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单身社会

  在今天的许多国家,单身人士是增长很快的群体。根据预测,在美国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新生儿将不会结婚。在瑞典、挪威、丹麦和德国等国家,单身家庭约占所有家庭的40%。在中国,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其中有7700万人独居;另据估计,到2021年,独居人口将上升到9200万。尽管社会在急剧地发生变化,始终保持单身,仍是很多人难以坦然接受的事。本书研究了现代人单身现象的多个方面,分析接受和享受单身的案例。讨论内容包括:我们为什么不再憧憬婚姻婚姻能否缓解孤独终老的状态催婚的社会压力和单身歧视独居人群如何获得社会安全感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单身的关联单身人士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单身人士的未来国家、城市和社会制度可以为单身人士做什么作者力图为单身人士指明一条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道路,并展示了每个人如何从接受单身生活中受益(已婚人士同样适用)。

编辑推荐

  1、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聚焦单身现象的话题之作,帮助广大单身人士建立自信,提高幸福力。作者伊利亚金本身是一位单身人士,且专攻单身方面的研究,他在书中广泛分析了当今单身现象的各个方面,如婚姻地位的变迁、单身人士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歧视、单身人士如何获得社会安全感……所讨论的,无一不是当下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社会热点,作者力图为单身人士指明一条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道路,并展示了每个人如何从接受单身生活中受益(已婚人士同样适用)。2、不论单身还是结婚,都拥有幸福的权利。在这个社会生存,无论如何要有事业,结识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可以结婚生子,也可以单身终老,这叫作选择,也可称自由。

作者简介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拥有咨询、公共政策和社会学三个硕士学位。他获得了享有盛誉的美国国务院富布赖特奖学金和富布赖特杰出学者奖。目前是希伯来大学公共政策和政府学院的教员,专攻少数民族、社会政策和单身研究。

目录

题记
前言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不再憧憬婚姻?
第二章 婚姻能否缓解孤独终老的状态?
第三章 社会压力与单身歧视
第四章 独居人群如何获得社会安全感?
第五章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单身
第六章 探索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第七章 单身人士的未来
结论 国家、城市和社会制度可以为单身人士做什么?
致谢词
英文参考文献

前言

  在我还小的时候,某个周五晚上,气氛仍很保守的耶路撒冷城里响起了公共警报声(通报袭击事件也是用这个铃声),持续两分钟的响声,告知整座城市安息日来临了。我们全家早已预备好,餐桌也已精心布置,母亲准备了周五晚上的美味大餐,整个房间弥漫着浓郁香气。我们都换上了干净的白领衫,母亲点燃五支蜡烛,她和父亲各一支,其他三支给我们兄弟三个。我踮起脚尖,望向窗外,看见小区灯火点点。家家户户似乎都住着美满的一家人,在干净的房间中享用美食。男男女女、大人小孩都准备好共度今夜和第二天的时光,没有人在用手机、看电视,而是享受纯粹的家庭时间。
我和父亲步行到犹太会堂,每户人家在那里都有自己的预订位置。人人看起来都很满足,甚至有种庄严圣洁的气息,不过我总会看见角落有一名男子,和他的独生儿子站在一起。这个人是30多岁的单身男士,妻子已经过世多年。大家都认识他们的儿子,也都知道这位男士单身。我每次看见他们,都很想知道他们心中有什么感受,以及如何度过夜晚。他们看起来从没快乐过,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
如今20年过去了,我去探望父母并和父亲回到小时候的颂祷位置时,还是会看见这对父子。那位父亲现在已经驼背了,还是和儿子同住,他们父子俩都单身,而且孤僻,从不主动与他人亲近。
我长大后迁居到纽约攻读博士学位,发现了全然不同的新世界。这里有许多单身人士,就像电视剧《大胆而美丽》(The Bold and the Beautiful)的剧中人物。纽约步调迅速,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到难以想象;每个人都忙完一件事紧接着做下一件事,一场艳遇结束又投入下一个人的怀抱。大家都在充分享受五光十色的“大都会生活”,他们可不需要为了融入社会而结婚。其实,在曼哈顿遇到有家室的人还比较少见呢。假如听到有人说:“嘿,朋友们,我要结婚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的意思就是“我玩够了,再会”。
现在回想起来,我才发现自己过去对结婚和单身世界的区分太过天真。小时候,镇上邻居的感情都很深厚,我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有些人经历婚变,像我自己的两个兄弟都离了婚,也有些人在不幸的痛苦婚姻中继续煎熬。仔细想想,我认为后者的处境更难受。我常想到那位年迈的男子以及他的未婚儿子,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应该要同情他们吗?我是否被根深蒂固的婚姻家庭观念影响太深?
我也常想起纽约客,他们一场接着一场地约会,迅速开始一段感情,又马上想要从中脱身,因为觉得待在二人世界里就快要窒息了,必须赶紧呼吸自由的空气。我自己到现在也还没有结婚,和那部剧中人相比,我既不大胆也不美丽。我们每天茫然奔走,没有明确目标,就像是隧道中的老鼠,流离失所,心惊胆战。
显然,始终保持单身是我们最难坦然接受的事。我们能认同多元性别,欢迎不同族裔,也包容多样的政治立场,但身处社会,单身人士,尤其是年纪大的单身人士,还是有“要尽快找对象否则就会遭人指指点点”的观念。譬如,一项研究找来1000名大学生,让他们列出与已婚和单身人士相关联的特征,结果显示,大家认为已婚的人成熟、幸福、快乐、和善、诚实、慈爱、温暖;相反地,单身人士给人的感觉是不成熟、缺乏安全感、以自我为中心、不快乐、孤单,甚至丑陋。
这些刻板印象不仅伤害单身人士,也对已婚夫妇有所危害。单身人士,不论是离婚、丧偶或是从未嫁娶,明显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但这不表示已婚人士就更快乐。这样的刻板印象,往往逼迫人尽快结婚,但其实他们未必已准备好与对方共度一生,也许对于对方是不是对的人仍心存怀疑。已婚人士可能结了婚才发现当时的决定是错的或太过仓促,于是他们只能选择离婚。接着,离婚的人当中七到八成会再婚,而他们面临再次离婚的可能性更大。
本书研究了现代人单身现象的多个方面,分析接受甚至享受单身的案例。社会对单身人士的负面印象已深入人心,单身人士往往会自责没有结婚。我在为本书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时不时听到有人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毛病。”如我之后会详细解释的,选择把负面刻板印象内化,还是选择不在意这些看法,是决定单身人士快乐与否的关键。
也有些婚姻草率而且不美满,婚姻双方不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才结婚,而是因为难以忍受的孤独感。其实,研究显示,已婚人士就算有了伴侣,大部分还是和单身的人一样孤单。许多人没有正视孤独感的根本原因,成家后才发现孤独是一个独立的问题。正如研究人员一再主张的,治愈孤独主要靠自己。
虽然社会和心理因素都在催促人结婚,但现实在迅速地发生变化。如今,许多国家的未婚人口都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预测,美国四分之一的新生儿未来将终身不结婚。中国的官方统计数字显示,单人家庭的比例在1990年仅占4.9%,但2010年时已攀升至14.5%。欧洲几个大城市的单人家庭比例已经超过半数,而瑞典、挪威、丹麦和德国等国的家庭形态中,约莫四成是单人家庭。成年人晚婚、离婚更为盛行,而在大众眼里,婚姻的重要性也不如从前。即使饱受偏见和反对,全球各地的单身现象仍呈日益增长的趋势。
说到这方面的问题,已婚人士也不好过。当然有些人和另一半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也有一些人则是羡慕自由自在的单身人士,想要逃离爱情的坟墓。我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快乐的单身人士和不快乐的已婚人士,这两个族群都不快乐且深陷悲惨情境,一边是因为没结婚而被羞辱,一边是暗自羡慕单身生活的洒脱。
我们常做出一些自己也没完全察觉的行为,心里想的和实际行动有差异。我们明明渴望成双成对,最终却是以单身方式生活。我们还没能够辨清出于自身真正的感受和迫于社会压力之间的差异。
这个矛盾是因为还是有不少人不敢接受单身。他们惧怕单身,看不到这种生活形态的好处。本书将着重讲述接受和享受一人生活背后的心理动机。
单身人士如何克服对孤独终老的恐惧?单身人士如何面对歧视?相较于有伴侣的人,社交活动对单身人士的幸福感有何影响?后物质时代的价值观,如何帮助单身人士拥抱生活?在提升生活满意度方面,自愿单身人士、因故单身人士、离婚人士、丧偶人士、同居伴侣以及已婚人士等有何不同?最后,面对单身人士数量增长,政策制定者要如何应变以保证他们的福利?
这些问题对单身相关的学术研究而言相当新颖,因为先前学术界往往避而不谈这些问题,只是单纯估算和观察单身现象,以及讨论结婚率及出生率下滑、离婚率增加的现象。与此同时,大众媒体和心理健康产业主要只讨论了如何排解孤独感,但未以完整的研究为佐证。因此,本书将现有的文献延展到提出叙述性的问题之外,探讨单身人士在面临社会歧视时,如何于日常生活中获得幸福。
本书还针对日益增加的单身人口,分析了他们的特定需求,并列出提议,包含创新的起居安排、社群和社会互动,从而为幸福单身铺设道路。因此,欢迎读者从最感兴趣的章节开始读。
或许不久之后,社会将更加重视影响单身人士幸福与安全感的问题,并开始着手寻求满足这个族群需求的方法。
因此,我写作本书,呼吁社会多关注单身人士的数量增长、他们所遭遇的阻碍。他们独特的需求、生活形态和起居安排都应得到更多关注。我希望这本书能尽到绵薄之力,来帮助被单身或选择单身的人。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书所述的发现及观点,是对现存文献的仔细评估,以及进行新的定量及定性调查后的结果。在定量方面,我使用了先进的统计模型,分析来自30多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数据库,让我能够以确切的实证数据来回答单身也可以幸福的问题(关于“幸福”一词的讨论请见后述)。我使用整合式数据库的多重模型,这些数据库取自多个调查过数十万名对象的研究,包含欧洲社会调查(European Social Survey,ESS)、美国小区调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ACS)、美国人口普查局、世界银行、联合国,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这项统计调查如实呈现单身人士的当前趋势,并以分布图、统计图表和示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供研究人员及一般读者参考。
在定性资料方面,我在美国及数个欧洲国家访谈了142名单身人士。为此,我请来优秀的研究团队。我们一起访问不同地区的人,包含男性和女性、年轻人和老年人、同性恋和异性恋、城市居民和小镇居民,这些人社会经济地位各异,族裔背景也很多元。受访者的平均年龄是43.9岁,其中年纪最大的是78岁,年纪最小的是30岁(以30岁为下限的原因请见后述)。此外,其中女性受访者占总数56%,而受访对象自我报告的收入水平为4.7分(满分为10分,最低分为1分)。当然,本书中访谈者的称呼都经过匿名处理;访谈口述内容有录音记录,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核心主题以系统化的方式标示和分类。访谈被设计得尽可能公正,经过谨慎处理以确保提问用语传达出的情绪中立,且在涉及单身动机及对单身状态的感受好坏时,避免问题中隐含既定立场。
在访谈之余,我还以系统化方式分析了涉及单身议题的数据,涵盖400多篇博客文章、300多份报纸杂志文章,以及数千条评论和脸书帖文。研究使用滚雪球抽样方法来辨别单身人士博客及文章。之所以此情境适用这种取样策略,是因为母群体数未知而无法使用真实随机取样法,只能搜集有特定特征的样本(如单身人士相关博客)。
研究中,我们尽可能参阅作者的个人档案来判断他们自称的年龄、性别和所在地区是否有误。多数发文者的特征容易辨别,但也有些信息必须要细究多个博客或多篇文章内容才可取得。接着我们会分析主题内容以辨别单身人士所谈论的议题。我请两位经过训练、熟悉编码簿的助手将内容独立编码,让我能审视其可靠度。在后续阶段,除此分析和学术文献分析外,我还以有关单身人士的报纸杂志内容做补充参照,让本书获得当代最新信息的佐证。所有定性数据的编码系统采用的是类似扎根理论的由下至上归纳法。
本书采用的定义
为便于此研究讨论,我把单身人士定义为离婚、丧偶或从未结过婚的人,并通篇将这三类单身人士分开讨论。从人口特征的角度来说,只从数据库中选取30岁以上的人,访谈、博客和其他发表文章的分析也是如此。选定30岁作为分界点,是因为30岁以上超过平均初婚年龄,这些单身人士已经历过一般人所认定的社会压力,因此面临不结婚的后果。相较之下,年纪较轻者可能还在适应状态,而完全不用考虑婚姻问题。
此外,我将正与情人同居的人独立成一个类别,这类人群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所以,本书将同居视为中立类别,而不算在单身人士之内。一方面,现在同居在社会和法律身份上都较接近婚姻,在许多地区,比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多个欧洲国家,普通婚姻法都提供同居人士类似正式婚姻法的权利保障;另一方面,同居又和单身很相似,因为多多少少也反映了大众对婚姻体制感到无奈和幻灭。恐惧婚姻承诺和规避离婚风险让越来越多的伴侣选择长期共同居住而不结婚。再者,某些地区同居会直接影响到单身人口的占比。同居关系较婚姻关系更不稳定且短暂,最后更可能会分开,且这点无关伴侣的年龄、收入或子女数目。因此,他们开始同居前,以及结束同居生活后,会长时间处于单身状态。读者应了解此类状况的复杂性,而我在分析时也会尽可能将同居人士和单身人士分开来谈。
其他要特别提到的是,虽然各类单身人士面临许多共同的困境,但他们在更细微的社会和家庭情境差异下,受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譬如,有无子女就是一大关注要点。例如,有能就近提供协助的子女或孙辈的单身人士,现状就不同于无子嗣的单身人士。因此,在所有的统计分析中,我用一个特殊变量来代表有子女的单身人士。而且,我也把曾经同居过和从未与他人共住的单身人士区别开来。比起分析统计数据,通过访谈分辨这些差别会容易许多,因为受访者通常愿意详细描述婚姻状态,我将在相关处陈述这些信息。
当然,一定还有其他要谨慎处理的子群体,比如,有正式交往对象但独自居住的单身人士。本书在某些统计分析的估算中,要辨别这些群体和非单一对象的单身人士,实非易事。有鉴于此,此处所用的定性数据相当重要,因为可以分辨这些子群体,从而补充我们对单身人士的认识。
还需要注意的是,单身、未婚和独居者之间虽然有许多重叠处,但仍有些许差别。单身研究的不同分支,会视研究需求和可取得资料的性质来决定如何下定义。举例来说,许多大型人口特征数据群里头,看重的是单人家庭。单人家庭的成员通常是单身,但并非全都是。尤其印度等国家国内迁居比例很高,家中的一个成员(通常是丈夫)会因工作缘故而永久或半永久居住在另一处,同时尽量寄钱回家里。因此,使用单人家庭数据时,我会尽可能明确说明。
所谓“快乐/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也是贯彻本书的核心概念,所以要在此简明讨论并加以定义。我将此词视为个人认定自身生活顺心如意的程度。各种文化和哲学家对“快乐”一词赋予了伦理美德、社会奉献,甚至是超脱尘世的意义,相较之下,这里的定义颇为单薄,但我选择使用这个简化的说法。众多研究表明这是个取得广泛共识且整合各种文化解读的定义。譬如,有项研究比较了30个国家在150年里各辞典如何定义“快乐”,可以说兼顾了文化差异和时间沿革。结果发现,定义中最广获认同的层面是“感到幸运,顺心如意”。
不过,无可否认的是,对快乐的理解见仁见智,没人说得准受调查者回答“你感到多快乐?”的量表问题时,他的答案背后代表什么。来自不同文化或年龄层的受试对象对“快乐”所认定的意义也可能有所不同。譬如,研究显示年轻人将其关联到“欣喜”,而年纪较大的人将其关联到“祥和”。
为了应对这些难处,本书纳入大型样本,横跨各年龄和地区,考虑社会、文化和个人差异,以及各国的平均快乐程度。大型数据库的好处在于特异值通常会自己打平,如此一来,分析受调查者的回复仍可行。因此,虽然仍有不尽完美处,但本研究判定,大体而言欧洲社会调查的提问能派上用场,因为这项研究不仅在统计上坚实有力,且同时使用多重分析来顾及各文化的差异,因而可根据各文化提出整体结论。在我对单身主题的多篇研究文章里头,以详细且严谨的方式深入探讨了这些考虑,有兴趣的人可以找到更多与本书呈现的研究结果相关的信息。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兴起,此学科意图一改传统方法,关注如何增进个人与整体人口的幸福感。因此,我力荐读者把本书提出的定义作为实际可用且有益的分析工具,好好判断这些研究发现是否能获得你的认同。

精彩书摘

  在一年当中某个特别的日子,你会看到一群单身男子穿着内衣(甚至一丝不挂)跳进河里,而大城市的单身女性穿着婚纱跑上街。在中国有单身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以购物、庆祝活动、与朋友相聚来欢庆单身。这个节日源自1993年,南京各大学的单身人士会在这一天和单身朋友狂欢,后来逐渐演变为世界最大的在线购物活动,也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标记。这个节日是每年的11月11日,之所以选在这一天,是因为数字“1”代表着单身。这个单身节庆在中国被叫作“光棍节”,因为其日期形似孤零零的树枝或棍子,“光棍”在中文里是单身人士的代称。这些年来,光棍节已演变成反情人节,而这个节日的单身庆典包装也确实大获成功。2017年光棍节当天,在线零售巨头阿里巴巴的收益达到250亿元,是当年美国最大在线购物节“网络星期一”的4倍之多。
有鉴于美国的单身比例更高,单身节的活动居然起始于中国,有点令人意外。不过美国也很快加入了这股潮流。美国版本的全国单身节首次出现于2013年1月11日,数字“1”再次成为单身的有力象征。俄亥俄州的七叶树单身协会自1980年代起便开始庆祝全国单身周,2017年时,全国单身节为配合这个活动,改期至9月。全国单身节发起人凯伦·里德接受《单身杂志》访问时表示:
“其实在美国发起单身节最初的灵感是来自中国的光棍节……我也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新鲜、新颖的单身节庆,因为近年来的变化很大。21世纪的单身人士是一个全新的物种。现在的单身人士充满活力,包括各形各色的族群,应该受到重视……单身的定义很复杂,包括自愿单身或被迫单身;法律意义的单身或暧昧不清的单身;永远单身或暂时单身。”
几十年前,庆祝单身的节日简直难以想象,今昔的差异令人惊讶。然而婚姻制度历经深远的改变,在现代社会也连带改头换面。中国的单身节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中国的家庭平均人口数历经陡降,自1947年每个家庭5.4人降至2005年的3.1人,社会形态也从农业社会转变成现代都市社会。你很难想象,一个在乡村地区长大的青年,所有的亲人都以种田为生,而他长大后的生活环境却迥然不同:也许住在巨型城市中高楼大厦的一间狭小公寓里,在大公司工作,很晚才下班。事实上,2014年中国有超过6000万家庭登记为独居户,而1982年时则只有1700万单人家庭,而同时期中国人口增长率只有40%。
在慕尼黑、法兰克福、巴黎等欧洲大城市,50%以上的家庭为单人户。1950年的美国成人有22%单身,今天的单身比例已跃升至超过50%,据预测,每4个美国新生儿中就有一个终身未婚。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中先结婚再生小孩的比例逐渐降低,与双亲同住的美国儿童比例从1960年代初期的87%降至2015年的69%。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8 / 5. 投票数: 4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单身社会
作者:[以]伊利亚金·奇斯列夫
译者:林怡婷 / 陈依萍 / 罗椀龄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21728385
豆瓣评分:6.5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