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注定一战 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

“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概念源自何处?崛起国与守成国是否必会发生冲突?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在《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系统地回答和解释了上述问题。艾利森从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历史出发,对历史上发生的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进行全球竞争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中美之间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这16个案例包括成功避免陷入战争泥淖的4个案例和以战争收尾的12个案例。同时,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了12个通往和平的方法。在本书最后,艾利森将对其观点的质疑提炼为“七个稻草人”(对曲解对方论点的比喻),并直截了当地回应了这七种质疑,他明确指出“修昔底德陷阱并没有宣称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艾利森作为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他的这本书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窥美国战略设想的一扇窗。

编辑推荐

入围2018年莱昂内尔·盖尔伯奖

《纽约时报》年度畅销图书

《伦敦时报》政治类年度图书

《金融时报》政治类年度*佳图书

1.中美贸易战将何去何从?是坐下“谈”还是继续“打”?

2. 什么是“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关系会“深陷其中”还是“另辟蹊径”?

3. 雅典和斯巴达的斗争结果是历史上的一面镜子,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4. 为什么说中美间的冲突可能发生,但战争也可以避免?

这本书,带你揭开“修昔底德陷阱”的面纱,理解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回顾过去千年的历史,剖析21世纪*重要的大国关系,本书囊括了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的竞争案例,提供了12个通向和平的历史经验。

作者简介

格雷厄姆·艾利森: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主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创始院长,美国著名国际政治问题研究专家。他曾担任助理国防部长,并为从里根到奥巴马的每一位总统的国防部长提供咨询服务。 著有《决策的本质:解释古巴导弹危机》 《核恐怖主义:可预防的**灾害》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等书。两次获得美国国防部公共服务特别奖章,这是非军事人员所能获得的*高荣誉。

精彩书评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了一个对世界秩序的重大挑战:即崛起国对于守成国的影响。我饶有兴趣地读了这本书,我希望美中关系成为和平解决自身问题的第五个案例,而不是导致战争的第十三个案例。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格雷厄姆·艾利森用他一贯的清晰概念,用“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照亮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主题:主导国家(美国)怎样避免与崛起国家(中国)陷入战争?艾利森提供了历史的视角,同时他也展示了他从内部了解的美国视角,以及他非同寻常的深度研究的中国视角。

——《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Ezra Vogel)

阅读《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并从中吸取教训有助于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创始人和执行主席,克劳斯· 施瓦布(Klaus Schwab)

中美两国想要战争么?不。它们可能会因为严重的结构性压力而被迫产生冲突么?是的。值得庆幸的是,艾利森绘制了可以避免直接冲撞的基本线路。《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所要探讨的问题将会被研究和辩论几十年。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

格雷厄姆·艾利森是当代国家安全领域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也是应用历史学大师。你可以打赌中国的领导人会读到艾利森关于修息底德斯陷阱的警告。我只希望我们对美国的领导人能有同样的把握。每个知情的公民都应该买一本。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世界战争》作者,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我们需要去研究书中的论点。灵活的描述、清晰的架构,以及对强大的力量和偶然事件之间无休止的历史辩论的细致总结和探索,《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本身就会获得更多关注、辩论和持续的课堂讨论。

——《大国的兴衰》作者,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

格雷厄姆·艾利森是国际事务*敏锐的观察家之一。他一直将他对历史潮流的深刻理解带到如今*困难的挑战中去,并使我们*棘手的外交政策难题能够被专家和普通公民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作为参议员和副总统时经常征求他的意见。在《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中,艾利森阐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挑战——处理中美之间的关键关系。

——美国前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

这是我读过的关于世界上*重要的关系——美国和中国——的*深刻、*发人深省的著作之一。如果格雷厄姆·艾利森是正确的——我认为他是正确的——中美两国必须吸取这一出色研究中的教训,以便建立一种战略关系,避免爆发一场双方都不会获胜的战争。

——KKR全球学会主席、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前中央司令部司令,戴维· 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

美国能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吗?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地缘政治问题。这本重要而有趣的书为我们如何避免这样的冲突提供了教训。

——《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在《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中,艾利森再次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对昨天战争的深刻回顾和对当今国际政治的深刻理解,艾利森不仅向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提供了关于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会产生的后果的警告,而且提出了关于避免这一问题的洞见。对于太平洋两岸的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公民来说,《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都是必读的著作。

——美国前国防部长,阿什·卡特(Ash Carter)

艾利森从戏剧和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他的书应该会引起美国思想家的警觉……或许会让我们从“通俄门”、总统推特中转移注意力,如果你想读到*严肃的战略设想,请特别关注*后十页的内容。这本书值得一读。

——中央情报局前局长,《密码简报》,迈克尔·海登(Michael Hayden)

这是一本关于当今*紧迫外交政策问题的书,《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是了解这一问题必读的书。艾利森写道,推演式的叙述适合用于这样一个紧迫且充满危险性的话题。我希望所有的高级政策专家都能及时阅读到这本书,以防止我们的国家落入艾利森教授如此巧妙地警告我们不要陷入的陷阱中。

——畅销书《侵犯隐私》、《爱国者俱乐部》和《数字账户》的作者,克里斯托弗·里奇(Christopher Reich)

这是一本非常有智慧和重要的书。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全球定位系统主持人,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

这是今夏华盛顿和北京都必读的一本书。

——《波士顿环球报》,尼尔·弗格森

读这本书会让你感觉到不安,艾利森是一位一流的学者,他具有一流政治家的直觉。他赋予修昔底德陷阱以深刻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军事的意义。与其他学者不同,他写得很有趣。艾利森不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他指出娴熟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敏感性可以使这两个超级大国避免战争。

——彭博社新闻(Bloomberg News)

这是一本简短但影响深远的书,敏锐地剖析了这段历史……艾利森说,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与中国进行谈判来保持长期和平,进而避免战争。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中国这一超级大国已经到来。如果美国未能抓住这一现实,会不会把中美拖入战争?这本书指出,如果要避免战火,双方都需要高超的技能来适应这一全球权力转移的趋势,这本书充满了横跨人类历史的、博学的案例研究,这是一本好书。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 Book Review)

目录

推荐序 如何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前言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国的崛起

第一章 “世界历史的最大参与者”

第二部分 历史的教训

第二章 雅典与斯巴达

第三章 过去五百年

第四章 英国与德国

第三部分 暴风前夕

第五章 想象一下中国和我们一样

第六章 中国想要什么?

第七章 文明的冲突

第八章 走向战争

第四部分 为什么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第九章 通往和平的十二个方法

第十章 我们该何去何从?

结论

附录1 修昔底德陷阱案例文件

附录2 七个“稻草人”

精彩书摘

罗马可以两周建成吗?

在1980年,美国赴华游客还很少。这个国家才刚开始向西方“开放”,赴华旅行仍然很困难。那些去过那里的人发现,这个国家似乎是从遥远的历史中走出来的:幅员辽阔,乡村遍布,变幻莫测,难以捉摸,沉睡未醒。游客们在中国看到了那些破败的竹屋和苏联风格的公寓楼,城市街道上挤满了成群的自行车,骑自行车的人们穿着几乎相同的单调的中山装。冒险从香港过河的游客看到广州和深圳的空地上点缀着一些小村庄。无论走到中国的哪里,美国游客都面临着极度的物资匮乏:中国10亿公民中88%的人每天的生活费不到2美元,这与他们在工业革命前的几千年中所经历的一样。26

曾经空荡荡的北京街道现在挤满了600万辆汽车。基辛格,这位曾在中国重新向西方开放上发挥关键作用的国务卿,在回顾20世纪70年代初自己秘密访华时说:“想起1971年的中国,如果当时有人给我看北京现在的样子,并说25年后北京会是这样的话,我会说这绝对不可能。”27深圳现在是一个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房地产价格与硅谷相当。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是一位精明的中国观察家,他将中国的爆炸式发展形容为“英国工业革命和全球信息革命同时在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将300年的时间压缩为30年”28。

当美国民众抱怨道路建设和维护花费了太长时间时,政府往往会回答“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显然,人们忘了将这句话告诉中国人。到2005年,这个国家每两周就可以建造出一个与今天的罗马面积相当的城市。29在2011年至2013年间,中国生产和使用的水泥都超过了美国在整个20世纪的产量和使用量。302011年,一家中国公司只用了15天就建成了一座30层的摩天大楼。三年后,另一家建筑公司在19天内建造了一座57层的摩天大楼。31事实上,中国仅用了15年就建成了相当于整个欧洲住房存量的房屋。32

当《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第一次看到主办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夏季会议的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时,他承认自己是十分诧异的。中国人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将它建成了。弗里德曼惊愕地注意到了这一壮举,但也感到沮丧。在他位于马里兰州的家附近,华盛顿地铁的工作人员修复“两个位于红线站内有21个台阶的小型自动扶梯”几乎用了同样长的时间。33

弗里德曼在他的《炎热、平坦和拥挤》(Hot, Flat, and Crowded)一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幻想美国可以实施的深远改革,只要它“成为中国一天”。34如今,中国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在美国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任务。每天,当我看到我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办公楼和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之间横跨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的桥时,我就会想起这一点。整整四年,这座桥一直都在重建中,交通拥堵不堪。2015年11月,北京仅用43个小时就重建了规模大得多的1300吨的三元桥。35总体而言,1996年至2016年间,中国共修建了260万英里的道路,其中包括7万英里的高速公路,连接了95%的村庄,并几乎超过美国的50%,成为公路系统最广泛的国家。36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网:12000英里的铁路线,以每小时180英里的速度在城市之间运送乘客。在美国,这条线路相当于从纽约延伸到加利福尼亚州往返两次。高铁以每小时180英里的速度前进,相当于可以在一个多小时内从纽约市的中央车站到达华盛顿的联合车站,用两个小时就能从波士顿到达华盛顿。事实上,中国现在拥有的高铁比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37在这十年里,加利福尼亚州一直在极力争取在洛杉矶和旧金山之间建立一条520英里的高速通道。2008年,选民们批准了该项目,但该州最近承认,该项目要到2029年才能完工,耗资680亿美元——比最初的承诺晚了9年,预算多出350亿美元。38中国计划到那时再完成16000英里的高铁建设。39

除了摩天大楼、桥梁和高铁,还有中国国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深远影响。一代人以前,每100个中国人中就有90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今天,每100个人中只有不到3个人是如此。40人均收入从1980年的193美元增加到今天的8100美元以上。41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在评估联合国改善世界最贫穷人口生活的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时指出:“在1981年至2004年期间,中国成功地使5亿多人摆脱了极端贫困。这无疑是历史上克服贫困的最大飞跃。”42

中国教育、医疗和相关的指标都反映了中国人民福祉的改善。1949年,中国公民的预期寿命是36岁,而每10个人中就有8个人不会读书、写字。到2014年,预期寿命增加了一倍多,达到76岁,95%的人识字。43如果中国继续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数百万人的生活水平将在一生中提高百倍。而按照过去十年美国人均增长率的平均水平计算,美国人将不得不等待740年才能看到同样程度的改善。正如《经济学人》一再向读者解释的那样,亚洲在私人财富的累积方面,在现代史上第一次超过了欧洲。预计到2020年,亚洲的财富将超过北美,中国将成为财富积累(包括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主要驱动力。44

前言/序言

前言

两个世纪前,拿破仑曾警告世人:“让中国沉睡吧,因为她一旦醒来,将震撼整个世界。”今天中国已经觉醒,而世界正为之颤抖。

然而,许多美国人至今仍然否认中国从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到“世界历史的最大参与者”对美国所产生的影响。这本书最大的创意是什么?它都浓缩在一个词中——修昔底德陷阱。当崛起国威胁要取代守成国地位时,就应该鸣起警钟——危险迫近。中国和美国目前冲突丛生,正处于战争冲突的边缘——除非双方采取艰难且痛苦的行动来避免战争。

随着中国实力的迅速提升,美国长久以来拥有的优势受到了挑战,这两个国家可能会掉入一个致命的陷阱中,这个陷阱最先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定义。他曾撰书记叙了2500年前一场几近毁灭了古希腊两大城邦的战争,在书中,他这样解释:“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本句参考的是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由谢德风翻译)一书的译文。——译者注

这一重要的洞见描述了一种危险的历史模式。我在哈佛大学领导的修昔底德陷阱项目回顾了过去500年的历史,发现了16个案例,都是一个大国的崛起搅乱了另一个主导国的地位。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例子是一个世纪以前,工业化后的德国挑战了英国在啄食顺序啄食顺序(pecking order),指群居动物通过争斗获取优先权和较高地位等级的自然现象。——译者注中的顶端地位。它们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暴力冲突类型来定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的研究发现,这16个案例里有12个案例都以战争收尾,只有4个得以幸免——对于21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博弈来说,这个比例难以让人欣慰。

本书并不是一部关于中国的专著,而是聚焦于崛起中的中国对于美国以及全球秩序的影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以来,华盛顿所主导的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框架已经定义了世界秩序,并造就了一个大国间无战争的时代。现在大多数人视之为一件正常的事情。历史学家称这是一种罕见的“长和平”。现在,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瓦解这一秩序,故而此时提出和平时代是否终结是很自然的事。

2015年,我在《大西洋月刊》发表了题目为《修昔底德陷阱:美国和中国在走向战争吗?》的文章。在该文中,我论证了这一历史隐喻,为看清当今中美关系提供了绝佳的视角。从那时起,这个概念就引发了诸多争论。政策专家和领导人们没有直面现实证据,反思并作出可能令双方感到不适但实属必要的调整,而是围绕修昔底德关于战争“必然性”的说法建构了一个稻草人。他们以此为基础,争辩称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战争并非注定的。在2015年举行的峰会上,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详细讨论了修昔底德陷阱。奥巴马强调,虽然中国崛起带来了结构性压力,但“两国都有能力解决分歧”。同时,用习近平的话来说,他们也承认,“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我赞同这一观点:中美之间的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修昔底德也会赞同雅典和斯巴达之间本可以没有战争这一观点。从他的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所说的“不可避免”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目的是强调该论断。修昔底德陷阱既不是宿命论,又不是悲观主义。相反,它让我们超越了新闻头条和政府的言辞,认识到北京和华盛顿必须妥善处理结构性压力,以此构建和平的双边关系。

如果好莱坞正在拍摄一部针对中美两国迈向战争边缘的电影,那么再也找不到比习近平和唐纳德·特朗普更好的主角了。这两个人都体现出了各自国家对于实现国家振兴的深切渴望。2012年,习近平当选为中国领导人,凸显了中国的崛起国角色,而用言语中伤中国的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的胜利显示了守成国的有力回应。习近平和特朗普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但作为两个大国的领导人,他们又有着相似之处。他们:

● 都被一个共同的抱负所驱使:让国家再次伟大。

● 都把另一个国家视为实现梦想的主要竞争对象。

● 都为自己独特的领导能力而自豪。

● 都认为自己在振兴各自国家的事业中扮演着中心角色。

● 都已经宣布了艰巨的国内议程,要求进行根本性变革。

● 都支持国内彻底根除腐败的计划,并直面对方尝试采取的手段,以达到各自的目标。

这两个大国之间即将发生的冲突会导致战争吗?中国和美国会步雅典和斯巴达、英国和德国的后尘,使悲剧重演吗?抑或他们会找到一种有效避免战争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是会像一个世纪以前的英美两国一样,还是会像美国和苏联历经的40余载的冷战一般呢?显然,我们无从得知。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几年中,我们所熟知的修昔底德状态在两国间将会愈发紧张。

否认修昔底德陷阱并不能削弱其真实性。承认它也不意味着要欣然接受将要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为了后世子孙,直面这一历史上最残酷的趋势之一,然后竭尽所能去对抗。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7 / 5. 投票数: 3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
作者:[美] 格雷厄姆·艾利森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4872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