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巴尔干百年简史

《巴尔干百年简史》是国内第1本系统介绍和论述20世纪巴尔干国家社会、政治和历史的专著。过去,巴尔干国家以“欧洲的火药桶”著称,是经常引发冲突和战乱以及落后的代名词。今天,巴尔干国家正在变成欧洲的“后花园”,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巴尔干国家的历史开启了新篇章。

中国与巴尔干国家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久远,著名的马可·波罗的出生地就在今天的克罗地亚。今天“一带一路”的倡议又把巴尔干国家纳入了中国发展的战略视野中,因此深入研究巴尔干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加强与巴尔干国家的合作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必然需要。

它既是一本普及性历史读物,又是学术性著作,以供高等院校世界史教学、外事工作者,特别是广大青年读者享用。它将激励广大读者去认识巴尔干,思考巴尔干,关注巴尔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作者简介

马细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苏联东欧史研究室室主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和欧洲室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文明区划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巴尔干国家的历史和现状问题研究,是东欧史学科带头人。多次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已发表300多万字的论文和著作,合译著作7部。专著代表作有:《巴尔干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1992年)、《巴尔干纷争》《南斯拉夫兴亡》《保加利亚史》等。

余志和,新华社高级编辑、资深翻译家。曾任新华社驻索非亚分社首席记者、《参考消息》总编辑、经济信息部主任等职。已陆续在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10余家出版社出版散文、小说、传记、时政类自撰和翻译作品30多部。

目录

序言001

引子003

巴尔干“火药桶”即将爆炸007

008_山名误变半岛名

009_奥斯曼帝国的兴衰

012_欧洲列强剑拔弩张

014_巴尔干各国跃跃欲试

016_战争–最后的选择

两次巴尔干血战019

020_黑山打响第一枪

023_《伦敦和约》艰难产生

024_内讧引发同盟战争

026_布加勒斯特和约签订

027_阿尔巴尼亚凤凰涅槃

028_马其顿任人宰割

“一战”:烽火连天031

032_一座平卧的纪念碑

037_战火迅速蔓延

038_巴尔干国家选边站

040_保加利亚助纣为虐

042_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

044_贡比涅森林之辱

046_吵吵嚷嚷的巴黎“和会”

049_巴尔干国家命途多舛

20年和平期的政体之争053

054_君主与民主风马牛不相及

055_希腊: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063_罗马尼亚:国王与铁卫军

067_保加利亚:首相与国王

073_索古:阿尔巴尼亚的“土豪”

南斯拉夫:中央集权制还是联邦制?079

080_历史渊源

081_党派斗争难解难分

083_备受争议的首部宪法

085_亚历山大国王的专制独裁

087_“替我看管好南斯拉夫”

088_尖锐的民族矛盾

089_塞克两族和解梦难圆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091

092_早年岁月

096_敢把苏丹拉下马

098_战功显赫的指挥官

102_共和国的缔造者

103_“不改革,便灭亡!”

105_尊称“阿塔图尔克”

108_土耳其成为黑海两海峡的守卫者

法西斯魔爪伸进巴尔干111

112_巴尔干国家难守中立

113_罗马尼亚被绑上德国战车

118_保加利亚难玩“三角恋”

123_意大利抢先入侵阿希

126_南斯拉夫加入轴心酿大祸

131_希腊沦陷

134_土耳其徘徊歧路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137

138_沦陷与占领

141_反法西斯怒火燃烧

144_南斯拉夫是游击战旗手

149_阿尔巴尼亚的“山鹰”

151_希腊民族解放阵线的曲折道路

巴尔干新生政权155

156_丘吉尔和斯大林瓜分势力范围

159_南斯拉夫联合政府的由来

164_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政府

166_罗马尼亚–民族民主阵线政府

169_保加利亚–祖国阵线政府

战后初期的人民民主国家173

174_独特的人民民主制度

177_废君主,建共和

181_国王西美昂的传奇经历

185_从多党制到一党制

186_加速实行“苏联化”

188_人民民主的经济制度

季米特洛夫的革命生涯191

192_工人运动的领导人

193_莱比锡审判的英雄

196_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198_推举毛泽东担任中共领导人

200_共产党人的品格

战后初期的希腊与土耳其203

204_西方的一堵防共墙

205_希腊旷日持久的内战

209_美国乘虚而入

211_民主军的悲惨结局

212_不成熟的民主制度

214_土耳其走上议会民主制道路

217_土地改革和五年计划

219_亲西方的外交政策

“冷战”年代的巴尔干社会主义国家221

222_新概念和新组织

224_欧洲共产党情报局

227_社会主义国内管理模式

228_社会主义宪法

232_一党制为主的政党体制

铁托与南斯拉夫235

236_《铁托自述》片段

240_震惊世界的苏南冲突

247_从工人自治到社会自治

251_自治经济稳步发展

254_铁托之后“轮流坐庄”

霍查与阿尔巴尼亚259

260_“山鹰”起飞,但是……

262_“地堡化”的国家

265_阿南围绕科索沃问题的恩怨

268_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

271_阿苏(俄)关系的演变

275_复杂的阿中关系“三部曲”

281_霍查的“思想文化革命”

284_霍查后的阿尔巴尼亚

日夫科夫与保加利亚287

288_托多尔·日夫科夫侧记

296_从“果菜园”到“小康之家”

299_静悄悄的经济体制改革

301_农工综合体

齐奥塞斯库与罗马尼亚303

304_多瑙河畔写春秋

306_农业合作化一波三折

308_齐奥塞斯库:英雄还是独裁者?

311_布加勒斯特印象

希腊曲折的民主道路315

316_全国激进联盟执政

318_政治危机年代

320_军政权独裁时期

322_希腊经济状况

土耳其军人政变成风325

326_1960年5月军事政变

328_伊诺努力挽狂澜

329_正义党两届政府两种景况

331_频繁的政府更迭

333_军人再次上台执政

巴尔干“现实社会主义”崩溃335

336_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41_保加利亚“宫廷政变”

355_罗马尼亚十二月流血事件

362_阿尔巴尼亚终被裹挟

365_南斯拉夫联邦土崩瓦解

兄弟残杀:波黑内战面面观369

370_婚礼变战场

372_难民潮冲击欧洲

374_对万斯-欧文计划说“不”

376_和平计划继续受挫

378_三首脑签订《代顿协议》

380_北约部队急忙赶赴波黑

381_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疑案

血腥屠杀:科索沃战争始末387

388_科索沃–塞族的“摇篮”

390_阿族欲建“共和国”

392_外部势力介入

304_北约悍然动武

396_美国和俄罗斯的不同反应

397_导弹射向中国使馆

400_北约滥杀无辜的铁证

402_强人米洛舍维奇的悲剧

巴尔干旧王室企图卷土重来407

408_罗马尼亚前国王踌躇满志

410_南斯拉夫前国王很想回家

412_阿尔巴尼亚莱卡重返故土

413_保加利亚西美昂要求归还财产

大事记417

主要中文参考书目423

后记425

前言/序言

翻开欧洲地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该洲东南部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之间的大地上,镶嵌着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这就是巴尔干半岛(Balkan)。

半岛气候宜人,民淳俗厚,这里有峻拔的高山、葱绿的平原、奔腾的大河、澄碧的湖水,因而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然而,半岛还有一个惊魂夺魄的绰号–“火药桶”。

多么奇特!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次走进巴尔干地区。那时,我们作为官派留学生和新华社记者,开始在保加利亚学习和工作,其后又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半岛的风云变迁上。我们把自己相当一部分年华,奉献给了对这个世人颇感陌生和疑惑的地区的观察和思考,笔耕不辍,译、著不断,直到现在仍未停歇。巴尔干各国的土地上留下了我们深深的脚印和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我们自信有资格、有能力接受首都师范大学文明区划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委托,依靠我们长期积累的翔实资料和丰富厚重的实际感受,在这本书中同年轻朋友们聊一聊巴尔干半岛20世纪的重大事件、著名人物及其种种趣闻逸事。

巴尔干半岛的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500万。一般认为,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政治概念。半岛究竟包括哪些国家?至今尚无定论。毫无疑问,塞尔维亚、黑山、波黑、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希腊、科索沃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属于巴尔干半岛,但是,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是否属于巴尔干国家的一部分,则至今尚存争论。后两国认为,把它们列入巴尔干半岛仅仅是政治含义,而非地域概念。罗马尼亚有时也不认为它属于巴尔干地区。其实,巴尔干国家自身对于“巴尔干”一词也并不怎么喜欢,似乎“巴尔干”一词代表落后、消极、不光彩。这些国家主要是受西欧国家政界及其舆论工具的影响,把巴尔干地区看作战乱、种族冲突、兄弟自相残杀的舞台。

巴尔干半岛的最大特点,是在相对狭小的面积上,杂居着众多种族。世世代代以来,在这里营生的有希腊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土耳其人,以及穆斯林族和吉卜赛人,等等。他们有的先来,有的后到,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同化当地的和外来的部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和国家。

世界三大宗教在巴尔干共生存,同命运。在半岛上,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宗教流派。1054年半岛上的罗马基督教会分裂后,西半部受罗马天主教会影响,而东半部则属于拜占庭东正教会的势力范围。此后,自15世纪以来,在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尔干半岛后,它带来了新的宗教–伊斯兰教。从此,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都在激烈争夺信徒,扩张势力范围。在每个国家,宗教和教会又各有特色:有的国家以天主教为主,有的国家主要信奉东正教,有的国家则是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

巴尔干又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且文明程度差异较大。提起巴尔干国家,我们会立即想到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古希腊,想到继承了光辉历史的拜占庭帝国,想到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国家,还会想到产生了斯拉夫文明的中世纪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国家。巴尔干地区国家的历史是欧洲历史最宝贵的一部分,是世界历史值得骄傲而又珍惜的一部分。巴尔干各国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的统治和影响之下,所以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都属于不同的范畴,存在明显的差别。这虽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但在巴尔干地区尤为突出。前南斯拉夫就有两种文字:基里尔字母书写的文字和拉丁字母书写的文字;三种宗教: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四种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和阿尔巴尼亚语。西部地区的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受到西方的影响,信奉罗马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书写文字;东部地区的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则从拜占庭接受了东正教,使用基里尔字母书写文字;而中部地区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除受到上述两种宗教影响外,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他们采用两种文字书写。有时报纸的一面是基里尔字母,而另一面则是拉丁字母。因此,他们在文化上的差异一直延续下来,并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

1000多年来,巴尔干国家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一)文明和地缘政治的重心基本位于半岛的东部地区,先是拜占庭文明,后是奥斯曼文明,这两种文明始终处于欧亚大陆的接壤地带。同时,半岛中西部的多个中世纪巴尔干国家,如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也曾创造历史的辉煌;(二)在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终结的过程中,欧洲列强开始主宰巴尔干国家事务,在巴尔干国家中制造分裂,造成该地区冲突不断和战乱频仍;(三)巴尔干国家多、面积小、民族成分复杂、边界领土争端不止,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关系带来严重后果;(四)当代巴尔干国家希望实现“回归”欧洲,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这就需要它们抛弃前嫌,终止恩怨,面对现实,急起直追。

当历史演进到20世纪时,巴尔干国家又处于严重的冲突和战乱之中。先是巴尔干国家联合共同反对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战争,实现了赶走和削弱土耳其在半岛上的政治和军事势力的愿望,但没有达到巴尔干民族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独立的目的。几个月之后,爆发了巴尔干国家之间自相残杀的战争,几乎没有绝对的赢家。旋即在巴尔干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所有巴尔干国家都被裹挟进去,造成几家欢乐几家哀愁。“一战”烟云刚刚消散,巴尔干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希腊和土耳其持续了三四年“你死我活”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大战役虽不在巴尔干地区,但南斯拉夫人民和希腊人民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仍在欧洲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战火比欧洲其他地区推迟一周才在巴尔干结束。在其后漫长的“冷战”期间,巴尔干国家被分割成两个不同的阵营,相互对峙,势不两立。在此期间,希腊爆发了进步与倒退之间的多年内战,塞浦路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独立运动伴随着血雨腥风。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无战事”的平静年代里,波黑内战一打就是三年半,三族俱损俱伤。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赤裸裸的侵略,这是“二战”后欧洲的奇耻大辱!

20世纪巴尔干国家的历史,也像其先前一样充满了各种生死攸关的事件、错综复杂的国家关系、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离奇古怪的现象、激动人心的场景。要复原和重新解读这段历史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巴尔干百年简史》,仅仅局限在勾画一个世纪内巴尔干国家最主要的历史事件,尽可能客观地介绍巴尔干各国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今,笼罩在巴尔干上空的阴霾已经烟消云散,但它留给了人们无穷的思考。细心的读者若能在浩瀚的史实大海中寻觅到自己喜爱的几朵浪花,哪怕只是细微的亮点,则作者也就心满意足了,并将之视为对我们两个老年学者的最大安慰。

我们谨向有机会接触到本书的读者表示真挚的谢忱和敬意!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巴尔干百年简史
作者: 马细谱 / 余志和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51384
豆瓣评分:6.7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