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关羽

《三国志》中的豪杰,为什么会被人们作为商业之神来崇拜呢?从史实到故事,再到信仰的对象,本书试图分析关羽形象的这一变迁过程,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新尝试。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关羽作为商业之神受到华人的笃信和供奉。《三国志》中的武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信仰对象呢?对“义”和“信”的尊崇是中国思想的重要特征,本书以此为线索,考察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关羽,及其在民众心目中成为“义”和“信”的象征的过程。

作者简介

渡边义浩, 1962 年生于东京。毕业于筑波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人类学研究科,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大东文化大学教授,专长为中国古代史。任日本三国志学会事务局长,致力于东汉国家与儒教的关系研究以及《后汉书》的翻译,并积极从事《三国志》的相关研究和普及工作。著有《东汉国家的统治与儒教》《三国政权结构与“名士”》《后汉书全译》《诸葛孔明:虚像与实像》《儒教与中国:两千年正统思想的起源》《三国志》等。

目录

前言 关羽与《三国志》在东亚三国的流传

第一章 关羽与两部《三国志》
一 关羽及其时代
二 陈寿的《三国志》
三 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
四 毛宗岗本对关羽的评价

第二章 武
一 桃园结义
二 温酒斩华雄
三 许田打围
四 斩颜良、文丑

第三章 义
一 降汉不降曹
二 秉烛达旦
三 千里走单骑
四 义释曹操

第四章 圣
一 单刀赴会
二 刮骨疗毒
三 败走麦城
四 玉泉山显圣

第五章 武神
一 关羽传说的形成
二 佛教的伽蓝神
三 国家的守护神
四 蜀汉正统论与关羽

第六章 财神
一 晋商的崛起
二 盐池之神
三 国家祭祀
四 道教世界的统治者

第七章 儒神
一 清朝的兴起与晋商
二 从佛教、道教之神到儒教之神
三 对抗民变
四 战争的结束

第八章 “义”的关系网
一 民众的教化
二 关帝灵签
三 关帝庙与华人关系网
四 基于“义”的“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

精彩书摘

  《关羽 神化的〈三国志〉英雄》:
在异乡,商人依靠的是人际关系网。但缺少核心的人际关系网是很容易松散解体的。因此,晋商在前往各地从事商业活动时,仰仗自己的守护神关帝,经营活动取得成功后便修建关帝庙进行祭祀,作为关系网的据点。此外,关羽重“义”的生平事迹也为商人提供了应该遵守的规范。基于“义”和“信”的人际关系网由此遍及中国各地,又随着华人的足迹扩展到海外,关帝庙也在海外兴建起来。
横滨的华侨刚开始在现在的中华街居住时,首先便建起了关帝庙。据说,1862年,一位商人抱着关帝的木像建起一座小庙,这就是横滨关帝庙的雏形。1892年,关帝的神像由香港被搬运至此并受到祭祀。此后,关帝庙作为中华街的精神纽带一直延续至今。
函馆的关帝庙于1910年建成,是一座纯中式的建筑物,并成为中华会馆的一部分。提议建造该庙的是“三汀帮”的成员张尊三和潘延初。他们呼吁修建关帝庙,以供整个北海道和库页岛的华侨联系,并投入巨额经费,共筹集了大约2万日元,又从中国买来材料,建造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庙宇。
……

前言/序言

  作为故事和传说的《三国志》,在日本、中国、韩国这东亚三国得到了广泛的喜爱,其传播和接受广泛而持久。然而,这三个国家流传的《三国志》内容并非完全一致,产生这种差异的最大原因便在于关羽。

在《三国志》所记述的曹魏、蜀汉和孙吴三国的故事中,关羽不过是蜀汉建立者刘备麾下的一员武将而已。各国流传的《三国志》之所以会有所差异,是因为他被称为“关圣帝君”(关帝)并作为神而受到尊崇。关羽已经成为一位被神化的英雄。

本书将详细阐述关羽神格化的过程。据说,清代(1644—1911年)祭祀关圣帝君的关帝庙共有4万多座,遍布全国的港口和海湾。在日本也引发了关注的电影《赤壁》中,只有关羽在战斗之后摆出炫耀的姿态。对此,中国人觉得理所当然,日本人却感到不可思议,而一部分韩国人则被唤起了不愉快的记忆。

《三国志》在日本的流传

吉川英治的《三国志》一书为日本人接受《三国志》奠定了基础,该书是以曹魏的奠基人曹操和辅佐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这两大英雄为主线来叙述三国时代史事的。其序言中指出:“《三国志》始于曹操,终于孔明,描述了这两大英雄成败与争斗的轨迹。”正如吉川对《三国志》的理解,他描绘的是曹操的宏大形象和诸葛亮的杰出才智与忠诚。日本人以曹操和诸葛亮为中心来理解三国,其对《三国志》的整体印象是由此确定的。

吉川英治并未对关羽抱有特别的感情,只是将他与张飞一起平淡地加以描述。当然,在横滨的中华街有着壮观的关帝庙,那里总是有很多人前往参拜,很是热闹。不仅是横滨,在函馆、神户和长崎等华人聚居的城市,关帝庙也居于华人社会的中心。不过,信仰关帝的日本人很少。这种对关羽的特别关注,让关帝信仰淡薄的日本人感到很奇怪。

《三国志》在中国的流传

而在中国,毛宗岗的《三国志演义》奠定了中国人接受《三国志》的基础,在“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之外加上了“义绝”关羽,将这三人作为故事的中心。明代(1368—1644年)罗贯中撰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并未原封不动地流传到现代。例如,如果是《论语》等儒家经典或者李白、杜甫的诗,在出版时字句是不能改动的。但作为小说(无经典价值的读物)的《三国志演义》为了获得更多读者,其内容在书肆的主导下不断地被改动。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和加评(鉴赏故事的评论和插入语)的毛宗岗本《三国志演义》,是已出版的数十种《三国志演义》的定版。

毛宗岗本《三国志演义》成书于清代初期,当时关帝是深受国家保护的神祇。因此,比起表现诸葛亮的“智绝”,书中更多地描述了关羽的“义绝”。在清代后期形成的京剧中,作为神的关羽因深受敬畏而成为像皇帝一样不能扮演的角色,就像歌舞伎中不能扮演天皇和将军一样。然而,由于极受欢迎,关羽的剧目不久之后便获许上演了。对中国人而言,关羽在破敌之后的亮相是理所当然的。

《三国志》在韩国的流传

与中日两国相比,韩国人对关羽的态度比较复杂。与日本不同,韩国是有关帝信仰的。首尔东大门外有祭祀关帝的东庙(东关王庙),以前在南大门外也有南庙(关圣庙)。但我去参观时发现,东庙当中游人十分稀少。这两座庙是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时,后者应前来援助的明朝军队的要求修建的。而且,明朝武将还要求朝鲜国王在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这天前去祭拜。宣祖无法拒绝作为援军的宗主国的要求,便前往南庙焚香祭拜关帝。在韩国,赵云比关羽更受欢迎,恐怕与这种强制信仰关帝的历史也有一定关系。

关帝信仰的形成过程

同样在《三国志》中出现的诸葛亮和张飞,也受到民众的崇信并在庙中得到祭祀,但像关羽这样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都大规模信仰的《三国志》英雄却是绝无仅有的。关羽怎样的生命轨迹使之上升为神?那些将关羽神化的人们又在祈求什么呢?

关帝信仰的特点在于,本来身为武将的关羽却作为财神(商业之神)被人们供奉。而且,正如横滨的关帝庙是仰仗众多华人的捐赠而修建的,关帝庙成为华人关系网的核心。活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的强大关系网以“义”和“信”为根本,而最能体现“义”和“信”的正是坐落于世界各国唐人街的关帝庙。这种信仰是何时形成的?人们又是如何认识作为关帝信仰渊源的关羽的呢?

本书将阐述关羽升华为神并被供奉于关帝庙的历史过程,及其如何在经济和精神层面对华人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三国志》中的英雄,至今仍作为神而存在着。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关羽: 神化的《三国志》英雄
作者:[日] 渡边义浩
译者:李晓倩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06471
豆瓣评分:7.3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