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如何避免孤独终老

  你有没有环顾四周,想过“真命天子(女)到底在哪儿?”好的亲密关系不是凭运气出现的,它是你一系列决定和行为产生的结果TED演讲嘉宾洛根·尤里,凭借她多年来作为关系专家和谷歌行为经济学实验室的领导者的经验,应用了同样的原则来指导我们如何在两性关系中做出决定,如何在变化莫测的约会场景中表现得体,以及如何不被感情冲昏头脑,谈一场理性的恋爱。爱情可能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本能,但谈恋爱不是。本书从行为经济学、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解答了单身人士要如何寻找恋人、情侣如何维系亲密关系、如何评估是否应该分手、如何决定是否应该和伴侣结婚、失恋人士如何告别过去并开启新生活等一系列非常实际的情感问题。从本书中你将了解到:是什么阻碍了你出去约会(以及如何打破这种模式)?对长期伴侣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以及哪些是可以不计较的)?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结识更多有可能成为潜在对象的人?如何让相亲变得有趣且有效(而不是感觉像去参加工作面试)?为什么一见钟情不靠谱(但无论如何你都会找到真爱的)?如何在合适的时机确定关系(而不是顺其自然)?分手后如何迅速复原?“这是一本令人大开眼界的书,可以帮助你避免在寻找和保持浪漫关系时面临的许多陷阱。”——巴里·施瓦茨,《选择的悖论》作者“尤里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建议,告诉我们如何寻找、建立和维持一段浪漫、性感又成功的伴侣关系。”——海伦·费舍尔,《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作者

编辑推荐

  1.渴望长久的亲密关系,却不知道如何行动?看这本就对了。如今,单身人士的数量越来越多,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是被动单身——相当多的单身人士仍渴望爱情,但是在行动上却步履维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对长久的亲密关系往往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对真正重要的因素视而不见,这导致他们在寻找真爱的道路上屡战屡败。本书即关注这一现象,围绕大家普遍存在误解的领域展开论述。2.行为经济学家化身婚恋顾问,教你科学地恋爱。接地气的热门题材之外,本书结合了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既实用又有学术价值。在论述情感问题与情感关系时,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一般的现象分析,而是凭借自身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知识背景,带领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探析种种行为背后心理层面的原因。同时,适时恰当地引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以往在实验实践中得出的成果与经验,让本书论述更有信服力。3.提供的方法有趣且实用,便于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作者在各章节的论述中,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逻辑清晰,结构鲜明,论述完整,让读者对如何处理情感问题与情感关系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作者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之后,提供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这些方法策略贯穿寻找恋人、维持关系、告别恋情等过程,具体详细,行之有效,读者从中能够有所获益。

作者简介

  洛根·尤里(Logan Ury)毕业于哈佛大学,主攻心理学、女性与性别研究。毕业后,她在科技公司工作了近10年,凭借自身对行为经济学的探索与研究,帮助谷歌和爱彼迎进行产品设计的完善。在谷歌,她不仅和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作者)一起运营行为经济学研究小组Irrational Lab;而且策划了一系列采访,旨在帮助数字化时代下的人们更好地处理情感关系。这一系列采访引起了热烈反响。有鉴于此,洛根决定辞去正职,全身心投入到相关研究中。如今,洛根是一名行为经济学研究员、情感关系专家、约会指导教练,致力于帮助现代人更好地处理情感关系,使其过上更幸福、更充实的生活。此外,洛根还是专栏作者,为《Time》《Thrive Global》《PopSugar》《The Forward》等杂志撰写关于约会和情感主题的文章。

目录

篇首语
引言
第一部分 做好准备
第一章 为什么现在谈恋爱比以前更难了
第二章 三种婚恋倾向
第三章 迪士尼骗了我们
第四章 不要让追求完美妨碍你成功
第五章 不再等待,开始约会
第六章 了解你的依恋类型
第七章 寻找终身伴侣而不是舞伴
第二部分 开始行动
第八章 你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九章 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伴侣
第十章 你是去约会,不是去找工作
第十一章 去他的一见钟情
第十二章 开始第二次约会
第三部分 明确关系
第十三章 主动决策,不要顺其自然
第十四章 既不能患得患失,也不能说走就走
第十五章 制订一个分手计划
第十六章 把分手看成是收获而不是损失
第十七章 喜结连理之前要做的事
第十八章 目标明确的爱情
致谢
附录

前言

  你可能认为,没必要买一本讨论爱情的书。爱情是顺其自然、浑然天成、纯净质朴的东西。当你坠入爱河,并没有想过要这么做。这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化学反应,而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
然而,你却拿起了这本书,这是因为你想找到真爱,而到目前为止你还没找到。让我告诉你一个事实:爱情可能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本能,但谈恋爱不是。我们并非天生就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伴侣。
如果我们天生就知道如何谈恋爱,我就没必要干这份工作了:我现在是一位婚恋匹配指导师。我在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并花费数年时间研究人类的行为和亲密关系。这些工作让我领悟到什么是“目标明确的爱情”。这是我独创的理念,旨在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目标明确的爱情要求你把自己的感情生活看成一系列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一系列偶然的结果。这本书讨论的就是如何洞悉本质,如何有的放矢。具体而言就是:了解自己的坏习惯,调整约会技巧,为建立亲密关系开展有效的对话。
美好的亲密关系是营造出来的,而不是碰运气碰来的。一段持久的亲密关系不会凭空出现,它是一系列正确决定的结果,包括何时找对象,和谁约会,如何摆脱错误的人,何时和正确的人确立关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要应对的一切。如果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就能推动自己一路走下去,谱写出伟大的爱情故事;如果决策失误,就会偏离轨道,一遍遍地犯同样的错误。
剧透警告:我们都是非理性的动物
但是,我们经常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出某些决定。这些决定导致错误,这些错误又妨碍了我们找到爱情。行为科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题。
行为科学是研究我们如何做出决定的科学。它提供了一种方法,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看看我们为什么会做出某种选择。剧透警告:我们都是非理性的动物。所以,我们经常会做出不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决定。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嘴上说要为退休存钱,一转身却刷爆了信用卡去装修公寓;我们嘴上说要锻炼身体,一转身却把跑步机当成了晾衣架。无论我们多么频繁、多么认真地设定目标,过后总会走回自己的老路。
幸运的是,我们的非理性并非没有规律。我们的大脑遵循可预见的方式把我们引入歧途。行为科学家正是利用这一点帮助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让他们变得更快乐、更健康、更富有。
有一段时间,我把我这些行为科学的知识应用到了谷歌上。我和行为科学大师丹·艾瑞里合作,在谷歌公司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取名“怪诞行为实验室”。这个名字也是向丹的《怪诞行为学》(Predictably Irrational)一书致敬。我很喜欢和丹以及怪诞行为实验室的同事们一起工作,一起研究人类的行为,一起开展实验,但我心里还有其他的关注点。那时的我,20岁出头,单身,一直在一个人生最基本、最常见的问题中苦苦挣扎:我们如何才能找到长久的爱情?
一直以来,我都热衷于研究婚恋、亲密关系和性。上大学时,我研究哈佛大学学生看色情片的习惯,并写了一篇论文,题为《色情片的狂野之旅》(Porn to Be Wild,暗示哈佛大学学生看的色情片很多)。在运作怪诞行为实验室之前的几年,我在谷歌公司管理谷歌广告账户。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客户都是经营色情和情趣玩具的公司,包括BangBros,Playboy和Good Vibrations。大家给我们那个小组起了一个非正式的名字:“色情豆荚”(the Porn Pod)。
我对亲密关系的好奇可以一直追溯到童年。我曾有个幸福、充满爱意的家庭,但父母在我17岁那年突然离婚了。突然间,我对“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生活”这句话的幻想破灭了,不再把长久、幸福的婚姻看成理所当然。
那时,我还是单身。手机上的交友软件刚刚问世,我在那上面花了很多时间。我发现周围的人和我一样,也在苦苦寻觅。我们从第一代的iPod(“装在口袋里的一千首歌”),发展到如今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装在口袋里的一千个“Tinder”提供的约会机会)。我们可以在网上从成千上万的单身人士中挑选意中人,而不必和住在同一街区的张三或者李四结婚。
因为关注这些事情,我启动了一个附属项目,叫作“在谷歌畅谈:现代浪漫”。这是一个系列访谈节目,探讨现代婚恋和亲密关系的各种挑战。我围绕网络约会、数字时代的交流、一夫一妻制、同理心、幸福婚姻的秘诀这些主题采访了世界著名的专家。短短几个小时,成千上万的谷歌用户加入了“现代浪漫”项目的电子邮件列表,希望收到这些访谈的最新动态。这些访谈一传到网上,就有数百万的观众在“油管”上观看。显然,并不只有我和我的朋友们在痛苦中纠结。
一天晚上,一个陌生人走过来对我说:“我看了你那期一夫多妻制的访谈。我从来没想过,感情还可以这样发展。这改变了我的整个世界。”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产生的影响,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但我不想成为另一个指导爱情的灵性导师,他们无法提供任何科学上的建议。我想的是:如果利用我在谷歌公司打造出来的行为科学工具,帮助人们在婚恋关系中做出更好的决定,会是什么情形呢?

精彩书摘

  如何理解现代婚恋的挑战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面对的挑战:战争、经济衰退,甚至衣服上的垫肩,都是挑战。谈恋爱也是如此。每个时代的人都会为他们的感情生活哀叹,但如今的单身人士可能哀叹更深:现在谈恋爱的确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难了。下次你妈妈再不依不饶,逼着你尽快找个人安顿下来的时候,就告诉她这是我说的。
在这本书中,我将提出一些建议,解决一些人生中最为艰难的婚恋决定。但在我提出具体的建议之前,我想先做个铺垫,解释一下妨碍现代感情生活的诸多原因。如果寻找真爱之旅让你感到不堪重负,看看下面的分析,就明白为什么了。
我们的身份是由自己决定的
我们祖先的生活是由宗教、社区以及社会阶层决定的。那时,对一个人的期望是明确的,个人很少有发言权。比如,根据你的出生地以及家庭类型,你就知道自己会成为一名纺织品商人,住在布加勒斯特,吃犹太洁食,去犹太教堂;或者你会成为一个农民,住在郊区,吃自家地里圈养的牲畜、播种的庄稼。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嫁妆(或聘礼)——谁能提供最好的土地,或者谁能提供最大的骆驼商队。
如今,所有这些决定都是我们自己做出的。现代生活就是一条我们必须自己规划的道路。我们的前辈用不着权衡住在哪里、以什么为生,但我们要做出这些决定。这赋予了我们极大的自由来塑造自己的身份——是住在纳什维尔还是亚特兰大,是当气象学家还是当数学家。但这种自由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不确定性。夜深人静,当我们的脸被智能手机的蓝光照射时,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是谁?我这辈子在做些什么?在所有这些自由以及无数种选择的背后,是害怕搞砸一切的恐惧;一旦搞砸,就会失去一生追求的幸福。如果我们自己说了算,能责怪的就只有自己了。我们可能会失败,到那时,就是我们自己的错了。
在所有这些等着我们做出决定的重大问题当中,最难抉择的一个就是:我该找谁做我的伴侣?换作以前,这是我们的父母和所在的社区决定的事;如今,要由我们自己做决定。
我们的选择太多了
在婚恋文化方面,我们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某些地区,谈恋爱这件事是19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网上交友服务开始于1994年的Kiss.com网站,一年后又出现了Match.com;而我们在智能手机上寻找爱情的历史还不到10年。如果你感觉我们好像置身于一场巨大的文化实验当中,那是因为我们确实置身其中。
我们找对象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工作中、教堂里或者社区中认识的单身人士。现在,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浏览数百位潜在的婚恋对象。但这些看似无限的选择也有不好的一面。包括斯沃斯莫尔学院名誉教授巴里·施瓦茨在内的许多心理学家已经指出,尽管人们渴望选择,但太多的选择反而会减少我们的幸福感,会对自己的决定更没信心。他们称这种现象为“选择的悖论”。
人们左右为难。就像排在你前面买酸奶的那个讨厌鬼,不知道选哪种口味一样(“我能都再尝一遍吗?”),我们颠来倒去地分析,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在选择人生伴侣时,我们尤其如此。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8 / 5. 投票数: 6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如何避免孤独终老
作者:[美]洛根·尤里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21730609
豆瓣评分:7.6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