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慢慢变富

《慢慢变富》是一本专门写给投身股市但经常亏钱的人个投资者的书。

贝佐斯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普通人在股市投资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才能慢慢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在股市中沉浸多年的人,怎样解决自己的选择之难、估值之难、长持之难等“痛点”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在股市里“征战”多年,不仅颗粒无收,还亏损累累,最终逃不脱“七亏二平一赢”的魔咒,成不了其中的那个“一”?

在股海沉浮近20年的雪球大V闲来一坐s话投资,告诉你股市长赢的秘诀。

《慢慢变富》是给不断探索、艰难前行的投资散户的总结。通过五大部分“思想篇”“ 选择篇”“ 估值篇”“ 持有篇” “修养篇”,告诉那些投身股市但经常亏钱的个人投资者:

• 应当树立怎样的投资哲学和投资理念,建立一个怎样的投资体系,以廓清一些思想上的迷雾。

• 在几千家上市公司中如何快刀斩乱麻,找到优秀的投资标的,以解决盲目选择、无所适从的问题。

• 如何洞悉一家企业内在价值高低的核心秘密,以解决在估值上拿捏不准、难以破解的问题。

• 怎样保持长期持有的耐力,用什么样的“军规”管住自己,以解决长期持有过程中的思想摇摆、定力不足的问题。

• 长期投资的成功,实则是自己长期知识修养、心灵修养的副产品,“悟股市投资之道,享股市投资之乐”,方是投资的真要义。

作者简介

张居营

1965年2月出生,独立投资人。

网名为闲来一坐s话投资,雪球、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大V。雪球粉丝20余万人,新浪微博粉丝10余万人,新浪博客访问流量434万多人次。在网络上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闲大”。

2000年5月31日入市,投身股市19年,其间走过不少弯路,曾痴迷技术研究8年之久而不得要领,2008年7月转型进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多年来,借助网络平台,热衷投资分享,在博客、雪球上分享400余篇投资文章、200余篇企业分析资料帖子,影响了很多投资者。很多文章被雪球的《今日话题》推荐,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并被国内多家网络媒体、网络论坛、报刊转载。

2015年11月,出版电子书《给业余投资者的十条军规》,作为“雪球•岛系列”首册电子书,曾长时间名列各渠道畅销榜。

2016年11月,受雪球之邀,作为分享嘉宾在雪球嘉年华现场做投资演讲分享。

2017年、2018年,经广大“球友”投票,连续两年被评为“雪球年度影响力用户”之一。

精彩书评

投资者想要慢慢变富,就需要长期投资。投资者之所以要坚持长期投资,是因为足够优秀的公司会不断成长,会使投资者获利丰厚。只有长期投资,投资者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复利收益率才会更高,其后期创造的财富所占的比例才会更大。这就是张居营先生的《慢慢变富》这本书的主题思想。

姚斌(一只花蛤) 《在苍茫中传灯》作者,新浪博客、雪球大V,独立投资人

快速致富是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也是人之常情,无可指摘。在其他领域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有益无害,但是在股市进行投资,这恰恰是毁灭财富比较可靠的路径。只有经历过几轮牛熊市而能独立思考者,才会深深认同“慢慢变富”所蕴含的逻辑和哲理。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慢慢变富”是一个完全可以采用的投资策略,因为没有业绩考核的压力,而困难在于这个方法是逆人性的。你如果想在股市取得长期满意的回报,《慢慢变富》会帮助你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正确的投资之路。

宋军(恭自厚) 《投资的本源》作者、雪球大V、独立投资人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拥有正确投资理念、形成完善投资体系的人不多,能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更是少数。与此同时,能保持低调谦和,多年来笔耕不辍,将投资理念分享给众人的优秀投资者更是极度稀缺。毫无疑问,闲大便是其中之一。《慢慢变富》这本书不仅道出了一名股市投资者的成功之道,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它为读者铺就了一条投资正道。而道正,便不怕路远。

诗安 雪球大V、独立投资人

“慢慢变富”和“闲来一坐s话投资”两个名字相得益彰,这两个名字不仅浓缩了作者近20年的投资之道,更深深地透露出其悠然自得的投资心态。

林奇法则 雪球大V、独立投资人

目录

推荐序(杨天南)

推荐序(任俊杰)

前言

第一章 思想篇

股票是个人及家庭最值得配置的金融资产003

股票资产带来长期高回报的秘密009

股票投资中的悖论013

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016

对“两论”的驳斥021

价值投资能不能赚快钱025

本金少是不是应该先赚快钱028

我们在股市中究竟赚谁的钱031

投资的预期收益目标是多少034

成功的投资靠什么037

用完善的投资系统“管住”自己042

第二章 选择篇

以年为时间单位长期持有049

建立投资的负面清单061

怎样理解能力圈066

市场经济特许经营权069

赚钱机器与烧钱机器078

我们需要怎样的护城河082

船与船长085

对“行业命相”的研究与把握088

选股的“第一思维”098

选股的“5性”标准101

选股的“九把快刀”105

买龙头企业股票的策略115

在长牛股中选择牛股120

企业成熟后是否值得投资121

如何看待企业是否分红123

价值股与成长股127

财报“四招儿”选牛股131

“3个假想”读财报142

选股中的纠结147

在大健康产业中淘金151

第三章 估值篇

科学的估值公式是什么163

怎样理解估值的“核秘密”171

让估值不再难倒英雄汉176

寻找市盈率对优秀企业的“错配”187

抢抓“三大机遇”189

关于安全边际的认知195

如何防范成长股的“估值杀”200

第四章 持有篇

长期持有的定力从何而来207

长期持有的系统性风险究竟有多大211

长期持有是否要控制回撤214

长期持有不能被短期损失厌恶所击倒216

长期持有是不是需要做波段218

长期持有究竟何时卖出219

耐心10条223

“10条军规”225

第五章 修养篇

做快乐的业余投资者237

投资可以是这样的:我们一起风雨兼程242

牛市状态下更需要拒绝诱惑246

持仓体检:暴风雨下的笃定与坚守251

“压力测试”之后的反思与感悟254

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256

避免掉入“以我为中心”的思维误区260

投资有时更需要“独处”263

承认一时的业绩落后是一种能力266

投资重要的是“相马”268

享受投资的“宁静感”273

“爱”上自己的股票又何妨277

投资中的框架效应282

打破投资中的教条主义286

我给女儿的嫁妆是股票289

股市长赢之道:用完善的投资系统“管住”自己291

精彩书摘

选股的“九把快刀”

2016年7月27日,我在雪球上分享了我的选股文章,即《九把快刀》。为什么是“快刀”呢?因为我发现,有些投资者关于投资的书确实读了不少,理念的东西也“装了一大筐”,但是具体到运用,就不行了。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快刀斩乱麻”呢?于是我将多年的选股体会总结成了这“九把快刀”。

说实话,我这些年如果抓住了一些大牛股、长牛股的话,一方面是利用前面谈到的“5性”标准,另一方面就是依靠这“九把快刀”。

其实,不要说学会运用这“九把快刀”,你只要熟练地运用其中“一把”,就像三国时期的关羽使惯了自己的青龙偃月刀、张飞使惯了自己的丈八点钢矛一样,没准就足以笑傲天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写本书之时,我忽然想起,曾有不少网络上的朋友强烈建议我,将来如果出纸质书,一定要将《九把快刀》收录进去,足见朋友们对《九把快刀》的喜爱程度。这里我“得意”一下,这不是因为这篇文章点赞之多、打赏之多创了我所有文章的最高纪录,而是不少朋友告诉我,因受这篇文章的启发,而选到一些大牛股、长牛股获得了很大回报。网络时代是分享时代,你无私分享得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你的快乐就越多!

此外,有写作经验的人知道,以前写的东西,突然有一天翻出来,有时会感觉到幼稚可笑,甚至感到脸红;有时又纳闷,自己当时怎么会写出那么好的东西、说出那样有水平的话呢?甚至自己再写一遍,怕也难以达到当时的水平。可见,写作确实与当时的心境,或者说与当时的灵感有关。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如果现在再写《九把快刀》的话,我还真就缺少当时的那种灵感。所以,这里我只好再偷懒一次,将当时我分享的《九把快刀》略加修饰地附上。其中,有些意思或者例证,不免与本书的前后有所重复,为保持叙述的完整性以及运用的独立性,也就姑且如此,敬请读者朋友们见谅。

九把快刀

(2016年7月27日)俗话说:“快刀斩乱麻。”面对中国A股市场上2 800多只股票(当时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我们是不是应该有几把“快刀”,将那些“乱麻”迅速地“斩”了,进而把一些有潜力的大牛股、长牛股找出来呢?

还别说,本人长期以来,还真就是拿着几把“快刀”去寻找的,我的“九把快刀”是: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并不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比较优势,而是我们国家在全球化竞争中一些产业的比较优势。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国已经广泛深入地加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循环格局。开放的中国需要世界,而世界也需要开放的中国。所以,作为投资者,如果没有全球化的视野,那只能是“闭塞眼睛捉麻雀”,容易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有一个笑话,说一位大山里的孩子被问道:“你长大了做什么?”他答放羊。问:“放羊干什么?”答:“卖钱。”问:“卖钱干什么?”答:“娶媳妇。”问:“娶媳妇干什么?”答:“生孩子。”那生孩子干什么?答:“放羊。”……

显然,做投资不能有这种“大山思维”,必须从种种狭隘的思维中跳出来,善于站在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看问题,善于站在宇宙的高度看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看出我们国家的比较优势究竟在哪儿。

今天我们在中国A股市场做投资,必会谈到美国股市。是的,美国历史上走出了一批消费类、医药类、科技类的大牛股、长牛股。但是,别忘记了,这些牛股恰恰反映了美国20世纪崛起的一些产业的比较优势。

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中国将来的崛起,不可能复制美国的道路,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将来中国的伟大公司,也一定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公司。中国崛起,也必然会有一批优势产业崛起。而这种比较优势,是我们投资者的掘金之地。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会挖掘出格力电器这只大牛股,并且一直持有8年之久。今天我告诉你,其实我就是用“比较优势”这把“快刀”发现的。

年长一些的投资者清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有钱人家引以为豪的是家里有日本产的一两件家电。但是后来,中国家电,特别是白色家电,成为中国放开最早、竞争最充分的行业之一,还出现了几个寡头,相比之下,日本的家电行业这些年却呈节节败退之势。

当然,从全球看中国,令我们投资者担心的是,我们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目前在全球还不多,但是毕竟有些产业或者有些公司已经开始走向全球化。在很多领域,这种“进口替代”必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较为典型的如华为,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著名公司,就是老干妈也已经将自己的产品推向了国外,并且价格比国内高,可惜它不上市。在上市公司之中,毕竟已经有了这样的公司,比如安琪酵母早就在非洲建厂,双汇发展在美国进行了大手笔的收购,伊利股份也已经在国外有基地与分厂,福耀玻璃已将工厂建到了俄罗斯、美国。这些公司均开始了自己的全球化产业布局。

投资者可以沿着这个“国家比较优势”的思路去寻找、去布局。

经济特权

在中国A股市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价值投资者都集中持有一只个股:贵州茅台。甚至有人极端地将中国A股分为两只股票:一只是贵州茅台,另一只是中国A股。为什么这些“价投”们这般“英雄所见略同”呢?因为贵州茅台是一家典型的符合巴菲特思想的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优秀企业。

巴菲特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而其对我们投资最大的理论贡献之一,我认为便是这种经济特许权思想。有了这个理论工具,我们便可以去挖掘那些具有这种经济特许权的优秀企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济特许权中的核心是自由定价权。这种自由定价权,来自品牌、自然资源垄断,或者“独门绝技”。有商业常识的人都知道,凡是有自由定价权的东西,绝对是好东西。我们如果有幸挖掘并持有这样优秀企业的股票,那可真是要抱紧抱牢了!

注意,我们对经济特许权的理解,切记不可狭隘了。比如,有的投资者或许只看到贵州茅台、东阿阿胶、片仔癀这样传统的企业才具备经济特许权,其实,一些新兴的企业也创造出了自己的一种“经济特许权”。

比如,苹果公司就创造了一种经济特许权。

(1)被人需要。苹果手机在中国销售之时,曾经出现过排队现象,甚至还发生了流血事件。

(2)自由定价权。苹果公司因为具有独创性,领先于同行,自然有产品的定价权。

(3)不可替代。我们当然不使用苹果手机也可以,但是有些人宁可少吃少喝少穿,甚至卖肾也要买苹果手机,似乎有苹果手机才有面子,才能在别人面前显得“高大上”。

文化血脉

巴菲特对我们投资的另一大理论贡献,是人人皆知的“护城河”理论。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可以构筑起护城河呢?熟知这一理论的人知道,有的品牌依靠客户黏性,通过客户转移成本;有的依靠先发优势、规模优势、渠道优势、成本优势、网络优势等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这里要说的是,文化血脉也可以构筑一家企业的护城河。但凡能够传承下来的百年品牌、百年老店,无论中外,几乎无一例外地流淌着自己民族的一种文化血脉(如可口可乐代表着美国的一种快乐文化)。作为一家企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让自己的文化血脉传承下来,便容易行稳致远。

平台生态

正如动物界、自然界的不断进化,商业世界其实也在不断进化,新的商业模式在不断推出。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一种依靠平台不断打造自己生态系统的公司正在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国外的如谷歌、亚马逊,国内的如腾讯、阿里巴巴、京东,这种公司究竟属于什么类型呢?我也拿捏不准,所以简称它们为“平台生态”。进一步而言,它们是依靠平台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这种公司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烧钱”搭建一个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可以坐地收钱的平台之后,便不断推出投资项目,甚至究竟能够推出多少“子项目”,连它的创始人开始时也不敢想象,进而慢慢形成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

可惜,如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型、生态型公司均不在A股市场上市,这让只专注于A股的投资者“无福分享”。不过,沿着这种思路去寻找,我们在A股市场也可以寻找到类似的具有平台型、生态型特点的公司。我将它们归为两类。

一类是线下与线上融合布局的。我们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随着“互联网+”热的兴起,一小批上市公司正在开始构筑自己的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平台。对于这种投资标的,我们当深入研究。

另一类是公司本身就是投资平台。我读《滚雪球》(The Snowball)这本关于巴菲特投资的书,有时越读越感觉进入了“迷魂阵”,因为在巴菲特投资的中后期,随着他收购企业的多元化,哪怕书中以图的形式将这些公司标出来,仍让我觉得云里雾里。其实想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就已经等同于他收购企业的平台,只要他心仪的投资企业均可以往这个平台里装。所以,我们将它称为平台型投资公司倒也恰当。在中国当下的上市公司中,复星医药目前具有这种投资型平台公司的特点,比如,它在构筑医药全产业链的同时,正在向医院、医养结合等方向拓展,甚至可以说,将来具有行业协同特点的相关医药公司,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均可以往这个平台里装。郭广昌自称是在中国复制巴菲特的人,复星医药作为其富足、健康、快乐的一大板块,将来究竟能够做到多大呢?我们投资者拭目以待!

连锁服务

投资连锁店,是彼得·林奇钟爱的一种投资,因为在一个地方投资成功了,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复制。芒格也说,连锁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商业模式。可见,连锁服务公司成长性好,能走出大牛股。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医疗服务类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就明白了。所以这一点不用多说,我们只要发现了这种公司,多关注多研究就是了。

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并不是所有的连锁服务公司的股票都能成为大牛股。比如全聚德,2007年上市之初,公司志不在小,拟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开店计划,当时市场普遍看好,然而9年过去了,这个“中国神鸭”的收入与净利水平增长似乎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它虽然有金字招牌,但餐饮行业竞争过于激烈,客户黏性不高,除了北京的几家店赢利水平不错,其他地方的店似乎都有点儿“水土不服”。所以,什么事情不能一概而论,仔细甄别才是。较为稳妥的方法是,我们看到这种连锁服务公司,确实在别的地方复制成功了,确定性较高时再下手买入其股票也不迟。

知名品牌

首先申明,并不是所有的知名品牌都会成为大牛股、长牛股。因为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差距,有时就像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样令人惊讶。所以,要选品牌,我们还是要看透品牌背后“隐藏”的东西,我将其归结为“四个要”。

要买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金字品牌。

要买具有垄断属性的独家或创新品牌。对于投资者来讲,“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是最好的商业模式。这种品牌无疑具有垄断性、定价权,我们发现了就千万别轻易松手。

要买侵入人心智的品牌。根据定位理论,每个消费者头脑里都有一个“黑箱”,通俗地讲,这个黑箱会使消费者消费时不理性。一个品牌一旦侵入消费者的心智,消费者就会对它一往情深。所以,我们看到有的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或服务时,就偏爱某种牌子,甚至有的终身“不改”,重复消费、成瘾消费。所以,凡是那些牢牢侵入消费者心智的品牌,是投资的首选。

要买龙头品牌。某种产品或服务,一旦成为龙头,多是经过了惨烈的竞争。任何成功的企业均有别人无法复制、难以替代的系统优势。所以,这种无法复制、难以替代的龙头企业,也是投资的优选。

行业命相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用在投资上也十分贴切。行业与行业的“命相”还真是大不相同,所以,我们投资一家企业之前,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地选择,一定要将它放到行业“命相”中去看一看,进而避开“命苦”的行业,在“命好”的行业中去投资,成功的概率自然会大些。

行业就“命相”来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行业的集中度虽然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但由于消费的分层,有些行业内的企业可以过着“占山为王”“诸侯割据”的滋润日子。这种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行业,为我们投资者从容选择投资标的,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

第二种是行业兴起之初,可能“群雄混战”,或者“一拥而上”,然而由于产品或服务具有“一统天下”的宿命,其结果是“占山为王”的必然被消灭,一旦“诸侯割据”的局面结束,最后“剩者为王”“赢家通吃”,形成“明月高悬,众星捧月”之势,或者几个寡头互为依靠,竞争相对缓和下来。我们常常说“大象也能起舞”,就是说这种发展阶段。

第三种是行业内一直“混战”,行业的属性决定了其中的企业既没有到“欲死”的境地,但是“欲强”的愿望也难以实现,似乎各企业始终就纠缠在一起,长期过着“饿不死”,但是也“不会撑”的日子。

仍以全聚德为例,它身处餐饮业,但是这个行业竞争门槛并不高,而且竞争充分、激烈,全聚德多年下来只有6%~8%的净利润率。当然,净利润率低并不可怕,只要周转快,能够做到“赢家通吃”也完全可以,然而行业的属性决定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能观察到,很多饭店在开业之初,会红火一阵子,但是时间一长,菜品更新不及时,人们吃腻了,便门可罗雀了。美国的肯德基(KFC)、麦当劳(McDonald’s)在中国的生意那么红火,中国的餐饮连锁店、地方名吃为什么就难以做到呢?这实在值得研究。总之,我认为这是一个“命苦”的行业。

相类似的还有传统的零售业,如今零售业面临着电商的冲击,而电商的兴起,恐怕连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也是没有料到的。对于这种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而且也很难出现寡头的行业,投资者当尽量规避。所以,虽然全聚德有金字招牌,在我的自选股中待了不少年,但我也就有时“深情”地“注目”它一眼,至于买入,我实在是下不了决心。

央视广告

曾有朋友问我,怎样找到牛股。我说,你要天天看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因为那是中国股市这些年大牛股、长牛股的集中营。中国股市这些年走出的很多大牛股、长牛股,都在天天被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

当然,这里更深层次的意思是,投资者要善于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选股,特别是业余投资者。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虽然现在互联网发达,各种新媒体、自媒体方兴未艾,但是央视的地位以及它的影响力、穿透力还是任何媒体替代不了的,而能够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做得起广告的,也不是实力弱的企业。所以,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广告也往往反映了企业的定位及文化等内容),也不失为我们寻找牛股的一把“快刀”。

养老股票

养老股票本是持股期限问题,但我还是要将其作为选股的一把“快刀”。

照实说,每每选择一家企业的股票之前,我总是反反复复地思考,睁着眼睛思考,闭着眼睛也思考,真是“窹寐思服”“辗转反侧”(当然我是“思牛股”,而不是思“窈宨淑女”),经过如此“折磨人”的反复思考之后,我如果确定它可以当成我的养老股,我便奉为极品,以收藏古董般的心态去持有。

许多网友、球友问我,为什么我持股的心态这么好,其实这就是我的“秘密”之一,因为我是将其作为自己养老股票来持有,短期的波动自然也就被我视为前进路上的“朵朵美丽浪花”了!

当你知道了我的这“九把快刀”之后,是不是感觉“刀刀见血”呢?有了这“九把快刀”,是不是面对中国A股市场上的股票,你就不再如“小猫吃皮球——无从下口”了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你如果掌握了选股的“5性”标准,又会“操”这“九把快刀”(一定会减少你的搜索成本),关于选股的其他章节甚至可以不用再读了,而且你在选股上一定会游刃有余。

前言/序言

序言一/杨天南

闲来一坐话慢富

春节刚过,在投资界广有声誉的张居营先生邀请我为其新书作序,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感到有些陌生,可提起网络上的著名大V——“闲来一坐s话投资”,很多人或许会恍然惊曰:“哦,原来是他!”

写文章要有沉淀与灵感,急不得,加之我每天工作排得满满的,实在腾不出空来,于是我将这个任务放在心里,等待文思泉涌时有一个好题目从内心深处跳出来。

今天是农历的惊蛰节气,我在去机场的路上,灵光乍现,一个题目从脑海里跳了出来——“闲来一坐话慢富”。

“慢慢变富”是这本新书的名字,这个名字似乎未满足大部分投资者内心的渴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谁愿意“慢”呢?但反过来想想,谁又能“快”多少呢?上证指数首次突破3 000点是在2006年年初,13年后的今天才重新站上3 000点。我们如果按照投资指数的思路来看,这相当于13年来没赚到钱,更不要说大多数人还跑不赢大市。

关于“慢富”的话题,曾经有人问巴菲特:“既然你的投资方法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学习、复制的人不多呢?”对此,巴菲特笑答:“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20多年前,当国人得知巴菲特将1万美元变成3亿美元的故事,最初的反应是羡慕与惊愕:“这么多?!”听到需要历时数十年,他们的反应是遗憾且略带不耐烦:“这么久?!”大多数人想的是:“等老了,有钱还有什么用?” 时光流转,近30年过去了,那些当年这么想的年轻人现在不但年纪大了,而且多半……

我曾经在不同的课堂上问过不同的学生:“你愿意富一次,还是富很多次?”选择后者的同学为多,年轻的他们并未想过,这种人生选择的背后蕴藏着异乎寻常的凶险。很多人生问题,我们往往需要时间才能看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才慢慢明白为什么芒格说“我不和40岁以下的人谈投资”。

从过往的经验看,富一次、慢慢富,是最佳的拥有财富的模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与财富增长相匹配的能力,可以妙观财富增长的奥秘,可以分享“与人乐”的快乐。

《慢慢变富》这本书由5个部分构成,分别为思想篇、选择篇、估值篇、持有篇和修养篇。在这里,读者可以找到选股的“九把快刀”、选牛股的“四招儿”;也可以看到关于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际的解读;还可以看到著名的“10条军规”、作者给女儿的股票嫁妆。书中解读了投资成功靠什么,也反思了投资中的教条主义。总之,读者可以根据需要,各取所需。

2019年新年以来,股市涨了约20%,在经过了数年的煎熬之后,上证指数终于重回3 000点,单日交易每每破1万亿元大关,投资者忙着进进出出,一幅大赚快钱的景象。结局会如何?陶渊明有“鸟倦飞而知还”的名句,或许是绝大多数股市参与者的最终写照。

在这个“惊雷响,万物长”的季节里,我建议那些打算“快富”的人们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闲来一坐,且听风吟,体会一下陶渊明另一句“云无心以出岫”的惬意轻松,享受慢慢变富的人生旅程。

序言二/任俊杰

富裕、富有、慢慢富有……

多年前,我曾在雪球上发起了一个名叫“新储蓄运动”的倡议,起因是金融市场中一个专题的研究结果是:过去的储蓄(债券)为我们提供无风险收益,如今的储蓄(债券)为我们提供无收益风险。倡议的主要内容是鼓励大家把闲钱从银行储蓄转变为股票储蓄。

我记得小时候总是跟着大人往银行跑,存钱、取钱,不断重复。那时候,我常听大人们讲,平时要省吃俭用,把余下的钱存入银行,因为存钱有利息,时间长了,利息就会越攒越多,生活就有望变得富裕一些。

后来有了国库券,我听说买国库券既能支援国家建设,还能收取利息,于是继续省吃俭用,陆陆续续地买了很多国库券。由于各种期限的券都买了一些,我后来竟有不少忘了去兑现,就将它们压在箱底,从此不再理会。

再后来,我发现有一个东西叫通胀……

我对通胀侵蚀利息这事儿虽明白得有点儿晚,但好在不无回旋余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设立股票市场,当听说投资股票收益更高,且完全可以防通胀,我就义无反顾地携“重金”“杀”了进去。怀着尽快富有的梦想,我在股海里摸爬滚打,一待就是10多年。

10多年下来,是亏是赚,我没有做过认真统计,不过“尽快富有”的梦想肯定打水漂了。我那时经常陷于迷茫之中:一个学金融的,怎么就赚不了大钱呢?

再后来,我知道了一个人名——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并从此知道了股市的一个新玩法,叫价值投资。于是,我又一头扎了进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如饥似渴地读着那些尽管从未接触过却很吸引我的东西。

几年下来,我在边学边做中,逐渐摸到了一点儿门道。如今总结起来,想法已比那会儿显得清晰多了:股票投资的秘密(至少对我是如此)其实就4个字:选对/拿住。不过,这门道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投资者需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要接受一个事实:必须从过去尽快富有的梦想中清醒过来,逐步接受你只能慢慢富有的现实。而且,你如果不付出足够的努力,即使接受了这个现实,最终可能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们为什么要慢慢富有?

我觉得理由至少有两点:第一,选对并拿住,必定是一个慢慢富有的过程。这与人们熟悉的听小道消息和不断高卖低买的操作完全不同;第二,股票其实只是让个人财富能够长期保值增值的工具,你越想通过它尽快变富,就越容易陷入更大的风险中。

人们常说股市有三大风险:系统风险(市场)、非系统风险(公司)和非理性操作风险(个人)。我通过长时间观察,觉得这3个风险中,最容易给投资者造成伤害的,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系统风险(基于我国是政策市),也不是非系统风险(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而是投资者的非理性操作风险。

投资者中的大多数是不是非理性的,就不在这里展开讨论了,这本书中的许多数据与观点已足以证明这一点。我想强调的是,你越是想快点致富,你的心态就越是难以平静。心态越不平静,你距离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所说的那个投资者最重要的品质——理性,就会越来越远。

慢慢富有比大多旨在快速变富的“炒股”风险小吗?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这种操作模式可以让你成功避开股市三大风险中的两个:系统风险和非理性操作风险。

原因并不复杂。首先,多项研究显示,系统风险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逐步减小。当时间拉长到10年或15年以上时,系统风险带给你的伤害就会大概率降为零。其次,你买入股票后选择长期持有,就会相应减小操作失误的可能,因为大多数的非理性操作,出现在投资者的情绪波动时,后者一般是与“炒股”相生相伴的。

因此,如果选择买入持有,你在股市上所面临的风险就只剩下一个:非系统风险,即没有选对的风险。当别人的投资操作同时面临3个风险时,而你只需面对一个风险,谁的胜算更大一些?

选对当然不容易,但并非不可为,就看你是否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20多年来,周围不少朋友一聊起自己对投资股票的期望,动辄就是年均20%、30%甚至更高。一位曾经的同事,多年前跟我说他的目标是每年业绩翻一倍,并说这很容易。股市多年来跌宕起伏,我不知他如今是否已达到目标。

收笔之前,我有件趣事要与大家分享。几天前,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股市先知走到我跟前,叽叽咕咕说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话:“在股市,低就是高,小就是大,懒就是勤,远就是近,慢就是快……”

他到底想说什么呢?

前言/张居营(闲来一坐s话投资)

这是一本专门写给我们股市个人投资者的书。

早在2015年11月,我曾受雪球之邀,在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电子书《给业余投资者的十条军规》,在那本电子书里我就开宗明义,说是专门写给我们个人投资者的。出乎意料的是,这本电子书出版以后,曾长时间排在各大网站财经类图书的畅销榜上,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赞誉与充分肯定,不少读者朋友在网上公开或私信给我表示感谢,并热切地建议我有机会要出本纸质书。

我为什么一直将自己的书定位为给我们个人投资者写的呢?因为我就是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能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个人投资者在股市投资上的喜怒哀乐,懂得在精英云集、强手如林的股市上,我们个人投资者赚钱的不易与艰辛,这是其一。其二,在今天中国的股市投资界,“话语权”似乎更多是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很多“意见领袖”也多是机构投资者出身,虽然其中不乏格雷厄姆、费雪、芒格、巴菲特等投资大师思想的践行者,但是短期排名的制度安排以及资金性质,决定了他们很多是交易型投资者,细细地考察他们的交易行为发现,他们的投资思想、投资理念与我们真正仰慕的投资大师们的又相去甚远。不具备各种信息、调研等优势的个人投资者,显然是不能机械地盲目效仿学习的。可以说,市场上关于投资的书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真正给我们个人投资者以很大启迪与帮助的有价值的书似乎并不很多。所以,我认为不出书则已,出则出一本让我们普通的个人投资者看了就懂,懂了就管用的书。

本书分为五个篇章,且每个篇章均力求戳到我们个人投资者的一些“痛点”。“思想篇”,告诉你应当树立怎样的投资哲学和投资理念,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投资系统,主要是解决我们在股市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好了这个“大是大非”问题,我们在股市投资中才容易进入顺风顺水的境界,而不至于处处吃败仗,也就是,道正就不怕路远。“选择篇”,告诉你在几千家上市公司中如何快刀斩乱麻,尽快地聚焦优秀的投资标的,以解决盲目选择、无所适从的问题。“估值篇”,告诉你如何洞悉一家企业内在价值高低的核心秘密,以解决在估值上拿捏不准、难以破解的问题。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讲,估值问题可能是长期困绕他们且难以被解决的一大难题,相信通过阅读这个篇章,你一定会找到化解估值难题的钥匙。“持有篇”,告诉你怎样保持长期持有的定力,用什么样的“军规”去管住自己,以解决长期持有过程中的思想动摇、耐力不足的问题。“修养篇”,精选了我过往写的关于投资修养的一些思考性文章,涉及个人投资者的心灵修养、知识修养,以及正确的投资观、价值观的树立。这个篇章,将告诉你个人股市投资的长期成功,实则是自己长期心灵修养、知识修养的副产品,是自己认知的变现。在我们追求慢慢变富的人生旅程中,“悟股市投资之道,享股市投资之乐”方是投资的真要义。

有人说,投资的道理早已经被投资大师们写在书上了,确实如此。甚至可以说,投资的道理用一页纸就能够写下来,或者用几句话就可以高度概括。因此,我在书中阐述的这些投资的“道与术”,也没有离开投资大师们的思想范畴,更不会有什么标新立异之处,恰恰相反,在本书之中,我力求用最朴素、通俗的语言,将自己“悟道”的过程,如同与老朋友围炉而谈一样,掏心窝子般地与你娓娓道来,其中既有自己成功之后的经验总结,也有投资失误之后的教训,甚至说这些投资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我本人用自己的钱长期“练”出来的。当然,投资永远在路上,书中的一些认知也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希望读者朋友们辩证地进行消化。

我国古代的一位禅宗大师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并被人们推及人生的三重境界,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股市“悟道”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真心地希望读者朋友们通过阅读本书,尽快地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豁然开朗境界,进而让自己的投资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让自己离实现财务健康、财富自由的梦想近一点,再近一点。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5 / 5. 投票数: 3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慢慢变富
作者: 张居营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01562
豆瓣评分:7.5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