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身份政治

  在本书中,福山沿着三十年前《历史的终结?》一文开启的思考路径,围绕当今的身份政治为政治秩序带来的威胁,阐述了何为身份,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导致的政治撕裂。作者从观念史和政治史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溯源苏格拉底灵魂三要素的希腊哲学传统,历数卢梭、斯密、赫尔德、黑格尔等思想家有关尊严的观念,漫谈民族主义、宗教和西方左右翼的消长兴衰,纵论阿拉伯之春、反移民浪潮和民粹主义兴起等当代政治议题,比较身份政治表现于世界各地的异同。他提出,身份不是当代政治催生的新鲜事物,它扎根于人类灵魂中的激情、对尊严的渴求与个体独有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的快速变革而兴起,取代旧的社群形式,成为人们赖以争取承认的方式;它不是恒定之物,也并非必定导致社会的分裂。

编辑推荐

   ★ 福山新作 直击欧美民粹浪潮等诸多现象 从身份政治的角度考察国际政治形势
本书是《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作者弗朗西斯·福山新近出版的作品。作者紧跟阿拉伯之春、特朗普执政、叙利亚危机等近年的国际事件,从“身份政治”这个关键的角度切入,解析形势变化的动因和理路。
★ 经典的福山式广阔视角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聊到本·拉登 追溯 “身份”的哲学和政治根源
作者从哲学、政治学和现实政治三个维度解析了“身份”的诞生源头,既涵盖了欧美民粹浪潮、威权兴起、宗教纷争等全球政治动向,又深入挖掘古希腊和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想,由表及里地解析“身份”的诞生之源。
★ 首次阅读福山的推荐之选 帮助读者反思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身份”问题
本书关注的“身份”议题既直指全球时政之要,又紧贴普通人的生活,涉及的民族、性别、阶级等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身份”问题,且篇幅短小精悍,不似福山的前作那般遥远厚重,因而可谓初读福山的不二之选。
★ 刘瑜教授长文导读推荐 结合国际政治时事剖析身份政治的好与坏
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刘瑜万字导读,结合阿富汗塔利班等近期热点新闻,总括本书梗概,指点思考身份政治的迷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福山的写作宗旨和思想魅力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信任》《政治秩序的起源》等。曾三次入选《外交政策》“全球百大思想家”。

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插图
理想国译丛序
理想国译丛主编
导读 一个及所有“我们”
献词
前言
第一章 尊严的政治
第二章 灵魂的第三部分
第三章 内在和外在
第四章 从尊严到民主
第五章 尊严的革命
第六章 表现型个人主义
第七章 民族主义与宗教
第八章 错误的地址
第九章 看不见的人
第十章 尊严的民主化
第十一章 从身份到种种身份
第十二章 我们人民
第十三章 人民的故事
第十四章 该做什么?
注释
参考文献
理想国·imaginist
封底

媒体评论

  一位政治学家和一位哲学家走进一家酒吧,里面的人正围绕身份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哲学家大喊道:“别吵吵了!你们争吵的身份都是假的!”而政治学家则说:“不对,他们争吵的身份不假,他们只是认错了自己的身份。”这位政治学家就是弗朗西斯·福山。
——《纽约时报》
三十年前,福山写了一篇文章《历史的终结?》,此后总有没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跑来批评他。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时过境迁,他的观点却从未改变过,虽然他承认,他的观点有值得修正的部分,尤其是政治秩序面临着衰败的威胁。《身份政治》这本书,正是他为了评估这种威胁而写的新作品。
——《泰晤士报》
如果身份政治将社会撕裂到无法愈合的程度,我们该怎么办?福山在这本书中开出了他的药方。他的方法对于自由派来说可能偏保守,对于保守派来说可能又偏激进,但它有它的道理:身份政治是一种政治衰败的征兆,让社会无法专注于真正的任务。我们应该联合起来,超越我们的差异,巩固我们共享的公共利益,重建经济机会提供的阶层晋升通道,重新认识我们共同拥有的人类身份。
——《金融时报》

前言

  如果唐纳德·J.特朗普(Donald J. Trump)2016年11月没有当选总统,我不会写这本书。像许多美国人一样,我对选举结果感到吃惊,为美国和全世界因此面临的影响而不安。那是一年之内的第二次重大选举意外,第一次是英国前一年6月公投决定脱离欧盟。
我这几十年许多时候都在思考现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国家、法治、民主责任制最初如何产生、如何演变且相互作用,以及最后如何衰败。早在特朗普当选之前,我就撰文指出美国制度在衰败,因为这个国家愈发受制于强大的利益集团,被困在僵化的结构里,不能自我改革。
特朗普既是衰败的产物,也是衰败的推手。他竞选时承诺,身为局外人,他会运用民意给他的授权去撼动制度,使之恢复运转。美国人厌倦了党争僵局,期盼来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打破利益集团足以阻挠集体行动的局面——我称之为“否决制”,让国家再度团结起来。类似的民粹逆袭曾于1932年把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送进白宫,改写了此后两个世代的美国政治。
特朗普的问题是双重的,与政策和个性都有关系。他的经济民族主义可能会让支持他的选区状况恶化而不是好转,他明显偏爱威权强人胜过民主盟友,这可能会让整个国际秩序失稳。论个性,特朗普和人们心目中通常的总统形象很不一样。诚实可靠、英明决断、一心为公,以及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这些都是美国历史上的伟大领袖必备的美德;而特朗普关注的则是推销自我,他从不死守规则,会想尽办法达成目的。
特朗普代表着国际政治中所谓民粹式民族主义(populist nationalism)的大趋势。[1]民粹主义领导人正在利用民主选举赋予的合法性巩固权力。他们号称可以通过号召力直接和“人民”(the people)建立连接,可这个“人民”往往是由狭隘的族裔概念定义的,大部分人口被排除在外。他们不喜欢体制,想削弱现代自由民主国家限制领导者个人权力的制衡力量:法院、立法机构、独立媒体、非党派官僚系统。

精彩书摘

  第四章
从尊严到民主
现代身份概念统一了三个不同的现象。一是激情,渴望得到承认的普遍人性。二是内在自我有别于外在自我,且内在自我的道德赋值高于外部社会。这直到早期现代的欧洲才出现。三是不断演变的尊严概念,承认不再只为某个狭隘的阶级所应得,而是人人应得。不断拓展的、普遍化的尊严把对自我的私人追寻变成了一桩政治事业。西方政治思想这一变化发生在卢梭之后那一代,经由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特别是黑格尔,得到了实现。
苏格拉底认为,渴求尊严的主要是政治社群中的战士,他们表现出勇气,愿意为公共利益献身。这是人类尊严的一种理解,还有其他的理解。《旧约·创世记》写道,亚当和夏娃原本处于无罪状态,直到蛇用知善恶树的果子诱惑夏娃。果子一吃下去,他们立即看见自己的裸体,为之羞耻,试图遮掩。上帝将他们逐出伊甸园,因为他们违背了他的诫令,从这个原罪开始,人类一直生活在堕落的状态中。
基督教的尊严概念以这个道德选择能力为中心。人能辨善恶。他们可以选择为善,尽管他们像亚当、夏娃那样,经常不为善。路德的因信称义,说的就是这个选择。而且,即便亚当、夏娃做了错误的选择,如果没有犯罪的能力,他们的选择也毫无意义。吃下善恶果,他们就确立了自己和后代的道德地位,人类从此知道善恶有别,并且能够选择。动物不辨善恶,因为它们靠本能行动,而上帝在某种意义上是纯粹的善,他总是选择正确。选择能力赋予人类高于动物的地位,因为选择能力部分具备上帝的善的能力,但还是低于上帝,因为人有能力犯罪。基督教传统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人在根本上是平等的:他们都被赋予了同等的选择能力。道德选择位于人类尊严的中心,这一点曾为浸信会牧师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 King, Jr.)所强调。当他说出,“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他说的就是,以他们的内在自我所做的道德选择来评价,而不是以他们的外在特征来评价。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及其他著作如《道德形而上学基础》(Groundwork to a Metaphysics of Morals)中就这种对尊严的基督教式理解提出了一个世俗化版本。康德认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被我们说成是无条件的善,除了善的意志,即做出恰当的道德选择的能力。但康德不是从宗教角度看这个问题;对他来说,道德选择包含遵从抽象的理性法则的能力,遵从就是为了法则本身,不是出于工具理性,不是因为这样选择可能带来好处或幸福。如霍布斯所言,人有道德选择的能力,意味着人不是受制于物理定律的机器;人是能够独立于物质环境做出选择的道德主体,因此,人不应被视为其他手段的目的,人就是目的本身。道德不是为了幸福最大化而对结果进行的功利计算,道德就是选择这个行为本身。对康德来说,人的尊严以人的意志为中心,人是真正的行为主体,或者说,人是无因之因。
哲学家黑格尔同意道德选择与人类尊严的上述关系。人是在道德上自由的主体,不只是寻求最大化满足欲望的理性机器。但是,不同于卢梭、康德,黑格尔把对道德主体的承认放在了阐释人类的核心。他在《精神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一书中主张,人类历史是由寻求承认的斗争驱动的。这种需求最初来自战士,他心甘情愿浴血沙场,不为领土,不为财富,只为承认本身。但这样的承认最终并不让人满足,因为它是被奴隶承认,而奴隶是没有尊严的人。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当奴隶也获得尊严,而获得尊严要通过劳动,通过努力把世界改造成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承认的唯一理性形式,是主人和奴隶最终相互承认他们共有人的尊严。
对黑格尔而言,寻求承认的斗争主要不是作为深入自我的个体旅程而展开——像卢梭经历的那样,而是在政治层面上展开。黑格尔时代的伟大矛盾是法国大革命及其对人权的尊奉。青年黑格尔目睹拿破仑在1806年耶拿战役后骑行穿过他的大学城,他从中看到,法国大革命的原则正在使承认普遍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相信历史已经走到了尽头:历史在普遍承认的观念里达到顶峰,后续事件不过是将此原则传遍地球每个角落。[1]
基于个体权利的自由民主社会把尊严平等的理念写入法律,承认公民是道德主体,有能力共享他们的自治政府。在黑格尔的年代,此一原则是由马背上的将军强加于诸国的,但对这位哲学家来说,在人类自由逐步发展的大历史里,这不过是个小细节。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 / 5. 投票数: 4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理想国译丛051 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作者:[美] 弗朗西斯·福山
出版社:理想国|中译出版社
ISBN:9787500166863
豆瓣评分:7.9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