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

  我们如何理解语言?我们又如何创造意义?我们的所看所想如何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如果说我们一直在创建意义,那么什么才是意义之源?这些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核心问题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想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本杰明·伯根教授是国际认知语言学权威、具身模拟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师从于“认知语言学之父”乔治·莱考夫。他在书中运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相互关联的实验,提纲挈领地描述了一种新兴的语言认知理论——具身模拟理论,指出我们人性的本质、我们思考以及使用语言的能力是我们的身体与大脑合作的结果。不仅证明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是意义,而且展示了这意义背后的机理。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行文立论严谨,讲解清晰,描述生动,特别是关于北极熊、会飞的猪、黄色卡车司机帽等实验案例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本书的问世不仅进一步了推动语言学和认知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对语言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编辑推荐

  ● “认知语言学之父”乔治·莱考夫亲传弟子、国际认知语言学权威本杰明·伯根教授全新力作
作者本杰明·伯根是国际认知语言学权威、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认知科学教授、语言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师从于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认知语言学之父”乔治·莱考夫。今年来,伯根教授已在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上做过几十次特邀演讲。
● 全面汇集了论证具身模拟理论的一系列精巧的实验,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意义本源的大门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汇集了具身模拟理论研究领域的大量精巧的实验,比如与派基效应、心理旋转、“会飞的猪”等相关的心理学、脑科学实验,以及与人们如何理解句子、如何应用语法等相关的语言学实验,伯根教授通过这些实验为我们准备了一堂生动、迷人甚至可以说很好玩的入门课程,将关于人类心智真正运作方式的心理学实验和大脑研究项目娓娓道来,总结了具身模拟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意义本源的大门。无论是对于在人工智能、语言学、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工作的人们而言,还是对于大众读者来说,都能从中收获很多启发和帮助。
● 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长聘副教授、前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和微软小冰首席科学家宋睿华领衔翻译。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认知语言学之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特聘教授、圣塔菲研究所科学委员会委员乔治·莱考夫,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李航作序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本杰明·伯根
国际认知语言权威,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认知科学教授,语言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师从于“认知语言学之父”乔治·莱考夫,在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上做过几十次特邀演讲。文章常见于《连线》《科学美国人》《时代》《洛杉矶时报》《卫报》《赫芬顿邮报》等杰出的报刊杂志。

目录

献词
推荐序一 所有思考都与我们的身体紧密相连
推荐序二 具身模拟,自然语言实现飞跃的关键
译者序 期待具身模拟假说带来自然语言理解的飞跃
01 北极熊的鼻子 具身模拟,正在让我们持续制造意义
持续制造意义,我们正无意识地徜徉于字词的海洋
思想语言:传统的意义理论
具身模拟:关于意义的新科学
说到“会飞的猪”,你会想到什么
意义始终与我们的亲身经历密切相关
02 把注意力集中在球上 默想,以无意识模拟想象
派基效应,心理意象可能干扰或加强我们的实际感知
心理旋转,视觉与想象重合度的角度差异
激发声音,激发我们的听觉想象
想象触手可及
记忆,重新经历你曾见过的情景和你做过的动作
具身模拟,无意识、无目的而且无处不在的东西
模拟小测试:大猩猩有鼻子吗
反思默想练习,本质上是一套感知反馈机制
03 别想那只大象 心智之眼,视觉与理解密不可分
引人注目的抽象思维
“是什么”与“在哪里”,理解可见事物的“语言”
不得不想的“大象”
屋里那只大象
宛若身临其境
04 超越巅峰 多模态视角,超越沉浸式体验者视角
镜像神经元,猴子的“做”与“见”
兼容与否,运动模拟的取舍
格拉斯帕龙和其他神奇玩具
协调身体其他部位的一致,快速思考的秘密
05 不止字词那么简单 语法,让我们不假思索地将信息整合到一起
句子如植物
再论句子如植物:持有物转交,语法是意义的支撑
语法如何调节我们的模拟视角
语法决定了模拟焦点的最终结果
语法告诉我们的事
06 时光飞逝如箭,果蝇喜欢香蕉? 小结模拟,还原符合事实的正确意义
跟语言打交道不可能永远如此简单
递进模拟,而非轻易开始模拟
一字之差,便可以迅速锁定动机
小结模拟,最终对细节进行模拟
与事实不符的模拟先启动,与事实相符的模拟随后启动
奔跑的意义
07 冰球选手知道什么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认知意义源头
经历是我们创建意义的关键前提
有人更喜欢“看”,有人更喜欢“读”
当我们各有一套认知风格时,沟通更易卡壳
08 失落于翻译 语言文化,要认识一种语言就要用这种语言表达
这是“蹲”的意思
猫的皮肤,狗的卷毛
语言是一种文化因素
为说话“切割”世界,为说话“恰当地”思考
用一门语言思考
09 不断敲进你的脑袋 隐喻模拟,为意义赋予意义
理解,以隐喻的方式
隐喻说法越深入人心,就越少激活运动系统
想要理解隐喻模拟,必须搭建具身模拟
抽象地说话
脱离语言的隐喻?
语言在变化
很多打开的窗
10 当我们把猪的翅膀捆起来时 植入干扰,具身模拟究竟是否有效
对具身模拟进行干扰
物理干扰
具身模拟是功能性的,但它是必要的还是充分的?
具身模拟的六大功能
11 创造像我们一样聪明的机器 自然语言,不做模拟也可以继续制造意义
从形式年代到意义年代
理解意义,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遗传学禀赋
数学与语言的一致性
沟通是为了什么
后记 为什么你做不到边从100倒数到1,边记住一个新电话号码
致谢
注释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媒体评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是第一本概述了这些精巧的实验证据的书,这些证据不仅数量令人惊叹,而且确切地证明了身体会赋予概念特征,这些概念又被我们称为“心智”的东西所用。这些实验不仅证实了之前的理论和描述,还揭示了具身认知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我们以自己的思考方式为基础来采取行动,具身认知则会改变我们的认知与行为方式。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有必要重新思考,从根本上说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是对关于意义的新科学的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综述。伯根准备了一堂生动、迷人甚至可以说很好玩的入门课程,将关于人类心智真正运作方式的心理学实验和大脑研究项目娓娓道来。本书不仅会证明人类赖以生存的是意义,而且会展示这意义背后的机理。
乔治·莱考夫
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认知语言学之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特聘教授,圣塔菲研究所科学委员会委员
我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多年,一直关注以乔治·莱考夫为代表的具身认知学派的发展,受其影响颇深。泰勒的《语言的范畴化》(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莱考夫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等都曾使我产生顿开茅塞之感,对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这本书,又让我对人的语言和认知的本质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书中介绍的很多理论及其解释都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相信也会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加深我对习得的知识的理解,并给我带来灵感。
李航
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
人们可能会认为,要知道一个句子的意思,就需要把它的“单词”和我们头脑中某处的“定义”匹配起来。但是你知道“Elvis is leaving the building”和“Elvis has left the building”的意思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与“定义”无关。本杰明·伯根向我们展示了句子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模拟,这种模拟让我们想象出自己将如何建造鸟窝或清理车库。对于那些认为语言学家是专业“语法警察”的人来说,这本书展示了语言学家真正研究的东西,特别是像伯根这样有前途的人,我们肯定会听到更多来自他的关键研究成果。
约翰·麦克沃特
哥伦比亚大学语言学和美国研究教授
本杰明·伯根以热情、充满活力和一些令人愉快的幽默感展开了他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的叙述。如果你想了解认知科学是如何处理“意义问题”的,那么你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
《自然》
这是一本优秀的书。正如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是语言学家的必读著作一样,这本书是认知科学家、普通语言哲学家和有好奇心的普通读者的必读之书。强烈推荐!
《图书馆期刊》星级书评
伯根有效地说明了人类沟通的许多方面和怪癖,伯根在不影响他的学识的情况下,以一种在学术界和真实世界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的方式阐明了这个问题。对于那些需要演讲、打电话、写信或用其他方式向他人传递概念的人来说,这本书会很有帮助。
《洛亚诺克时报》
伯根的笔触轻盈,风趣幽默,令人着迷。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这些词对你的意义再也不一样了。
《新科学家》
本书是对复杂的人类交流中大脑运行机制的一种有趣的观察。
《科克斯书评》

前言

  一场革命正在进行,它关乎我们对“何以为人”这一问题的理解。其核心议题不是别的,正是人类心智的本质。
千百年来,身处西方的人们一直把自己看作理性的物种,认为心智能力凌驾于身体的物质属性之上。按照这一传统观念,人的心智不仅抽象、符合逻辑,而且具有不带感情的理智,还可以被有意识地调用,最重要的是它有能力直接适应和代表这个世界。语言在这一关于“何以为人”的传统观念中占有一席特殊位置,被视为天赋特权,作为一套逻辑符号系统内置于人的心智中,流畅地表达外部世界定义的抽象概念。
我就是在以这种方式看待心智、语言和世界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这场关于人类如何理解自身的革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我也躬逢其盛。一些哲学家早就对这种关于心智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异议,比如梅洛-庞蒂(Merleau-Ponty)和约翰·杜威(John Dewey)。他们认为,人的身体与心智绝对是息息相关的,这与传统的观念差别甚大。我们的大脑进化到足以让我们的身体在这个世界中运转,恰是在与这个物理的、社会性的、知识的世界进行的种种互动中,概念和语言有了意义。基于这一洞见,“具身革命”(Embodiment Revolution)开始了。
这场革命始于由善于分析的认知语言学家所进行的实验性研究,他们发现了适用于海量数据的普遍原则。20世纪80年代,一些计算机科学家、实验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开始重视心智的体验问题。接着,到了90年代中期,神经计算模型研究者和实验心理学家陆续投身于对“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研究,又以实验心理学家更为突出,其中包括许多出色的实验者,比如雷·吉布斯(Ray Gibbs,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拉里·巴萨卢(Larry Barsalou,格拉斯哥大学)、罗尔夫·扎瓦恩(Rolf Zwaan)、亚瑟·格伦伯格(Arthur Glenberg,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史蒂芬·科斯林(Stephen Kosslyn,密涅瓦大学、哈佛大学)、玛莎·法拉(Martha Farah,宾夕法尼亚大学)、莱拉·博罗迪茨基(Lera Boroditsky,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提尼·马特洛克(Teenie Matlock,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丹尼尔·卡萨桑托(Daniel Casasanto,康奈尔大学)、弗里德曼·保维穆勒(Friedemann Pulvermüller,柏林自由大学)、约翰·巴尔(John Bargh,耶鲁大学)、诺伯特·施瓦茨(Norbert Schwarz,南加州大学)以及本书作者本杰明·伯根(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他们通过实验,确凿无疑地证实了具身认知的存在:在大脑内部,思维是由负责视觉、行动和情感的同一套神经结构完成的,如果我们想要赋予语言意义,就要借助“感觉—运动”(sensory-motor)系统和情感系统,这些系统负责定义目标和想象、识别,以及付诸行动。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智与身体密不可分。
具身革命业已证明,我们人性的本质、我们思考以及使用语言的能力,根本就是我们的身体与大脑合作的成果。人类心智的运作方式,从思想的本质到我们理解语言含义的方式,都与身体紧密相连,与我们在这个世界的觉察、感受与行动有关。我们不是冷血的思考机器,生理学为哲学提供了概念基础。
我们已有的或可能会有的每一个想法、我们设定的每一个目标、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或判断、我们用于交流的每一个观点,都要用到一套体验系统,而我们也会用这套系统来感知、行动与感受。无论是道德体系或政治意识形态,还是数学或科学理论,其中都没有任何一点是抽象的,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是,对于语言来说,也同样如此。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是第一本概述了这些精巧的实验证据的书,这些证据不仅数量令人惊叹,而且确切地证明了身体会赋予概念特征,这些概念又被我们称为“心智”的东西所用。这些实验不仅证实了之前的理论和描述,还揭示了具身认知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我们以自己的思考方式为基础来采取行动,具身认知则会改变我们的认知与行为方式。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有必要重新思考,从根本上说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是对关于意义的新科学的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综述。伯根准备了一堂生动、迷人甚至可以说很好玩的入门课程,将关于人类心智真正运作方式的心理学实验和大脑研究项目娓娓道来。
本书不仅会证明人类赖以生存的是意义,而且会展示这意义背后的机理。

精彩书摘

  制造意义可能是我们人类做的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首先,这事我们几乎一刻不停地在做。我们就像是徜徉在字词的海洋里,每天都会听到或读到成千上万的字词,通过某种方式,我们可以理解其中的绝大部分。我们理解它们指代的人是谁,还有它们描述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们甚至可以猜测出对方并没有提到的事,并能够给予恰当的回应。我们在持续地、不知疲倦地、自主地制造着意义。最不可思议的恐怕就是:我们几乎不会留意到自己在做什么。虽然在我们的大脑内部确实存在着多种深层、迅速且复杂的活动,但就我们的感受而言,只有流畅的理解过程这一项。
对于人类而言,制造意义这件事不仅经常发生,而且至关重要。我们用语言来理解这个世界,也常常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互动,比如发令、告知、恳求以及建立社交纽带。有时候,只需三言两语就能改变我们的想法、我们的婚姻状态,甚至是我们的信仰。语言还影响着我们的身份,对于人类这一物种,最强大、最有说服力的工具就是语言。有了语言,我们可以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身份,反之,我们就会彼此隔绝,我们将不会有小说、历史,也不会有科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解意义是如何运作的,就是理解我们“何以为人”的一个部分。
可以说,人类不但不简单,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动物可以像人类这样使用语言,当然了,在一些动物身上也是能找到类似的表现的。比如,我们的语速很快,而且可以使用十分复杂的句式,但斑胸草雀唱起歌来无论在速度还是复杂程度上都与我们旗鼓相当。又比如,我们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但即使是一个热衷发表冗长演讲的参议员也比不上座头鲸,座头鲸的歌声可以持续好几个小时,绵延不绝。此外,虽然人类用新的方式组词造句的能力看起来很独特,但我们也已经在蜜蜂身上看到了类似的做法,只不过规模相对有限而已。蜜蜂会通过跳舞来传递消息,它们能够用不同的舞步组合表达的内容包括食物源的方位、质量和距离等。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
作者:(英)本杰明·伯根 (Benjamin K. Bergen )
译者:宋睿华 / 王尔山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91561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