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电子书
  • 电子杂志订阅下载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国近代史研究专业学者、美籍华人徐中约教授长期研习西方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心得。作者以超过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自1970 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专业著作及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此次重校对内容重新审校、订讹,并对部分章节进行增补,同时择选百余幅珍贵照片;随之配图,努力为读者呈现一部客观翔实的著作。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插图重校第6版)》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想通过本书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中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过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编辑推荐

推荐1: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英语世界及海外华人社会畅销的中国近代史巨作
197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五百周年社庆文告公布的数十名著之一
推荐2:重排重校,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呈现客观翔实的经典著作
2008年,《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文简体版一经出版便受到广泛关注,更有众多读者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此次针对内容重新进行审校、订讹,并对部分章节进行增补,同时择取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不加评论的随文配图,努力为读者呈现一部客观翔实的中国近代史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徐中约(Immanuel C.Y.Hsü,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专业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1971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极高的学术荣誉。

译者简介
朱庆葆,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治中国近代史和当代台湾,有《鸦片与近代中国》等著作及译作数部。
计秋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治中外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有《欧洲的梦想与现实》等著作及译作数部。

精彩书评

能摆脱西方汉学的阴影,以英文作为媒介,向西方世界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的挣扎历程,以近代之崛起为主线,带出一段跨越文化偏见的历史,徐中约教授在1970 年首版的The Rise of Modern China,成为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
——郭少棠,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本《中国近代史》……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史学界和凡是开中国近代史相关课程的大学生那里,几乎无人不知。直到今天,在西方大学图书馆里,此书依然有很高的借阅频率,是学界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的专业著作和教科书。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者能对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展开一种机智的、暗含幽默感的、富于独到见地的陈述甚至于刻画。黄仁宇擅长于此,而徐中约也以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风格擅长于此。
——雷达,知名评论家、研究员

此书的客观性,广涵性,折中性,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的折中性并非贬义, 而是在复杂的历史问题面前不贸然下结论,客观地引述各方意见,让读者自己去求寻可靠答案……不忽视难以把握的历史潜流, 不回避尖锐矛盾,坚持正面的从容剖析,让史实说话,不轻下结论,是它的又一特点。
——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评审委员会

(本书内容)扎实有价值……地图非常实用,图片珍贵,而每章后的参考书目对学生、助教及从事研究的学者都有相当的助益……是教授中国历史科老师的重要参考书。
——《历史学:新书评》(History: Review of New Books)

本书是目前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很好的一本通史———资料丰富且翔实,广泛吸收大量的研究,写作清晰而深入。目前还没有一本书能超过这本书的成就。
——《视角》( The Perspective)

I.C.Y.Hsü 这本书一直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zui受全国各大学欢迎的著作……我想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局限于地理、编年和各种各样的人名事件,而是试图对这段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重要人物的性格和动机进行刻画……这是一本研究精当、写作精良,读来令人愉悦的书。
——读者评论

目录

出版前言
地图目录
原著者中文版序徐中约
繁体版序郭少棠
第六版序(英文版)徐中约
第一版序(英文版)徐中约
历代纪元表
贷币及度量衡折算表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

第一编 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第三章 政治和经济体制
第四章 社会和思想状况
第五章 对外关系
第六章 国运逆转:由盛到衰

第二编 外患内乱(1800-1864年)
第七章 广州贸易体系
第八章 鸦片战争
第九章 第二次条约安排
第十章 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及回民起义

第三编 外国帝国主义加剧时期的自强运动(1861-1895年)
第十一章 清朝中兴与自强运动
第十二章 对外关系与宫廷政治,1861-1880年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第十四章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日本侵略朝鲜与“中国的瓜分危机”

第四编 改革与革命(1898-1912年)
第十五章 1898年的维新运动
第十六章 义和团事件,1900年
第十七章 清末新政和立宪派
第十八章 晚清的思想、社会和经济变化,重点讨论(1895-1911年)
第十九章 历史透视下的清王朝
第二十章 革命、共和与军阀割据

第五编 主义与抗战(1917-1945年)
第二十一章 思想革命,1917-1923年
第二十二章 思潮澎湃和反帝运动中的国家统一
第二十三章 国民政府:挑战重重的十年,1928-1937年
第二十四章 中日战争,1937-1945年

第六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
第二十五章 内战,1945-1949年
第二十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年
第二十七章 中苏分裂
第二十八章 “国民政府”在台湾的统治
第二十九章 中国重入国际社会
第三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十一章 中国的崛起

精彩书摘

第一章“近代中国”的概念
拥有近四千年文献历史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近代以前,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土生土长地自行发展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的独立精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孤立于其他一些重大的文明之外。然而,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来临,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出现了。在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家和使节开始经新航路抵达中国的华南地区,商人和传教士也接踵而至。此后不久,俄罗斯人译者据英文Russian一词翻译,后文相同。据历史记载,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形成俄罗斯统一国家。1721年称俄罗斯帝国。1917年十月革命后诞生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简称苏联。也在17世纪中叶跨越西伯利亚到达满洲边境。这些事件对中国来说不啻是划时代性的,因为它们打开了中国悠久的孤立局面,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直接接触。这种交往虽然在一开始时并不显著,而且步履维艰,但在19世纪却发展成为一股引发中国与西方之间直接碰撞的力量。此外,从中国内部发展的角度来看,欧洲人的来临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因它与满族的崛起和满清王朝的建立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这些重大的内外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随后的历史具有与以往时期迥然相异的特征。
首先,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其次,外来因素与中国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了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思想倾向诸方面的重大变化。因此,“变化”便成为这段时期的一个主要特征,使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第三,异己因素,即来自外部的西方人和来自内部的满洲人强行介入汉族人的生活,激发起一种强烈的民族或种族意识(nationalisticracial consciousness),这种意识深刻地影响中国未来的历史进程。由于这段时期与以往各个时期的区别非常巨大,因此,人们完全有理由把它当作一个单独的历史时期加以考察。
1.1 近代中国”始于何时?
尽管西方历史与中国历史的会合在16世纪就已经开始,但其作用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显现出来,其时西方的强烈活动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因此,学者对于把16世纪还是19世纪看作是近代中国的开端这个问题颇有分歧。一个很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包括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马克思主义学者和许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者,把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看作近代中国的起点。这一学派的中国学者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外国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的起点,此后的中国历史便主要是一部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这场战争意味着外国在华活动的加剧,这些活动打破了中国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国开创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而马克思主义学者则认为,这场战争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之凶恶的缩影,它把“半封建”的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第二个学派,主要由一些较为传统的中国史学家组成如萧一山:《清代通史》,修订本(台北,1962年);李守孔:《中国近代史》(台北,1961年);李方晨:《中国近代史》(台北,1960年)。(他们的意见有些已开始为西方学者所认同)。他们对以鸦片战争是一个新时代开端此一观点提出挑战。他们认为:以明(1368—1643年)清(1644—1911年)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期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因为,就内部事态而言,该时期适逢满族的兴起和清王朝的建立;就外部局势而言,这一时期西学开始传入中国。他们争辩说,尽管西方的影响在19世纪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但这只不过是两个半世纪前业已启动的进程的延伸和强化而已,而且鸦片战争之后的百多年时间,也难以体现一部四千年历史的近代时期。此外,界定近代中国起自于1600年前后的做法,可以使近代中国的开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趋于一致。
上述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诚然,耶稣会士传入了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制图学和建筑学等西方科学,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在这些方面仍然是传教士到来之前的那种模样。从这个角度来说,前一个学派的理由似乎很充足。
但是,如果我们对前期的机构制度不甚了了的话,那么我们将无法全面评判19世纪和20世纪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对西方冲击的研究,必须首先对这种冲击的承受者有所了解。而且,鉴于西方和俄罗斯在影响近代中国命运时,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我们就更不应忽视中国与它们的早期交往所具有的意义,也不应忽略它们所采取的推进方式——西方海权国家从南面向上推进,而陆上大国俄罗斯则从北面向下挺进,它们形成了一种钳形势态,目标直指中国的心脏北京。确实,从历史回顾的角度来看,16、17世纪欧洲人和俄罗斯人的来临,为19世纪西方的强烈活动铺平了道路。基于这些理由,后一种学派似乎也有可信的论据。
然而,我认为这两个学派可以通过折衷的方法得到调和。即使把鸦片战争界定为近代的起点,我们也仍需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因为这些形态制约了中国对19世纪外来挑战所作的反应。西方的入侵可以被视为一种催化剂,促使传统中国转化为近代中国。但是,如果对原先的机制缺乏相当了解的话,我们就很难理解这种转化的效果。
因此,对1600年到1800年间内政与外交的发展进程作概括性的探讨,将为我们正确地理解近代中国提供必需的背景资料。在这段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和思想状况,本质上仍然与过去两千年的情形颇为相同。其政体是一个由皇室统治的王朝;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以士绅阶层为核心;支配性的意识形态是儒家学说。了解了中国的这种传统状况,我们就能更容易地评判19世纪中国在应付强烈的西方活动时所采取的行为举措了。这种折衷的方法保持了后一学派的历史完整性而又不损害前一学派的现实主义思维。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为什么到16世纪才开始,而西方的影响又为什么到19世纪才得以加强?解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必须记住,在19世纪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向西发展到罗马,随后又散布到整个西欧并传入美洲;而中华文明则孕育于黄河流域,向南扩展到长江流域,并随后传播到中国的其他地区。因此,这两个文明的主流不是彼此接近,而是越来越远。只有当其中的一个文明获得了足够的力量和技术,并为着自身的利益扩张到另一个文明地区时,这两个文明才得以会合。
固然,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两个文明之间曾有过一些时断时续的交往。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与其同时代欧洲的罗马帝国都已相互有所闻。中国人尊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公元73年到公元102年间,活跃于中亚地区的中国名将班超甚至派遣了一位使节甘英。去寻找罗马帝国,此人到达了波斯湾。其他一些交往包括:中国的丝绸输入了罗马,而在公元120年和公元166年罗马的杂耍艺人和商人则到达了中国。在唐代(618—907年),景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了中国;而且,在唐、宋(960—1279年)时期,阿拉伯人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也十分活跃。在元代(1280—1367年),威尼斯商人马菲奥·波罗(Maffio Polo)和尼科罗·波罗(Niccolo Polo)以及后者著名的儿子马可·波罗(Marco Polo),还有许多方济各会(Franciscan)传教士,都曾到过中国。在明代(1368—1643年),由郑和率领的远洋航海壮举,到达非洲东岸;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也在15世纪中传到了欧洲。可见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的许多世纪中,中国和西方之间已存在了一些零星的交往。但这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还有待于其中的一个能够作出到达彼方的持续推进。
到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已充分具备了前往东方的地理知识和造船技术。葡萄牙人的航海远征,把一些探险家和殖民帝国的创建者带到了亚洲,商人和传教士也尾随而至,带来了西方世界的科学知识。东西方之间一种超出偶尔接触的经常性交往开始了,但这种交往仍然没有盛行到足以使这两个文明面对面地接触。欧洲还得等到工业革命以后才获得足够的力量作有力而持续地到达中国的努力。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摇篮在这场推进中遥遥领先,这并非偶然。很明显,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交会不可能发生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前,而这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也不可能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前。
1.2“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
理解任何历史时期的关键,在于找出决定该时期形态的主要动力。在近代中国,我们看到了几种发挥作用的强大动力,其中有些是明显的,有些则是潜藏的。首先,自然是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命运的兴衰。在清代,朝廷最为关注的,是如何维持其自身的权力。为了赢得汉人的善意和承认,清廷决意与中国传统秩序打成一片,保留了明朝的政体和社会制度,采纳理学为官方哲学,并吸纳汉人加入官僚机构,以一种二元首长体制(dyarchy)的形式与满人共事。另一方面,清廷大兴文字狱,惩罚讥讽异族统治的人;设立宗人府,监督满族显贵的出身、受业和婚姻;禁止满汉通婚,并严禁汉人迁居满洲,通过这些措施,努力维护满族的种族特性。67为适应某些特殊的需要,清廷也设立了一些新的政府部门,如在1638年建立理藩院来管辖有关西藏、蒙古和西域(新疆)的事务;1729年设立军机处,使决策过程集中化;1861年更设立总理衙门来掌管与西方列强的外交关系。为镇压叛乱并扩展疆土,清廷向遥远的边疆发动了多次军事征讨,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疆域第二大的王朝。在19世纪中叶以后,有许多洋人受聘担任政府官职,从而使满—汉二元体制扩展为一种“满—汉—夷”的混合体制(synarchy)。所有这些以及其他许多政策措施,都旨在确保大清江山的长治久安,它们强烈地影响并引导1644—1911年间这个国家政治生活的主流。在满清王朝覆灭后,民国政府最关注的是对内统一国家、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到了1949年以后的共产党执政时期,我们则看到了一种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实行工业化和争取大国地位的强烈动力。政府的这些重要政策,在引导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方面,显然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因而应当受到历史学家们的持续关注。
然而我们决不能忽视那些更难以把握的历史潜流,它们也是一种决定中国形态的动力。确实,在清朝这样一种不允许有任何合法反对派政治团体存在的专制制度中,秘密活动不时地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有许多汉人加入了满清政府或默认了清廷的统治,但有很多人却仍然保持着沉默的抵制。清廷乃是一个异族王朝的铁定事实,持续地激发了汉人以秘密会社活动、民族或种族起义,以及革命等方式进行反抗。最初,反清情绪伴随着一种恢复前明王朝的渴望——如各南明小朝廷的抗清运动、郑成功及其子在台湾的抵抗和三藩之乱都表明了这一点。当这些运动相继失败后,“反清复明”的思想暗暗地在诸如天地会和白莲教等秘密会社中间得到流传滋长,并伺机而动。当乾隆朝(1736—1795年)末期中央政府的警惕松懈之际,1796年便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并持续到1804年,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在白莲教起义平息后,民族或种族反抗再次归于沉寂,一直到1850—1864年太平天国时期才又一次复兴。不过太平军只保存了上述口号中的“反清”部分,却抛弃了恢复明朝的思想,因为他们要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1864年太平军失败后,民族或种族革命再度转为秘密会社的活动,并激发了孙中山等一批后来革命家的斗志。到孙中山一辈投身革命之时,革命抱负已大大扩展,包括了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复仇意识。随着1912年满清王朝的垮台,原初的“反清”目标已达到了,于是民族主义革命转向了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欧洲殖民列强在20世纪头20年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30年代和40年代前半期的主要对象是日本;50年代后期起则是苏联。
由此看到,在整个近代中国三百多年的时期内,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历史主题,它时而浮现到表面,时而转入地下。这种动力经久持续,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带点夸张地评价说,近代中国的历史可被视为一部民族主义革命的历史。
……

这本书怎么样?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4.4 / 5. 投票数: 7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评分!成为第一位为此书评分。

资源下载
书名:中国近代史
作者:[美] 徐中约
译者:朱庆葆,计秋枫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49552
豆瓣评分:9.4

评论0

请先