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如何制造一个人

  2017年夏,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从菲利普·鲍尔的肩上取下一小块组织,用这些组织的细胞开展了一项特殊的实验。8个月后,这些细胞发育组装成了一个迷你大脑:细胞的种类不仅从皮肤细胞转变成了神经元,而且细胞之间还形成了大脑中那样的神经连接,能够传递神经信号。随着干细胞、基因编辑、体细胞克隆、组织工程等技术的发展,这类看似只可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正在或即将成为现实。在《如何制造一个人》中,菲利普·鲍尔回顾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生命的历史,并引领读者去领略这一领域当今最前沿的进展:创造各式各样的迷你器官并把它们组装起来;用猪作为器官工厂,生产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通过3D打印的方法打印组织甚至器官;见证中国科学家创造出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增进人类对生命的理解的同时,这些领域的科学进步也在塑造着文化和社会。从小说《弗兰肯斯坦》到《美丽新世界》,从电影《黑客帝国》到艺术作品“猪的翅膀”,作者引用文学、艺术、电影等诸多领域的例子,展示了科学是如何影响文化和社会风潮的。科技的进步不仅会惠及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可能带来前所未见的社会、伦理和哲学问题:是否应该允许创造人和动物的嵌合体生物?胚胎发育到什么阶段时就应该被视作一个人?对于培育出的有感知能力的迷你大脑,我们应该承担道德责任吗?当人脑可以被计算机充分模拟时,人与非人的边界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作者都以优雅的笔触逐一进行了探讨。读完这本书后,你对人体、人性以及生命科学的理解将会与此前截然不同。

编辑推荐

  1.零滞后,最前沿: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9年,涵盖了生命科学领域截至2019年的科学研究,以科普图书中罕见的速度零滞后介绍相关领域正在发生的前沿进展。2.回顾人类自发现细胞以来对细胞、发育和生命认识的演变历程,展现当下改造甚至创造生命的“黑科技”,探讨随之而来的社会伦理问题,思考人体和人性的哲学。3.本书中的大量内容此前从未有大众科普图书(无论中文还是英文)涉及:用你的皮肤培育一个迷你大脑;用猪制造可移植的器官;创造人-猪嵌合体胚胎;用重编程的方法改变细胞的命运……4.一幅科学研究者的群像,有人推动科学进步,造福全人类,有人留下抹不掉的学术甚至人性污点:汉斯·斯佩曼(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爱德华兹(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诺贝尔奖获得者)、黄禹锡、小保方晴子、贺建奎……5.《科学》《自然》《柳叶刀》三大著名科学期刊给予本书高度评价,“读完这本书之后,你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将会与此前截然不同”(《自然》杂志)。6.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仇子龙作序,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伟倾力推荐

作者简介

  菲利普·鲍尔,科学作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欧盟委员会合成生物学专家团成员。鲍尔曾在世界著名科学期刊《自然》杂志担任编辑超过20年,目前仍是《自然》的顾问编辑。他还是《自然材料科学》《化学世界》等科学期刊的专栏作家。他撰写的文章见于《纽约时报》《卫报》《金融时报》《新科学家》等世界著名媒体。鲍尔已出版著述超过20部,这些作品都以科学为主线,涵盖科学、历史、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话题。其中《鲜艳的泥土:颜料发明史》获英国技术史学会2003年度图书奖,《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获英国皇家学会2005年度科普图书奖,《优雅的方法:10个优美的化学实验》获英国科学史学会2007年度科普图书奖,介绍量子物理学的科普图书《毫不奇怪》被《物理世界》杂志选为2018年度图书。由于在科学传播领域的杰出贡献,鲍尔获得了很多荣誉和认可,包括但不限于英国物理学会开尔文勋爵奖章、意大利科学交流基金会拉格朗日奖、美国化学会詹姆斯·格雷迪–詹姆斯·斯塔克奖。

目录

推荐序

引言 培养皿中的大脑
第1章 生命的碎片:细胞的过去和现在
第2章 躯体的构建:传统的造人方式
插曲Ⅰ 人是一个超有机体:从细胞到群体
第3章 永生的肉体:如何在体外培养组织?
插曲II 英雄与恶棍:癌症、免疫和我们的细胞生态系统
第4章 命运的转折:如何重编程一个细胞?
第5章 零件工厂:用重编程细胞制造组织和器官
第6章 我血肉的血肉:关于未来之性和生殖的困惑
第7章 造人技术的未来:可怕的后代?
插曲III 孤独心灵的哲学:大脑能在培养皿中存活吗?
第8章 血肉的回归:接受肉体的自我
致谢
参考文献

前言

  我写作本书的缘起是一项我参与过的实验。在这个非同寻常的实验中,我身体的一部分被“转化”成了身体的另一部分。
在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与许多科学家进行了交谈,谈话的内容涉及细胞生物学、生殖、胚胎学、医学、哲学以及伦理学。我开始慢慢意识到,科学,特别是这些领域的科学,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故事”推动着发展的。
这里我所说的“故事”并不是关于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故事,不是为了吸引读者而讲的故事。我的意思是,我们谈论、叙述科学的方式影响着我们对科学的看法和态度。当科学发现和科学进展出现时,社会会赋予它们某种“故事”的形式。你经常可以在历史中找到这些故事的痕迹。在生物学领域,特别是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殖生物学领域,这样的“故事”通常来自神话故事和科幻小说,而且常常会让我们感到焦虑。比如,这些“故事”可能来自《弗兰肯斯坦》、《美丽新世界》或者《莫洛博士岛》。除此之外,科学家们也会自己创造出“故事”。这种情况在生物学中最为常见,因为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关于生长、发育的学科。在生物学领域,我们需要了解生命的历史,也经常谈论目标和目的:生物体、细胞和基因“想要”做什么,或者进化过程“试图”完成什么。
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探索这些“故事”。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这些“故事”很重要,也可以给我们启示,因为它们反映了我们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体现了我们探寻万物本源的本能。当然,这些“故事”也可能带来危险,让我们误以为事物的真相就在这些“故事”之中。
用“讲故事”的方式理解生物学的一个经典例子是理查德·道金斯有关“自私的基因”的概念。很明显,这种表达只是一种比喻,但很多人却指责它给基因赋予了角色和目的,道金斯不得不屡次予以澄清。在我看来,其中的问题是,当一个比喻变得家喻户晓时,人们就会开始把比喻视作现实。当道金斯将人类描述为基因“赖以生存的机器”时,他事实上并不是在定义人类,而只是在解释在这个语境下人类与基因的关系。这种描述只是试图从进化学的角度来解释基因的功能是什么。如果你不喜欢这个故事,或者觉得这个故事对你没什么帮助,那么你就不需要去接受它,因为它只是一个故事而已。道金斯自己也是这么说的,他承认《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严格来说应该叫“有些自私的大部分染色体和更加自私的一小部分染色体”。(他说过,如果真的这样命名,这本书多半不会这么成功,我想他是对的。)他在多年后甚至还说,这本书其实也可以叫作《合作的基因》。当然,这样他就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个故事,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基因的功能。
正如道金斯所说,生物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你很难用一个故事来反映它的全貌。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故事来帮助我们理解这门学科,这些故事是我们攀登高峰时峭壁上的抓手,在我们穿越丛林时帮助我们找到方向。当然,故事,永远不会只有一个。
我们需要谨记的还不止于此。我们还要记住,“故事”在感情色彩上都不是中性的。当我们借用《美丽新世界》中的情节来描述一些医学进步时,我们不仅是在说:“嘿,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阿道司·赫胥黎书中的人体工厂?”我们同时也会想:“我们应该对这些技术可能会引发的后果多几分怀疑,甚至感到害怕。”《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也是一样。书的潜台词是,进化是残酷的,它创造了一个互相残杀的世界,所有的生物为了生存都要相互竞争。但道金斯解释说,这并不意味着人类自身就一定是自私的。事实上,他还解释了“自私的基因”是如何导致利他行为产生的。然而,动物的锋牙利爪还是带着一丝凶残的意味,道金斯因此也提出,我们应该努力抑制自私的本能,与人为善。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在谈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时,其实完全可以不用“自私”这个词。关于进化的故事完全可以是另一副模样,在这些图景下,生物的种种行为模式不再是一种自私的遗传策略,而是生物复杂性的体现:进化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既有战争也有和平,既有仁爱也有残酷。所有这些描述都是人类对生物学的理解,而生物学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
因此,我总是会对“故事”保持警惕,会问:“为什么是这个故事,而不是其他故事?”无论是癌症还是免疫,细胞信号还是组织工程,科学从故事一开始就被融入其中。这也意味着,是我们决定了故事的“正方”和“反方”,决定了故事中会包含哪些元素,决定了故事中某些特定的目标。其实,即使是科学家们在交谈时也会使用一些比喻,这有助于理解一些复杂而艰涩的理论。因此使用比喻和“故事”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这些比喻和“故事”与客观事实等同起来。
我在本书中也会讲一些“故事”,我建议你对这些“故事”也保持警惕,毕竟我也很难抗拒这种“讲故事”的本能,我也会无意识地使用一些比喻。欢迎大家提出疑问,我一定不会介意。
除此之外,我认为了解科学发现或理论所产生的时代的历史背景也很重要。比如,我们会在本书中看到,细胞学说最初被认为具有政治含义,而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则是被社会议题所推动的。有些科学家可能会说:“哦,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过去,现在我们已经摆脱了这种社会、政治方面的包袱,我们只研究事实。”但我相信,生殖和不孕不育领域的科学家一定不会这样说,他们也不应该这样想。因为他们深知,他们的研究和发现不可避免地会折射出整个社会对生育、性和性别的态度。作为一门学科,遗传学一直都笼罩在优生学的阴影之下。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很多国家曾以优生学为依据,对“不健康”的人群进行强制绝育,或者纳粹德国曾积极推行过“优生”政策。还因为时至今日,当遗传学与种族、阶级、智力以及残疾等敏感话题联系在一起时,依然会饱受争议。这表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文化都会对科学产生影响:它影响着我们的研究方向,影响着我们的研究模型,也影响着我们所讲述的故事。
我的经验告诉我,一定会有读者说:“我不在乎这些背景,告诉我科学就行了!”如果你也这样想,我会礼貌地回答,我无法“只告诉你科学”,因为科学本就是与故事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复杂而又偶尔引人焦虑的领域,在这里,永远不可能“只有科学”。
当我们问“如何制造一个人?”时,这不可能是一个只关乎科学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特别有趣。

精彩书摘

  “卵”是个略显奇怪的说法,事实上,哈维对这个词也描述得有些模糊。严格来说,“卵”指的是承载受精后的细胞(也就是受精卵)的“容器”。在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基因会与来自卵子的基因汇合到一起。在此必须指出,哈维当时提出这样一个假设是十分大胆的。在那时,包括哈维在内的所有人都从未见过人类的卵细胞,因此这种认为人类拥有和鸟类或两栖类动物相似的发育过程的想法简直可以说是异想天开。
直到生物学界确立“细胞”这一概念之后,哈维的理论的真实含义才能被世人所理解。细胞是“生物的原子”,提出这一概念的人通常被认为是与哈维几乎同时代的同胞罗伯特·胡克。17世纪60至70年代,通过有效运用新近发明的显微镜,胡克做出了一系列新发现。他观察到,一片薄薄的软木塞的切片是由许多微小的隔间组成的,他把这些微小的隔间称为“细胞”(cell)。“细胞”一词通常被认为源自修道士在修道院中的隐秘隔间(拉丁文为“cella”,意思是“小房间”),但胡克却将其比作蜜蜂的蜂巢,当然这也可能受了“修道院”比喻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是胡克提出了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理论,但这种想法错了。胡克确实观察到了细胞,但当年的他没有理由认为他观察到的软木塞中的纤维和人的身体有任何相似之处。事实上,胡克认为树皮细胞只是液体在树皮中运输时所需要的通道。他口中的细胞只是植物中没有生命的中空结构,而在现代生物学中,细胞是包含各种承载着生命功能的分子机器的实体。
更加令人兴奋的发现来自荷兰纺织商人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1673年,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发现,雨水中有很多微小的活体生物,他将其称为“微小动物”。这些“微小动物”多数都是一类比细菌大的单细胞生物,我们今天称之为“原生生物”。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得知我们每天喝的水中充满了这些生物后,当时的人会有多么不安。在这之后,他们还逐渐意识到一个更令人不安的事实:细菌和其他看不见的微生物其实无处不在,它们存在于我们的食物里,飘浮在空气中,附着在我们的皮肤上,藏匿于我们的肠道中。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如何制造一个人
作者:[英] 菲利普·鲍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ISBN:9787521729832
豆瓣评分:9.1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