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惜别

  《惜别》是止庵在母亲故去三年后,追忆往昔的至情之作,也是他遍览中外典籍,直视生死的哲思之作。此次经精心修订,增补部分内容。
母亲的手泽与作者的追忆交替串联起母亲生前的一个个细节:端午节五芳斋肉粽的滋味,古稀之年初当模特的喜悦,病中阅读的几百本推理小说,以及ZUI后一个春节里的烟花……字里行间浸透了一位平凡母亲对生命的热爱,和止庵对母亲无限的缅怀。
母亲的离世,促使止庵在前人的生死议论间上下求索,讨论生与死这一和每个人休戚相关,但又永远难以解读的哲学问题:怎么看待死,其实就决定了怎么对待自己的生。
这是一部以赤子之心写就的根本之书,人生之书,充满永恒的况味与慰藉。如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心之所爱。看完这本书,或许能让人生的遗憾少一点,活得更好一些。

编辑推荐

  ★我们总是在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后,才想到应该爱他或更爱他。
一个人的“惜别”唤起我们每个人的“惜别”。所谓惜别,是惋惜,更是珍惜!
“珍惜与亲人相聚的时光吧,好时光总会过去的,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时,其实它已经过去了。”
★止庵代表作《惜别》全新修订 典雅装帧
增补序言,解答读者之问。以节制的文字写出汹涌的情感!
★每一位母亲,都有她自己的传奇。
把每一天都过成自己喜爱的时光,热爱平凡生活里的火树银花,是母亲对不公命运的回击。
★史航、马家辉、周嘉宁,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新周刊《深夜读书》 动情推荐
★新浪中国好书榜“十大好书”

作者简介

  止庵,传记、随笔作家,著有《惜别》《画见》《周作人传》《神拳考》《樗下随笔》《云集》《沽酌集》等。

目录

插图
引语
新版序
附 繁体字版序
第一部分 存在与不存在
第二部分 曾经存在
第三部分 在死者
第四部分 不存在之后的存在
附 记梦
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第六部分 留影
后记

媒体评论

  母亲去世,止庵以此书谈死,谈生,谈存在与不存在。悼亡故可惜生。
——香港作家马家辉
读这本书时,天正在下雨,我读着,就像在别人的大黑伞下避了雨。
——作家史航
一向喜欢止庵的文字,他能够用节制的方式写出汹涌的情感。这是一个人的“惜别”,却会唤起每一个人的“惜别”,这是人生绕不过去的刻骨铭心的经历。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学者扬之水
不仅是谈他母亲,他是谈生命,谈死亡,谈生命跟死亡的关系。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看这个书,不是看止庵个人的生活的体验,而是让我们更了解生命,也更爱生命。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母亲所曾经拥有的,只是她的生活。那种有意味,有品质,又是平平常常,日复一日的生活。我久久记忆,时时回想的,也是曾经如此生活着的母亲。我惋惜哀痛这种生活与母亲已经一并不复存在。”母亲去世三年后,止庵写下了对她的怀念以及对生死的体悟,是为“惜别”。
——新周刊《深夜读书》
这本书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从前我看死亡只是一件孤独的事情,但《惜别》让我看到了陪伴。
——青年作家周嘉宁
书里面“母亲”的文字与止庵的文字已经融为一体,读来仿佛一起重走一遍,从此岸走到彼岸,又仿佛从彼岸走回此岸。虽有艰难,却没有恐惧,虽有哀思,却坦然沉静。
——编辑CHEN希米
止庵的文字一向让人感动,《惜别》亦然,特别是作者以细节回忆,把人间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带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北大哲学系教授杜小真
这是一部根本之书,关于生死的透彻之书,简直遍巡了生命的所有角落,我读后仿佛填补了生命的某种空白。
——作家林白
接连几天读完《惜别》,内心从起伏到平静,从伤感到温暖,书中细节静水深流般冲刷着情感,明白了听到的有关这本书的称赞都毫不夸张。
——记者丁杨

前言

  新版序
《惜别》在我写的书中大概算是读者较多的一本了。不止一位素不相识的读者表示受到感动,还说要珍惜与亲人相聚的时光,我想或许本来就应该为这些虽不相识但却相知的人写作罢。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譬如不满意我的写法。对此我想说的是,《惜别》是一部探讨生死问题的作品,各章的内容,以及由此构成怎样一个整体,我足足考虑了一年多才动笔。如果是写传记或者回忆录,当然不会这么写了,但我并没打算写一本那样的书。
诚如古人所言:“死生亦大矣。”无论对何时何地的人来说,生死都是一件大事。在中国有关这一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我的探讨即根植于中国人固有的生死观。这也就是我在书中引用包括古人在内的那些话并逐一加以讨论的原由。对我来说,不先确认“存在与不存在”的区别,讲述“曾经存在”就没有意义;隔着生死之间的界线,摘录的母亲生前描绘自己晚年日常生活的文字才值得一看,甚至弥足珍贵。这一部分假如不用引文而是换作我的回忆,效果就差多了。
在生死问题上,中国曾多次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的轮回观念,以及基督教的天堂观念。就像我在书中讲到的,这些观念使中国人在面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死亡时得到很大的慰藉,直到现在仍然如此。而我感兴趣的是,在这些观念传入之前,中国人是如何看待生死问题的,具体有些什么想法。尽管诸如轮回和天堂的观念影响至深,我仍不相信中国人固有的生死观已经完全泯灭,它也许依旧活在我们的血液里。尤其重要的是,我上大学受的是系统的现代医学教育,是个唯物主义者,对于别人相信轮回,相信天堂,尽管很能理解,但却无法认同,需要另外寻找一种思想支持自己“向死而生”。
我在《惜别》中讨论了墨子、庄子、庄子后学等各家涉及这一问题的不同说法;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原始儒家,特别是孔门师徒的相关说法。所谓中国人固有的生死观,主要指的是儒家的生死观。这一观念的根本,即如孔子、曾参等人所明确指出,一个人死了,就不复存在。人只能活一次,与可以活好几次,或者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活下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死观。相比之下,我们的先民对待死亡的态度,比后来的人好像要更坚强一些。而我写《惜别》,也是以此为前提来探讨生死问题的。忽略了这个前提,书中所有感慨与议论,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死问题无疑是个相当沉重的话题。死是每个人都必将面对,但大多数人又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无论一个人有没有生死观,他都得面对自己的死,都得面对与自己有关或无关的其他人的死。所以我讲中国人固有的生死观,最终对我们来讲无非只是一种提醒而已。它可能使得我们在想法和做法上,都发生一点变化,出现些许调整。怎么看待死,其实就决定了怎么对待自己的生,怎样对待无论与自己有关还是无关的别人的生,而这就存在着很大差别。我在《惜别》里反复谈到死,落足点却在于生。所谓惜别,“惜”的当然是“别”——不是生离,而是死别;但所“惜”更多的是为“别”所终止的某个人的生活,或者说是为“别”所终止的那个人与他人相处的时光。这时光我现在知道它是短暂的,但在“别”之前并未意识到。所以这个“惜”是惋惜,而我更希望它是珍惜。就像一位朋友所说,“惜别”之外,还应该有个词,叫“惜聚”。这也是我将《惜别》这样一本很私人化的作品奉献给读者的一点愿望。
《惜别》里引用了一些文言文,虽然后面附上了我的解析与感悟,但好像还是给部分读者造成了阅读障碍。我的确想过将它们译成白话文,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白话文虽然好读易懂,却往往丧失了文言文原本的意思。举个例子,《庄子·天道》:“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尧曰:‘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已。’”其中的“苦死者”一句,好像怎么翻译都不合适。原文将“死者”列在还活着的“无告”、“穷民”、“孺子”和“妇人”之间,“苦”字的含义和情感意味太深了,换成白话文简直无从表达。附带说一下,我一向的看法,第一,应该学会阅读文言文,如果工作稍微跟中文沾一点边的话;第二,学习阅读文言文并不特别困难,比学任何一门外语都要容易。中国文化有一部分确实是由文言文所承载,这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五日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存在与不存在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生离死别”这句成语。汉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乃以“死别”形容“生离”,然而这也只是形容而已,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我在父亲去世后写过下面这段话:父亲去世给我的真实感觉并不是我送走了他,而是我们一起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他送我到一个地方——那也就是他在这世界上的最后时刻——然后他站住了,而我越走越远,渐渐看不见他了。
我的母亲也去世了。
父亲九十岁冥诞那天,我住在日本高野山一处“宿坊”里。夜晚寂寥,浮想联翩:父亲活到现在刚满九十岁,而他去世已经十八年了。十八年是多么漫长,这十八年里发生了多少事情,十八年前去世的父亲离我多么遥远——遥远到我已经接受了他去世的这个事实。父亲在我心中,已经与笼统的、一般的“死”联系起来。这也就意味着,对我来说父亲真的是一位故人了。虽然回忆起他,音容笑貌仍然浮现眼前。相比之下,母亲的死给我的感觉仍然是单独的“死”,是“这个人”的“死”,我仍然在体会已经不存在了的她的感受、想法和心境,我还没有离开“她的世界”。回过头去,我还看得见她。
有一次去看话剧,忽然悟到:父亲去世,我的人生第一幕结束了;母亲去世,我的人生第二幕结束了;那么现在是第三幕,也就是最后一幕了。父母都不在了,对我来说,我出生之前的岁月好像尽皆归诸虚无,很多历史的、背景的、亲缘的关系随之消失。当父母之一活着时,我还感觉不到这一点。
这念头使我悲哀——为父母,也为自己。
那个夜里,接着大哥报告母亲病危的电话,我和两个姐姐赶到医院。走进病房,看见母亲在病床上大声捯气,我想到《庄子》讲的“涸辙之鱼”:“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可是母亲得不到那个“相与”者了,她独自抵抗不了死亡。呼吸、血压、心跳相继衰竭。我一直握着她的手,她的体温倏忽丧失,手变凉了。我再也没有母亲了。
这是我平生唯一一次亲历一个人从生到死。后来我读内山完造作《临终前的鲁迅先生》,其中写道:“先生的额头摸上去还是温热的,手也是暖的,可是已经没有了呼吸,脉搏也停止了跳动。我一只手握着先生的手,另一只手轻轻地搭在了先生的额头上。渐渐地,我感觉到手下的温暖慢慢地退去了。”不知是否人各有异,但我母亲的确不是这样的死法。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惜别-止庵
作者:止庵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20689
豆瓣评分:8.3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