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牛津欧洲史

  “牛津欧洲史”系列丛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策划推出,以其强大的学术资源和出版资源为依托,跨时代地集结了100多位国宝级院士作者,耗时40余年打造了这套牛津经典。
《牛津英国史》
本书讲述了英国两千多年的兴衰史,从公元前55年到21世纪。
1800年的漫长崛起路
从大西洋上的一座蛮荒小岛,到控制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和土地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崛起之路走了1800多年。
公元前55年起,罗马入侵不列颠,也将文明带到这座荒凉小岛。罗马人走后,这片土地陷入了无尽的战火,政权极度分散。更悲惨的是,英国于1066年落入法国诺曼底公爵之手,诺曼人以铁血手段强化王权。为扼制一再膨胀的权力,1215年,著名的《大宪章》诞生了。此后,英国崛起之势锐不可当:王权在都铎王朝时期达到顶峰,英国在伊丽莎白建立海上霸权后步入“黄金时代”,1688年光荣革命为英国近代化铺平道路,18世纪工业革命更使英国称霸全球,走上帝国巅峰!
100年的迅速衰落史
繁华如泡影,谁也不会料到,这个辉煌帝国竟在100年内迅速衰落。
1899年布尔战争后,英国的经济实力大幅下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国力被严重消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崛起,英国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辉煌帝国一夕瓦解。及至21世纪,伊拉克战争和2008年经济危机,更使英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遭受重创。
翻开本书,跟随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肯尼思•O.摩根,看英国如何用1800年一步步崛起,又为何在100年内迅速衰落!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全景式重现大革命的波谲云诡,沉浸式体验大转折的瞬息万变。
1789年7月14日,法王路易十六在日记里写下“今日无事”,而就在此时,巴黎的起义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旧制度被迅速打破,新秩序亟需确立,权力的真空使法国社会瞬间失序,沦为各方势力乱斗的舞台。
看似顺从的国王,实则暗中策划了叛逃,最终命丧断头台;
革命政权内部乍现分歧,派系斗争一触即发;
欧洲各国如临大敌,对法战争进入倒计时;
舆论骤变,期待着自由和平等的民众,等来的却是谣言和恐惧……
本书重现了法国大革命近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国家破产、对欧宣战、恐怖统治、热月政变、拿破仑执政……让读者置身18世纪的凡尔赛宫、议会现场、法国街头、战争前线,全景式感受大革命的波谲云诡,沉浸式体验大转折的瞬息万变。
翻开本书,跟随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威廉·多伊尔,置身18世纪的法国,感受法国大革命的惊心动魄。
《牛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此时的欧洲人已经在拿破仑战争之后享受了100年的和平。在安逸中失去了危机意识的欧洲,没人意识到,这次乏人问津的刺杀会在一个月后引爆一场席卷全球33个国家、波及15亿人口的战争……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在有形战场上,战火从欧洲燃烧至亚洲和非洲,从陆地燃烧至天空和海洋;在无形战场上,战火点燃了积压已久的性别、种族、阶级等全面的社会矛盾:
女性为权利而战——千万女性走出厨房奔向工厂和战地医院,用行动证明了占世界上二分之一人口的女性同样有权利获得平等与福祉。
殖民地为尊严而战——中国劳工远赴欧洲、非洲数百万军民参战,数十万人死在异国他乡,他们仅是希望自己的牺牲能够换来民族的独立与种族隔离的终结。
民众为思想解放而战——旧政治理念纷纷破产,左翼思潮盛行,英国工党走上政治舞台、德国左派积极反战、俄国的一场红色风暴更是掀开了历史的全新一页……
翻开本书,你将看到一部全景式一战史诗:不只是杀戮之战,更是女性平权之战、殖民地觉醒之战、新思想解放之战!
《牛津第三帝国史》
1918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其后短短20年时间,纳粹不仅让德国重回强国之巅,更让以理性著称的德国民众陷入疯狂。公民投票中,纳粹获得90%的选票,在同时进行的全国选举中,纳粹的支持率更是高达87.9%。就连纳粹的政敌都只能承认,这种结果是“民众情绪的真实反映”,社会正在异常迅速而有效地法西斯化。
无论是经济和文化,还是科技和艺术,都可以被纳粹加以利用,成为给民众编织美丽愿景的工具。他们——
一边展示象征肌肉与不朽的“超人”雕塑,一边清除“生理缺陷者”;
一边在杂志上展示犹太富商的奢靡生活,一边发动迫害犹太人的“水晶之夜”;
一边举行纳粹政治节日的狂欢活动,一边禁止一切非纳粹性质的协会,哪怕只是合唱团
……
民众们被恐惧操控,被仇恨煽动,迷失在虚假的社会繁荣中,与纳粹一同堕入深渊。
翻开本书,看普通民众如何自愿成为希特勒的刽子手。

编辑推荐

  100多位国宝级院士,40余年打造牛津经典!
在英美等国经久不衰,单本销量超100万册!被誉为“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读的书”! 受到全球读者广泛认可!
牛津大学指定教材!
牛津大学出版社镇社之宝!
既是专业级,又是入门级!
时间+空间=双重视角的全景欧洲史
外封铜版纸覆触感膜,内封烫金哑光质感,彰显牛津品质
看英国如何用1800年一步步崛起,又为何在100年内迅速衰落!
全景式重现大革命的波谲云诡,沉浸式体验大转折的瞬息万变。
一部全景式一战史诗:不只是杀戮之战,更是女性平权之战、殖民地觉醒之战、新思想解放之战!
被恐惧操控,被仇恨煽动,看普通民众如何自愿成为希特勒的刽子手!

作者简介

  《牛津英国史》
肯尼思·O. 摩根: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和奥里尔学院名誉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英国史权威作家,撰写过多部有关英国历史的重要著作,包括《牛津英国史》《人民的和平:英国历史(1945—1990)》《英国政治中的威尔士(1868—1922)》,其中《牛津英国史》全球畅销近100万册。曾在英国上议院任职,在工党中具有深厚的影响力。他于2009年获得Cymmrodorion荣誉协会的金奖。他还是威尔士博学学会(Learned Society of Wales)的创始成员。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威廉·多伊尔: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法国历史研究学会理事。威廉·多伊尔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代表性历史学家之一,以其写作的《牛津法国大革命史》而著称,另有《欧洲旧秩序:1660—1800年》《法国大革命的起源》《牛津通识课:法国大革命》《革命时代的贵族及其敌人》《捐官制度——十八世纪法国的卖官鬻爵》等作品。
《牛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休·斯特罗恩: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历任格拉斯哥大学现代史教授、牛津大学万灵学院战争史教授。获得普利兹克军事写作终身成就奖、军事历史学会莫里森奖。他是牛津大学顶级战史学家,经年累月的一战研究让他对一战从军事到社会政治都了若指掌。另有著作《威灵顿的遗产:1830-1854年英国军队的改革》《英国军队的政治》《第一次世界大战:武器卷》《战争的方向:历史视角下的当代战略》。
《牛津第三帝国史》
罗伯特·格拉特利: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牛津大学历史教授,先后获得古根海姆基金会奖金、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金,以及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理事会奖。他是现代欧洲最重要的历史学者之一,尤擅二战和冷战领域。他深入的研究、辛辣的分析让人们深刻了解何为“平庸的恶”。他的《盖世太保与德国社会》《支持希特勒》《纽伦堡访谈》等著作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

目录

封面
总目录
牛津英国史
版权页
编辑序言
第一章 罗马不列颠时期
第二章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第三章 中世纪早期
第四章 中世纪后期
第五章 都铎王朝
第六章 斯图亚特王朝
第七章 18世纪
第八章 革命与法治
第九章 自由时代
第十章 20世纪
结语(2000—2008)
进一步阅读
大事年表
历任首相名录(1721—2008)
王室世系表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版权页
前言
第一章 路易十六时期的法国
第二章 启蒙舆论
第三章 危机与崩溃(1776—1788)
第四章 三级会议(1788.9—1789.7)
第五章 1789年原则与改造法国
第六章 革命共识的破裂(1790—1791)
第七章 欧洲和大革命(1788—1791)
第八章 共和革命(1791.10—1793.1)
第九章 对欧洲宣战(1792—1797)
第十章 外省叛乱
第十一章 恐怖政府(1793—1794)
第十二章 热月(1794—1795)
第十三章 反革命(1789—1795)
第十四章 督政府(1795—1799)
第十五章 占领下的欧洲(1794—1799)
第十六章 革命的终结(1799—1802)
第十七章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透视
附录1 法国大革命大事年表
附录2 革命历
附录3 大革命及其史学家
译后记
牛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版权页
各章作者简介
导言
第一章 战争缘起
第二章 同盟国的战略,1914—1917年
第三章 运动战:东西线战场,1914—1915年
第四章 协约国策略,1914—1917年
第五章 巴尔干半岛,1914—1918年
第六章 土耳其战争
第七章 非洲大陆的战争
第八章 海战
第九章 经济战
第十章 经济总动员:金钱、军需和机器
第十一章 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
第十二章 自由主义遭遇挑战:战争大后方的政治
第十三章 东线与西线,1916—1917年
第十四章 哗变与军队士气
第十五章 战争目的与和平谈判
第十六章 宣传和动员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和平与革命,1917—1918年
第十八章 美国参战及其影响
第十九章 德国的胜利,1917—1918年
第二十章 空战
第二十一章 协约国的胜利,1918年
第二十二章 和平条约
第二十三章 尚未终结的战争
第二十四章 记忆与这场伟大的战争
拓展阅读
译名对照表
牛津第三帝国史
版权页
导言 第三帝国
第一章 魏玛共和国与国家社会主义的崛起
第二章 纳粹“夺权”
第三章 选举、公民投票与节日
第四章 建筑与艺术
第五章 摄影和电影
第六章 经济
第七章 大屠杀
第八章 战争与帝国
第九章 家庭阵线
第十章 衰落和溃败
译者致谢

前言

  长期以来,英国人的民族独特性,甚至唯一性,被外国观察家和本国评论员视为理所当然。从15世纪末无所不在的威尼斯大使,到伏尔泰或托克维尔等知识分子,再到20世纪的美国记者,这些海外来的访客都对英国社会的特殊性质深信不疑。英国本土的现代编年史家也同样这么认为,但是有些人反对这种观点,就像反对两位爱国者温斯顿·丘吉尔和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一样。然而,界定英国性的本质或精髓,要比宣称它的存在困难得多,对它进行解释更是难上加难。有人试图概括英国性的属性,但是几乎没有取得一丁点的成功。特里维廉(G. M. Trevelyan)撰写的提纲挈领的《英格兰史》(History of England)是最著名的尝试之一,该书仅写给英国人阅读,并于1926年首次出版。特里维廉在书中集中探讨了若干主题,他认为这些主题凸显了几个世纪以来英格兰人的独特经历:地理上与欧洲大陆的分离,把英国缔造成海上霸主;封建制度消亡得比较早,为工商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流动性;从乔叟(Chaucer)和威克利夫(Wycliffe)时代开始,英国文化一直保持着它的延续性;最重要的是政治和法律体系的演变,主要体现在悠久的议会制度和法治体系,这是特里维廉等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自由主义者尤为看重的主题。英伦岛本身是安全的,这个充满生机、开放的岛屿已开始殖民世界、传播文明。特里维廉所提到的每一个主题都不容忽视。同样,在20世纪末期历经苦难、充满疑问的时代,人们对民族和种族的定型观念充满着怀疑,以上各个主题没有一个可以被不加批判地接受。试图弄懂英国性本质的挑战仍然像以往一样迫切且令人神往。
本书的宗旨在于,提取和揭示从最早的罗马时期到20世纪后期整个英国历史中的主要内容。该书并不探究“民族特性”这一变化无常的概念,即使仅考虑英格兰人的特性,界定起来也绝非易事,甚至可能毫无回报;如果再把威尔士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独特传统纳入进去,要界定英国特性几乎不可能做到。本书的目的在于,理顺不列颠群岛的主要政治、社会、经济、宗教、知识和文化特征,呈现出它们在世世代代的英国人眼中的本来面目,这也是资深学者试图揭示的模样。因此,关于英国人的“民族特性”以及特性的缺失这些问题,答案隐藏在字里行间,而非一目了然。读者须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形成自己的个人见解。这是一本由多位作者共同完成的史书,由10位专业的历史学家相互密切合作撰写而成。合著是不可避免的办法,因为1914年以后,像特里维廉这样有才华、有信心能举重若轻地处理英国历史方方面面的人,可能随着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消失而不复存在了。既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凭借一个人的能力完成整个英国史的鸿篇巨著既不现实也不可取。相反,英国历史上的每个主要阶段均由该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发现呈现给普通读者。这本书的基本前提是探讨大不列颠(两个分开的多元文化岛屿)的历史,而不仅涉及英格兰。确实,10位作者中有3位威尔士人和2位苏格兰人,可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数世纪以来,随着历史的演进,英伦三岛出现个多个称法: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末逐渐形成了“英格兰”的概念;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后的名称是联合王国;1800年,与爱尔兰合并后,又称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1年12月,英格兰-爱尔兰条约签订后,又改成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不列颠”过去常常是一个艺术术语,或许跟奥地利宰相梅特涅(Metternich)所描述的意大利一样,只是个地域名称。
同样,尽管英国区别于欧洲大陆乃至世界的独特地理位置及其他特性会不断呈现出来,但英国和海外国家之间通过经济、知识、文化和宗教联系而相互影响的结果也将不断呈现。从都铎时代起,对探索、殖民和征服的强烈欲望,缔造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帝国,英国的历史发展对外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中的不列颠仍然是学童们所熟悉的地理意义上的岛屿。但是,从罗马军团的首次到来,这个地理上孤立的岛屿总是可以通过欧洲大陆、后来的北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广泛传播它的影响力。
本书也有助于说明,在现代研究和学术的探索下,旧的陈腐观点如何消散。12世纪中叶的“无政府状态”、玫瑰战争的混乱、内战的必然性,以及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的宁静,这些历史事实对《1066年及其一切》(1066 and All That)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而它们往往像意大利瓦隆布罗萨(Vallombrosa)的秋日落叶一样随风消逝。同样,与其他不够幸运的国家不同的是,英国历史的一个突出标志是无缝、和平的连续性,这种观点在这本书中得到体现,但同时需要接受最严格的审视。英国人民的历史错综复杂,有时带有暴力或革命性,充满了脱节和突变。即使对于英格兰来说,拥有一个宁静、不受干扰的历史进程也只不过是一个神话,更不用说充满动荡、支离破碎、反复无常的凯尔特民族的历史了;有些人认为从亚瑟王时代开始的几个世纪都是“黄金时代”,但这都是虚构的传奇故事,这种理想化的观点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正如彼得·萨尔韦所描述的那样,远在公元5世纪初罗马人最终撤退之前,罗马不列颠就经历了社会动荡和调整不断交替的阶段。约翰·布莱尔描述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王朝动荡和城市生活的蓬勃发展,最后以暴力的黑斯廷斯战役收尾。约翰·吉林厄姆把中世纪早期描绘成一篇征服传奇,英军在法国和英国的土地上屡屡受挫,而在13世纪后期,爆炸性的社会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在此被描述为可能处于阶级战争的边缘。尽管阶级战争避免了,但正如拉尔夫·格里菲思所写,在中世纪后期,与法国的漫长战争之后是15世纪英国贵族的动荡,同时国家正在从瘟疫和社会叛乱中恢复过来。约翰·盖伊写道,都铎时代充满了爱国主义色彩,事实上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同样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人口增长对经济资源的极端压力、宗教冲突和外国入侵的威胁。约翰·莫里尔分析了斯图亚特王朝所继承的政治和宗教紧张局势,在这个世纪中,尽管内部法纪废弛的现象明显减少,但两次内战、弑君、建立共和制、王室复辟和革命接踵发生,令人喘不过气来。如保罗·兰福德所描述,乔治时代的表面稳定、繁荣和文化发展,被世界历史上空前的工业、贸易和技术的爆炸性发展所取代,同时还受到来自北美殖民地和法国的新兴革命浪潮的冲击。《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兼编年史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在他心爱的法国目睹雅各宾派暴徒的肆虐,被迫在欧洲逃亡,这一画面具有象征意义。如克里斯托弗·哈维所解释的那样,19世纪初,英国确实避免了肆虐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浪潮。但是,这股浪潮在英国社会结构和法律界的观念中引发了巨大的混乱,并造成了看似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马克思甚至幻想把英国视为革命巨变的前沿。马修概述道,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英国社会迅速从国际工业博览会带来的自豪感过渡到世纪末的焦虑,这一时期社会关系紧张,帝国主义者变得神经衰弱,并意识到了民族的脆弱性。正如本书编者所描述,自1914年以来,英国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30年代和70年代毁灭性的经济危机,并被迫失去了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因此,英国的历史并非一脉相承的太平盛世,不是像维多利亚时代的学者所认识的那样,英国开创着一个又一个先例,或经历着从讲究身份地位走向契约合作的社会进步。英国的历史跌宕起伏、五彩斑斓,又常常充斥着暴力,一次次的政治、经济和智力动荡将这个古老的社会和文化撕得四分五裂。在许多方面,英国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引领者。
然而,阅读本书也可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尽管这些印象的确含义让人难以捉摸,但英国性在后罗马时代和后诺曼时代都幸存了下来。构成英国性的一些因素在几个世纪里都留有清晰的痕迹,即使这些因素相互之间不一定紧密关联。这些因素包括:罗马人入侵之后幸存下来的凯尔特基督教特性;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后期的彩饰画和雕塑中看到的艺术繁荣;诺曼王朝和安茹王朝建立的中央政府和教会制度;14世纪的诗歌甚至建筑中展现出的一种生动的英格兰民族性。即使在都铎王朝末期,莎士比亚的戏剧也证明了不断增强的民族黏合力。多才多艺的伊丽莎白时代的威尔士人约翰·迪伊(John Dee),创造了模棱两可的术语“大不列颠帝国”,从而扩大了英国性的范畴。同样,1688年的光荣革命,即麦考利(Macaulay)笔下著名的“保守的革命”,革命所体现的思想价值表明,在17世纪高级政治动荡的表层下存在着社会和文化的连续性。18世纪和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社会稳定,工业、交通和通信领域全面发展,甚至本世纪在政治和社会上也取得了民主进步,这些都增强了这股可觉察的民族意识潮流。在英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社会走向更加融合而不是分裂。无论如何,在中世纪后期,阶级战争实际上并没有发生。马克思预言在现代工业时期将发生暴力革命,幸运的是,他的预言没有实现。英国早在17世纪就能够吸收其政治革命的压力,早在18世纪就能够吸收其工业革命的压力,在这两方面,英国都早于其他欧洲国家,这证明了英国的体制和文化具有深厚的优势。除了冲突之外,共识也是我们历史故事的核心。
25年以前,当首次编写这本书时,我们更有信心书写英伦三岛上的居民数世纪以来形成的身份认同感,甚至爱国主义。这种身份认同感存在于威尔士人、大多数苏格兰人和阿尔斯特人心中,不过从来没有涵盖南部爱尔兰人。1983年,爱国意识的大多数象征仍然很明显,包括王室、有至高无上权力的议会、法律程序、国教会、帝国的遗产、对个性和家庭隐私的渴望,以及对娱乐、爱好和团队运动的集体热情。撒切尔夫人的政府在1983年表达了这种意识,当时在国内执政的是强大的统一派,文化上的英国性根深蒂固,而且英国在外交上不愿意与欧洲大陆掺和在一起。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态度似乎符合人们的普遍意愿。当时,尽管持不同意见的批评家对国家的未来怀有不同的设想,但是他们都赞同英国的价值观。诸如丹尼尔·迪福(Daniel Defoe)、威廉·科贝特(William Cobbett)、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R. H. 托尼(R. H. Tawney)、乔治·奥威尔这些平等主义者,在他们的时代都是社会不平等和政治失衡的强烈反对者。然而,他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国家的历史和命运都怀着近似于宗教信仰一样的热忱。
25年过去了,这些早期的确定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在结语中所指出的那样,英国性的许多重要组成部分(王室、议会、新教、创业精神、对帝国的依恋、福利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变得比实际情况更加脆弱。苏格兰政府由民族主义者把持,北爱尔兰政府里包括主张建立一个全爱尔兰共和国的新芬党。1/10的国民不是在英国本土出生。身为苏格兰人的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在2007年试图强化国家认同感、弘扬“英国价值观”,但是他所遇到的困难比撒切尔鼎盛时期大得多,因为此时的国情已经发生了巨变:坚定的凯尔特民族主义已经消退,大规模移民的涌入导致文化趋于多元化,大西洋彼岸的消费主义潮流席卷英国,经济全球化带来不稳定的影响。然而,这种极不确定的因素或许使得对英国性的历史探索变得更加必要。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因此,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历史记录者。纵观千年,面对反复出现的破坏和危机,历史学家们努力去寻找这种持久的国家凝聚力和融合力,敦促英国人去面对他们的过去和自己的形象,或许这才是历史学家存在的终极意义。我们希望普通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更加清晰、更加敏锐、更加热情甚至更加亲切地去认识自己、自己的社会、邻居和周围的世界。
肯尼思·O. 摩根,牛津大学,2008年五一劳动节

精彩书摘

  罗马统治时期,不列颠的人口与其在中世纪人口高峰时期差不多。罗马帝国幅员辽阔,从土耳其延伸到葡萄牙,从红海延伸到泰恩河畔以及更远的地方。不列颠是统一的罗马政治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情况持续了400多年。在克劳狄乌斯(Claudius)于公元43年对不列颠发起征服之前,不列颠已经受到了罗马帝国的影响,即使在摆脱罗马统治后,这一影响力仍然存在了一段时间。我们要阐述的是罗马统治下的不列颠整整500年的历史。
不列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之前。罗马人在不列颠所发现的社会特征,是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开始出现的。在被罗马征服的时候,不列颠的文化似乎已经发展了1500到2000年,尽管史前史学家在细节上有很大的分歧。在罗马人到来之前的铁器时代末期,不列颠社会已经形成了罗马人在西北欧其他地方所遇到的相似的组织形式,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我们不准确地称之为“凯尔特文化”和“凯尔特语”。在罗马帝国边疆之外的不列颠,这种文化和语言基本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然而,在帝国统治下的不列颠,处于底层的凯尔特语言和文化虽然在坚守,但还是被罗马以不同于现代殖民帝国的方式所同化和修改。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5 / 5. 投票数: 1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牛津欧洲史
作者:(英)肯尼思·O. 摩根 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