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守望灯塔

  生来就没有父亲的银儿,十岁时又失去了母亲,索尔茨小镇的灯塔看护人——“老得像独角兽”的瞎子普尤收留了她和她的小狗。祖孙两人在灯塔里相依为命,煎咸肉、喝浓浓的“大力参孙”茶,把铜质的灯器擦得光亮可鉴,在海浪声中用故事温暖着自己的灵魂。在拉斯角的灯塔里,银儿听普尤讲述灯塔的历史和各种传奇故事。普尤告诉银儿,讲故事是看灯塔的传统,也是看灯塔的全部意义所在,只要有故事,灯塔就会闪光。
然而,“进步”的橐橐足音震碎了这个脆弱的童话。北方灯塔管理委员会决定对拉斯角灯塔进行自动化改造,祖孙二人被甩出自己的世界。普尤将毕生积蓄留给银儿后悄然失踪,银儿再次独自踏上成长的旅程。
但是,这只是小说最外层的叙述,“胳膊下面夹着一袋故事”的老普尤给银儿讲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一个名叫巴比·达克的牧师的双重生活穿插于银儿的故事中,形成小说的双重核心。
在剑桥大学念神学的富家子弟巴比·达克回乡时邂逅了码头姑娘莫莉,两人一见钟情。很快,莫莉怀孕了,可孩子没有父亲。达克声称胎儿与自己无关,不顾家人的反对和莫莉的哀求,只身奔赴索尔茨,就任神职。

编辑推荐

  1.继《橘子不是唯 一的水果》后,当代英国天才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又一部惊才绝艳之作!

温特森的作品中独一无二的代表作,从故事到技巧,堪称尽善尽美,炉火纯青。

2.刻画孤独的人间圣手,写尽情感中的绝望与窒息

被抛弃的孩子,在一次次面对亲人的不告而别后,决定去偷窃一只会喊自己名字的鹦鹉,好拥有一个不会离开自己的朋友;一生躲在上帝的怀抱里逃避真实自我的牧师,猛然发现毕生信仰原是虚无,余生只有无爱婚姻里的痛楚和无力……珍妮特·温特森堪称刻画孤独与绝望的人间圣手,但是在她的作品中,也时时流露出对真实自我的珍视和热爱。正是这种珍视和热爱,先后驱使达克和银儿走上了回归真我之路。

3.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

珍妮特·温特森在《守望灯塔》中选用了多声部、故事穿过故事、时间随着情感意识流动回旋的叙述,这是一部糅合了魔幻现实主义、抒情诗、哥特式情调和童话寓言等多种风格的作品。从类型上看,它是一部采用了“流浪汉小说”(Picaresque Novel)形态的“成长小说”。

4.富含诗意和哲理的语言,水银泻地一般的美感

温特森一以贯之的语言之美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集中展示。

“这是一部才华横溢的闪光之作,是那种叫你为其纯粹的语言之美发出惊异之声的作品。”

——《泰晤士文学增刊》

★“我们用什么来衡量爱?”“用失落后的痛楚。”

★“当一个人的眼睛变得呆滞,你就失去了他们。他们和你的距离,就像他们携带身体以光的速度远离世界范围那样遥远。”

★“在这个混乱而拥挤、膨胀而喧嚣的世界上,你成了我的冥想点。我想着你,很少去想其他,于是我意识到了我所做的大部分事情有多么荒诞和徒劳。日常生活碎片般的状态最终变得连贯起来。不再飘散在时间和空间里,我被集于一处,而那个地方便是你。”

作者简介

  (英)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英国当代作家。1959年8月生于英国曼彻斯特,自幼由笃信基督教的家庭收养。16岁时离家出走,此后靠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打工谋生,并以全A的成绩考入牛津大学。处女作《橘子不是唯 一的水果》获英国惠特布雷德小说首作奖。
侯毅凌,英美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英语学习》杂志主编。现被外派任英国伦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目录

温特森的灯塔守望者之歌
第一章 两个大西洋
第二章 黑暗中的已知点
第三章 太阳的房客
第四章 大博览会
第五章 大洪水之前的一个地方
第六章 新的行星
第七章 说话的鸟
第八章 有些伤口
第九章 小屋

媒体评论

  加西亚·马尔克斯再现。——埃德蒙·怀特(美国作家)
我们这个时代,蕞好也蕞有争议性的作家之一。——英国《独立报》
在众多有趣的好小说纷纷涌现的时代,温特森的作品表现了一种真正的原创性和非凡的预言。——约翰·贝莱(英国文学批评家、作家、牛津大学教授)
温特森是天赋的化身,她的语言,是一种有高度黏合力的语言,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引领他们一直读下去。这本书是这个时代里非常重要、无法忽视的小说。——张悦然

精彩书摘

  为了把事情了结,达克决定结婚。
他的新婚妻子温柔、有才学、不事张扬,并且爱他。他却一点儿也不爱她,但在他看来,那倒是件好事。
他俩都在一个吃麦片和鳕鱼的教区里勤勤恳恳地做事。他在灌木丛里砍出路来走,要是他的手流出血来,那就更好。
他们在索尔茨的教堂里结了婚,没有仪式,完了之后,达克马上就病倒了。蜜月只好往后推,但他的新婚妻子温柔体贴极了,每天亲自给他做早餐,虽然她有个女仆可以替她做这种事。
他开始害怕听到楼梯上迟缓的脚步声。她端着托盘,一步一步地上楼,楼梯通向他那可以俯瞰大海的房间,她走得很慢很慢,等走到他的房间时,茶都已经凉了。每天她都要道一番歉,而每天他都跟她说不要紧,然后就咽下一两口那淡得没味儿的茶。她是想省点儿茶叶。
那天早上,他躺在床上,听见她慢慢朝他走来,托盘里的杯子叮当作响。一定是粥,他猜,稠得像个过错,或许还有嵌着葡萄干的松饼,他想象着吃葡萄干的时候它们会谴责他。然而,新厨娘——她派给自己的活儿——只是烤了个面包,用她的话说,她不赞成“花里胡哨”,至于葡萄干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他说不出来。
他本来是更喜欢咖啡的,可咖啡的价钱是茶的四倍。
“我们不穷。”他对妻子说过,而她却提醒他说,他们可以把钱花在比早餐和咖啡更值得花的事情上。
是吗?他不太肯定。每当他看见一个得体的淑女戴着一顶新软帽的时候,他都觉得那帽子芳香袭人。
门开了,她微笑着——不是对着他,而是对着托盘——因为她的注意力全在那上面。他有些恼火,心想一个他在码头上见过的杂耍艺人即便是走在钢丝上都会把这盘子端得比她更优雅大方。
她放下盘子,露出一副她常有的劳苦功高的表情。
“但愿你喜欢,巴比。”她说,她一向这么说。
他笑了笑,端起已经凉了的茶。
一向。他们结婚的时间还没长到可以说一向怎么样。
他们才开始,毫无经验,一切都是新的,没有什么习惯。可他怎么觉得自己已经在这床上躺了很久很久,慢慢地在拿冷掉的茶填肚子呢?
永远相守,至死不渝。
他哆嗦了一下。
“你冷吧,巴比?”她说。
“不,只是茶冷。”
她露出了受到伤害和指责的表情。
“我是在烤面包之前沏的茶。”
“也许你应该后沏茶。”
“那样面包就该凉了。”
“面包也是凉的。”
她拿起了盘子。“我去重新做一份早餐来。”
新做的早餐和之前的一样凉。这回他没有说。
他没有理由恨他的妻子。她没有过错,没有想象力。她从来不抱怨,也从来没高兴过。她从来不要求什么,也从来不给予什么——除了施舍穷人。她谦逊、温和、顺从、谨慎,她乏味得就像在风平浪静的海上的一天。
在他平静的生活中,达克开始捉弄起他的妻子来。最初并不是因为无情,而是为了试探她,也许是为了发现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想知道她的秘密和她的梦想。他不是个嘴上总说早安、晚安的人。
在他们骑马出去的时候,有时他会在她的小马上嗖地猛抽一鞭,那马立刻飞奔起来,她紧紧抓着马鬃,因为她不是很会骑马。他喜欢看她一脸惊恐的样子——总算是有点儿感觉了,他想。
在连普尤都得鼓起勇气划救生船出来的天气里,他带她出海。他喜欢看她浑身弄得湿漉漉的样子,喜欢看她吐个不停,求着他把船开回去。等他们把船开回去的时候,船被积水压翻了半边,而达克却宣称这趟海出得很舒服,并且要她挽着他的手走回他们的屋子。
在卧室里,他一只手摁着她的脖子,让她脸朝下,另一只手把自己弄硬起来,然后一下顶入她里面,就像一个木塞插入酒桶的出酒口。在他完事后,她的脖子上留下了他的手指印儿。他从来不亲她。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5 / 5. 投票数: 6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守望灯塔
作者:[英]珍妮特·温特森
译者:侯毅凌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93240
豆瓣评分:8.5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