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知识内容写作课

 

《知识内容写作课》是第一本为“专业者”、“知识品牌”量身打造的社群经营、内容营销专书!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但爆炸的是垃圾信息,而不是知识。但垃圾知识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大众从最初对获取信息的新鲜感消失后,开始渴求专业、优质的知识型内容。本书作者有多年写作科普知识的经验,同时他对运营知识型社群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将10多年的个人博客写作到创办、经营超过10个垂直网站,与数百位各领域专家与知识达人互动的经验集结成书。作者的宗旨是让专业人士用专业知识打造个人品牌,让专业知识像娱乐内容一样受到欢迎。

编辑推荐
1、作者系台湾Z大科普网站的总编辑,同时经营了10多家网站,年浏览量超过1.5亿,在台湾开设的线上写作课被10万人付费订阅,很多人因此写出了很多爆红好文章。

2、《知识内容写作课》本书用逻辑严谨的分析方法,将知识内容创作、经营与营销的经验,整理成各种有系统、有步骤、有流程的“可操作策略”,比如使用九宫格写出爆红文章法,10种热门专业文章套路、6个让专业文章更有魅力的口诀、3个可以传播内容的关键角色、6种为专业内容造势的营销手法等,读者按照书中步骤就能写出爆红好文章。

作者简介
郑国威,中正大学电讯传播学硕士,现为台湾Z大科普网站泛科学总编辑、共同创办人,全球之声Global Voices中文版发起人,PanSci泛科学、Punchline娱乐重击、PanX泛科技、NPOst公益交流站等多元垂直网站共同创办人暨总编辑。

虽然小时候超想成为科学家,却一眼成了专业文人。

虽然是文科生,却创办了科普网站,而且还很成功。

虽然不想当老师,却不小心科普知识写作课程,而且还很受欢迎。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为什么你的专业知识没人看?

专业者需要修炼个人品牌的理由 | 2

第一章

知识写作九宫格

结合专业知识与爆红元素的写作九宫格 | 10

热点 | 14

运用热点的两个注意事项 | 24

场景 | 28

谁? | 33

为什么? | 37

怎么做? | 42

结果与展望 | 45

感受 | 50

参考数据与图片影音 | 53

第二章

让知识更受欢迎的五种文类

不是作家也能套用的热门写作题目 | 62

第三章

如何让硬知识变In知识?

人的大脑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 76

如何创造亲近性元素? | 82

如何创造新奇性元素? | 89

创造亲近的三个R,制造新奇的三个W | 95

第四章

爆红知识文章的十个案例套路

热点与历史背后的知识 | 102

空想科学 | 111

破解与翻案 | 118

一般名人 | 123

专业名人 | 126

生活必需:衣食住行 | 129

社会争议的知识 | 133

有感创新 | 138

性爱剖析 | 143

针对科学/专业 | 146

第五章

如何精准推广内容,建立品牌认同?

帮你传播内容的三个关键角色 | 152

不只借势,更要善用反馈来造势 | 166

专业工作者造势时切记两个关键词 | 181

第六章

建立个人知识品牌的方法

打造知识品牌的三个阶段 | 188

品牌个性与风格路线的三种选择 | 200

个人知识品牌的三种最有影响力角色 | 209

如何建立知识品牌的社群? | 219

如何呼唤出你的知识博客? | 226

结语

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 234

精彩书摘
如何创造亲近性元素?

拉近你跟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觉得你的知识可以让人感同身受那什么样的内容是让人觉得有亲切感呢?如果我可以知道刺激亲近性的“必要元素”,这时候我就可以把这样的元素放入我的知识文章中,也就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让内容变成读者感觉亲近的,也是读者想追求的。时代感

第一种可以创造亲近性的元素,就是“时代感”。

先前已经提到,要先认识我们的目标受众,才能运用受众喜欢的热点。同样地,我们也要了解目标群众,了解他们是属于哪个时代的,这样我们就能在文章里运用“属于他们的时代感元素”,让我们想要触及的读者感觉这些内容很亲近,是他们熟悉的,从而更容易刺激他们主动来追求。举例来说,如果要对五六十岁的人讲话,他们的时代努力奋斗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可是如果今天你是对二三十岁的人讲话,他们的感受可能是努力也没用,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展的机会,台湾就是鬼岛之类的厌世感。这样两群人,拥有不同的时代感,甚至彼此间有很剧烈的差距。这里不评论时代感本身的好坏,而是说,如果你要触及哪一类读者,你就要运用属于他们的时代感,让他们感觉亲近而不是用错了反而被排斥。

所以写文章前,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释外,我们也要先了解我们的目标群众,去注意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们心里主要的感受是什么。

“并且透过跟他们一致的时代感元素,去触动他们的感受,有了感受就容易引发行动。”

所谓的亲近感,就是要让我们的视野和我们沟通对象的视野,两者必须是在同一平面上。这是写文章时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

身为专家,其实很容易不小心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制高点,好像你是对着底下的人讲话那样,但这样正是违反了时代感,没办法产生亲近感,于是底下的人就算听了,也不想帮你分享,不会产生感受。

不要站在一个高台上,只是对着下面说话。不要像是指导者,想着要教别人怎么样怎么样。

传统媒体,因为掌握有限封闭的媒体资源,所以用这种制高点的方式,对台下一堆面孔模糊的角色讲话,好像还有用。

但是在新媒体的时代,这一招已经无效,你要知道的是,必须要用“平视的角度”来跟我们想要沟通的对象讲话,他们才会想听,才会喜欢,才会分享,才会行动。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刚才讲的时代感,让你跟你的读者站在同一个高度来沟通。

心灵鸡汤、心灵砒霜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像是“心灵鸡汤”、或是“心灵砒霜”这种方式,来跟我们的目标对象沟通,同样可以创造内容的亲近感。

什么是心灵鸡汤呢?大家可能听过,也读过很多,就是那些抚慰人心的内容,看了让人感动、激励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可以让读者觉得感同身受,让你的目标读者觉得你懂他的感受。同样地,你必须先了解目标受众,然后在文章里传

达出“我懂你的感受,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这样的同理本身,就能创造抚慰的效果,然后你才能开始传达你想要传达的知识。例如,举自己遭遇过的例子通常最有效果,也不矫情。

那所谓的心灵砒霜是什么呢?其实跟心灵鸡汤是一体两面,大家一定也在社群网络看过类似内容。例如,你可能注意到Facebook 上有好多个以“靠北”“负能量”跟“厌世”为主题的专页。这些负能量的内容,本质上其实不是要让你更痛苦,而是要让你会心一笑、纾解压力。其实同样是在跟你的读者说:“我懂你的感受,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心灵鸡汤透过“激励”,而最近更流行的心灵砒霜则是透过“吐槽”来创造跟读者之间的亲近感。虽然他可能吐槽你,但你也可以吐槽别人,也可以自己吐嘈自己,像是我们看到好多“靠北什么”的社团,这些社团跟过去的鸡汤社团都不一样,它就是实实在在的批判,或是说很尖酸刻薄的嘲讽,把你生活中会遇到的那些不好事情大声讲出来。但无论哪种方式,其实都会让读者觉得自己的感受被同理了,让读者觉得这个人很懂我。用你的文字来给读者一个拥抱,这就是亲切感的运用。

“我懂你的感受,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所以不管是心灵鸡汤或心灵砒霜的方式,其实都是可以有效地拉近你跟读者距离感的做法。

前言/序言
我替很多书写过推荐序,这是头一回帮自己的书写序。既然接下来整本书都是我想要跟大家讲的事情,请容许我任性地在这篇序里先讲点别的。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博士结束了他在地球表面的旅途,再次成为星辰。那天上午,我正在东海大学应用物理学系演讲,谈我如何从一个超有好奇心的科学少年变成一个厌弃科学的文科生,又如何从这样一个文科生变成台湾最大科学知识网站的创办者与总编辑。中午演讲完,我跟多位物理学教授一起到校外餐厅吃午餐,才坐定没多久,我们就同时收到霍金辞世的消息,觉得好不真实。

虽然我不在办公室,泛科学的编辑部在主编雅淇领导下

立刻启动相关应对措施,毕竟这是时事热点,更是科学名人热点(关于“热点”,会在本书中详细介绍),是泛科学读者最在意的议题。下午,我回顾着泛科学介绍过的霍金,既感动又惆怅。他自从23岁诊断出ALS之后,即使不能转头也从不低头,除了持续理论物理研究与教学外,更孜孜不倦将自身知识转化为科普书籍,写下史上销量最好的科普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破千万册的销量让他能无后顾之忧地继续科研与写作,更一举将他变成当代最知名的科学家代表。他毫无身段地与流行文化圈合作,在《辛普森家庭》《生活大爆炸》《银河飞龙》中以本人身份客串。他的故事被拍成电影《爱的万物论》,成为票房破1.2亿美元的大作,饰演他的艾迪·瑞德曼更得到第87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他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机示警,与伊隆·马斯克向多位人工智能专家发表公开信,呼吁对人工智能即将带来的社会冲击进行更多研究。他对探索外星高等生命亦有保留,尽管他仍旧参与了突破摄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计划,此计划预计发射上千艘奈米太空舰队,前往距离太阳41.3兆公里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他知道自己生命有限,要让更多未来世代依旧对宇宙向往,只靠他这位科学界的超级明星当然不够,于是他创办“霍金科学传播奖”(Stephen Hawking Medal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借由自身的名气与个人品牌,来鼓励更多人参与传播科学。因为他知道,若要让自己拥有的天文物理专业知识传得更远、深入人心,他的疾病跟轮椅从不是最大的阻碍,真正的挑战是得先替每颗被压抑的好奇心装上火箭推进器。

当天下午,我透过电话接受了电台采访,谈为何霍金如此重要,一股脑儿地讲了10分钟。随后,我有感而发地在脸书上留下这句话:

“与其说霍金用生命做科学,不如说他用生命做科普。”

看到这里,你或许以为我想说的是“看这本书,学会知识写作,你也能像霍金一样有影响力”之类的。当然,没那么简单,但我想说:虽然斜杠/零工盛行、人工智能来势汹汹、碎片化学习让人焦虑,专业认同岌岌可危,但我却更相信知识传播的价值。专业知识从未如此精细分工,从未如此容易被误解,但我们也从未拥有如此好的机会,能够靠自己的知识,靠着自媒体操作,缔造过往唯有大企业、大媒体、大人物才能达到的成就。我相信这本书将能够提供有志于与大众对话的你,一个更有效率达到目标的方式。对专业人士来说如此,对像我一样的跨领域学习者更如此。

泛科学网站成立至今七年,谢谢过去七年来曾协助过我,以及仍在持续跟我共同努力的同事;谢谢数百位教授跟各领域专家;谢谢从我开始“用科普写作打造个人品牌课”起就立刻报名支持的同学;谢谢泛科学脸书专页上40万点赞支持的脸友、YouTube上8万多位订阅者、每月100万不重复

的网站读者。若没有这段与各位同行的历程,就沉淀不出、精粹不了、升华不成这本书。

泛科学网站的1.5亿浏览量,当然还是比不上霍金博士,但想到我们正在跟随霍金博士前行,岂不就是最大的乐趣吗?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知识内容写作课
作者:郑国威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3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