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那一张旧书单

  沈昌文、张元济、莫言、董桥、畿米……借由一个个名字,著名出版人俞晓群追忆书香前辈、抒发出版情怀与爱书之情,写下一段段趣味十足的小故事。作为一个爱书、懂书的出版人,俞晓群在这本书中将过往的藏书记忆、阅读经验与自身的出版经历、前辈旧事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展现出一幅隽久、美好的书香绘卷。

目录

序言:穿帮的“愉悦”
那一张旧书单
新老年沈昌文
天上的馅饼
陈昕印象
出版: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动机
大师的纠结
书香忆,最忆是董桥
董书的迷恋
迷失在读书日
读之初
感恩几米
皇帝的新衣
美因河畔的梧桐树叶第十次黄了
删改的艺术
身段最低的出版家
朝阳之美,还是落日之美?
找寻传统与个性的记忆
淘民国童书杂记
西方人如何看待孔子
心中的刘杲
DK,死在营销王手上
一百年,四六开
阅读的前生今世
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什么?
周振甫:一篇文章和一封来信

精彩书摘

  俞晓群(出版人)
沈昌文、张元济、莫言、董桥、畿米……借由一个个名字,著名出版人俞晓群追忆书香前辈、抒发出版情怀与爱书之情,写下一段段趣味十足的小故事。作为一个爱书、懂书的出版人,俞晓群在这本书中将过往的藏书记忆、阅读经验与自身的出版经历、前辈旧事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展现出一幅隽久、美好的书香绘卷。
自一九九五年始,我在光明日报开专栏“蓬蒿人书语”,专门撰写关于人与书的随笔;此后开始在许多报刊撰写此类文章,到如今已经快二十年了。在此期间,每当文章有了一定数量,我就会结集出版,陆续有《人书情未了》(二零零三)、《这一代的书香》(二零一零)、《前辈》(二零一一)、《蓬蒿人书语》(二零一一)和《可爱的文化人》(二零一三)面市。这些书中所收文章,没有一篇重复。
回顾这一段文字生涯,可以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近年来,我的写作愈加勤快,愈加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初是几年的文字积聚起来,才可以凑成一本小书,现在几乎是一年一本。比如本书所收文章,大多是二零一二年到今年上半年完成的,同时还完成另一本小书《可爱的文化人》。此时我的脑海中,经常会响起几年前一位朋友的告诫:“文章不宜写得太多,否则会降低水准。”但是没有办法,到五十岁前后,我创作的驱动力越来越强烈,再加上读者和一些媒体编辑的鼓励,使我几乎将写作当成工作之外,另一个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每天工作之余,不写一些东西,就会产生某种抑郁的情绪,似乎工作与生活都会显得平庸许多。当然,为了不落入朋友警示的处境,我只能落笔时更加认真,更加辛苦。
有人对我说,您二零零九年进京之后,回到出版一线工作,事情多得不得了,为什么文章反而写得更多了呢?原因之一是二零零三年我离开辽宁教育出版社,被调到辽宁出版集团做副总经理。由于找不到工作定位,在整整六年时间里,有些茫然不知所为,没有办法,我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只能每天玩命读书、写文章。当时王充闾先生看到我的状态,他对我说:“在这样的境况下,你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写作,真是难得。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我相信,这样的一段人生际遇,可能会让你后半生受益无穷。”王先生说对了,我来到北京之后,业界的朋友称我“重新出山”,媒体蜂拥而至,他们不但跟踪我的编辑思路,还经常约我写文章谈感想。我突然发现,经历那六年的“冷板凳”,我思考问题的角度较从前丰富多了,我写作的自信心较从前充分多了,我人生的态度较从前安静多了,我动笔的能力较从前顺畅多了。还有,在这一段时间,我大量写文章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回到出版社之后,又能与作者、读者亲密接触了,它大大地激发了我的文化热情,同时又有了许多新鲜的人书故事。我把它们记录下来,表述出来,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说明一点。在写本书的同时,我还在为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写一个专栏“可爱的文化人”。最初是王志毅先生问我,能否将那些文章集合起来,成书一册,由他来出版。我说那个题目的版权,已经被岳麓书社签去了,我可以将其余的文章整理出来,再成一书。结果,才有了本书的产生。
……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5 / 5. 投票数: 1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那一张旧书单
作者:俞晓群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27042
豆瓣评分:7.2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