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巴以行走观察:牵动全球的百年纷争

  《敌人与邻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内容简介:巴勒斯坦的这片土地,是犹太人经卷上所指的应许之地,也是许多阿拉伯人世世代代的居所。1917年,奥斯曼帝国即将落败,结束在这里4个世纪的统治;英国外交大臣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民族家园。一个世纪的撕扯与动荡就此开启。;分歧从一开始就难以调和。从19世纪末一批犹太定居点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的阿拉伯起义,到以色列在1948年的建国、1967年的六日战争,再到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以及2002年以来修建的隔离墙……对于同样的事件,双方说法截然不同。犹太复国主义者眼中的公正和胜利,对巴勒斯坦人来说则是不公、失败、流亡和羞辱。对于这片土地上两个民族百年难解的纷争,记者兼历史学家伊恩·布莱克意识到,只能通过关注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历史以及彼此来理解。于是,他借助文献资料、解密档案、口述历史,还有他自己的现场报道,寻求真相和对话。他留意历史的变迁、国家间的斡旋和博弈,因为那是冲突的肇因和驱动力;他更在意被卷入这百年动荡的普通人的生活,因为冲突的撕裂,他们在日常感受得至为真切。一百年来,缓和的机会一再错失,促使这两个民族和平、自由、公平地作为邻居而不是敌人相处的协议从未达成。如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场冲突即将落幕,而理解,是面向未来的开始。 《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悲情与荣耀》内容简介:《我的应许之地》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以色列建国史,也是百年来犹太民族的奋斗复兴史。作者阿里沙维特以自己家族故事为引子,通过亲身经历、深度访谈,历史文献、私人日志、信件等,通过一个个扣人心弦的个体故事,试图描述出以色列的全景大历史,以引出更深层次的以色列国家思考,并对中东地区的纷争渊源进行了历史性梳理。《我的应许之地》从作者的曾祖父写起,这位犹太复国主义者是一位英国绅士,1987年却果断横跨地中海走向圣地,意识到这即将是本民族的未来之路;20世纪20年代一个怀理想主义的年轻农夫,自他的阿拉伯邻居处购入了土地种植雅法蜜桔,用汗水在不毛之地培育出富足繁荣;二战时期德军将至,具有先知使命感的古特曼,率领青年人攀登历史废墟马萨达,激励他们心中强大的犹太复国主义精神;1948年在吕大驱逐的悲剧性的一幕中,全城老小在流泪中背井离乡、渐行渐远;我们看到了二战后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在应许之地辛勤地建设这个荣耀之国,并努力将孩子们培养成真正的新以色列人;60年代纵横捭阖的以色列政治家们,在艰难局势中,顽强推动了绝密的以色列核计划;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惨痛,令举国反思以色列的未来在哪里;以及今天引领世界潮流的互联网以色列新兴企业,还有在那些特拉维夫蓬勃发展的俱乐部里纵夜狂欢的青年男女……今天,以色列人是赢得了最终胜利?还是深陷巨大危机,精神力衰退?他们能否复兴和救赎自我,挽救深爱的应许之地?在百年来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悲喜剧中,《我的应许之地》为这个生活在流沙之地又充满活力的弹丸小国,完成了一部当之无愧的以色列史诗。 《虚构的以色列地:从圣地到祖国》内容简介:何为“以色列地”?它既不是当代作为民族国家的以色列国,也不是历史上新月沃地出现的犹太王国。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犹太复国主义不断累加、增添的历史概念,它的边界不断浮动,为当代以色列国扩张领土提供了历史合法性。;《虚构的犹太民族》出版之后,施罗默·桑德并未想到,在21世纪初还有如此多批评家引述历史权利的说辞,为犹太复国主义的殖民活动辩护。本书即是对这些质疑的回复。作为一个应由犹太人民统治的、变动着的领土空间,“以色列地”是如何被虚构出来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桑德从历史证据入手,详述自《旧约》时期的犹太民族流亡神话到现代以色列国的建立和扩张,解构了犹太人对以色列地的“历史权利”概念以及相关的民族主义叙事。桑德认为,犹太民族所谓的法律—历史逻辑的*目的,就是构建领土攫取的道德正当性。;我没意识到,我的国家成立伊始就没有边界,有的只是永远提供着扩张可能的流动模块……揭开这块土地神秘面纱的不是上帝之死,而是上帝的民族化,它把土地变成了新犹太民族能随心所欲地践踏和建设的一片土壤。;——施罗默·桑德 《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 》内容简介: 1911-1923年之间,一系列战争逐渐吞噬了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人们都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这段历史,但其实他们知道的还远远不够,本书作者西恩?麦克米金根据**新披露的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崭新的关于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根据作者对今年来公开的奥斯曼和俄国档案的突破性研究发现,《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揭露出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战后中东地区不稳定新局势的战略深层原因。通过令人惊叹的讲故事能力,麦克米金以奥斯曼帝国的角度重新创造书写了一段史诗。**难能可贵的是,在描述多重复杂、有多个交战方的战争时,他可能秉持一名真正学者的克制,对各方保持中立的态度。另一方面,麦克米金在本书中出色地重构了**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奥斯曼帝国的倾覆,记录了现代土耳其的诞生以及其他国家如何瓜分帝国的领土,对奥斯曼帝国灭亡过程中的种族、宗教屠杀,人口强制迁徙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本书,现代中东各方面问题的源头得以为大众所知。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与现代中东的形成》内容简介:中东,当今世界的战略要地,也是纷争之地。战争、宗教冲突、恐怖主义、大国干预、族裔对抗……100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轮番上演。而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一战”期间和战后,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大国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决定。;“一战”爆发前,奥斯曼帝国,这个曾经兵锋直指维也纳的大帝国已经没落。它在欧洲的领土大多已经丧失,而名义上属于帝国的埃及也沦为了英国的附庸。野心勃勃的英国驻埃及总领事基钦纳伯爵已经着手在中东谋取更多利益。战争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与英、法、俄等协约国作战。协约国并不把这个老气横秋的帝国放在眼里,以为能够很快战胜它。1915年,英法两国发动加利波利战役,企图直取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然而,整场战争竟然演变成了持续250多天的壕堑战,最终以英法两国撤军告终。;战争期间,看到胜利无望的英国政府调整了自己的中东政策。主导英国中东政策的陆军大臣基钦纳伯爵派手下马克•赛克斯与法国和俄国谈判。三方秘密达成了《赛克斯—皮科协定》,大致划分了三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同时,英国政府积极支持麦加的统治者发动阿拉伯大起义,试图从内部瓦解奥斯曼帝国。1916年底,劳合•乔治成为英国新任首相,他在中东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政策,不到两年,英军相继攻下巴格达、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一战”结束后,温斯顿•丘吉尔成为中东问题解决方案的“总设计师”。然而,中东问题的解决却困难重重。许多地方爆发了反对英法统治的动乱,英法俄三国之间的矛盾又显现出来,美国、意大利和希腊等国也要插上一脚,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一战”的血腥后,西方各国人民更渴望休养生息,对帝国主义扩张已经兴味索然。1922年,一系列中东问题解决方案才艰难出台,英法两国强行将西方政治体系移植到了中东,并自行为中东各国划定了边界,丝毫没有考虑当地的政治现实和人民的要求。纷争的种子已然埋下。列强声称可以给中东带来和平的解决方案,成了“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内容简介:2011年春天,北非和中东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示威,引发了一些列国家政权的倒台,被国际舆论编织为各种版本的“阿拉伯之春”,也被西方称为“经典的爱国主义革命”。;来自8个国家23位学者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揭开了这场“革命”的内幕,即境外势力如何利用社会矛盾,策划颠覆别国政权的活动;如何培训活动分子并建立网络联盟,提供活动经费,运用操控媒体和舆论,扭曲事实等在“颜色革命”中屡试不爽的技术,将抗议活动升级为暴乱、战争,还用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和数据揭示了谁在导演这场涉及多国的“离岸革命”。 《中东死生门:巴以行走观察》内容简介: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冲突,可以追溯到一百年以上的历史,或许是这个星球上绵延至今,古老的战争,让全人类束手无策,至今没有完 美的解决方案。两年在加沙的生活,让当时作为新华社常驻记者的周轶君直面生死,容不下矫情造作。在冲突仍频的加沙、圣地耶路撒冷生活的人们,和平或许只是战争与战争之间的幻影。战事令人厌倦,也随风而逝,留下来打败时间的是芸芸众生的日常。 《家:家园、家族与消逝中东的回忆》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了他的家族史:沙迪德是一个无法安身立命的家族,从沙迪德的祖母那一代开始就开始背井离乡,远赴大洋彼岸。当他们想到“家”,根源或地方意义的“家”,总是想到位于黎巴嫩马佳永的房子,它代表一份永不褪色的身份认同。修缮旧宅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修整重建,更是在对家族历史乃至百年中东历史的回溯中,重建破碎的自我的过程。这两年间的记述,串起了沙迪德个人的经历和回忆、整个家族从黎巴嫩到美国的离散迁移史,以及中东的百年失落与命运。他将职业生涯所积淀的、对中东人民和历史的深刻体会融入讲述当中,人物鲜活,有血有肉,而历史则成为一道永无休止的细流,在个体身上留下印记。本书从家族出发,延伸到整个中东的历史文化,展现了近百年的历史发展和政治文化冲突,并与读者一起思考中东战乱和苦难背后的根源。

精彩书摘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对于现代祖国的构建,有关民族和民族主义的理论探讨仅仅分出了一点点注意力。国家实现其主权的“硬件”即领土空间,没有获得像“软件”那样的学术关注;所谓软件,我们指的是文化与政治主权的关系,或是历史神话在塑造民族实体过程中发挥的效用。不过,正如没有一种政治机制或虚构的历史,民族制造的项目就无法开工,这些项目还需要有对领土的地理-物理想象,使之成为思乡记忆的恒定中心,并自我支持。
什么是祖国?“它是甜蜜的和适于”死去的地方,像贺拉斯说的那样?在过去两个世纪中,许多民族主义志士引用过这句著名格言,虽然意思不同于公元前1世纪那位杰出诗人所想表达的。
今天使用的许多术语源于古代语言,我们很难区分它们在过去的精神实质和当下的感受。不经细致的历史编纂学努力,一切历史概念化都有时代倒错的可能。“祖国”(homeland)概念就是一个重要事例;如我们已指出的,它存在于很多别的语言中,所具有的道德含义不尽相同。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巴以行走观察:牵动全球的百年纷争(套装共8册)
作者:(英)伊恩·布莱克 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