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西乡隆盛与明治维新

  西乡隆盛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明治初年曾任要职,推行多项重大改革,是明治维新的元勋。本书通过相关书信、档案对西乡隆盛政治生涯关键点进行了剖析,为读者树立了西乡隆盛“领导日本建立近代国家”的形象。

编辑推荐

  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一人
领导日本建立近代国家
揭露西乡隆盛真实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坂野润治,1937年生于神奈川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国史专业,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中退。历任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千叶大学法经学部教授,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专攻日本近代政治史。出版了众多著作:《昭和史的决定性瞬间》《未完的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史》(以上均为筑摩新书)、《明治民主》(岩波新书)、《明治维新1858~1881》(合著,讲谈社现代新书)、《自由与平等的昭和史》(编著,讲谈社选书métier)、《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岩波现代文库、吉野作造奖获奖作品)、《明治国家的终结》(筑摩学艺文库)、《日本宪政史》(东京大学出版会,角川源义奖获奖作品)、《明治宪法体制的确立》(东京大学出版会)等。

目录

前折页
文前辅文
前言
第一章 不“攘夷”的“尊王”论者
1 西乡登场的时机
2 “外压”与举国一致
第二章 安政大狱与西乡隆盛
1 先贤受挫,西乡登场
2 西乡与“留守萨摩”
第三章 西乡重掌权力
1 流刑中的中央政治
2 幕府的复权与西乡的回归
3 是“公议舆论”还是“武力倒幕”?
第四章 从大名的“合纵连横”到藩兵的“合纵连横”
1 《萨土盟约》与“大政奉还”
2 官军的形成与二院制
3 西乡路线的界限
第五章 “革命”结束与重回政权
1 是议会制还是御亲兵?
2 西乡“革命”的终结
第六章 废藩置县后的西乡
1 所谓“征韩论”
2 出兵台湾与西乡
终章 西乡的虚像与实像
“无人能超过福泽”
结语
译者后记
封底

前言

  2020年10月22日看到讲谈社现代新书发的推文,得知坂野润治先生去世。我当时正在翻译本书,一时间震惊无比,十分遗憾这本译著未能在先生在世时出版。
2014年初入职场之际,我最先接触到的便是先生的两本著作:《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1871~1936)》《近代日本与亚洲:明治思想的实像》。前一本书属“阅读日本书系”,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7月出版;后一本当时正有编辑想要引进,而我便帮助整理相关信息和文件。虽然后一本书出于各种原因未能引进,但阅读这两本书后,我便十分敬仰这位研究日本近代政治史的老先生。其后,坂野先生的著作又有两本被译为中文出版:2018年的《未完的明治维新》和2020年的《日本近代史》。先生在结语中也提到了《日本近代史》与本书之间的关系,虽然我至今尚未有机会阅读该书,但感兴趣的读者若能将两书结合起来阅读,或许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学识不足,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对于一些以前似是而非的问题有了更准确的认识,这便是身为译者能够得到的最宝贵的回馈了。本书的有些译者注或许稍显冗长,还援引了一些文献资料,希望不仅能把一个概念解释清楚,也让读者了解一些日本学者的相关论点。众所周知,幕末维新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在于史料原文的解读,其中西乡的书信尤为难懂,这不仅是中国的译者而且是日本学者都深有体会的,坂野先生也经常感慨书信原文中的语焉不详。在翻译这些书信时,必须综合考虑其背景信息,因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书信作者很多时候都会故意模糊提及的人物、时间、地点等信息(大大咧咧的坂本龙马或许是个例外,这让我在翻译《龙马史》时深感幸运),对于收寄双方都明了的事情只会略微带过,如果不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阅读这些书信,很多信件看起来都是泛泛而谈的空论。本书在翻译史料原文时,尽量保留了当时汉文风格的遣词造句,适当补充了原文中缺失的信息(在引文中以小括号的形式标记),以便读者阅读。在翻译和校对的过程中,我自大学时代以来的学友奥原智子和日本九州大学的顾明源博士给予了很多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有任何疏漏,均为我个人的责任,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坂野先生在书中毫不掩饰自己对西乡隆盛的喜爱之情,并且坦言史家的个人好恶必然对于历史叙事有所影响。可能有人会觉得先生对西乡有点“过于偏袒”,但先生的论述十分有力地破除了人们对西乡的刻板印象,这一点便是先生写作此书的目的所在吧。
先生在末尾提及对西乡的儒学水平尚不明了时,不无遗憾地写道:“对于即将76岁的笔者来说,要挑战这个问题恐怕要等下辈子了。”先生在耄耋之年,仍然在学问上孜孜不倦,这种钻研精神感动并鼓励着我,让我也能在忙碌工作和家庭琐事之余,尽自己微薄的学力,点一盏萤雪之灯,也试着在学问的道路上走一走、看一看。

精彩书摘

  西乡隆盛首次踏上江户的土地,是在1854年年初。作为最底层的藩士,西乡也是跟随萨摩藩主岛津齐彬前往江户参勤交代的队伍中的一员。隆盛时年28岁。
当时的萨摩藩士由上至下分为一门、门阀、一所持、寄合、小番、新番、小姓组、与力八个等级,西乡属于倒数第二等级——小姓组。
一般认为,1854年来到江户这件事,对于他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此时正值1853年、1854年佩里两度来日之际,可被称为“尊王攘夷”发源地的水户藩对于攘夷的态度转变为“拖延论”(ぶらかし論)(堤克彦『横井小楠の実学思想』ぺりかん社、501~504頁)。
所谓的“拖延论”是指为了将来实现真正的攘夷,目前先集中力量改革幕藩体制,暂且不对佩里舰队采取攘夷措施。就任幕府海防参与和军制参与两职并指导这一政策的,是御三家之一水户藩的藩主德川齐昭,该藩也就是水户学的发源地。横井小楠是与水户藩关系密切的熊本藩实学党人,曾在1854年3月《日美和亲条约》签订后提出,“今日之时势,和战二论暂且搁置”,应尽力强化水户、越前、尾张三藩的合作,并且联合其他强大藩国,举荐人才,改革幕政(同前书,第372~373页)。而且他还记载道,这一意见已由肥后(熊本)藩家老长冈监物转达给水户藩的藤田东湖(同前书,第373页)。
长冈监物与横井小楠的这一主张,即目前的课题并非立即实施“攘夷”,而是幕藩体制的改革(强大藩主参与幕政和起用人才),对于以西乡隆盛为主人公的这本书而言十分重要。虽然西乡首次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三年后的拥立一桥庆喜运动之时,但当时他的立场与此处提及的熊本藩实学党人横井小楠和长冈监物的主张极为相似。正如前言里指出的那样,1857~1858年的西乡也不拘泥于究竟是开国还是锁国,而认为应该最先考虑的是幕府的“一大革新”。
换言之,1853~1854年佩里来航时的水户、越前、尾张、熊本四藩的主张,与1857~1858年《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签订时的拥立一桥庆喜运动有直接关系。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西乡隆盛与明治维新
作者: [日] 坂野润治
译者:沈艺
出版社: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0183741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