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英国共和兴亡史

  本书国内第一本英国共和史研究专著,阐述了英格兰共和国从诞生到灭亡的来龙去脉和历史影响。
1642年,克伦威尔支持议会与清教徒一起发动革命,经历两次内战,征服爱尔兰、苏格兰,处决查理一世,流放查理二世,于1649年取消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于1653年成为护国公,建立护国公体制。
共和国期间,议会中派别争议不断,国内政局暗藏阴谋。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让克伦威尔戴上王冠主持议会,但克伦威尔宁肯以独裁的方式两次解散议会,直至临终前仍拒绝登基称王。克伦威尔死后,查理二世便从海外流亡归来,复辟斯图亚特王朝。英格兰共和国就此终结。
本书探索了从处决查理一世到查理二世复辟之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这段英国历史上最不寻常但鲜为人知的时期,有助于专家和读者更透彻地了解和认识英国和西方历史。

编辑推荐

  ◎英国历史上唯一的共和实验,最不平凡却被忽视的时期!
作为老牌君主国家,英国也有平民推翻国王并建立共和政府的历史阶段,然而在如今的宫殿与教堂中,却很能难见到这段历史的痕迹。
◎建立共和国的克伦威尔如何转而走向独裁,这是否是历史的必然?
处决国王的克伦威尔,除不掉国王主持议会的政治传统,最终在与各方势力的博弈中,成为不戴王冠的独裁者,使英国社会陷入十年动荡。

一部对英国过渡时期沉浮变迁的精彩总结,一本关于“失落的十年”引人入胜、文笔优美的先驱之作。
——BBC《历史》杂志
对于英国历史上这段令人深思的时代,本书给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讽刺描述。
——《卫报》
一本关于英国共和党执政时期的谐谑指南,让人爱不释手。
——《泰晤士报》
《英国共和兴亡史》节奏轻快,文笔优美,使我们得以近距离了解克伦威尔治下英格兰的种种成就、吊诡与矛盾。很少有人能像保罗·莱这样直接而富有感情地带领我们进入那个动荡却又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星期日泰晤士报》
全面的资料、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富含情感的叙事方式,造就了这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它生动描述了英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十年。
——《星期日电讯报》
保罗·莱向我们展现了那段历史的风云变化,一个个生动而清晰的故事实在是引人入胜。
——《金融时报》
这本书是对英格兰那“失落的十年”中种种跌宕起伏的绝妙总结。
——《先驱报》

作者简介

  保罗·莱,英国著名近代历史学家,英国广播公司(BBC)《历史》杂志创始人,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亨廷顿克伦威尔博物馆理事,英国近代史高级研究员,伦敦国王学院历史研究所顾问,其代表作《英国共和兴亡史》是英国第一部针对英国共和时期作专题研究的著作,入围2020年坎迪尔历史奖。

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彩插
文前
本书获誉
序言:清教徒先驱
第一章:迈向护国公制
第二章:新旧世界
第三章:远征计划
第四章:傲慢与惨败
第五章:国王追随者
第六章:惊天阴谋
第七章:假消息与坏消息
第八章:英国新贵
第九章:全民公决
第十章:贵格会崛起
第十一章:审判与裁决
第十二章:民兵法案
第十三章:火药、叛国和阴谋
第十四章:选举与世袭
第十五章:荣誉加身
第十六章:舞蹈与异见
第十七章:继位之争
第十八章:回到起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插图来源
封底

媒体评论

  一部对英国过渡时期沉浮变迁的精彩总结,一本关于“失落的十年”引人入胜、文笔优美的先驱之作。
——BBC《历史》杂志
对于英国历史上这段令人深思的时代,本书给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讽刺描述。
——《卫报》
一本关于英国共和党执政时期的谐谑指南,让人爱不释手。
——《泰晤士报》
《英国共和兴亡史》节奏轻快,文笔优美,使我们得以近距离了解克伦威尔治下英格兰的种种成就、吊诡与矛盾。很少有人能像保罗·莱这样直接而富有感情地带领我们进入那个动荡却又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星期日泰晤士报》
全面的资料、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富含情感的叙事方式,造就了这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它生动描述了英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十年。
——《星期日电讯报》
保罗·莱向我们展现了那段历史的风云变化,一个个生动而清晰的故事实在是引人入胜。
——《金融时报》
这本书是对英格兰那“失落的十年”中种种跌宕起伏的绝妙总结。
——《先驱报》

前言

  普罗维登斯岛“位于西印度群岛腹地,紧扼西班牙盘踞地盘的门户”,不出十多年的工夫,这座火山小岛就将成为英国清教主义最遥远的前哨。1629年圣诞前夜,萨默斯群岛(现称“百慕大群岛”)前总督菲利普·贝尔率领一众先行的英国清教徒,乘“罗伯特”号帆船登上普罗维登斯岛开展传教布道活动,英国人的这处新定居点距现在的尼加拉瓜加勒比海岸有一百七十七千米。岛上的景色“美得让人窒息”,这里微风拂面,散布着棕榈树、茂密的灌木丛和隐蔽的水湾,十三平方千米的小岛上到处都是火山“山峰”,从峰顶向下形成陡峻的山谷,坚硬的火山岩星罗棋布,一千多万年前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后就形成了岛上这壮丽的景观。
建立普罗维登斯岛定居点之际,正值查理一世在国内大搞个人统治a,英国的清教事业遭受了重创。这位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仰仗王室特权独断专行,把议会抛在了一边,他满脑子萦绕的是欧洲大陆新兴的绝对君主制,身为一国之君,绝对君主制这种治国理念显然对他充满诱惑,而这种理念也将在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那里臻至神圣。经过多年的冲突和对峙,英国与西班牙(西班牙扮演的是罗马教皇最高庇护者的角色)之间的和平很快就将分崩离析,这令一小部分清教显贵深感懊恼,因为对他们而言,与他们为敌的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奉行霸权主义的“黑暗”西班牙——是反基督的。要想推进清教事业,他们需要把眼光投向不列颠岛这片精神贫瘠之地以外的地方。
在西班牙人那里,普罗维登斯岛被称为“卡塔利娜岛”,而贝尔则把它命名为“普罗维登斯岛”,这样起名秉承的是始终不渝的英国新教理念,吸引了英国一众精英的注目。他们成长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的黄金年代,深受德雷克b、霍金斯c和雷利d这些冒险家的故事熏陶。和那些极负盛名的前辈一样,他们带着新锐的新教教义只身前往西班牙征服的新大陆;退一步说,即便他们没有亲力亲为,至少也鼓励了其他人投身这一伟大事业。这些“冒险家”由二十位高贵而富有的清教徒组成,他们齐聚于伦敦城的布鲁克大宅,这是他们当中最富有且最年轻之人的宅邸。该宅邸属于这个计划的资助人,第二世布鲁克勋爵罗伯特·格雷维尔(他的父亲是第一世布鲁克勋爵富尔克·格雷维尔),当时他才二十岁出头。1630年夏天,他们在这座宅邸成立了“普罗维登斯岛公司”,最初的运营资金只有区区四千英镑。他们中有些显赫人物曾经参与建立弗吉尼亚定居点以及萨默斯群岛定居点,第二世沃里克伯爵罗伯特·里奇就是其中一位,他正是贝尔的雇主。里奇的父亲第一世沃里克伯爵曾是沃尔特·雷利最后一次航海探险的担保人。雷利是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新教的英雄人物,他在1618年和查理一世的父王詹姆斯一世(英格兰及爱尔兰斯图亚特王朝的首位国王)发生致命冲突,激发后来英国内战的对阵双方就此慢慢展开角力。

精彩书摘

  也只有奥利弗·克伦威尔,他以文治武功的巨大影响力,才让这些甚嚣尘上的不安想法有了些许平复。
——大卫·休谟
1649年1月30日那个阴沉寒冷的清晨,“血腥”的查理一世在白厅前的广场被推上断头台。至此,国王和军队以及议会之间的惨烈较量终于宣告结束,这场争斗引爆了英国两次内战,成千上万人因之惨死。正像他的政敌宣告的那样,查理一世落得这种下场是“命定如此”。行刑的那天,广场上聚满了想一睹查理一世人头落地的看客,他们面色阴沉,沉默而茫然。为了御寒,国王特意穿着两件白衬衫走向断头台,免得老百姓误以为他是因恐惧而瑟瑟发抖。查理一世以国王陛下的身份接受了审判,受审时,他身上多了一种过去统治时少有的威严。他不失体面地坦然受死,并选择宽恕那些送他上断头台的人,因为他坚信,君主制不会就此在英国大地上永远消亡。
不久,英国坊间出现了一本以查理一世口吻写成的书,题为《国王的圣像》,这本书融祷告和辩护于一体,算是他的精神自传。对那些幻想着有朝一日恢复君权神授的人来说,这本书自然也就成了竞相购买的畅销作品a。彼时,王权陷落,英国已变得不像以往那样气派威严,而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矗立在伦敦皇家交易所的国王塑像,悄然间被换成了正门上一句平实的铭文:“暴君已逝,王政亦终”。查理一世被处决后的第二天,克伦威尔的宗教指导者约翰·欧文宣教说:“上帝的审判临近了,天穹与大地将为之震动,尘世的一切,都要为上帝之国的建立避让,只有蒙恩者才能进入这神圣的国度。”颇受军队欢迎的特遣牧师约翰·坎恩宣称,查理一世的死是“奉上帝的旨意”。现在是基督和他的圣徒再次降临人间的时候,他们将“荡平欧洲一切王权统治”。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英国共和兴亡史
作者:[英] 保罗·莱
译者:祝晓辉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66292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