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

  帝国的特征是什么?帝国秩序潜藏着怎样的风险,又提供了哪些机遇?突然之间这些问题不再仅仅具有历史学意义。当今世界,美国所拥有的主导地位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威胁。规则由华盛顿的政治家们制定,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只管服从规则就是了吗?还是说存在一种连华府也不得不屈从的统治世界的逻辑呢?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在此书中向我们阐明,帝国如何运转,在历史的长河中又出现过哪些类型的帝国。作者游刃有余地穿行于千年历史长卷,同时对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做出了精湛的剖析。

作者简介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 Münkler)生于1951年,2018年退休前为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以及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院士。他写的很多书都已成为权威学术作品,比如《新战争》(2002),《帝国》(2005),荣获“莱比锡书展奖”的《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2009),《大战》(2015),《新德国人》(2016)和《三十年战争》(2017)等,这些著作几乎都曾占据《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数月之久。赫尔弗里德·明克勒还曾获得过多个学术奖项,包括阿比·瓦尔堡学术奖、弗里德里希·席德尔文学奖、约翰内斯·古腾堡基金会教授席等。

目录

前折页
历史图书馆丛书序
本书获誉
前言
第一章 什么是帝国?
/ 帝国特征简述
/ 世界帝国与超级帝国
/ 帝国的干预压力、中立选项与修昔底德的米洛斯对话
第二章 帝国、帝国主义和霸权:必要的区分
/ 资本主义的自我毁灭式动力:经济学帝国主义理论
/ 中心与边缘问题
/ 威望追求与权力竞争:政治学帝国主义理论
/ 扩张压力、边缘“地利”与时间主权
/ 霸权和帝国:棘手的区分
第三章 草原帝国、海洋帝国和全球经济体:帝国统治的简要分类
/ 通过军事和商业手段榨取剩余价值的帝国构建模式
/ 帝国的两翼(或多翼)
/ 帝国周期与奥古斯都门槛
第四章 文明教化与蛮族边界:帝国秩序的特点和任务
/ 和平:帝国统治正当性的源泉
/ 帝国使命与帝国的神圣性
/ 蛮族论与帝国空间构建
/ 繁荣:帝国统治正当性的源泉和统治方略
第五章 帝国落败于弱者的权力
/ 帝国过度延伸的形式
/ 政治动员与军事非对称化:反帝国行为体的策略
/ 文化认同之争与作为毁灭性战争策略的恐怖主义
第六章 帝国在后帝国时代的意外回归
/ 关于帝国时代终结论的评析和后帝国空间的问题
/ 美国:新的帝国
/ 民主帝国?
/ 欧洲面临的帝国挑战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德国学术界对帝国理论及历史的研究就一直兴味索然,远不如前。苏联的解体,一时间又重新激发起人们对帝国的兴趣,然而也仅仅收获了一个让人松了口气的结论,即可上溯至早期文明时期的帝国历史终于画上了休止符。但在过去的许多年里,随着美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新角色日渐明朗,这一情形骤然转变。一时间,“美利坚帝国”成为热议话题,而且从此以后,对美国在世界政坛所作所为的批评带上了一种强烈的反帝国主义倾向。虽然此前美国也时常被贴上帝国主义的标签,遭人诟病,比如其对越南的战争,以及在拉丁美洲或在波斯湾的军事干预等,但这些指责针对的都是美国政府某些特定的决策和行动,而反帝国主义的基调则直指美国的整体优势及其主宰权。显然后一种批评要严重得多。
国际社会为保障自身安全是否意味着非得仰赖帝国的主宰性力量不可?还是说,这种帝国的主宰性力量已严重破坏了世界秩序?如果没有这种主宰力量,世界是否会变得更好?在最近一次海湾战争爆发之前的争论,说到底,正是围绕这些问题所展开的。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聚首联合国的国际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倚重帝国强权的力量行事。帝国的付出并非出于无私,美国就曾为此一再索取特权,只是这一点我们都不愿承认罢了。由此而生的种种困惑和误解,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认真思考过帝国的功能和诉求问题了。
帝国不仅仅是大国,它们活动于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普通主权国家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共同创建一个容纳它们的秩序体系,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力支配这个体系。帝国则不同,它是秩序体系的缔造者,也是维护者。这个秩序的存在,离不开帝国。面对一切威胁秩序生存的不和谐声音,它都必除之而后快。而回顾美国及诸多帝国的历史时,我们不难发现诸如“邪恶轴心”或“暴政前哨”的修辞术并非当代美国人的发明,那些词汇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帝国史。
帝国害怕秩序动荡,担心整个帝国秩序陷入混乱。它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捍卫“善”和“治”,抵御“恶”与“乱”。在这样的角色里,帝国为自己的存在自赋了正当性。除此之外,帝国的使命在根本上也同样为世界帝国的形成提供了正当性依据。使命涵盖的内容很广:可能是传播文明遍及各地,或是让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在全球开花结果,或是保护人权、推进民主。普通主权国家不越国界的雷池,克制自己不干涉别国内政;帝国则不同,它为了践行使命,难免插手他国内部事务。所以,帝国的行动可能会触发国际政局的大变迁,相形之下,主权国家构成的秩序体系在整个结构上则明显带有保守主义倾向。
有人认为,由权利对等的主权国家构成的全球秩序,理应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梦想。在帝国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这几乎已成为理所当然的真理。然而,当我们从上文所述的角度来考察问题,就会发现,这种想法未必可靠。在欧洲大地上,自罗马帝国衰亡以后,其内部政治秩序几经变迁,却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可比肩罗马、国祚永续的强大帝国政权;欧洲史上先后涌现的那些强国也不过是觊觎这一王座的竞争者罢了。它们的统治后来都一一夭折了,这在世界其他地方——先撇开欧洲人曾在其他大陆建立过超级帝国不谈——可并非如此。特别是在亚洲,常见的政治秩序是帝国居中心、一帮附庸国环绕四周。因此,这些地区的政治秩序都高度集权化。欧洲的秩序特点则偏向多中心布局。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1 / 5. 投票数: 1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
作者: [德]赫尔弗里德•明克勒
译者:程卫平
出版社: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0176866
豆瓣评分:8.9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