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非理性冲动

  我们的人生取决于我们的选择。有些选择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而有些纯粹是冲动使然。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冲动行事?为什么青少年比成年人的冲动行为更多?我们如何提高自控力来压制有害的冲动?一些公司是如何利用我们的冲动本能将我们不需要的东西卖给我们的?在《非理性冲动》中,心理学家戴维·刘易斯依据他在国际思维实验室所做的突破性研究告诉我们:假如能对冲动有准确的理解,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动机、情感、人生的成败都将有更好的把握。
《非理性冲动》作者从“冲动改变人生”这个命题出发,叙述了自己人生的两次转折——因为眨眼之间的冲动使然,从生物学家转行成为摄影师,又从摄影师成为心理学家,由此引发了对“冲动会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的研究兴趣。
无论我们是高兴、羡慕、喜爱、怜悯,还是生气、嫉妒、厌恶、贪婪,甚至憎恨,我们都会采取冲动行为,会爱上不该爱的人,会购买根本不需要的商品,会做出冒险的投资决策,会吃下高热量的垃圾食品,会毫无节制地饮酒。
冲动这个因子在绝大多数人身上和社会问题中都存在,比如肥胖、酗酒、吸毒、过度消费、情感问题、吸烟、不正当关系、教育失当等。《非理性冲动》着重解析了生活中常见的4种冲动,包括谈恋爱的冲动、暴饮暴食的冲动、购物的冲动和模仿他人行为的冲动。通过了解冲动的力量和缺陷,掌握什么时候我们应该依靠冲动、什么时候应该避免冲动,相信我们能拥有一个更充实、更有价值的人生。

编辑推荐

  中信SMART系列第6本,前5本分别是:《理性动物》《盲点》《洞察力的秘密》《决策的智慧》《放弃的艺术》。冲动购物,一见钟情,暴饮暴食,冒险投资……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实验,呈现出“怪诞行为学”之冲动篇。
“冲动”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冲动这个因子在绝大多数人身上和社会问题中都存在着,比如肥胖症、酗酒、吸毒、过度消费、情感问题、吸烟、不正当关系、教育失当等。“冲动”是人类本能,属于我们的直觉反应和快思维,冲动行为有利有弊,正确了解冲动背后的心理原因,我们才能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冲动。
《非理性冲动》解析了在生活中常见的4种冲动,比如谈恋爱的冲动、贪吃的冲动、购物的冲动和伤害自身或他人的冲动。通过了解冲动的力量和缺陷,通过掌握什么时候我们应该依靠冲动、什么时候应该避免冲动,相信我们能获得一个更充实、更有价值的人生。
《非理性冲动》作者作为冲动行为和心理研究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致力于研究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人们的冲动行为及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并将这种研究与商业领域的营销手段相结合,告诉读者为什么我们会在自己都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的、荒谬的冲动行为。
作者在《非理性冲动》中科学、系统地解析了冲动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来规避有害的冲动行为,这本书对减少读者自身的冲动行为和解决一些社会“痼疾”都将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作者简介

  戴维·刘易斯(David Lewis),独立研究机构“国际思维实验室”(Mindlab International)的创始人和研究部主任,因为将大脑活动的分析研究与商业目的相结合而被称为“神经营销学之父”。目前,刘易斯致力于用非侵入性技术监测人类在真实生活条件下的反应。他也是“冲动行为研究小组”(Impulsivity Research Group)的创立者之一,这个组织从心理学、神经学和遗传学角度对冲动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精彩书评

  ★人们常会对自身那些混乱且总是不期而至的冲动行为感到懊恼,国际思维实验室创始人刘易斯的研究为他们带来了福音。在一个看重自由意志的社会,其实我们很少会觉得自身的行动是不受自我控制的。所以,刘易斯开始研究(人的内在)冲动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从自己的日常经验中,刘易斯发现冲动行为带来的一些结果是好的,另一些则相反。而任何与冲动行为相关的事例,都有着重要的心理学与进化层面的意义。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会产生两类会频繁互换的思维过程:缜密而缓慢的逻辑思维和快速无意识的冲动思维。刘易斯将这种科学的解释框架应用于更日常化的人类冲动行为的解读中,比如,从“喜爱”到“上瘾”的行为,像是暴饮暴食或者冲动购物。
同时,这本书可读性较强,为读者提供了兼具有效信息与逸闻趣事的阅读快感,尤其是对那些有着“冲动行为”的读者来说,阅读本书无疑给了他们一次反思自身行为的契机。
——《出版者周刊》

目录

序 言 // XI

第一章 生死之间的冲动
采访,电影与炸弹袭击 // 004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9·11”事件幸存者 // 006
莫名的恐惧感和逃出火海的男孩 // 009
逆着人流往回走的“怪异”乘客 // 011

第二章 “僵尸大脑”和冲动行为
我们大部分的思考都是下意识的 // 019
系统I和系统R // 022
我们的行为大多受系统I驱使 // 024
纳克方块和“僵尸大脑” // 027
功能性冲动和功能失调性冲动 // 030

第三章 冲动与人类进化史
脑损伤案例与脑科学研究 // 042
关于冲动,大脑扮演了什么角色? // 045
我们为什么会冲动行事? // 047
进化、文明与人类生存 // 049

第四章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容易冲动?
婴儿期的冲动行为 // 057
青少年时期的冲动行为 // 060
青少年犯罪的真正诱因 // 064

第五章 最容易诱发购物冲动的三种感觉
人类认知世界的21种感觉 // 070
嗅觉的力量 // 071
我们为什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一见钟情? // 074
气味与两性关系 // 076
气味和冲动购物行为 // 079
声音和冲动购物行为 // 081
温度和我们的冲动行为 // 082

第六章 视觉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我们是如何看见这个世界的 // 089
我们看见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 091
潜意识思维的巨大影响力 // 096
文化如何影响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 097
无意识偏见如何影响我们认知世界 // 101

第七章 冒险的冲动
测试一下你的冒险类型 // 112
测试一下你是否容易冲动 // 120
催产素、社交关系与冒险行为 // 126

第八章 爱的冲动
罗素的一见钟情与达尔文的幸福婚姻 // 132
什么样的人会吸引你 // 135
最完美的女性和最有魅力的男性 // 138
带你的爱人去坐过山车吧! // 143
你最容易被异性的哪个身体部位吸引? // 145
爱的传统文化与稀缺效应 // 149
面对爱情,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冲动吗? // 150

第九章 暴饮暴食的冲动
我们为什么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 // 159
小心患上垃圾食品成瘾症 // 161
那些能帮助我们合理饮食的细菌 // 164
节食为什么很难坚持下去? // 165
麦当劳是如何让我们爱上巨无霸的? // 167
控制暴饮暴食冲动的10种方法 // 170

第十章 购物的冲动
冲动购物心理学 // 176
世界上最容易让你产生购物冲动的地方 // 178
超市过道的设计奥秘和商品摆放的黄金位置 // 180
关键时刻与诱饵商品 // 182
让你防不胜防的冲动购物陷阱 // 184

第十一章 模仿他人行为的冲动
从一场和平抗议活动到一次暴力骚乱事件 // 193
自杀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行为 // 196
镜像神经元让我们下意识地模仿他人 // 200
乌合之众与野蛮人群体 // 202
给生命留一扇机会之窗 // 205

第十二章 用自控力抵制诱惑
自控力与棉花糖实验 // 210
冲动的欲望与自控力的较量 // 213
自我损耗让我们更加经不住诱惑 // 215
自控力与葡萄糖 // 218
自控力可以增强吗? // 220
究竟什么是冲动? // 225

后 记 // 227

精彩书摘

  带你的爱人去坐过山车吧!
游乐园中的过山车上也许现在并不是人人向往的浪漫约会地点,但它真的应该成为约会地点的不二选择。30多年前,我首次研究了过山车和性刺激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时,我把一些即将坐过山车的夫妇分为两组,并为他们装上心率监控器。第一组夫妇紧挨着彼此落座,第二组夫妇则被分开挨着陌生人落座。研究结果令人惊叹:坐在伴侣身旁的人在乘坐过程中不仅心率加快,而且还说对方更具吸引力了。从过山车上下来后,他们表现得更加恩爱,十指紧扣、彼此依偎。而那些分开乘坐过山车的夫妇的心率则相对较慢,在乘坐结束后也未表现出很亲密的样子。与伴侣一起经历的刺激越大,其情绪和性兴奋度所受的影响也越大。这项包含了40对夫妇的早期研究的结果,在随后的许多其他研究实验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例如,得克萨斯大学性心理生理学实验室的辛迪·梅思顿教授和潘妮·弗洛利希博士发表在《性行为档案》杂志上的研究。她们在研究中要求一些即将乘坐过山车或刚刚从过山车上下来的人,去评价照片中一些长相一般的异性,评论照片中的人是否具有吸引力,说说自己是否愿意和他们约会。和她们预料的一样,刚刚从过山车上下来的人比还未乘坐过山车的人对照片中的人给出了更高的评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什么把高速过山车带来的惊险刺激与性吸引、性兴奋联系在了一起?
速度、转圈以及人们在过山车上感受到的突然增加的重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刺激了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就是答案所在。游乐设施越惊险、越刺激神经,肾上腺素释放得越多,性兴奋度也越强烈。关于肾上腺素水平及性兴奋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早在40多年前就已经展开了。1974年,两名调查人员让两名魅力十足的女性记者分别站在一座坚实稳固的大桥中央和一座脆弱不稳的桥梁中央,她们都要拦住路过的男性,采访他们。采访结束后,她们会留下自己的姓名与电话以便那些男性对采访有疑问时联系她们。结果显示,在不稳固的桥梁上接受采访的男性比在坚固的大桥上接受采访的男性打来电话的人数多。调查人员认为,渐增的焦虑感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使得男性对有魅力的女性产生了更多性兴奋和兴趣。
1989年,科学家们又在电影院里做了一个类似的调查研究。他们让一些夫妻分组观看两种电影,看后研究他们彼此之间的性吸引力和性兴奋度。一种电影是令人紧张的悬疑片,另一种是不那么刺激的电影。研究人员发现,观看了悬疑片的夫妻比观看另一类型电影的夫妻更喜欢触摸、牵手、拥抱或是亲吻对方。
这些结果都证实了被心理学家称为“错误归因效应”的现象。当某一情境——比如过山车、脆弱的桥梁或是吓人的电影—使人产生了情感、肢体或性刺激,这些刺激通常会被误以为是由另一个人所激发的性兴奋。
……

前言/序言

  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脑袋”正在房间的另一头盯着我,一双眼睛眨呀眨,颜色和我的眼睛一样,嘴巴也间或地一开一合。这家伙其实是个实体模型。制作它的时候,一堆黏黏糊糊的蓝色树脂泼得我满头满肩都是,我只能靠插在两个鼻孔里的管子呼吸,就这样,一个精美的复制品成型了。
除了一点儿明显的差异之外,这个模型堪称我的脑袋的完美复制品。什么差异呢?那就是我在不断变老,而十多年前制作而成的这个“脑袋”却依旧年轻,就跟3D电影中那个美少年多里安·格雷一样容颜不老。我的头发在快速脱落,而它仍是满头头发(每一根头发当初都是手工种上去的)。它眉宇间光洁平滑,而我的额头却已是皱纹满布。我们之间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它的“头盖骨”可以打开,里面的大脑可以拿出来。事实上,我经常告诉别人,当初之所以做这个模型,是因为我想把它用作神经心理学课的教学用具,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有人问我究竟为什么要把大把的时间和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花在这么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身上,每当这个时候,我至少可以拿教学用具这个借口搪塞一下,这种说法也的确可以成为这一非理性冲动行为的正当理由。事实上,我的这种行为与大多数冲动行为一样,只是源于一时的头脑发热罢了。
虽然制造第二颗“脑袋”这一行为的代价不菲,但它却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次冲动行为。迄今为止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冲动行为有三次,其中两次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第三次则拯救了我的人生,本书第一章会谈及这次冲动。
第一次冲动行为发生在我21岁那年,那是一次顿悟,当时我正在伦敦查令十字街的一家二手书店闲逛。此前我的梦想一直是当一名合格的医生。我10岁那年,父母发现我对生物学颇感兴趣,就送了我一台成年人适用的实验室显微镜。此后的8年时间里,我的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用来做解剖实验了。不管是马路上不幸被撞死的小动物,还是从肉铺里要来的羊眼、牛心和猪脑,只要是能解剖的东西我都拿来解剖一番。为了记录解剖过程,我学习了摄影,不久便开始拓展拍摄的范围,拍摄当地的新闻事件,并将图片资料卖给当地报社,用赚来的钱支持我的科学研究。随后我被医学院录取,开始专注于医学研究,实现我的人生抱负。在学医的一年半时间里,我经常漫无目的地在那家二手书店闲逛,一次我偶然发现了舰队街的老一辈新闻摄影记者詹姆斯·贾谢所著的书《镜头下的英国人》(People I Have Shot)。贾谢的一生深深吸引了我,重新点燃了我的摄影热情。我对此书爱不释手,花了半宿的时间阅读它,第二天上午又在解剖室里对着福尔马林浸泡的肢体,头也不抬地继续阅读。当时我心血来潮,准备放弃学医,改学摄影。
当天下午我成功申请到一门学制3年的摄影课程。修完摄影课程后,我便开始了做摄影记者的职业生涯,为多家杂志供稿。我先是去了巴黎,而后又辗转回到伦敦,我的作品被多家杂志采用,其中不乏《巴黎竞赛》《明星》《今日风采》《生活》等知名杂志。选择摄影记者这份工作完全是出于我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我才能一干数年而不厌倦,一直干到第二次人生转折的时候。1976年12月23日下午4点30分,第二次冲动行为再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这次冲动行为发生的几周前,按照一家杂志的选题需要,我拜访了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这次见面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心理学这一令人着迷的重要领域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在舰队街图片社的办公室里喝茶时,我又一次心血来潮,决定重返大学校园学习心理学。
这次冲动行为使我的生活改变了航向,也给了我一份充满魔力的事业,即使历经30载,我对这份事业依旧着迷不已。我对“冲动心理学”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潜心研究改变我们生活的种种冲动的决定。要想全方位理解我们的行为,理解冲动心理尤其重要,因为绝大多数行为正是由这些冲动心理导致的(本书第二章会对此展开论述)。我们都自认为是理性动物,觉得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可事实上,我们的冲动行为往往比理性行为更多更频繁,这是因为我们缺乏逻辑性和理性,总是被情感驱动下的各种习惯所左右。
我们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刺激,快乐或是愤怒,羡慕或是嫉妒,爱情或是色欲,怜悯或是贪婪,仇恨或是报复心,诸如此类。每逢此时,我们都会口不择言,草率判断,仓促决定,妄下结论,仅仅跟着直觉走。每逢此时,即便我们的阅历再深也挡不住一时冲动,即便已经意识到自己事后会懊悔,也难以自控。一旦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爱上不该爱的人;疯狂购买并不需要的东西;脑子一热身陷金融风险之中;无法抗拒美味的高热量巧克力蛋糕的诱惑;纵容自己喝酒一直喝到酒吧打烊;放纵自己或受同龄人胁迫,参与危险的恶作剧等。大多数的个人和社会问题,诸如肥胖、酗酒、吸毒、挥霍金钱、意外怀孕、吸烟、情感问题、不正当关系、学习成绩不佳及人生受挫等,归根结底,其罪魁祸首都是冲动。
什么是冲动?
在某些科学领域里,“冲动”一词的含义清楚明了。对一个物理学家而言,“冲动”是“能在极短时间内带来动量变化的无限力量”,用锤子钉钉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一位神经学家而言,“冲动”是“神经纤维在应对刺激时表现出的一系列物理及化学的兴奋反应”。然而奇怪的是,虽然相关研究已经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但心理学家们仍未能就“冲动”的确切概念达成一致,也没能弄清楚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冲动。1890年,美国先驱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率先为“冲动”下了定义:“所谓冲动,指的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想法,通常与强烈的愿望紧密相关。”后来的心理学家给出的很多冲动的定义也都较为模糊,有时他们的定义甚至相互矛盾。
本书第一章将为你介绍我本人对“冲动”的定义,这一概念是我在大脑中探究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时得出的。我们暂且把注意力放在上述种种定义上,无论这些定义来自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科学领域,还是来自人们的日常言语,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共同观点,那就是让事物运动起来。英文中的“冲动”(impulse)一词源于拉丁文,它的词义与“运动”相关,许多冲动也的确改变了人的一生。这就难怪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哲学家、神学家和思想家们就对冲动现象着迷不已。
历史上的冲动行为
公元前15世纪,很多人开始解析冲动行为,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便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人的个性取决于4种体液的平衡,即黑胆汁、黄胆汁、黏液及血液。郁郁寡欢的人可能体内黑胆汁较多;而反应迟缓的人也许体内黏液较多。希波克拉底认为,一个人容易冲动是因为体内的黄胆汁过多,这种人的冲动行为多由恼怒引起,希波克拉底将其称为情绪的魔鬼。相比之下,若4种体液里血液过多,这种人的冲动行为则是由我们通常所说的困惑引起的。
对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犹太教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的教徒而言,冲动行为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那些虔诚的教徒几个世纪以来对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因为他们相信神是完美的,神绝对不会创造那些有冲动行为的不完美生物,但人类的言行中却不乏冲动的成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类想到了恶魔,并将所有的冲动都归咎于它。
15世纪和16世纪是魔鬼撒旦兴风作浪的黑暗时代。这一时期气温骤降,进入欧洲的小冰河期,农作物减产,饿殍遍野。1683~1684年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大霜冻时期,整整两个月泰晤士河一直处于完全冰封的状态,人们甚至都能在河面上烤牛肉吃。约30厘米厚的冰覆盖了潮汐水域,未融化的冰块涌上海岸,冲出数公里远,还堵住了港口,给航运造成了严重困难。英格兰、法国及一些地势较低的国家都遭了殃。对于那些饱受疾病、犯罪、无休止的战争之苦的国家而言,这些天气灾害是一种不祥之兆。
虔诚的教徒们困惑了,仁慈的上帝为何要制造这些苦难?1486年前后,德国学者雅各布斯·施普伦格和亨里克斯·因什蒂托里什联手出版了那部声名狼藉的拉丁文作品《放逐巫师》(Malleus Maleficarum),人们对其英文译本的标题《女巫之锤》(The Hammer of the Witches)更为熟悉。两位作者堂而皇之地声称,此书的目的在于揭露为撒旦效命的女巫们的庞大网络。这一时期到处可见猎巫、女巫审判、女巫焚烧以及女巫绞刑;这一时期,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对诅咒的恐惧战胜了他们的理性;这一时期,所有的冲动行为都以“受撒旦驱使”为借口。16世纪,一本英文教义问答书面世,作者不详。此书名为《神学原理》(Principia Theologica),专为文化修养不断提高的中产阶级而作。这本书警告读者,魔鬼把“造成冲动行为的基本的、普遍的想法和无法抗拒的本质”移植到人类的思维中,这样就能操控人类了。在德国,马丁·路德劝解虔诚的教徒们要“抑制奸淫的冲动”,并且指出“醉酒始于冲动”,还警告教徒们要抵制消遣的冲动,否则这些冲动就会“侵蚀人的意志”。在路德看来,魔鬼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且永远阴魂不散。这位神学家坚信,若有人遭受慢性肠绞痛之苦,那一定是撒旦进入了他的肠道。
然而,大概从18世纪初期开始,撒旦对民众思想的掌控力日渐式微,审判女巫的故事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威廉·麦考恩和菲利普·德西蒙这样评价道,“撒旦的影响是一个信手拈来的借口,但这一说法现在也逐渐失去了说服力。”若只从精神方面来解释冲动这个概念,我们对其根本成因的理解就无法取得任何进步。直到16世纪中期,“冲动”一词才真正有了文字记载,当时这个词被用来形容“邪恶”的想法,这些想法的产生是因为人的本性,而非恶魔作祟。到17世纪时,一些作家和思想家常用“冲动”一词描述出现功能失调的行为举止。另外一些人,比如18世纪的法国作家及思想家
让–雅克·卢梭,他则将这个词视为最重要的“自然人美德”中的一种:一个人的行为完全源自本能和冲动,而非理性。
1684年,有人第一次认真尝试用科学术语对“冲动”一词进行了描述,这个人也是一个法国人,名叫泰奥夫拉斯特·博内特,他是一名哲学家,也是一名内科医生。博内特对冲动型思维、强迫型思维、冲动型性格以及狂躁型抑郁症表现出来的古怪易变的情绪等问题进行了区分。他断言冲动源于人的“本”性,同时还将个体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控制自己冲动思维的人;另一种是那种意志薄弱,一旦沾上冲动思维就难以自拔的“可怜虫”。博内特所说的“可怜虫”包括惯犯、醉鬼,还有“虽然践行各种道德权利,但明显没有从那些教导中获益的各色人等”。他坚持认为,这些人注定会一直处于道德窘境,因为他们“虽然明白该做什么,却没有去做”。
第三个参与此次辩论的著名人物是菲利普·皮内尔医生,在同龄的医学改革者中,他是公认的最伟大的改革者之一。皮内尔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在18世纪末提出了对精神病患者的更加人性化的治疗与监护方法。皮内尔医生也是巴黎萨尔皮特精神病医院的院长,与其说这是一家容纳7 000多个病人的医院,不如说它是一个小镇。他要求这家医院的管理人除去女性患者的锁链,此事曾轰动一时。他还坚持要求收容所人员宽容慈爱地对待患者,禁止使用禁闭及暴力手段。与同时代的大多数“道德评论家”和外科医生一样,皮内尔努力寻求一切办法解决个人应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假定的“自由意志”的作用以及不可避免的事实这三者之间的冲突。根据他每天的观察,许多患者难以“理解”其言行的后果。皮内尔还发现了一个令人心痛的现象——那些时常做出自残这一冲动行为的患者,其理性好像并不受其愚蠢行为的影响。令他更为好奇的是,有些人患上了他所谓的“妄想性精神病”,他们的行为往往会带来痛苦的后果,而这些患者却似乎完全无法从这些后果中吸取教训。他总结道,这类病人患有“不伴妄想的狂躁症”——一种思维清晰但精神错乱的病症。
截至19世纪末,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包括大部分精神病医生—开始逐渐接受皮内尔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那些患有“悖德狂”的患者深受无法克制的“冲动”的折磨,他们明明知道一些做法属于道德败坏,却还是无法控制这样做的冲动而走上歧路。1900年,一个名叫沃尔特·迪尔·斯科特的美国人—师从实验心理学之父威廉·怀恩特—写了一篇篇幅较长的论文,讨论了冲动心理学的问题。在这篇论文中,他力图为“冲动”这一概念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把它和与之相关的一切神学及道德意义区分清楚。他认为心理学这一新建学科有可能为区分科学事实与宗教教义做出有益的贡献。
两年后,在首批推出的精神病学教科书中,有一本由德国精神病专家爱德华·希尔特所著。在书中,他重提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认为人体中包含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种体液。希尔特认为所有的精神病症状都与这4种体液有关。他认为,若患者的气质属于多血质,则其个性多为表面活泼热情,但不可信赖。他认为这类人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那些体内黄胆汁过多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这类人的情绪兴奋,脾气暴躁,同样无法控制冲动。若一个人的气质为胆汁质与多血质的结合体,那么其个性必然表现为过度冲动,漠视他人,一旦有人认为他们是“道德上的疯子”,他们便会暴跳如雷。继魔鬼的力量控制人这一观念之后,冲动已经变为心理学调查和解释的主题。
为什么我们会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本书的写作目的正是为了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在书中,我将深入描述最新的研究发现,展示我们的原始冲动为什么经常会被他人利用以谋求商业和政治的目的。我将研究我们大脑中同时运作的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慢思考或深思熟虑,另一种则是极易出错误的快思考。本书会对人生前20年中大脑的发育过程进行详细论述,以便更好地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冲动也更疏忽大意。本书还会讨论启发法在决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很多冲动性错误判断的“拇指规则”(即经验法则指导下的)心理策略,以及个性在冒险行为中扮演的角色等问题。感觉在诱导冲动行为中的作用、自制力的本质及其局限性等问题,也是本书要探讨的问题。
在本书第二部分,我会详细论述冲动在生活的4个主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这4个方面分别为:坠入爱河、饮食过度、外出购物、自我或他人的堕落。通过了解冲动带来的好处和弊端,学会识别何种情况下我们应表现冲动、何时应避免冲动,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有意义、更有收获的生活。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脑袋”正在房间的另一头盯着我,一双眼睛眨呀眨,颜色和我的眼睛一样,嘴巴也间或地一开一合。这家伙其实是个实体模型。制作它的时候,一堆黏黏糊糊的蓝色树脂泼得我满头满肩都是,我只能靠插在两个鼻孔里的管子呼吸,就这样,一个精美的复制品成型了。
除了一点儿明显的差异之外,这个模型堪称我的脑袋的完美复制品。什么差异呢?那就是我在不断变老,而十多年前制作而成的这个“脑袋”却依旧年轻,就跟3D电影中那个美少年多里安·格雷一样容颜不老。我的头发在快速脱落,而它仍是满头头发(每一根头发当初都是手工种上去的)。它眉宇间光洁平滑,而我的额头却已是皱纹满布。我们之间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它的“头盖骨”可以打开,里面的大脑可以拿出来。事实上,我经常告诉别人,当初之所以做这个模型,是因为我想把它用作神经心理学课的教学用具,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有人问我究竟为什么要把大把的时间和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花在这么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身上,每当这个时候,我至少可以拿教学用具这个借口搪塞一下,这种说法也的确可以成为这一非理性冲动行为的正当理由。事实上,我的这种行为与大多数冲动行为一样,只是源于一时的头脑发热罢了。
虽然制造第二颗“脑袋”这一行为的代价不菲,但它却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次冲动行为。迄今为止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冲动行为有三次,其中两次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第三次则拯救了我的人生,本书第一章会谈及这次冲动。
第一次冲动行为发生在我21岁那年,那是一次顿悟,当时我正在伦敦查令十字街的一家二手书店闲逛。此前我的梦想一直是当一名合格的医生。我10岁那年,父母发现我对生物学颇感兴趣,就送了我一台成年人适用的实验室显微镜。此后的8年时间里,我的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用来做解剖实验了。不管是马路上不幸被撞死的小动物,还是从肉铺里要来的羊眼、牛心和猪脑,只要是能解剖的东西我都拿来解剖一番。为了记录解剖过程,我学习了摄影,不久便开始拓展拍摄的范围,拍摄当地的新闻事件,并将图片资料卖给当地报社,用赚来的钱支持我的科学研究。随后我被医学院录取,开始专注于医学研究,实现我的人生抱负。在学医的一年半时间里,我经常漫无目的地在那家二手书店闲逛,一次我偶然发现了舰队街的老一辈新闻摄影记者詹姆斯·贾谢所著的书《镜头下的英国人》(People I Have Shot)。贾谢的一生深深吸引了我,重新点燃了我的摄影热情。我对此书爱不释手,花了半宿的时间阅读它,第二天上午又在解剖室里对着福尔马林浸泡的肢体,头也不抬地继续阅读。当时我心血来潮,准备放弃学医,改学摄影。
当天下午我成功申请到一门学制3年的摄影课程。修完摄影课程后,我便开始了做摄影记者的职业生涯,为多家杂志供稿。我先是去了巴黎,而后又辗转回到伦敦,我的作品被多家杂志采用,其中不乏《巴黎竞赛》《明星》《今日风采》《生活》等知名杂志。选择摄影记者这份工作完全是出于我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我才能一干数年而不厌倦,一直干到第二次人生转折的时候。1976年12月23日下午4点30分,第二次冲动行为再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这次冲动行为发生的几周前,按照一家杂志的选题需要,我拜访了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这次见面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心理学这一令人着迷的重要领域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在舰队街图片社的办公室里喝茶时,我又一次心血来潮,决定重返大学校园学习心理学。
这次冲动行为使我的生活改变了航向,也给了我一份充满魔力的事业,即使历经30载,我对这份事业依旧着迷不已。我对“冲动心理学”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潜心研究改变我们生活的种种冲动的决定。要想全方位理解我们的行为,理解冲动心理尤其重要,因为绝大多数行为正是由这些冲动心理导致的(本书第二章会对此展开论述)。我们都自认为是理性动物,觉得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可事实上,我们的冲动行为往往比理性行为更多更频繁,这是因为我们缺乏逻辑性和理性,总是被情感驱动下的各种习惯所左右。
我们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刺激,快乐或是愤怒,羡慕或是嫉妒,爱情或是色欲,怜悯或是贪婪,仇恨或是报复心,诸如此类。每逢此时,我们都会口不择言,草率判断,仓促决定,妄下结论,仅仅跟着直觉走。每逢此时,即便我们的阅历再深也挡不住一时冲动,即便已经意识到自己事后会懊悔,也难以自控。一旦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爱上不该爱的人;疯狂购买并不需要的东西;脑子一热身陷金融风险之中;无法抗拒美味的高热量巧克力蛋糕的诱惑;纵容自己喝酒一直喝到酒吧打烊;放纵自己或受同龄人胁迫,参与危险的恶作剧等。大多数的个人和社会问题,诸如肥胖、酗酒、吸毒、挥霍金钱、意外怀孕、吸烟、情感问题、不正当关系、学习成绩不佳及人生受挫等,归根结底,其罪魁祸首都是冲动。
什么是冲动?
在某些科学领域里,“冲动”一词的含义清楚明了。对一个物理学家而言,“冲动”是“能在极短时间内带来动量变化的无限力量”,用锤子钉钉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一位神经学家而言,“冲动”是“神经纤维在应对刺激时表现出的一系列物理及化学的兴奋反应”。然而奇怪的是,虽然相关研究已经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但心理学家们仍未能就“冲动”的确切概念达成一致,也没能弄清楚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冲动。1890年,美国先驱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率先为“冲动”下了定义:“所谓冲动,指的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想法,通常与强烈的愿望紧密相关。”后来的心理学家给出的很多冲动的定义也都较为模糊,有时他们的定义甚至相互矛盾。
本书第一章将为你介绍我本人对“冲动”的定义,这一概念是我在大脑中探究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时得出的。我们暂且把注意力放在上述种种定义上,无论这些定义来自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科学领域,还是来自人们的日常言语,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共同观点,那就是让事物运动起来。英文中的“冲动”(impulse)一词源于拉丁文,它的词义与“运动”相关,许多冲动也的确改变了人的一生。这就难怪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哲学家、神学家和思想家们就对冲动现象着迷不已。
历史上的冲动行为
公元前15世纪,很多人开始解析冲动行为,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便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人的个性取决于4种体液的平衡,即黑胆汁、黄胆汁、黏液及血液。郁郁寡欢的人可能体内黑胆汁较多;而反应迟缓的人也许体内黏液较多。希波克拉底认为,一个人容易冲动是因为体内的黄胆汁过多,这种人的冲动行为多由恼怒引起,希波克拉底将其称为情绪的魔鬼。相比之下,若4种体液里血液过多,这种人的冲动行为则是由我们通常所说的困惑引起的。
对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犹太教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的教徒而言,冲动行为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那些虔诚的教徒几个世纪以来对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因为他们相信神是完美的,神绝对不会创造那些有冲动行为的不完美生物,但人类的言行中却不乏冲动的成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类想到了恶魔,并将所有的冲动都归咎于它。
15世纪和16世纪是魔鬼撒旦兴风作浪的黑暗时代。这一时期气温骤降,进入欧洲的小冰河期,农作物减产,饿殍遍野。1683~1684年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大霜冻时期,整整两个月泰晤士河一直处于完全冰封的状态,人们甚至都能在河面上烤牛肉吃。约30厘米厚的冰覆盖了潮汐水域,未融化的冰块涌上海岸,冲出数公里远,还堵住了港口,给航运造成了严重困难。英格兰、法国及一些地势较低的国家都遭了殃。对于那些饱受疾病、犯罪、无休止的战争之苦的国家而言,这些天气灾害是一种不祥之兆。
虔诚的教徒们困惑了,仁慈的上帝为何要制造这些苦难?1486年前后,德国学者雅各布斯·施普伦格和亨里克斯·因什蒂托里什联手出版了那部声名狼藉的拉丁文作品《放逐巫师》(Malleus Maleficarum),人们对其英文译本的标题《女巫之锤》(The Hammer of the Witches)更为熟悉。两位作者堂而皇之地声称,此书的目的在于揭露为撒旦效命的女巫们的庞大网络。这一时期到处可见猎巫、女巫审判、女巫焚烧以及女巫绞刑;这一时期,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对诅咒的恐惧战胜了他们的理性;这一时期,所有的冲动行为都以“受撒旦驱使”为借口。16世纪,一本英文教义问答书面世,作者不详。此书名为《神学原理》(Principia Theologica),专为文化修养不断提高的中产阶级而作。这本书警告读者,魔鬼把“造成冲动行为的基本的、普遍的想法和无法抗拒的本质”移植到人类的思维中,这样就能操控人类了。在德国,马丁·路德劝解虔诚的教徒们要“抑制奸淫的冲动”,并且指出“醉酒始于冲动”,还警告教徒们要抵制消遣的冲动,否则这些冲动就会“侵蚀人的意志”。在路德看来,魔鬼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且永远阴魂不散。这位神学家坚信,若有人遭受慢性肠绞痛之苦,那一定是撒旦进入了他的肠道。
然而,大概从18世纪初期开始,撒旦对民众思想的掌控力日渐式微,审判女巫的故事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威廉·麦考恩和菲利普·德西蒙这样评价道,“撒旦的影响是一个信手拈来的借口,但这一说法现在也逐渐失去了说服力。”若只从精神方面来解释冲动这个概念,我们对其根本成因的理解就无法取得任何进步。直到16世纪中期,“冲动”一词才真正有了文字记载,当时这个词被用来形容“邪恶”的想法,这些想法的产生是因为人的本性,而非恶魔作祟。到17世纪时,一些作家和思想家常用“冲动”一词描述出现功能失调的行为举止。另外一些人,比如18世纪的法国作家及思想家
让–雅克·卢梭,他则将这个词视为最重要的“自然人美德”中的一种:一个人的行为完全源自本能和冲动,而非理性。
1684年,有人第一次认真尝试用科学术语对“冲动”一词进行了描述,这个人也是一个法国人,名叫泰奥夫拉斯特·博内特,他是一名哲学家,也是一名内科医生。博内特对冲动型思维、强迫型思维、冲动型性格以及狂躁型抑郁症表现出来的古怪易变的情绪等问题进行了区分。他断言冲动源于人的“本”性,同时还将个体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控制自己冲动思维的人;另一种是那种意志薄弱,一旦沾上冲动思维就难以自拔的“可怜虫”。博内特所说的“可怜虫”包括惯犯、醉鬼,还有“虽然践行各种道德权利,但明显没有从那些教导中获益的各色人等”。他坚持认为,这些人注定会一直处于道德窘境,因为他们“虽然明白该做什么,却没有去做”。
第三个参与此次辩论的著名人物是菲利普·皮内尔医生,在同龄的医学改革者中,他是公认的最伟大的改革者之一。皮内尔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在18世纪末提出了对精神病患者的更加人性化的治疗与监护方法。皮内尔医生也是巴黎萨尔皮特精神病医院的院长,与其说这是一家容纳7 000多个病人的医院,不如说它是一个小镇。他要求这家医院的管理人除去女性患者的锁链,此事曾轰动一时。他还坚持要求收容所人员宽容慈爱地对待患者,禁止使用禁闭及暴力手段。与同时代的大多数“道德评论家”和外科医生一样,皮内尔努力寻求一切办法解决个人应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假定的“自由意志”的作用以及不可避免的事实这三者之间的冲突。根据他每天的观察,许多患者难以“理解”其言行的后果。皮内尔还发现了一个令人心痛的现象——那些时常做出自残这一冲动行为的患者,其理性好像并不受其愚蠢行为的影响。令他更为好奇的是,有些人患上了他所谓的“妄想性精神病”,他们的行为往往会带来痛苦的后果,而这些患者却似乎完全无法从这些后果中吸取教训。他总结道,这类病人患有“不伴妄想的狂躁症”——一种思维清晰但精神错乱的病症。
截至19世纪末,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包括大部分精神病医生—开始逐渐接受皮内尔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那些患有“悖德狂”的患者深受无法克制的“冲动”的折磨,他们明明知道一些做法属于道德败坏,却还是无法控制这样做的冲动而走上歧路。1900年,一个名叫沃尔特·迪尔·斯科特的美国人—师从实验心理学之父威廉·怀恩特—写了一篇篇幅较长的论文,讨论了冲动心理学的问题。在这篇论文中,他力图为“冲动”这一概念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把它和与之相关的一切神学及道德意义区分清楚。他认为心理学这一新建学科有可能为区分科学事实与宗教教义做出有益的贡献。
两年后,在首批推出的精神病学教科书中,有一本由德国精神病专家爱德华·希尔特所著。在书中,他重提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认为人体中包含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种体液。希尔特认为所有的精神病症状都与这4种体液有关。他认为,若患者的气质属于多血质,则其个性多为表面活泼热情,但不可信赖。他认为这类人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那些体内黄胆汁过多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这类人的情绪兴奋,脾气暴躁,同样无法控制冲动。若一个人的气质为胆汁质与多血质的结合体,那么其个性必然表现为过度冲动,漠视他人,一旦有人认为他们是“道德上的疯子”,他们便会暴跳如雷。继魔鬼的力量控制人这一观念之后,冲动已经变为心理学调查和解释的主题。
为什么我们会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本书的写作目的正是为了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在书中,我将深入描述最新的研究发现,展示我们的原始冲动为什么经常会被他人利用以谋求商业和政治的目的。我将研究我们大脑中同时运作的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慢思考或深思熟虑,另一种则是极易出错误的快思考。本书会对人生前20年中大脑的发育过程进行详细论述,以便更好地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冲动也更疏忽大意。本书还会讨论启发法在决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很多冲动性错误判断的“拇指规则”(即经验法则指导下的)心理策略,以及个性在冒险行为中扮演的角色等问题。感觉在诱导冲动行为中的作用、自制力的本质及其局限性等问题,也是本书要探讨的问题。
在本书第二部分,我会详细论述冲动在生活的4个主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这4个方面分别为:坠入爱河、饮食过度、外出购物、自我或他人的堕落。通过了解冲动带来的好处和弊端,学会识别何种情况下我们应表现冲动、何时应避免冲动,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有意义、更有收获的生活。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非理性冲动: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或那样匪夷所思的行为?
作者: David Lewis
译者:胡晓姣 / 张温卓玛 / 陈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7883
豆瓣评分:6.5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