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新版)》热销欧美,中文繁体版2010年4月出版,即跃居台湾诚品连锁书店、金石堂连锁书店、博客来网络书店畅销榜NO10超过半年。
澳大利亚知名历史学家约翰·赫斯特在《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新版)》中的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为我们梳理出欧洲文明所以能改变全世界的各种特质。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十字军东侵,造就出许多性格截然分明的人物──如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世上第一批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新版)》以清晰、幽默、发人深省的笔调,杂以活泼的插图,叙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文明。
编辑推荐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新版)》是一部“短”的欧洲史。它以极简练的文字,却从不同的角度,把欧洲历史的精要述说透彻!雅典的民主、罗马的共和,差别在哪里?蛮族入侵是如何发生?中古时期的政教之争到底争什么东西?罗伯斯庇尔时期的法国为什么叫“美德共和国”?——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本书将以非常轻松的方式告诉你。
目录
推荐序 历史,是最好的避险秘笈!
引言 历史,带领我们更贴近人生
PART1 欧洲,是个混合体
第一章 从希腊说起,讲到日耳曼——古典时期到中世纪
●现代文明的源头:古希腊
●罗马国·希腊味
●希腊人有多聪明?
●听随灵感的“科学精神”
●唯一的神,绝对真理
●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
●日耳曼蛮族的逻辑
●如果持续迫害下去……
●从追杀到独尊
●从利用到融合
●土地你拿去,其他留给我
●好战者与基督徒的矛盾结合
●神学为什么这么神?
第二章 神性到理性,科学到浪漫——近代欧洲
●文艺复兴的古典主张
●行动像天使,悟性像神明
●耶稣早就警告过……
●马丁·路德之时势英雄
●两派人马从相残到相容
●牛顿、达尔文让谁低头?
●法国启蒙运动——你会在哪里找到“上帝”?
●相信进步或相信循环
●“浪漫”源自德意志?
●欧洲的宿命:分裂、撕扯、困惑
间奏篇 古典情怀今犹在
●苏格拉底的问答
●柏拉图的经典譬喻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医生的行规
●《查士丁尼法典》保障谁?
PART 2 迈入文明
第三章 争战一千年
●从佣兵变事主
●可公审,可酷刑
●罗马未死,文明奠基
●“法国”源自日耳曼民族
●伊斯兰入侵,遇到“铁钟”
●维京人横行两百年
●十字军东征
●罗马盛世终到尽头
第四章 民主意识,这样开始的
●民主源自军队
●不讲人权的高压民主
●有钱人的投票权
●庶民的叛变
●王子的罪行,女子的贞洁
●共和体制的怪物:大义灭亲
●第一公民奥古斯都
●西罗马帝国是如何灭亡的?
第五章 有国王的民主,没国王的极权
●互亲脸颊的君臣盟誓
●封建社会下,阶级不等于地位
●君主专制,国王再度当家做主
●国王斗国会,国会杀国王
●新教领袖拥立新教国王
●没流一滴血,“光荣革命”
●看完《政府论》,美法搞革命
●网球场誓言
●现代民主的奠基文献
●搞极权的法国大革命
第六章 皇帝和教皇到底谁大?
●教皇需要查理保护
●文明要靠查理保护
●皇帝巴结地方“角头”
●把皇帝直接赶出教会
●教皇也会打仗、杀人?
●拿破仑崛起
●终止仇恨,自戴皇冠
第七章 语言:从两种变几十种
●拉丁语:多变不敌简便
●哪种语系的地盘大?
●欧洲语言的祖先:印欧语系
●拉丁文不敌罗曼史
●莎士比亚不懂拉丁文
●耶稣不说拉丁文,但……
第八章 平民百姓的生活面貌
●九成五的人住在乡下
●谈天气,忧心命运
●抢粮、抢食、抢囤积
●税吏成了罪人的代名词
●农民向领主宣战
●法国农民为何这么襥?
●英国农民为何这么富?
●工业革命衔接农业革命
结语 欧洲,为什么可以抢第一?
引言 历史,带领我们更贴近人生
PART1 欧洲,是个混合体
第一章 从希腊说起,讲到日耳曼——古典时期到中世纪
●现代文明的源头:古希腊
●罗马国·希腊味
●希腊人有多聪明?
●听随灵感的“科学精神”
●唯一的神,绝对真理
●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
●日耳曼蛮族的逻辑
●如果持续迫害下去……
●从追杀到独尊
●从利用到融合
●土地你拿去,其他留给我
●好战者与基督徒的矛盾结合
●神学为什么这么神?
第二章 神性到理性,科学到浪漫——近代欧洲
●文艺复兴的古典主张
●行动像天使,悟性像神明
●耶稣早就警告过……
●马丁·路德之时势英雄
●两派人马从相残到相容
●牛顿、达尔文让谁低头?
●法国启蒙运动——你会在哪里找到“上帝”?
●相信进步或相信循环
●“浪漫”源自德意志?
●欧洲的宿命:分裂、撕扯、困惑
间奏篇 古典情怀今犹在
●苏格拉底的问答
●柏拉图的经典譬喻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医生的行规
●《查士丁尼法典》保障谁?
PART 2 迈入文明
第三章 争战一千年
●从佣兵变事主
●可公审,可酷刑
●罗马未死,文明奠基
●“法国”源自日耳曼民族
●伊斯兰入侵,遇到“铁钟”
●维京人横行两百年
●十字军东征
●罗马盛世终到尽头
第四章 民主意识,这样开始的
●民主源自军队
●不讲人权的高压民主
●有钱人的投票权
●庶民的叛变
●王子的罪行,女子的贞洁
●共和体制的怪物:大义灭亲
●第一公民奥古斯都
●西罗马帝国是如何灭亡的?
第五章 有国王的民主,没国王的极权
●互亲脸颊的君臣盟誓
●封建社会下,阶级不等于地位
●君主专制,国王再度当家做主
●国王斗国会,国会杀国王
●新教领袖拥立新教国王
●没流一滴血,“光荣革命”
●看完《政府论》,美法搞革命
●网球场誓言
●现代民主的奠基文献
●搞极权的法国大革命
第六章 皇帝和教皇到底谁大?
●教皇需要查理保护
●文明要靠查理保护
●皇帝巴结地方“角头”
●把皇帝直接赶出教会
●教皇也会打仗、杀人?
●拿破仑崛起
●终止仇恨,自戴皇冠
第七章 语言:从两种变几十种
●拉丁语:多变不敌简便
●哪种语系的地盘大?
●欧洲语言的祖先:印欧语系
●拉丁文不敌罗曼史
●莎士比亚不懂拉丁文
●耶稣不说拉丁文,但……
第八章 平民百姓的生活面貌
●九成五的人住在乡下
●谈天气,忧心命运
●抢粮、抢食、抢囤积
●税吏成了罪人的代名词
●农民向领主宣战
●法国农民为何这么襥?
●英国农民为何这么富?
●工业革命衔接农业革命
结语 欧洲,为什么可以抢第一?
前言
推荐序 历史,是好的避险秘笈!
这是一本历史课本。
从来,我喜欢的是历史故事,不是历史课本。可是我还真喜欢这一本历史课本,更因此而羡慕作者的学生,能有这么一本欧洲史教材。
作者在自序中说:(澳大利亚的学生)他们懂得太多澳大利亚历史,对欧洲文明所知却太少,而他们,也是欧洲的一分子。这番话充分显示了作者的用心良苦,同时更映照出台湾这些年来对“本国史”定义的争论,是何等的目光如豆。
处在新一波全球化方兴未艾的今日,回头看欧洲历史,似乎比回顾中国历史更有启发性,且正因本书之“极简”,感想越发强烈。
欧洲文明源于希腊,经过罗马帝国、中世纪到近代欧洲。第一个感想是庆幸,因为中国文明始终没有中断,没有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的“绕一圈回来”(回到希腊)的问题。第二个感想却是悲哀,中国文明由于没有中断,因而没有反思的机会,也就没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那种再生的动力。第三个感想是自豪,原来欧洲的几次文明变革,动力都来自中国: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第四个感想又是悲哀,中国人的发明“绕一圈回来”,却是欧洲列强的船坚炮利!
写到这里,我郑重提出两个建议:其一,阅读本书时,手边或墙上若能有一幅世界地图,肯定大有裨益,一来可以对照书中的历史地图,二来可以对照亚洲。其二,手边放一本诸如“实用历史手册”之类的工具书,可以对照同时期中国与亚洲的历史。
这两个建议的理由很简单。读历史一定要兼读地理,否则就成了死背,对照地图,尤其若能针对古今地图,历史就是活的;同时,全球化其实一直在进行中,只不过从前很慢,现在很快。讲到这里,深切期待作者另一门课,1800年以后的欧洲史,教材也能翻译出版。因为那正是前一波全球化的重要舞台,对今日肯定有更多的启发。
中国文明灿烂发光于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科技突破(铁工具)与知识大量释出(士阶级瓦解)的时代,本质上就是周朝诸侯国的一次“全球化”,其结果是秦始皇建立了统一帝国。欧洲的兴盛也是科技突破(本书中所述的科学革命)与知识大量释出(印刷术传入,助长宗教革命)的结果,赋予了帝国主义进行“全球化”的力量。
今天的世界又面临相似的情形:网络科技再次将“距离”重新定义,网络同时造成知识的大量释出,面对这种百年一遇甚至千载难逢的大时代,我们何其幸运。
然而,机会的另一面就是“风险”。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可资借镜的前例,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历史,在这个时候就派上大用场了。在过去的相似情境中,前人犯过哪些错误,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学到,从而加以回避。
有这么一本“极简”的避险秘笈,我们真是幸运,不是吗?
这是一本历史课本。
从来,我喜欢的是历史故事,不是历史课本。可是我还真喜欢这一本历史课本,更因此而羡慕作者的学生,能有这么一本欧洲史教材。
作者在自序中说:(澳大利亚的学生)他们懂得太多澳大利亚历史,对欧洲文明所知却太少,而他们,也是欧洲的一分子。这番话充分显示了作者的用心良苦,同时更映照出台湾这些年来对“本国史”定义的争论,是何等的目光如豆。
处在新一波全球化方兴未艾的今日,回头看欧洲历史,似乎比回顾中国历史更有启发性,且正因本书之“极简”,感想越发强烈。
欧洲文明源于希腊,经过罗马帝国、中世纪到近代欧洲。第一个感想是庆幸,因为中国文明始终没有中断,没有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的“绕一圈回来”(回到希腊)的问题。第二个感想却是悲哀,中国文明由于没有中断,因而没有反思的机会,也就没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那种再生的动力。第三个感想是自豪,原来欧洲的几次文明变革,动力都来自中国: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第四个感想又是悲哀,中国人的发明“绕一圈回来”,却是欧洲列强的船坚炮利!
写到这里,我郑重提出两个建议:其一,阅读本书时,手边或墙上若能有一幅世界地图,肯定大有裨益,一来可以对照书中的历史地图,二来可以对照亚洲。其二,手边放一本诸如“实用历史手册”之类的工具书,可以对照同时期中国与亚洲的历史。
这两个建议的理由很简单。读历史一定要兼读地理,否则就成了死背,对照地图,尤其若能针对古今地图,历史就是活的;同时,全球化其实一直在进行中,只不过从前很慢,现在很快。讲到这里,深切期待作者另一门课,1800年以后的欧洲史,教材也能翻译出版。因为那正是前一波全球化的重要舞台,对今日肯定有更多的启发。
中国文明灿烂发光于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科技突破(铁工具)与知识大量释出(士阶级瓦解)的时代,本质上就是周朝诸侯国的一次“全球化”,其结果是秦始皇建立了统一帝国。欧洲的兴盛也是科技突破(本书中所述的科学革命)与知识大量释出(印刷术传入,助长宗教革命)的结果,赋予了帝国主义进行“全球化”的力量。
今天的世界又面临相似的情形:网络科技再次将“距离”重新定义,网络同时造成知识的大量释出,面对这种百年一遇甚至千载难逢的大时代,我们何其幸运。
然而,机会的另一面就是“风险”。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可资借镜的前例,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历史,在这个时候就派上大用场了。在过去的相似情境中,前人犯过哪些错误,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学到,从而加以回避。
有这么一本“极简”的避险秘笈,我们真是幸运,不是吗?
精彩书摘
欧洲文明是独特的,因为它一直是唯一能让世界其他地区马首是瞻的文明。它之所以做得到这点,是靠着不断的征服和定居、强大的经济势力和思想观念,以及拥有其他人向往的东西。今天,全球所有国家普遍运用的科学发现和科技都起源于它,而科学本身就是欧洲的发明之一。
在欧洲文明发端之初,它的组成元素有三:
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2.基督教——犹太教(犹太民族之宗教)的一个奇特分支。
3.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欧洲文明是个混合体。随着继续往下读,这个混合特质的重要性,就会慢慢地彰显出来。
如果我们去找哲学、艺术、文学、数学、科学、医学以及政治思想的源头,所有这些智识,都会把我们带回到古希腊。在希腊的辉煌时期,它并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是由数个小聚落分区统治,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称的城邦。一个城邦就是一个城镇,四周有一圈土地环绕,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刻进城去。希腊人喜欢加入城邦,就像我们归属于某个俱乐部一样,是基于一种同谊情感。民主政治的原型就是从这些小城邦里萌生,但它并不是代议式的民主,用不着选举国会议员。所有的男性公民群聚于某个场所就公共事务进行讨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透过投票表决。
随着城邦人口日益增长,希腊开始派人到地中海其他地区去开拓殖民地。在当今的土耳其、北非沿岸,甚至远至西班牙、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南部,都找得到希腊人安家落户的踪迹。而就在意大利这里,罗马当时只是今日罗马城周遭的一个小村落,与希腊人首度遭逢,进而向他们学习。
罗马人慢慢建立起一个庞大帝国,连希腊和希腊所有的殖民地都在它的疆域范围之内。这个帝国,北以两大河流“莱茵河”及“多瑙河”为界,不过有时也会超越;西边则是大西洋。英格兰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苏格兰和爱尔兰不是。帝国南边远抵北非沙漠,东边疆界难确定,因为此处还有一些与它敌对的帝国。罗马帝国涵盖了整个地中海;但它的领土只有一部分属于今日的欧洲,大部分是在土耳其、中东和北非地区。
罗马人比希腊人更骁勇善战。他们用来治理帝国的法律比希腊人高明,对打仗和治国方面都极为有用的工程建筑,水准也在希腊人之上。可是,在其他方面,就连罗马人也承认希腊人比他们高明,心甘情愿地卑躬屈膝、复制仿效。罗马的精英分子除了说自己的母语拉丁语,也会说希腊语;他们把儿子送到雅典上大学,要不就雇个希腊奴隶在家教小孩。因此,我们谈到罗马帝国时,常形容它是“希腊罗马风格”,是因为罗马人乐见这样的发展。
从几何学中容易看出希腊人有多聪明。我们在学校里学的几何就是承袭自希腊。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几何,所以我们从基本的说起。
几何学的运作是:从几个基本定义出发,从中延伸出其他规则。它的起始是“点”,希腊人为“点”下的定义是:有定位但没有量值的东西。其实它当然也有量值,像这页下方的点就有宽度(直径),不过几何可说是一种假想的世界,一个纯粹的世界。其次是有长度但没有宽度的“线”,再来是“直线”的定义:两点之间短的线。根据这三个定义,你可以建立出圆的定义:首先,它是一条能造出一个封闭图形的线。可是,你要怎么形容“圆”呢?仔细想想,圆还真难描述。它的定义是:这个图形当中有个中心点,从这个固定点连接到这个图形的所有直线都是等距。
在欧洲文明发端之初,它的组成元素有三:
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2.基督教——犹太教(犹太民族之宗教)的一个奇特分支。
3.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欧洲文明是个混合体。随着继续往下读,这个混合特质的重要性,就会慢慢地彰显出来。
如果我们去找哲学、艺术、文学、数学、科学、医学以及政治思想的源头,所有这些智识,都会把我们带回到古希腊。在希腊的辉煌时期,它并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是由数个小聚落分区统治,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称的城邦。一个城邦就是一个城镇,四周有一圈土地环绕,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刻进城去。希腊人喜欢加入城邦,就像我们归属于某个俱乐部一样,是基于一种同谊情感。民主政治的原型就是从这些小城邦里萌生,但它并不是代议式的民主,用不着选举国会议员。所有的男性公民群聚于某个场所就公共事务进行讨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透过投票表决。
随着城邦人口日益增长,希腊开始派人到地中海其他地区去开拓殖民地。在当今的土耳其、北非沿岸,甚至远至西班牙、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南部,都找得到希腊人安家落户的踪迹。而就在意大利这里,罗马当时只是今日罗马城周遭的一个小村落,与希腊人首度遭逢,进而向他们学习。
罗马人慢慢建立起一个庞大帝国,连希腊和希腊所有的殖民地都在它的疆域范围之内。这个帝国,北以两大河流“莱茵河”及“多瑙河”为界,不过有时也会超越;西边则是大西洋。英格兰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苏格兰和爱尔兰不是。帝国南边远抵北非沙漠,东边疆界难确定,因为此处还有一些与它敌对的帝国。罗马帝国涵盖了整个地中海;但它的领土只有一部分属于今日的欧洲,大部分是在土耳其、中东和北非地区。
罗马人比希腊人更骁勇善战。他们用来治理帝国的法律比希腊人高明,对打仗和治国方面都极为有用的工程建筑,水准也在希腊人之上。可是,在其他方面,就连罗马人也承认希腊人比他们高明,心甘情愿地卑躬屈膝、复制仿效。罗马的精英分子除了说自己的母语拉丁语,也会说希腊语;他们把儿子送到雅典上大学,要不就雇个希腊奴隶在家教小孩。因此,我们谈到罗马帝国时,常形容它是“希腊罗马风格”,是因为罗马人乐见这样的发展。
从几何学中容易看出希腊人有多聪明。我们在学校里学的几何就是承袭自希腊。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几何,所以我们从基本的说起。
几何学的运作是:从几个基本定义出发,从中延伸出其他规则。它的起始是“点”,希腊人为“点”下的定义是:有定位但没有量值的东西。其实它当然也有量值,像这页下方的点就有宽度(直径),不过几何可说是一种假想的世界,一个纯粹的世界。其次是有长度但没有宽度的“线”,再来是“直线”的定义:两点之间短的线。根据这三个定义,你可以建立出圆的定义:首先,它是一条能造出一个封闭图形的线。可是,你要怎么形容“圆”呢?仔细想想,圆还真难描述。它的定义是:这个图形当中有个中心点,从这个固定点连接到这个图形的所有直线都是等距。
资源下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