把它呈现出来接受广大读者和各位前辈老师们的批评,对我而言会是更好的学习。
关于本书的很多内容,我相信必然存在诸多有失偏颇和亟待指正之处,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2]。
不过,你也可以相信,虽然我的水平、能力有局限,但我对待这本书的态度足够认真,为了让它符合我自己的期待,我付出了尽可能大的努力。
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所有身处职业成长旅途中的朋友们一些启发与思考,让你从中获得一些前行道路上足可坚守的信念和力量。
是为序。
黄有璨
2020年8月
[1]指字节跳动、美团、滴滴
[2]关于本书的一切建议,欢迎通过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黄有璨”给我留言

精彩书摘

  我的职业生涯,开启于高中辍学后来到北京。辗转两年后,2005年,既无学历,又无背景,更无工作经验,我抱着“总得想办法干点啥养活自己”的心态,开始求职。
就像自序里提到的,在最初两年,我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挣着每月1000元出头的薪水,租住在城乡结合部,最大的念想,就是找到一份靠谱的工作。那还是一个外企很光鲜亮丽的时代,能够迈入外企的大门,大概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上了正轨。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所谓“S型曲线”“非线性成长模式”等概念,也完全不知道两年后的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但我内心有一些朴素的想法——要想从当前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打杂状态”进入外企,我总得有点能拿得出手的本钱。
于是,我做了一些思考——对于绝大多数声名在外的外企而言,一个既无显赫学历、又无成熟经验的人,是断不可能入其法眼的。如果我想进外企,选择那些中等规模、大众知名度不高的企业更有可能成功,而不是把目标瞄准声名显赫的500强大公司。
而且,在外企普遍需要的岗位中,我发现,最不看重个人出身和背景的职业,是销售。
于是,虽然每3~5个月就要换一次工作,我还是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为自己积攒“本钱”——我找了很多份具备销售属性的工作,且基本做到,无论是街边揽客还是店面直销,自己的业绩在同期员工中都能名列前20%,并且让每一位带过我的上级都对我有比较正面的评价。
2006年10月,我依靠自己在一年时间里积累下来的“本钱”,以及一封4000多字详实真诚的求职信(我在信中尽可能客观地列举了自己的诸多优点和不足)换来了一家主业是生产和销售各种化工、生物实验室设备的日企的面试机会。
我还记得,那家日企公司的老总在面试临近结束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将来有些什么目标吗?
我想了一下,答道:凭自己的能力,10年内能在北京二环周边买套房。(那时北京的城市发展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庞大,房价也不像现在这么夸张)
后来,老总告诉我,正是这个答案,让他们决定向我正式发出Offer。
我就这样开启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阶段。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5 / 5. 投票数: 2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非线性成长
作者:黄有璨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95123
豆瓣评分:8.0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