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纽约时报》盛赞其为“罕见的巨献”。《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一共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代表性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

编辑推荐

  【180余幅插图,全彩印刷,精装典藏】

大英博物馆馆长亲自撰写,大英博物馆、BBC联手打造

历时4年,动员100多名馆员、400余位专家参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100件,展现200万年人类史

BBC播出,创下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

位居英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美国版上市1周即进入《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榜,在榜时间超过4个月

《星期天泰晤士报》年度历史图书;《每日电讯报》年度好书;获2011年全英博物馆“艺术基金奖”

入选中国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少儿类推荐图书

以完美的冷静笔触穿越各个大陆、各种文化与各个时期,《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是以收藏全球文物为宗旨的博物馆在当今世界上何以仍能保有重要地位的明证,它让人欲罢不能,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文明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阅读。———《华尔街日报》

 

作者简介

  尼尔·麦格雷戈(NeilMacGregor),大英博物馆馆长,伦敦古文物学会成员,英国知名艺术史学者。

1946年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在牛津大学研修德文与法文,后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之后在爱丁堡大学修习法律,1972年取得苏格兰律师执照。1973年在英国首屈一指的艺术史学院考陶德艺术学院研修艺术史。

1975年至1981年,在英国雷丁大学教授艺术与建筑史。1981年至1987年,主编英语世界历史悠久的美术及装饰艺术期刊《伯林顿杂志》。1987年至2002年,主持英国国家美术馆。2002年至今,任大英博物馆馆长。2010年,获英国女王颁赠功绩勋章。

主要作品有《目睹拯救:艺术作品中的基督形象》《大师之作的诞生》《英国绘画》《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等。

目录

序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导言 来自过去的讯息
第一部分 人之所以为人
1 大祭司的木乃伊
2 奥杜威石制砍砸器
3 奥杜威手斧
4 游泳的驯鹿
5 克洛维斯矛尖
第二部分 冰河时代后的食与性
6 鸟形杵
7 安萨哈利情侣雕像
8 埃及牛的黏土模型;
9 玛雅玉米神像
10 绳纹陶罐
第三部分 最早的城市与国家
11 丹王的凉鞋标签
12 乌尔旗
13 印度印章
14 玉斧
15 早期写字板
第四部分 文学与科学的开端
16 大洪水记录板
17 莱因德纸草书
18 米诺斯跳牛飞人
19 莫尔德黄金披肩
20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第五部分 旧世界,新势力
21 拉吉浮雕
22 塔哈尔卡的狮身人面像
23 中国西周康侯簋
24 帕拉卡斯纺织品
25 克罗伊斯金币
第六部分 孔夫子时代的世界
26 奥克苏斯双轮战车模型
27 帕台农雕像:半人马与拉庇泰人
28 下于茨酒壶
29 奥尔梅克石制面具
30 中国铜钟
第七部分 帝国缔造者
31 带亚历山大头像的银币
32 阿育王柱
33 罗塞塔石碑
34 中国汉代漆杯
35 奥古斯都头像
第八部分 古代享乐,现代香料
36 沃伦杯
37 北美水獭烟斗
38 仪式性球赛腰带
39 女史箴图
40 霍克森胡椒瓶
第九部分 信仰的兴起
41 犍陀罗佛陀坐像
42 鸠摩罗笈多一世金币
43 沙普尔二世银盘
44 亨顿圣玛丽马赛克
45 阿拉伯铜手
第十部分 丝绸之路及其延伸
46 阿卜杜勒·马利克的金币
47 萨顿胡头盔
48 莫切武士陶俑
49 新罗瓦当
50 传丝公主画版
第十一部分 宫墙之内:宫廷的秘密
51 玛雅宫廷放血仪式浮雕
52 后宫壁画残片
53 洛泰尔水晶
54 度母雕像
55 唐代墓葬俑
第十二部分 朝圣者、入侵者和商人
56 约克郡河谷宝藏
57 海德薇玻璃杯
58 日本铜镜
59 婆罗浮屠佛陀头像
60 基尔瓦陶器碎片
第十三部分 地位的象征
61 刘易斯棋子
62 希伯来星盘
63 伊费头像
64 大卫对瓶
65 泰诺仪式用椅
第十四部分 与神相见
66 圣荆棘之匣
67 正信凯旋圣像
68 湿婆与雪山女神像
69 瓦斯特克女神雕像
70 复活节岛雕像
第十五部分 现代世界的入口
71 苏莱曼大帝的花押
72 明代纸币
73 印加黄金美洲驼
74 翡翠龙杯
75 丢勒的《犀牛》
第十六部分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
76 机械帆船
77 贝宁饰板:奥巴与欧洲人
78 双头蛇
79 柿右卫门瓷象
80 八里尔银币
第十七部分 宽容与褊狭
81 什叶派宗教游行仪仗
82 莫卧儿王子细密画
83 皮影戏偶比玛
84 墨西哥手绘地图
85 宗教改革百年纪念宣传画
第十八部分 探索、剥削与启蒙运动
86 阿坎鼓
87 夏威夷羽毛头盔
88 北美鹿皮地图
89 澳大利亚树皮盾牌
90 玉璧
第十九部分 批量生产,大众宣传
91 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
92 维多利亚早期的茶具
93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94 苏丹豁鼓
95 遭女性参政论者损毁的一便士币
第二十部分 我们制造的世界
96 俄国革命瓷盘
97 霍克尼的《在平淡的村庄里》
98 武器王座
99 信用卡
100 太阳能灯具与充电器
地图
文物清单
致谢

媒体评论

  ★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人类史上罕见的巨献。
——《纽约时报》
★以完美的冷静笔触穿越各个大陆、各种文化与各个时期,本书是以收藏全球文物为宗旨的博物馆在当今世界上何以仍能保有重要地位的明证。本书让人欲罢不能,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文明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阅读。
——《华尔街日报》
★比起学术专著,麦格雷戈通过更为多彩的途径抓住了历史的魔力与重要性所在。
——《星期日泰晤士报》
★大英博物馆拥有真正的全球视野,既具严谨的智识,又有开放的心胸,这个项目所达到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博物馆的藩篱。
——“艺术基金奖”颁奖委员会
★今年圣诞优选礼物。无所不包又妙趣横生,具有纪念意义而又活泼易读。
——《每日电讯报》
★文笔优美、引人入胜的图书,以视觉呈现的一段人类历史。
——《纽约时报》
★经过深入研究的非凡的智慧之作。
——《卫报》
★作者呈现了文物从历史中再现并复原失落文明的力量。
——《金融时报》
★本书引发的举国关注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一期节目就吸引了超过1200万听众,英国境内超过550家博物馆随即针对各自地方历史开展了类似的活动。
——《经济学家》

前言

  序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博物馆的功能便是通过文物来讲述历史。二百五十多年以来,大英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收集全球文物,因此,如果想用物品来讲述世界历史,这里会是个不错的起点。事实上,你也可以说这正是大英博物馆自一七五三年国会宣布建馆,并提出“包罗万象”与“免费向所有人开放”的宗旨以来,一直想要做出的尝试。本书是BBC广播四台于二○一○年播出的系列节目的合集,同时也是最新的一次对博物馆自成立以来的活动及未来尝试的复述。
广播四台的负责人马克·达马泽为《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制定了简单的讲述规则。先由BBC和大英博物馆的同事们从博物馆选出一百件藏品,范围从大约二百万年前人类起源直至今日。这些物品应尽可能公平地选自全球不同地区,尽可能多方面地展现那些已被证明切实可行的人类经验,并让我们了解各个社会的全貌,而非只着眼于权贵阶层。因此,它们必须在收录伟大艺术品的同时也包含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于节目每周播出五次,我们也把这些文物分成五个一组,关注不同的时间段在全球各地所发生的故事:用五件文物分别展现某一时间点上的五种景象。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来自世界各地,BBC的广播也覆盖各国,因此,我们邀请了各地的专家和评论员加入我们的节目。当然,我们能表现的仅仅是世界史的一部分,但仍希望它是一部整个世界都参与其中的历史。(由于版权及其他原因,本书引用的嘉宾评论均按录音实录。)
显而易见,这一项目从很多方面来看都堪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中之一更是引起了尤为热烈的争论。这是一个广播节目,而非电视节目。听众们无法看到文物本身,只能凭借想象。一开始,我发现习惯于近距离审视文物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这一情况心存疑虑,但BBC的同仁们十分自信。他们认为,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欣赏方式,听众能对文物自发地展开讨论,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历史。至于那些需要一睹文物真容而又无法亲临大英博物馆的听众,在整个二○一○年,“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网站上会陈列出所有这些文物的图片,而如今,它们又以精美插图的形式收录在这本书中。
尼尔·麦格雷戈
2010年9月

精彩书摘

  公元前两百万年至公元前九千年
人类起源于非洲。在这里,我们的祖先制造了最早的石器,用于砍削肉、骨和木头。正是对自己所制造的工具日益增加的依赖,使人类与其他所有动物区分开来。制造工具的能力让人类能够适应多种环境,从非洲向中东、欧洲和亚洲进行扩散。在约四万年前的末次冰河期,人类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具象艺术。这次冰期导致世界海平面降低,露出了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之间的陆桥,人类得以首次踏上美洲土地,并迅速在这个大陆散布开来。
木制木乃伊棺,来自埃及古城底比斯(今卢克索附近)
约公元前二四○年
一九五四年,八岁的我第一次迈进大英博物馆的大门,首先参观的就是木乃伊,我想,这至今仍是多数人初次参观时的首选。当时吸引我的是木乃伊本身,是尸体带来的那种刺激又可怕的感觉。如今,当我穿过博物馆大中庭或走上台阶时,依然能看到一队队兴奋的孩子走向埃及厅,勇敢地去面对神秘而恐怖的木乃伊。但现在,我更感兴趣的乃是木乃伊棺,尽管这副棺木绝非大英博物馆历史最悠久的藏品,但似乎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系列的一个不错的起点。从第二节起我们将按照年代顺序来讲述,介绍在约两百万年前人类最早有意识制作的物品。选择一个年代并不最靠前的物品作为开端,似乎有悖常理。但我做出这一选择自有其原因:木乃伊及其棺木至今仍是馆内最具影响力的人工制品,它们能向我们演示,本书将如何通过围绕器物提出问题(偶尔也提供解答)来讲述历史。本节中这具特别的木乃伊棺,是馆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藏品之一,制作于公元前二四○年左右,主人是埃及身份尊贵的霍尼吉提夫大祭司,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至今仍能向我们提供丰富的新知,为我们传达来自古代的信息。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2 / 5. 投票数: 5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2017精装版)
作者:[英] 尼尔·麦格雷戈
译者: 余燕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28463
豆瓣评分:9.0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