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对孩子行为层面的训练和矫正,更重要的是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样,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让父母学会养育技法,而是逐渐掌握教育的心法,让孩子的心理与精神的成长可以真实可见。
本书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梳理了孩子从心理需求(安全感和归属感)到精神需求(审美和自由选择)的发展脉络,旨在唤醒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给足孩子内在的营养,从而帮助孩子建构更加完整的自我。
编辑推荐
孩子的需求已经改变了,父母还要站在原地吗?
如何提升爱的能力,改善孩子成长的心理环境?
如何看见和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支持孩子的精神成长?
怎样带着觉知爱孩子,让孩子终成为尊重秩序、自发自律、绽放天赋、活出美德的人?
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醒来吧,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绪论 心灵教育的意义
第1章 开始遇见一个人
第1节 请马斯洛先生做家教
第2节 让你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内循环系统
第2章 儿童自我建构之基础:归属感与安全感
第1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归属感
第2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安全感
第3章 建构安全感与归属感所需的养分
第1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重视
第2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尊重
第3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接纳
第4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规则与界限
第4章 从心理需求走向精神需求
第1节 儿童精神需求之自我选择
第2节 儿童精神需求之美学需求
第5章 用爱的慧眼看需求
第1节 爱的五种表达方式
第2节 觉知的爱
第6章 心灵需求与自我价值
第1节 认识自己的第一工具——冰山理论
第2节 心灵教育来自一致性的生命状态
后记 保护好孩子的第二层皮肤
附录 父母成长体验手册
自序 醒来吧,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绪论 心灵教育的意义
第1章 开始遇见一个人
第1节 请马斯洛先生做家教
第2节 让你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内循环系统
第2章 儿童自我建构之基础:归属感与安全感
第1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归属感
第2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安全感
第3章 建构安全感与归属感所需的养分
第1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重视
第2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尊重
第3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接纳
第4节 儿童心理需求之规则与界限
第4章 从心理需求走向精神需求
第1节 儿童精神需求之自我选择
第2节 儿童精神需求之美学需求
第5章 用爱的慧眼看需求
第1节 爱的五种表达方式
第2节 觉知的爱
第6章 心灵需求与自我价值
第1节 认识自己的第一工具——冰山理论
第2节 心灵教育来自一致性的生命状态
后记 保护好孩子的第二层皮肤
附录 父母成长体验手册
前言
20世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称马斯洛理论)影响了西方世界,其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背景,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马斯洛理论认为,人的本性为善,主张人性之美,并且人们可以最终实现那个完美的自我。而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
20世纪90年代,进入外企工作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那些就职于外企的人更是有一种优越感。外企的管理以人为本,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以此来创造个人价值、公司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外企文化与价值观,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金字塔尖的部分。
当这一理论被外企普遍应用之后,创造了不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近10年,国内的企业也纷纷效仿外企的管理模式。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同一个人的童年没有被很好地满足和尊重,突然之间,一种尊重、民主、自由之风扑面而来,匮乏的心理空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到底是去弥补童年,还是去实现当下的自我?内在的冲突就会产生,当然这个冲突来自于无意识。
显然,成年之后的环境治标不治本,那么童年的印记该如何改变呢?大家开始从儿童教育领域着手探索。
20世纪90年代初,新教育思想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一新思想与新理念并不容易推行,但却吸引了成千上万家长的关注与喜爱。蒙台梭利、华德福、爱和自由、巴学园……成为应试教育之外的一道光,照亮了父母的心。
一代代人的成长,恰恰是一个层次理论发展的历程。如果说60后、70后的童年在生理需求上经历了匮乏,那么80后、90后的童年便是在心理需求上经历了匮乏,而零零后遇到的,则是对自我建构的困难与阻碍。这本身,也是一个需求的金字塔。
在一个家庭之中,三代人的成长背景不同,自然需求也各有不同,这是一种自然进化,也犹如一座不同需求层次的金字塔。在育儿过程中,对父母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个在生理层面一度匮乏的人,无法理解下一代人的心理需求,而一个曾经在心理层面匮乏的人,同样无法理解下一代人对自我意识的追求和想成为自己的强烈渴望。
于是,教育的问题就彰显出来了。
在20年新教育的拓荒与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父母们开始意识到,爱孩子、尊重孩子是多么重要,而这种意识源于自己童年时期爱和尊重的缺失与匮乏。这就有了新教育的第一个阶段:补偿式育儿。简单地说,自己在小时候缺少什么,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给孩子补偿些什么。
但从本质上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借由爱孩子的行为,来满足自己内在小孩的渴望与匮乏。这纯粹是一种无意识的需求。所谓无意识是指,被深埋在意识之下不被知道的一些渴望与需求,与“有意识”相比,“无意识”占据了人类意识的95%~99%,而意识的显化,必须经由觉知和内在的自我关照来完成。
美国的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创始人萨提亚女士,更为系统地解读了每个人内在的冰山。她认为在每个人生命的底层,有一颗生命力的种子,如同一棵大树的种子要发芽,满足渴望,便是这颗种子发芽与成长的养分。
如何满足,是我们每个人的功课。如果你小时候充满匮乏,充满了阿玛斯所谓的“坑洞”,你不仅不知道如何满足孩子,你还会更多地期待孩子能够得到你曾经渴望获得的一切。这包含了物质、心理乃至精神层面。这样的养育,夹杂了太多自己的期待和功利的色彩。那么,孩子到底是在成为他自己,还是在成为曾经未被满足过的那个“你”?
我在《透析童年》一书中,大量地阐述了由于童年的缺失,导致更多使用“补偿式育儿”的案例。在我看来,20年后的今天,父母们需要再向纵深走一步——学会重建自我,我称之为“父母的再成长”。
如果说,你的人生前30年是由父母创造的,那么后30年,你完全可以自我创造。在自我创造的历程中,你开始学会自我关爱、自我满足、自我接纳、自我尊重。这一历程并不容易,但若经历了它,你就真正懂得用一份成熟的情感和心智,去爱你的孩子,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
这份满足,是一种全然的接纳,客观、中正乃至于真正的尊重。成人不再和孩子纠缠在一起,而是带着觉知的眼睛,去接受一个孩子生命的需求。那一刻,当下的临在与连结就会在两者之间产生,儿童心灵的胚胎就开始得以滋养。
儿童不再需要背负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不再背负父母的渴望与期待,而是经由自我建构的历程来最终完成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父母也开始脱离“补偿式育儿”,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指导者和守护者。
20世纪90年代,进入外企工作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那些就职于外企的人更是有一种优越感。外企的管理以人为本,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以此来创造个人价值、公司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外企文化与价值观,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金字塔尖的部分。
当这一理论被外企普遍应用之后,创造了不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近10年,国内的企业也纷纷效仿外企的管理模式。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同一个人的童年没有被很好地满足和尊重,突然之间,一种尊重、民主、自由之风扑面而来,匮乏的心理空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到底是去弥补童年,还是去实现当下的自我?内在的冲突就会产生,当然这个冲突来自于无意识。
显然,成年之后的环境治标不治本,那么童年的印记该如何改变呢?大家开始从儿童教育领域着手探索。
20世纪90年代初,新教育思想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一新思想与新理念并不容易推行,但却吸引了成千上万家长的关注与喜爱。蒙台梭利、华德福、爱和自由、巴学园……成为应试教育之外的一道光,照亮了父母的心。
一代代人的成长,恰恰是一个层次理论发展的历程。如果说60后、70后的童年在生理需求上经历了匮乏,那么80后、90后的童年便是在心理需求上经历了匮乏,而零零后遇到的,则是对自我建构的困难与阻碍。这本身,也是一个需求的金字塔。
在一个家庭之中,三代人的成长背景不同,自然需求也各有不同,这是一种自然进化,也犹如一座不同需求层次的金字塔。在育儿过程中,对父母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个在生理层面一度匮乏的人,无法理解下一代人的心理需求,而一个曾经在心理层面匮乏的人,同样无法理解下一代人对自我意识的追求和想成为自己的强烈渴望。
于是,教育的问题就彰显出来了。
在20年新教育的拓荒与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父母们开始意识到,爱孩子、尊重孩子是多么重要,而这种意识源于自己童年时期爱和尊重的缺失与匮乏。这就有了新教育的第一个阶段:补偿式育儿。简单地说,自己在小时候缺少什么,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给孩子补偿些什么。
但从本质上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借由爱孩子的行为,来满足自己内在小孩的渴望与匮乏。这纯粹是一种无意识的需求。所谓无意识是指,被深埋在意识之下不被知道的一些渴望与需求,与“有意识”相比,“无意识”占据了人类意识的95%~99%,而意识的显化,必须经由觉知和内在的自我关照来完成。
美国的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创始人萨提亚女士,更为系统地解读了每个人内在的冰山。她认为在每个人生命的底层,有一颗生命力的种子,如同一棵大树的种子要发芽,满足渴望,便是这颗种子发芽与成长的养分。
如何满足,是我们每个人的功课。如果你小时候充满匮乏,充满了阿玛斯所谓的“坑洞”,你不仅不知道如何满足孩子,你还会更多地期待孩子能够得到你曾经渴望获得的一切。这包含了物质、心理乃至精神层面。这样的养育,夹杂了太多自己的期待和功利的色彩。那么,孩子到底是在成为他自己,还是在成为曾经未被满足过的那个“你”?
我在《透析童年》一书中,大量地阐述了由于童年的缺失,导致更多使用“补偿式育儿”的案例。在我看来,20年后的今天,父母们需要再向纵深走一步——学会重建自我,我称之为“父母的再成长”。
如果说,你的人生前30年是由父母创造的,那么后30年,你完全可以自我创造。在自我创造的历程中,你开始学会自我关爱、自我满足、自我接纳、自我尊重。这一历程并不容易,但若经历了它,你就真正懂得用一份成熟的情感和心智,去爱你的孩子,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
这份满足,是一种全然的接纳,客观、中正乃至于真正的尊重。成人不再和孩子纠缠在一起,而是带着觉知的眼睛,去接受一个孩子生命的需求。那一刻,当下的临在与连结就会在两者之间产生,儿童心灵的胚胎就开始得以滋养。
儿童不再需要背负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不再背负父母的渴望与期待,而是经由自我建构的历程来最终完成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父母也开始脱离“补偿式育儿”,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指导者和守护者。
资源下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