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世界不是平的

《世界不是平的》作者尖锐地指出:一直以来,虽然为全球化摇旗呐喊的人很多,但是技术进步并不能决定全球化,因此世界肯定不是平的,也不可能是平的。作者认为,全球化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全球化也并不是一条单行线,如果无法适应新的全球经济、金融与政治现实,全球化的前景就会混沌不清。只有经济、市场和资本的全球化,远远不够;“二战”后建立的全球化制度体系已无法应对新环境;继续推动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的新思维。

本书综合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与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以历史和地理为时空坐标,深刻而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全球化变局的宏大图景。具体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战后的成功与21世纪的失败”,探讨了为什么全球化在战后多年都促进了财富增长,但是在21世纪初却由福祉变成了祸根。第二部分是“民族国家VS.全球化”,考察了全球化和民族国家之间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经济可以是全球的,但政治却是自己的,本国的政治势必会影响全球的经济。第三部分是“21世纪的挑战”,利用过去的棱镜来凝视未来,聚焦探讨21世纪的全球化面临的三大关键问题:移民、技术和货币。第四部分论述了“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义务与道德”,作者认为许多与全球化有关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是技术官僚主义的表现,并试图提出未来推动全球化所需的全球治理新思维。

全球化走到现在,由于保护主义、民族主义、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一些国家开始祭起“本国优先”的大旗,不去解决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移民、技术、财政赤字等问题,而是把此问题归结于全球化,甚至采取孤立主义、保护主义的政策,导致全球经济发展陷于低迷、停滞甚至倒退的境地。本书对于深刻认识全球化、维护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作者简介

[英]简世勋(Stephen D. King)

汇丰银行(HSBC)首席经济学家,英国下议院财政委员会专家顾问。英国政府亚洲工作组成员,欧洲中央银行影子银行委员会成员。毕业于牛津大学。长期担任《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独立报》《旗帜晚报》等媒体的专栏作家、首席评论员。

精彩书评

劳伦斯?H?萨默斯(Lawrence H. Summers) 美国前财政部长

简世勋在关键时刻写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书,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世界不是平的。他在历史观上的真知灼见为当前的辩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的观点值得广泛考虑。

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作者

为了做好准备迎接(非常近的)未来世界,我们需要阅读《世界不是平的》。作者简世勋对全球化的深刻解释——它带来的好处和它可能面临的灭亡——使该书成为《金融时报》年度商业图书的有力竞争者。

穆罕默德?埃尔-埃里安(Mohamed El-Erian)安联欧洲股份公司首席经济顾问、《负利率时代: 货币为什么买不到增长》作者

对那些对未来世界经济运行感到困惑的人来说,《世界不是平的》是一本必读书。它不仅关乎全球经济秩序,更关乎每个国家的福祉。

——

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Lord Nicholas Stern)英国科学院院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世界不是平的》提醒我们,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曾经有各种全球化的浪潮,它们也许有不同的驱动力,但是一样经历了崛起和灭亡,而且灭亡得颇为凄惨。作为一个世界,我们从过去70多年的全球化浪潮中获益匪浅,如果这样的趋势能够持续下去,我们也将继续受益。但是这样的浪潮却远非必然。我们必须了解历史,了解现在正将这一浪潮推向危机的力量。这本书的分析引人入胜,故事讲述得也十分有趣,同时还包含着极为深刻重要的实质内容。

黛安娜?科伊尔(Diane Coyle)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高尚的经济学》作者

随着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繁荣与相对和平——的终结,过去70多年来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将会被什么取代?《世界不是平的》对*新的趋势进行了引人入胜又极为冷静的探索,表明全球化危机*可能的结果将令人不安。

《经济学人》

《世界不是平的》是一本写得好、发人深省的书。

《金融时报》

《世界不是平的》是一本有充分论据而且令人信服的悲观主义著作。

《泰晤士报》

《世界不是平的》这本书成功的地方在于,读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并消化复杂的思想。作者是一个思维清晰、自信的导游,神采奕奕地编织着历史,把点点滴滴地结合在一起。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有一个悬崖峭壁般的结局。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

《星期日泰晤士报》

在《世界不是平的》中,广受赞誉的汇丰银行思想家简世勋警告西方国家即将出现一系列政治经济恐慌。这是一本将打开辩论而不是结束辩论的书,也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关于未来可能性的指南。

目录

推荐序 全球化需要新思维 (吴 晨《经济学人?商论》总编)

序言:维多利亚时代视角中的全球化

引言:安达卢西亚的冲击

单行道 005

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006

西班牙南部 007

哥伦布之后 009

战后的成功和21世纪的失败 012

民族国家vs.全球化 013

21世纪的挑战 015

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义务与道德 017

第一部分 失乐园

1.虚假的先知,残酷的真相

新型经济体 003

西方为何设赢 006

普京先生的声望 008

阿拉伯之春发生了什么 009

中国的崛起 011

拉丁美洲的困境 012

民主、帝国官僚和右翼民粹主义:欧洲问题 014

也许未来并不光明 017

2.新的帝国

接力棒的传递 020

机构全球化的基石 022

红色威胁和财力雄厚的国家 024

欢乐颂 028

12名火枪手 029

威尔逊的愿景 030

3.相对的成功

一个奇迹? 034

一个分裂的世界 035

一如既往 036

需要更多的美元…… 037

避免重蹈覆辙 04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手纾困 042

内阁分歧 044

新关税制度……零关税 045

新“欧洲协调”? 046

强大的力量 050

4.傲慢与衰落

前进在路上 053

裂痕毕现 054

从新的传统智慧到全球金融危机 055

追赶时尚 060

抵制新智慧 064

全球金融革命 065

国家利益的回归 067

第二部分:国家、精英与社群

5.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19世纪的构架:帝国主义霸权 074

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达尔文主义市场 076

反对全球化思想的回潮 077

这不是*后一次了,银行 079

全球化痛恨真空 080

20世纪的模式:定义民族国家 081

民族国家的目的 082

从国家到国际:俱乐部理论 085

重新审视孟德斯鸠 089

欧元区的问题 094

民粹主义回潮 098

6.精英主义精神

山川湖泊 102

支持者、受益者与怀疑者 106

资本流动的影响 109

社会流动的复杂证据 110

刘易斯模型 112

全球公民 113

精英主义的极限 115

7.相互竞争的社群,相互竞争的历史

神话社区 116

神话和历史 118

西方版本 120

中国版本 122

奥斯曼版本 123

俄国版本 126

波斯版本 129

非洲版本 130

观点争鸣 132

支点 133

艰难的贸易 134

热点争端 137

中国向西 140

新的亚洲银行 141

快乐的欧亚大家庭? 142

辛苦的事就交给火车去干吧 144

自由、民主与教育 146

重新审视国际社会 147

破坏因素 149

第三部分:21世纪面临的挑战

8.移民:人口与地域

人口流动:19世纪的全球化 15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移民减少 157

人口激增和美国的民族构成变化 158

从疾风号说开去 160

移民的主要动因 163

申根:回归19世纪 164

叙利亚:退回20世纪? 166

21世纪的迁徙:与19世纪的趋势相反? 170

21世纪人口迁徙的诱因 173

移民浪潮和全球化威胁 177

9.技术:阴暗面

不可思议的缩小世界 180

颠覆性技术之下既有赢家也有输家 181

20世纪后期的革命 182

技术对全球化的威胁 184

黑白吟游诗人 186

平庸的职业政客和破坏性的民粹主义者 188

量身定制的信息与“毛骨悚然” 191

数字化停滞 193

10.货币:贬值

20世纪80年代的政策协作实验 200

缺乏协作的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 204

货币的新角色 211

欺骗的历史 213

“扩缩性”货币政策 217

谁来负责? 221

放弃中立 222

不可能的艺术 223

第四部分 危机中的全球化

11.义务与无法实现的解决方案

全面倒退 227

民粹主义者与叛逆者 229

另一个“布雷顿森林体系”? 230

来自民族国家的逻辑挑战 232

吸烟 234

不稳定的边界 237

麦克洛斯基的疑虑 239

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的跨境主张 242

分裂的国家 244

义务的范围 245

重回浮动汇率? 249

解决金融争端:全球金融流通组织 250

无国界的世界 252

从灰暗新世界到《1984》 253

从义务到责备 254

信念、真理与一致性 259

结语 2044年一场共和党筹款活动

精彩书摘

全球化需要新思维

吴晨

《经济学人·商论》总编

吵吵嚷嚷两年多的英国脱欧,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觉得英国人是在瞎折腾,这是纯粹的内耗,但是如果从全球化的视角去看,脱欧却标志着这一轮高歌猛进的全球化的尾声。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启的这一轮全球化中,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大的推手,制造业的外包、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构建、全球金融的大开放与资本流动加速,营造了全球经济的欣欣向荣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崛起。

但是在全球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全球化也制造了明显的输家,尤其以西方发达市场的蓝领阶层为甚,技术、外包和移民带来的工作转移与工资停滞,与精英阶层获得的财富增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英国脱欧的本质因此是对这一轮全球化的收益和责任不均衡所提出的抗议。

《21世纪资本论》指出21世纪全球化面临的*大问题,即仅有经济、市场与金融的全球化,但没有治理的全球化、征税的全球化、转移支付的全球化、对全球化输家的补偿(培训和救济),那么这样的全球化是无法持续的,因为金融资本可以在全球寻找机会,本地市场劳动力的议价能力越来越低,机会与财富的分配日益不均,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会割裂社会的机理,推动民粹的抬头,*终葬送全球化的进程。

《世界不是平的》更是一再强调,全球化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全球化也并不是一条单行线,如果无法适应新的全球经济、金融与政治现实,全球化的前景就会混沌不清。我们现在面临的世界恰恰如此。

全球化所崇尚的四大自由——商品、服务、金融与人的流动——依赖一套机制和体制来支持和约束,仅仅靠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无法解决全球化可能造成的问题,或者说无法克服市场本身所造成的波动和周期。历史上的全球化都曾经面临挑战而停滞甚至反复,究其原因,恰恰是它所塑造的全球体制和机制无法跟上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现实。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的全球化,依靠的是英国的法治和皇家海军的武力来维护的,但这样的秩序面临列强的竞争之后便无法维持,需要用两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来解局。

“二战”之后的国际经济秩序则依赖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及其背后的武力来背书。美国为国际新秩序提供了经济、金融与军事保障,而美国经济、金融与军事实力也给自己提供了用自己的镜像来塑造世界的机会。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有一系列的全球机制来支持,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协定和之后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而这些机制的建设无一不是以西方国家——美国以及战后恢复起来的欧洲和日本——的利益与诉求为出发点的。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影响力达到顶峰,福山甚至预言了《历史的终结》。他们都没有看到,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个更加整合和多元的全球经济格局,以及一个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国内经济格局——都需要现有的体制与机制做出改变。欧元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当政治整合滞后于经济整合的时候,当民族国家的利益与欧盟整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张力就特别明显。欧元区的整合,恰恰是因为没有统一的银行体系、没有推进统一的政府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南北分化。同样,国际贸易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也恰恰因为没有适应性的国际治理体系,而放任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当今的全球化正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全球经济多元化的挑战。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崛起,全新一批全球化的参与者有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历史叙事和对全球化的认知,它们对全球化的方向和目标有不同的想法,全球化往哪里去,需要达成新共识。

二是全球治理的滞后。“二战”之后建立的全球化的制度创新已经无法应对新的环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虽然扩容,但仍然是富国俱乐部,无法真正让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大国参与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由美欧主导,无法适应全球大规模储蓄的不平衡和支付危机。而如果没有全球治理的全球化,或者说没有非西方国家参与讨论全球治理新思维,并达成共识,那么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就很难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就很难去分担,西方民粹主义的抬头就会进一步瓦解全

球化。

三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整合更为深入,经济周期下行时对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的打击也更为严重,需要有预防与纾困机制。资本的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仅仅看到了资本全球化推动新兴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面,却忽略了资本全球化在经济周期下行时同样通过资本抽离给新兴市场经济带来的打击,全球化在周期面前就会显得尤为脆弱。《世界不是平的》这本书就提出应该建立起一套新的机制——全球金融流动组织(Global Organization of Financial Flows)来治理热钱盲动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打击。

全球化并没有把世界缩小为地球村,我们距离一个机会、发展与富足都公平的世界还很遥远,但是全球化的确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整体的发展和富足。反思全球化,就是要找出逆全球化思潮的原因,理解多元世界不同的诉求,构建多极世界的治理结构。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全球化的前行。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世界不是平的
作者: Stephen D. King
译者:于展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08698731
豆瓣评分:7.4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