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万万没想到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的第一版获得了“2014中国好书”和“第十届文津图书奖”等多个奖项。作者万维钢擅长以“理工科思维”为导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学等众多学科,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破除了认知上的重重迷思。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必要的延伸、修订和增补,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本书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编辑推荐

☆一些主流见识,还处在蒙昧状态“反常识”思维:人们把来自于原始思维的价值判断称为“常识”,然而现代社会往往需要反常识”。

成功学的解药: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励志,只有你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你的成功才可以被复制。

在现代生存:富人财富增长的秘密是——更有钱是因为已经很有钱。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和事都是平庸的,而且最好的东西还都挤在一起。

霍金的答案:哪怕这个问题是全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能用旧的知识解决它。有智识的人有凭借理论推导就能破解世界的力量。

作者简介

万维钢,曾用笔名”同人于野”,前物理学家,现科学作家,”得到”APP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作者。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05年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曾长期从事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现居美国,从事专职写作。著有畅销书《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获得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和”2014中国好书”等奖项)和《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他自诩”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主张以科学精神钻研社会现象,擅长让高端的道理落地,*爱激发读者思考。新浪微博:@GK同人于野

目录

第一章:反常识思维

“ 反常识” 思维 002
别想说服我! 009
真理追求者 017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021
一颗阴谋论的心 033
健康的经济学 042

第二章:成功学的解药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048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054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098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 103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106
用强力研读书 111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 124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131
夺魁者本色 136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144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148
超强记忆力是邪道功夫 157
忘记是为了更好地记住 166
“ 创造性思维” 的三个迷信 171
到底什么是发散思维 179

第三章:在现代生存
想要提高效率,就得不公平 190
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是一种理性 198
贫困病 202
低收入者重视集体,高收入者强调个人 207
优等生、奇人和猛人: 斯坦福商学院都招什么人? 212
哈佛商学院是门特殊生意 217
权力带来的脑损伤 222

第四章:霍金的答案

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 228
摆脱童稚状态 233
怎样才算主流科学? 241
科研的格调 249
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 253
医学研究能当真吗? 256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262
怎么理解特别大和特别小的数 271
安慰剂效应与对世界的认识 277
反安慰剂效应和养生之道 282
P<0.05:科学家的隐藏动机 287

精彩书摘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精装增补版)》:
“反常识”思维
芦山地震时,有人批评媒体的报道过于煽情。记者们有意刻画了太多哭泣和死者的画面,他们竞试图采访一个还在被废墟压着的人,甚至还想直播帐篷里正在进行的手术。你这是报道灾情呢,还是拍电视剧呢?
但煽情是文人的膝跳反应。人们普遍觉得日本NHK的灾难报道非常的理性和专业,然而对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煽情是他们最能听懂的语言。不煽情就没有高收视率。也许更重要的是,煽情可以获得更多的捐款。
在2007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几个美国研究者以做调查为名招募了若干受试者,并在调查结束的时候发给每个受试者5美元作为报酬。不过研究者的真正目的是搞一个决策实验。这个实验的“机关”在于,随着5美元一同发到受试者手里的还有一封呼吁给非洲儿童捐款的募捐信。而这封信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列举了一些翔实的统计数字:马拉维有300万名儿童面临食物短缺;安哥拉2/3的人口,也就是400万人,被迫远离家园,等等。
第二个版本说你的全部捐款会给一个叫诺奇亚(Rokia)的7岁女孩。她生活在马里,家里很穷,时常挨饿,你的钱会让她生活得更好一点,也许你的捐款能帮助她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卫生条件。
研究者问受试者愿不愿意把一部分报酬捐给非洲。结果收到第一个版本募捐信的人平均捐了1.14美元,而收到第二个版本募捐信的人平均捐了2.38美元。
据说是斯大林说的,“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这个捐款实验证明,统计数字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受试者对远在天边的国家的抽象数字没有多大兴趣,而他们对一个具体人物——哪怕仅仅听说了她的名字和最简单的背景——则更乐于出手相助。
在石器时代里,甚至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一直到进入现代社会之前,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的”世界中。我们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自己所属的小部落或者小村庄,很多人一生去过的地方也不会超过一天的路程。我们熟悉每一个有可能与之打交道的人,而这些人的总数加起来也不是很多。这种生活模式对大脑的演化有巨大的影响。据英国人类学家邓巴估计,我们至今能够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也只有150个而已。当我们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具体的事、具体的人和他们具体的表情。在这些具体例子的训练下,我们的潜意识早就学会了快速判断人的真诚程度和事件的紧急程度:我们不会把钱借给一个嬉皮笑脸且名声不好的坏人,但我们愿意把钱借给一个窘迫不安且众所周知的好人。进化的本能使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通过观察人脸和对方的情绪对一个人做出判断。婴儿刚出生几天就能分辨不同的面部表情,6个月就能识别不同的人脸,我们只需要1/4秒的时间就能以相当高的准确度从两个政客的照片中找出更有能力的那个。
这种“具体思维”做各种选择的首要标准,是道德。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世代定居的传统中国社区的本质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做事不是靠商业和法治,而是靠道德和礼治。在这个体系中出了案子,首先关乎的是名声和面子,而不是利益。乡绅会“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费孝通说乡土中国的最高理想是“无讼”,就好像足球比赛中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双方的规则,而犯规的代价不单是被罚,更是整个球队和教练的耻辱。
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的首要技能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分辨善恶美丑。也许这就是文人思维的起源:针对每个特定动作的美学评价。有时候他们管这种评价叫“价值观”,但所谓价值观无非就是给人和事贴或好或坏的标签。文人把弘扬真善美和鞭挞假恶丑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低端文人研究道德,高端文人研究美感。他们的原始本能使他们热爱大自然,他们赞美花、赞美蓝天、赞美山水、赞美健康的动物和异性,这些赞美会演化成艺术。可是只有刚接触艺术的人才喜欢令人愉快的东西,审美观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就觉得快乐是一种肤浅的感觉,改为欣赏愁苦了。人类历史上大多数人很难接触到什么艺术,而现代社会却能让艺术普及。统计表明,过去几十年里流行歌曲的趋势是感情越来越忧伤和含糊。美学不可能是客观的,每个人都在鄙视别人的审美观和被别人鄙视,我们在审美观的鄙视链上不断移动。文人有时候研究病态美、悲壮美、失败美等,也许更高境界则追求各种变态美。但本质上,他们研究美。
文人对事物的议论是感叹式的。有时候他们赞美,有时候他们唾弃;有时候他们悲愤,有时候他们呼吁。他们说来说去都是这个XXX怎么这么YYY啊!
他们有时候把自己的价值判断称为“常识”,因为这些判断本来就是从人的原始思维而来的,然而现代社会产生了另一种思维,却是“反常识”的。
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最大的不同,是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
……

前言/序言

新版序:科学作家的理想

作为一本讲解科学思想的非虚构书籍,《万万没想到》受到了读者超乎寻常的欢迎,我收到了很多热情鼓励,感到受宠若惊。

从2014年出版至今,《万万没想到》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已经超过二十万册,还在韩国被翻译出版,而且在台湾出了繁体中文版。这本书一出版就得了好多奖,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等等,在豆瓣被读者打了高分。

但是这些成绩跟我的理想相比,是非常微小的。

我的理想是让咱们中国人接受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我希望中国能来一场启蒙运动。

中国的一些主流见识,还处在蒙昧状态。

我在《万万没想到》中使用了一个概念叫”理工科思维”,这不是一个学界通用的词汇。”理工科思维”是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的主要用处是反对”文科思维”。

这是因为”文科”,是个现代中国才有的概念。一般提到”科学”,我们想到的是宇宙起源、克隆生命、深海探测之类跟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的东西,有些人会把火箭之类的工程技术当做科学,而像小孩应该怎么教育、社会财富是如何分配的、企业家的成功经验这些,则通常是”文科”的内容。

这种观念非常落伍,可以说是落后了将近一百年。我们中国从高中就把学生分成文科生和理科生,以至于让那些畏惧数学的人去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结果一个个都把学习当做死记硬背,把研究当做以某某思想为指导的文字游戏。

事实上,科学无处不在。教育学也好、经济学也好、社会学也好,这些学科的研究要想被严肃对待,就必须使用和物理学、生物学一样的科学方法,包括使用并不简单的数学。

我在这本书中详细解释了什么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并不神秘,它们不是”有西方特色”的方法,不是某些学科所特有的,更不是什么权威人士的特殊规定。科学方法,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取得可靠的答案的唯一符合逻辑的方法。自然科学家使用这些方法,社会科学的学者使用这些方法,包括现代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的报告、媒体的分析报道、乃至中学生的论文,都得使用这些方法。

只要你想讲”理”,你就得尊重科学方法。

但是中国传统的”文科”套路,虽然号称就是专门讲理用的,却根本不讲科学方法。我们的语文教科书讲写议论文的所谓”四大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这些不但不是科学方法,而且几乎是科学方法的反面。

一个传统文人完全可以通过举几个身边亲友的例子、引用几句先贤的理论和名言、把现代白领和古书中名士的生活做一番对比、再来几个生动的比喻,去论证”金钱并不能使人快乐” — 可是这样的议论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一文不值了。

如果你仔细考察一下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这么写文章的。想要说明金钱跟快乐的关系,你必须引用科学研究结果才行。通常这样的研究必须涉及到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的大规模统计。更高水平的研究,还可能要搞主动的随机分组实验。

想说一句有关真实世界的判断,你就得有这么硬的支持。

这不是写作水平的差距,这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而你一旦使用科学方法去探索,你就很可能会发现真实世界的情况跟你原来设想的非常不一样。我们日常的观察、固有的观念、传统的智慧,常常都是错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叫”万万没想到”。

你手里这本新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反常识思维”说明我们当做常识一样的很多传统智慧其实是错的。我们要提出”理工科思维”这个概念,我们要列举人脑的几个思维误区,我们反对阴谋论,而我重点想给你讲讲概率论的思想,这才是现代人必备的常识。

第二部分”成功学的解药”可能会对你非常有用。我们反对充斥图书市场的那些不靠谱的成功学,我们要说的是经过科学研究验证的、提升自我的方法。我们会讲到意志力、专注力、记忆力、竞争和”人脉”的学问。这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则是创造力、发散思维和现在已经广为人知的”一万小时刻意练习” — 请注意,”刻意练习”这个名词,好像就是我第一个告诉中国读者的。

第三部分”在现代生存”关注的是社会问题。怎么理解贫富差距?穷人跟富人相差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是观念和思维方式 — 甚至还可能是基因。这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只有正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让世界变得更公平一点。我还希望你能从这部分内容里获得拼搏的勇气和平等的气度。

第四部分”霍金的答案”有点烧脑,但是并不枯燥。这部分讲的是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研究这门业务本身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你能把这部分内容啃下来,你会掌握一套特别硬的功夫,你将来再听说什么观点的时候会有一个审视的眼光。如果你把科学当做一套方法,这里是个演练这些方法的好地方。但如果你把科学当成一面旗帜甚至一个门派,这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会让你火冒三丈。

《万万没想到》第一版出版已经四年了。这四年中我从一个以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研为生的物理学家变成了一个全职的科学作家。我在罗辑思维的”得到”APP 开设了《精英日课》专栏,我写了很多新文章,又出版了《智识分子》、《高手》、《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三本新书。

时代思想进步的速度往往比书籍更新快得多。电子工业出版社和我认为《万万没想到》应该做的更好,所以我们出了这个第二版。我们删除了10篇旧文章,增加了16篇新文章。这一版的内容绝对比第一版更好。

“万万没想到”是个特别有意思、而且有情趣的感叹。我希望我的读者能对寻常的东西提出质疑,遇到不寻常的东西却又保持冷静,面对权威不必仰望,发现规律又能主动寻找科学验证。

有句话说”伟大的头脑谈论想法,中等的头脑谈论事件,弱小的头脑谈论人。”我希望我的读者的头脑里充满各种有意思的、而且最好是科学的想法。你总是先有想法才能改变世界。

“德先生”和”赛先生”我们在中国喊了一百年,现在完全有理由喊出更高的水平。最后让我们用一句鲁迅先生四十一岁时写下的话共勉 —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8 / 5. 投票数: 13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作者:万维钢(同人于野)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56346
豆瓣评分:8.4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