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日耳曼尼亚

“日耳曼尼亚”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地名,英语中德国和德意志的称谓Germany即由此衍生而来。这些日耳曼人经过不断迁移,逐渐在今天的德国境内定居下来。公元10世纪,日耳曼人建立起神圣罗马帝国。然而神圣罗马帝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常处于“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的松散状态,难以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集权统治,帝国的核心基本上集中于德意志地区。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了除奥地利帝国之外的德意志各邦国,建立起德意志帝国,自此,奥地利被正式排除在德意志之外。统一后的德意志曾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牵动全世界的神经,但都以战败收场。1945年,德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两德实现统一。德意志一直是欧洲历史舞台上活跃的主角,它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会影响欧洲的格局和政治走向;同时,它也是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摇篮,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自1945年以来,许多德国人希望能够重现被纳粹的阴影遮蔽的荣光,他们不懈努力,以期重塑德意志辉煌、复杂而又无限多样的文化。

德意志文化令人着迷,又令人困惑。德国人留给世人的严肃、偏执、冷酷的刻板印象,常常让人误以为他们的国家是一个无趣的国度。但是作者结合多年游历德国的经历,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摆脱了常规历史写作的窠臼,挑战了世俗观点。他不仅介绍了德意志的历史,展示了它独特的地理风貌、建筑和诸多文化元素,还适时提到了奇怪的食物、城堡、疯狂的王子,甚至童话故事。

作者一直思考并试图解答这一系列问题:关于德国,我们是如何被既有史料误导的,我们应如何避免和摈弃这种误导,何时我们又应该忽略某些历史?这是一本饶有趣味、能够激发读者好奇心的书,可以将读者一次又一次带回德意志经历过的重要年代,重新认识那些似乎早已熟悉的人物,看到一个丰满鲜活的德意志,并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为何能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推荐

【一幅私家历史文化导览图,带你漫步德意志】

本书作者西蒙·温德尔花费20多年时间,数十次探访德国与奥地利,对德国历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成就了这部历史华章。本书一方面按照时间的顺序,梳理了德意志这片土地自西罗马帝国至1933年纳粹上台前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作者的亲身走访,描绘了一幅德意志的文化地图。森林、河流、城堡、教堂、宫殿、博物馆……它们既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本身也是经历沧海桑田的主体,在岁月变迁中不断转换身份。而作者就像个耐心的导游,将其中的故事娓娓道来,带领读者在变幻的时空中漫游。

【富有“人味”的历史畅销书】
作者博学多才,本书内容丰富详实、生动有趣,曾被评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十大畅销书”。

在内容上,本书讲述的德意志历史并不局限于政治军事史和帝王将相的故事,书中充满了奇闻异事、市井生活。它将统治者还原为人,而非高高在上的脸谱,君

士坦丁大帝并不像后代的拜占庭皇帝那样过着奢靡的生活,反而备尝创业的艰辛,查理曼也不如历史学家希望的那样热爱文化,这更像是他血腥征伐之后的消遣。

作者本身也参加到德意志人的生活当中,他到德国的地下餐馆用餐,对德国可怕的食物感到震惊;他参观古代的遗迹,感叹19世纪狂热的历史文化学者过于精致、刻意的翻新扭曲了古代的景观;他参加全球性的法兰克福书展,比较着古今商人招揽顾客的花招。

【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同时,打破人们对德意志的刻板印象】

提到德意志,人们无法忘记它作为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过去。本书的叙述到1933年就结束了,但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贯穿全书。作者讨论了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德意志特殊道路、德意志的统一、军国主义这些经典问题,而通过对历史的细致分析,作者希望告诉读者德意志不是一路直奔集中营的战车,它的穷兵黩武并不是因为强大,相反它长期作为海绵地带,在欧洲处于边缘的地位。德国人既有着民族自豪感,也崇尚个人自由的精神,德意志的统一之中也保留了各地的文化差异。德意志民族有着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读者细细体味。

【用艺术感受德意志,用理性思索德意志】

德意志盛产文学艺术大师,瓦格纳、贝多芬、巴赫、歌德、赫尔德、格林兄弟,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德意志的艺术成就,也反过来塑造了德意志的精神。托马斯·曼、黑塞、格拉斯、纳博科夫这些生活在两战时期的文学大家则描绘出了那个疯狂、破碎的世界。作为涉猎广泛的出版人、书评人、影评人,作者熟悉并且善于运用这些经典作品,以及相关的著名影视作品,如《角斗士》《第七封印》,引导读者透过艺术文艺作品感受生动的德意志,同时也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恰当地评论、反思这些作品及其影响。本书将让读者感受触得到的德意志,为读者带来艺术和思想的双重盛宴。

作者简介

西蒙·温德尔(Simon Winder):

英国著名大众历史作家、出版人、书评人、影评人。多年来对中欧历史、德国历史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在近20年间多次游历神圣罗马帝国故土,探寻各地遗迹中蕴藏的古老文化元素及其背后的历史渊源。与彼得·威尔逊(Peter Wilson)、蒂姆·布兰宁(Tim Blunning)、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等欧洲史和德国史学大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持续获得他们的指导与建议,得以在写作中融入新的学术视角。

温德尔在企鹅兰登出版集团担任出版总监,曾因一举获得007系列作者伊恩·弗莱明作品的出版权而名声大噪,他同时还负责部分“企鹅经典”作品和当代外国小说的推广工作。丰富的出版经验让温德尔更了解读者的喜好与习惯。在严谨的历史考证之外,他善于打破传统范式,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个角度传递信息,以时而幽默时而犀利的语言进行叙述,让读者获得全方位的、充满愉悦感的阅读体验。他经常接受BBC、CNN等媒体的采访,应邀赴大学演讲,推广英国文化和其一直醉心研究的德国史。目前已经出版了著作三部,其中,《日耳曼尼亚:古今德意志》曾被评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十大畅销书”,《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欧洲》曾提名2013年度“塞缪尔·约翰逊奖”(英国颇负盛名的非虚构类写作奖)。

精彩书评

一份颇具吸引力、诙谐有趣的目录,一个人对他偏爱国家的热情让人惊喜……温德尔是一位有趣的作家、一个博学的人。

——伊恩·布伦斯基尔(Ian Brunskill)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这种坦率、愉快、独特的旅行见闻述史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无论是尖锐地讽刺还是诚挚地赞美,温德尔都堪称是驾驭语言的大师,且富有不凡的洞察力。

——《泰晤士报》(The Times)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的编年史,内容宏富又妙趣横生,颇具吸引力。作者巧妙地将旅行见闻、奇闻逸事、讽刺史诗编织在一起,令人着迷……它令我捧腹大笑,以至于吵醒了熟睡的妻子……温德尔旁征博引,在探寻历史深度的同时不失故事性,幽默嬉笑间不乏深刻思考。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

《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

温德尔的热情是如此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趣味盎然,耐人寻味。这部构思巧妙、充满真知灼见和妙语连珠的作品值得珍视。

——《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温德尔把德国呈现为一个像法国、意大利一样有趣的国家,让德意志作为一个民族看起来与我们非常相似。他擅长一种风格,他称之为有趣的玩笑,即以zui令人愉快的方式展现大量的事实。

——《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

目录

前言 i

第一章

来自黑森林之地 003

罗马时期的日耳曼人 012

远离故土的短吻鳄 018

我要放一点儿绿酱汁 021

中世纪停车场 028

第二章

古代宫殿 037

查理曼 042

虔诚者、秃子或胖子 048

弹丸小镇 052

传播文字 058

追寻一线阳光 066

向东方进发 072

第三章

围墙小镇 079

其余的优越情结 084

政治体制简述 090

日耳曼部落 096

饥荒与瘟疫 101

钻石闪耀之地 105

第四章

无潮之海 113

勃艮第诅咒 119

美满家庭 128

民族服饰广泛传播 135

帝国行政圈 141

哈布斯堡王朝 144

第五章

尖顶、角楼和高塔 157

诞生之地与安息之所 165

魔鬼的风笛 170

世界的统治者 176

新耶路撒冷 185

不愉快的酒商 189

第六章

金色的信仰之城 199

柠檬花绽放之地 204

黑色盔甲 213

瑞典骑兵之王 221

来自小行星的突然造访 229

第七章

沙漏与食鸟蛛 239

“音乐伴随死者往生” 249

敷粉假发的时代 254

雕花弯刀 257

“烧毁普法尔茨伯爵领!” 266

天主教力量孤注一掷 272

第八章

居鲁士大帝的后裔 281

与鸵鸟一起饮用巧克力 290

竞争激烈的陵墓建造 296

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303

“强力王”与“肥胖王” 307

第九章

小索菲·策布斯特 319

园林与罪恶 324

追随歌德的脚步 329

玻璃金字塔中的知更鸟蛋 333

海牛的突然造访 340

德国的牺牲品 343

物有所值的鸡肉 352

第十章

军队进行曲 359

卡尔和阿尔布雷希特 366

塔楼上的女孩 377

英勇的橡子 384

胜利纪念柱 393

第十一章

民族主义的辉煌与悲怆 401

特殊主义分崩离析 409

墨西哥的意外发现 420

第十二章

羔羊与瓢虫 431

拼图之国 436

狩猎好手 442

鲁里坦尼亚、西尔达维亚

以及他们的朋友 449

缺席 454

第十三章

海滨之外 467

得克萨斯文德人 472

洋泾浜德语 478

托马斯和厄尼 485

柏林的波次纳普 494

军国主义的分类 498

第十四章

失败 509

英德分裂 515

灾难 523

战败与变革 526

铭记逝者 536

皇室余波 541

第十五章

暗淡湖光 551

暴动与背带 558

“5、4、3、2、1……” 564

科学之死 567

最后的阵痛 571

结局 576

在山间 579

尾声 孟德尔塑像 582

铜管乐带来死亡 585

参考文献 589

致谢 599

 

精彩书摘

长大成人之后,弗朗茨·斐迪南又耗费了漫长的 25 年时光,等待着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寿终正寝。正如德意志皇储腓特烈·威廉一般(或者英国王储查尔斯也可以归入此列,只是相较之下戏剧性不可同日而语),他也坠入了皇室的古怪诅咒之中——在位君主因养尊处优而格外长寿,继承人则要在一日日的无望中等待。弗朗茨·斐迪南曾经对局势做出十分精心的详细规划,计划建立大奥地利合众国,取代哈布斯堡帝国现有的混乱状态,采取联邦制来平息民族主义的火焰。由于前任皇帝弗朗茨·约瑟夫掌控着权力,对朝政影响力惊人(他本人自 1848 年开始的漫长统治期几乎无甚作为),弗朗茨·斐迪南不得不安排一些相对无关紧要的国事访问以消磨时光,他首先选择了萨拉热窝作为自己的目的地,这座城市是奥匈帝国的新殖民地——前奥斯曼帝国领土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核心城市。事实证明,历史总是不受控制地向着最悲剧的方向发展(塞尔维亚的暗杀者们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弗朗茨·斐迪南数年来的苦心经营未曾为国家带来任何改变,而是最终加速了他的死亡。

斐迪南遇刺身亡立即激起了欧洲各国其他大部分君主的强烈愤慨——他们中的许多人与斐迪南相识甚久,十分了解他的为人,并且或多或少同样对年老昏聩、庸碌无为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心怀不满。无疑,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欧洲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自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和美国总统麦金利十余年前遭遇暗杀身亡以来,斐迪南的死激起了人们最为强烈的愤怒情绪,并且也带来了更为广泛深远的国际影响。从德国一方的角度来看,这次谋杀让整个德国社会陷入疯狂的热潮,并丧失了一切冷静缜密的军事规划。目前形势最大的风险在于,假如奥地利不顾一切地对塞尔维亚展开军事报复行动,将迫使俄国与后者结成同盟。随后,法国也会遵守承诺,站到俄国一方。面对如此僵局,德国也无法继续袖手旁观,令其在欧洲的主要盟友奥地利陷入灾难,因此只能被迫面对不可避免的灾难,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开启战前动员。

如今的德意志帝国面临着随时可能引发灾难的严峻现状——相比周围的主要邻国,德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始终不尽如人意。无论建立多少大型冶炼厂,拥有多少无畏舰、化工厂或是宏伟的巨大俾斯麦雕像,德国的地方主义始终像是顽固的诅咒一般挥之不去。最终几乎摧毁整个欧洲文明的并非德国压倒一切的强大实力,而恰恰是它处于边缘的非关键地位。法国、俄国和英国都已经建立了强大的海上力量,重视发展海军,对于海面上的风吹草动,这些国家都有着最高的敏感度:俄国和英国业已解决了它们在中亚地区的分歧,而法国和英国也对在非洲的力量均势达成一定协议,但德国在这些地区的纷争中始终处于局外人的被动地位,无法掌控主要的话语权。在多年的疏远与敌对之后,英国终于决定屈服于现实,与美国重新恢复关系——这或许是 20 世纪最为重大的历史决定之一——并降低位于加拿大的海军基地防卫等级,以便调动更多的舰艇和人员,为未来可能的战争做好准备。这一系列战略决策为英美之间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奠定了基础,也因此杜绝了德国从中作梗的可能。自从德国占据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以来,法国始终拒绝与德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因此十分乐于与强大的同盟俄国建立紧密关系,

并坚信法俄同盟必将成为德国在任何战争中的最大噩梦。法国在俄国境内进行了规模巨大的投资,令俄国拥有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及时抵御德国进攻的稳固基础(然而,曾经的俄国和德国也保持着长时间的友好关系)。因此,这一时期的德国与曾经传说中的战争怪物可谓相去甚远,它所面临的除了一支长久以来疏于实战的军队,还有四周虎视眈眈的强敌,只有奥地利或者意大利和土耳其(德国另一个主要投资国)能够与之结为同盟。毫无疑问,德国一直以来在外交领域的强硬姿态和无谓态度令 1914 之前的欧洲氛围越发紧张,但这些策略无疑强化了德国各个主要敌对国家间的同盟关系,德国在其中唯一获得的利益是法国割让出的一小块刚果盆地殖民区,即新喀麦隆——其作为政治实体的历史甚至比革命时期的南普鲁士更加短暂。

所有这一时期的欧洲大陆国家都致力于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军事扩张,并且纷纷制订了十分周密的战略计划,意图一举将敌国彻底击溃。当西欧的战事于 1871 年大体结束时,各国因为加速工业化进程而耗费的资源已经不计其数。然而,最终的胜败究竟会如何发展,依然是任何人都无法解答的难题——任何人,或许除去某些奥地利人,事到如今仍然徒劳地坚持宣战,尽管他们事实上早已一败涂地。

德国所设定的战略计划令他们能够复制 1870 年的辉煌,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对法国作战的胜利,但作战的范围已经今非昔比——因此战略目标也相应转变为击败俄国军队。然而,德国未能对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应对措施做出及时预测。一直以来,德国都是在英国声明保持中立的基础上开展军事行动。他们意识到英国并非因协议的约束而必须为法国提供帮助,英国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保持的中立立场也为德国带来了诸多便利。除此之外,德国与英国王室血缘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成为两国间共同利益的稳定基础。这些设想在英国也引起了一部分的共鸣,但英德双方都未能充分认识到提尔皮茨引领的海军军备竞赛究竟会带来多么巨大的危害,以及在这样一场严重的危机之中,德国的敌意将会令英国和法国建立曾经难以想象的密切同盟关系。在这一时期,各国普遍对战争采取了不顾一切的鲁莽态度,德国则急不可耐地想要在法国和俄国同盟进一步壮大、占据欧洲列强力量格局的核心地带之前将之各个击破,但英国的行动过于迟缓,未能及时表明战略目的,同样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恶果。公平而言,英国介入德国的战略规划是毫无意义的愚蠢行为,未能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德国当时正深陷中欧地区的事务难以自拔,而英国在战争中的首次敌对行动便是摧毁连接德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电缆线路,以及彻底摧毁对方的全球无线电通信设备,最终将全球的大部分通信系统都完全掌控在己方手中。德国曾经十分正式地考虑通过扩张自身的海军实力与殖民地统治范围与英国正面对抗,但对于这样的虚张声势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最终德国也确实深受其害——却始终没有清晰的相关应对决策。相比针对法俄同盟的周密战略计划而言,针对英国介入的军事行动始终处于次要地位:德国期待能够用速战速决的策略解决英国的威胁,却忽略了英国海军持久的战斗力究竟能够给德国带来多么巨大的挫折。

第一次世界大战博物馆位于英戈尔施塔特,是世界知名的巴伐利亚军事博物馆下设的一处分馆,其中的展品琳琅满目,引人入胜。这座博物馆内陈列的一幅当时的精美地图十分生动地再现了 1914 年秋天的景象,但地图的主题并非是德国发起的施里芬计划(德国部署重兵,希望借此打击法军,但最终失败),而是德国成功抵御法俄联军同时发动的进攻的景象。随着各方正式宣战,法国迅速向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派驻大量兵力,而俄国则进军东普鲁士——这也是德国数十年来最为担忧的局面。俄国军队的调动和行进都十分迅速,德国一方所策划的率先击破法国,随后对付俄国的战略在数天之内即告破产。法俄联军占据了一小部分德国领土,但事实证明占领这些地区对整个战局无关痛痒(虽然联军的入侵在东普鲁士引发了大规模的恐慌,当地居民纷纷收拾家当驾车逃亡,造成当地道路拥挤,这也是 1944 年更大规模灾难的前奏)。法国计划利用几天时间占据阿尔萨斯地区的城镇米卢斯,以便让胜利的消息传回巴黎,鼓舞全国士气,但这一计划很快夭折。法国的进军彻底遭遇失败(这次军事行动被简单命名为“十七号计划”,显然缺乏鼓舞人心、提升自信的力量),这种结果其实早已注定。这场战争的大部分幸存者(假若法国战胜,这些人或许会继续行军,继续在德国不为人知的偏远地带进行探索)最终回到法国重整旗鼓,随后参加了马恩河战役。在东线发生的一系列激烈遭遇战则被称作坦能堡会战,德军在早期的紧张部署之后,成功地一举击溃了俄国的两个集团军,自此俄国再未能从东面正式对德发起进攻。这场著名的战役令两位德军指挥官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最终在战争后期成为军事独裁者,并且在不同时期给希特勒的权力扩张之路扫除了障碍,虽然有时是出于自愿,而有时并不情愿。

在坦能堡会战中,德军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某种古老的中世纪战斗精神,尽管这座小城镇在战争中并未占据关键地位,却因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获得了独特的历史意义——15 世纪时,条顿骑士团曾经在此与波兰-立陶宛联军作战,当时波立联军大获全胜。以某种略显疯狂的逻辑来看,坦能堡会战的结局或许是德国对久远年代里曾经犯下的错误加以弥补——这一次,德国条顿骑士最终彻底征服了斯拉夫骑兵。坦能堡战役在德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国人坚信自己已经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英雄时代——在克尼格雷茨以及色当战役中全歼敌军,获得决定性胜利的历史或许能够重现,任何人都应该为未来的英雄主义战争尽一分力量。几周

后发生的马恩河战役战况惨痛,但许多德国人都因坦能堡会战的大胜而喜悦不已,未能彻底吸取马恩河战役的教训。事实上,马恩河战役的结果已经从根本上杜绝了所谓“英雄主义战争”的一切可能性,也令入侵法国的计划彻底宣告流产。无论如何,坦能堡这座城市都会延续下去——这里铭刻着东普鲁士人终于从俄国奴役之下获得解放的喜悦,同时也是“二战”时期纳粹在东线的一处关键要塞——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看到纳粹势力的影子——从希特勒上台执政后下令设计的一种赏心悦目但令人不安的纳粹“坦能堡”字体,到柏林的坦能堡大街。在这里,知名作家纳博科夫产生了源源不竭的灵感,创造出他笔下小说《天赋》中的自传式主人公——同样是一名旅居德国的俄国流亡者。

最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况逐渐白热化,俄国饱受蹂躏,遭遇了一系列屈辱的战败,在被共产主义政权接管之前,俄国便已经因德军的猛攻而四分五裂。因为形势陡然逆转,俄国不再是1914 年之前那个德国军方需要严肃正视的超级大国。尽管正处于江河日下的颓势,俄国仍然在暗中策划摧毁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虽然最终遭遇失败,在东线却始终保持着战略优势。德国在短时间内掌控了十分广大的殖民地,如 1917 年占领乌克兰等,这样的局面令德国幻想一场彻底的胜利,但同时也令后世的纳粹领导者们执迷不悟,沉浸于曾经的伟大胜利中不可自拔,并盲目地坚信德国能够在 1941 年重现“一战”时的荣光。

前言/序言

笔者曾经耗费数年时间,对德国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这本书便是完完全全的个人深思熟虑的心血结晶。《日耳曼尼亚》这本书的核心,便由我数十次探访德国与奥地利的心得所构成。本书尝试讲述关于日耳曼民族的历史始末,从他们想象中那神秘莫测又英雄辈出的广袤森林的起源,直到希特勒上台引发的一系列历史变革,将我所有曾经目睹、阅读、引起我兴趣的事物统统表达出来,以飨读者。当然,人们旅行的原因有很多,令我深深迷恋并为之痴狂的事物,或许会让他人感到索然无味。对某些人而言,旅行让他们有机会对反宗教改革的历史遗迹顶礼膜拜;而对另一些人则是有机会和某位来自多特蒙德的变性人大打出手、吵闹不休,这中间无疑出现了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这两者之间或许会有那么一点儿交集——可能是在某个称不上热闹非凡的地方博物馆。因此,在本书所呈现的广阔世界中,或许笔者的文字会让某些读者感到厌烦或敬而远之——我只希望这个人群的数量不要太过庞大。无论如何,《日耳曼尼亚》只是一本消遣读物——虽然我内心隐隐期待书中表达出的某些隐含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人深省。

今天的德国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盲区”。这片土地上讲英语的观光者,如士兵、历史学家及施工人员等,往往出于职业原因到访此地。在法兰克福机场的一大消遣娱乐便是观察那些面带困惑之色的英国新晋毕业生,他们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身穿特制的黑色制服等待航班。他们能够在德国的银行里谋求一份工作,仅仅是因为从优胜劣汰的角度看,他们的背景惊人地千篇一律——在大学里恰好学习了德语,职业选择是基于语言的便利,而非如下要求:计算水准、取悦客户或做出明智决策。

与德国有关的话题常遭回避,原因无他——在 20 世纪的某一段时间里德国人犯下的暴行。但这种回避的态度是否会导致欧洲文化残缺不全?事实上是否正是这种态度导致希特勒对德国实力的评估甚嚣尘上?自然,本书也对第三帝国带来的灾难做出了深刻分析,但通过依时间顺序记叙从古老的黑森林开始,到 1933 年希特勒夺取权力的这段历史,笔者想避免对这名纳粹元首做过度阐释,而是试图深入挖掘欧洲大陆的某些历史走向,在很多方面欧洲大陆都与英国极为相似,它的历史对大多数人而言,不论是引人入胜之处,还是令人钦佩的辉煌之处,相比欧洲其他任何国家丝毫不会逊色。假如没有德国,整个欧洲的历史文化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在六十余年的时间里,德国始终勤奋前进,在承认第三帝国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重建欧洲文化,重现早年荣光。

本书依时间顺序写作,虽然对于罗马时期和中世纪时期历史的叙述方式几经转变,有些时候难免令人感到费解,而且在描写后来的日耳曼人在这些历史时期的发展经历时,也用了几乎相等的篇幅去描述他们沉迷于这些历史时期的原因。在写作过程中,笔者致力于不在书中罗列枯燥乏味的历史大事年表。书中大事记的写法并非枯燥乏味的简单铺陈,我会时常小憩一会儿,讨论音乐、童话、美酒,等等。但这种趣味是从何而来的呢?

有些家庭将出行和冒险当作乐趣享受,有些则抱着不那么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像所有孩童一样——假设我的家庭与别人家没有什么不同——事实上,我们设定了一个基准,通过它去衡量其他家庭是否比自己的家庭更加喧闹、势利或阴沉。长大成年之后,站在相对成熟的角度回首往事,我发现自己的家庭(包括我本人在内)生活实在称不上有多么精彩纷呈。无论发生什么事,日子总是那样一成不变地过着。我们置身于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被家庭琐事包围,当我与父母和姐妹们居住在西肯特郡,过着田园生活时,却又好像待在被施了魔法的城堡里,生活只剩下懒散麻木。我母亲不喜欢一切形式的体育锻炼,因此我们也没有机会骑上自行车出去兜风,尽管拥有一个大花园,我却坚定地认为出去玩耍确实不是什么好选择,外面既没有舒适的座椅,也没有阅读用的台灯。偶尔我的父亲会去修剪一下长满苔藓的草坪,我也从来没有自告奋勇去帮忙。曾经有一个夏天我们极力鼓舞自己走出家门去野餐,但我和几个姐妹被外面飞舞的黄蜂吓得打了退堂鼓,在某种情绪的酝酿之下谈话的方向开始偏离重心,并且内容变得尖刻,最终大家不欢而散。我讨厌一切形式的体育运动——当然根源是我自身能力不足——这种想法最终占了上风。当我们在学校里一如往常般忙碌时,周末和假期好似要召唤人陷入舒适的懒惰泥沼。若要理解我与日耳曼文化充满戏剧性、精彩纷呈的初次邂逅,那么了解这些人生背景是十分必要的,这次邂逅堪称冥冥中的全新支点,改变了我人生的方向。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日耳曼尼亚: 古今德意志
作者: [英]西蒙·温德尔
译者:吴斯雅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24661
豆瓣评分:7.5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